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烟蚜种群动态变异及其两种色型的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任广伟 史万华 张连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4期65-66,79,共3页
20 0 0~ 2 0 0 1年对山东烟区烟蚜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发生规律与 2 0世纪 80年代相比有了一定变化 ,5月份高峰期的蚜量增多 ,7月份高峰期的蚜量大幅下降或不能形成蚜量高峰。 5月份绿色型烟蚜的数量大于红色型 ,7~ ... 20 0 0~ 2 0 0 1年对山东烟区烟蚜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发生规律与 2 0世纪 80年代相比有了一定变化 ,5月份高峰期的蚜量增多 ,7月份高峰期的蚜量大幅下降或不能形成蚜量高峰。 5月份绿色型烟蚜的数量大于红色型 ,7~ 8月份则以红色型烟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烟蚜 种群动态变异 色型 消长规律 色型 绿色型
下载PDF
东方蜜蜂背板色型标准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桂芝 石巍 +2 位作者 张秀琳 吕丽萍 丁桂玲 《中国蜂业》 2006年第5期7-8,共2页
蜜蜂的背板色型在蜜蜂形态研究中非常重要,西方蜜蜂对此研究比较深入,并且已经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但是东方蜜蜂形态研究尤其是背板的色型研究起步晚,尚未有属于东方蜜蜂的背板色型标准。本研究从国内20多个地区采集了150群5800多只蜜... 蜜蜂的背板色型在蜜蜂形态研究中非常重要,西方蜜蜂对此研究比较深入,并且已经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但是东方蜜蜂形态研究尤其是背板的色型研究起步晚,尚未有属于东方蜜蜂的背板色型标准。本研究从国内20多个地区采集了150群5800多只蜜蜂样本,对其背板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东方蜜蜂背板色型相当丰富,与西方蜜蜂有很大区别,难以用Ruttner,F提出的西方蜜蜂的色型标准来判定。因此,我们分别制定了东方蜜蜂的第二以及第三、四背板的0 ̄9级色型标准,供广大东方蜜蜂研究者参考,也有助于建立东方蜜蜂的亚种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形态研究 背板色型 标准 色型
下载PDF
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两种体色型麦长管蚜后代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祖庆 亢菊侠 +2 位作者 赵惠燕 汤兴春 胡想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12-1816,共5页
研究紫外(UV-B)辐射对红和绿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探求紫外辐射在蚜虫种下体色分化及遗传中的作用。采用两种不同体色型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成蚜经过30W紫外线(UV-B)照射不同时间后,单头饲养在不同小麦品种... 研究紫外(UV-B)辐射对红和绿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探求紫外辐射在蚜虫种下体色分化及遗传中的作用。采用两种不同体色型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成蚜经过30W紫外线(UV-B)照射不同时间后,单头饲养在不同小麦品种上,分别测定了各处理F2代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在1h紫外辐射处理后,在德国品种Astron上,红色型F2代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显著加快,而绿色型无显著变化;而在中国品种小偃-22上,两种体色型F2代麦长管蚜均无显著变化;在8h紫外辐射处理后,在两种小麦品种上,两种体色型F2代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均显著延缓,且绿色型延缓比例均比红色型大。说明紫外辐射对两种体色型的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均能遗传到F2代,在Astron小麦品种上,短时间紫外辐射能够促进红色型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在小偃22和Astron小麦品种上,长时间紫外辐射均能抑制两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且绿色型比红色型敏感。表明紫外辐射在蚜虫体色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色型 麦长管蚜 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
下载PDF
紫外线(UV-B)辐射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2 位作者 张廷伟 钱秀娟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6-1630,共5页
为了明确紫外线(UV-B)辐射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将2种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初生若蚜经过40 W UV-B波段紫外线每日照射30 min,在3种温度梯度(16℃、20℃、24℃)和2种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甘农5号&qu... 为了明确紫外线(UV-B)辐射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将2种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初生若蚜经过40 W UV-B波段紫外线每日照射30 min,在3种温度梯度(16℃、20℃、24℃)和2种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甘农5号"条件下,在人工气候箱中单头饲养,测定各个处理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显示:在"甘农3号"上,16℃时,在UV-B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和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20℃时,UV-B辐射下红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体质量差无显著变化(P>0.05);而在24℃时,UV-B辐射下绿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在"甘农5号"上,在16℃时,UV-B辐射下红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在20℃和24℃时,UV-B辐射绿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知,UV-B辐射对豌豆蚜的影响与温度和苜蓿品种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UV-B)辐射 豌豆蚜 色型 温度 苜蓿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参数 被引量:19
5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1 位作者 吕宁 刘长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99,共9页
为了明确温度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在12~32℃ 6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显示:2种色型豌豆蚜在32℃时,不能发育至成虫.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在12~20℃时均随着温度的... 为了明确温度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在12~32℃ 6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显示:2种色型豌豆蚜在32℃时,不能发育至成虫.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在12~20℃时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升高,在16 和20℃,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高于绿色型(P〈0.05).在24℃时,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16和20℃ 时同色型(P〈0.05),而绿色型豌豆蚜显著高于12~20℃时同色型,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绿色型(P〈0.05).到28℃时,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均显著低于12~20℃时同色型.在12~24℃条件下,2种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与绿色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28℃,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绿色型豌豆蚜(P〈0.05).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适应性较强,而绿色型豌豆蚜更适合较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色型 豌豆蚜 种群参数
下载PDF
不同紫外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2 位作者 张廷伟 钱秀娟 刘长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1-966,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其对紫外胁迫的适生性。将2种不同体色的豌豆蚜成蚜经过40W紫外辐射1,2,4,6,8,10h后,单头饲养在甘农3号(G3)和甘农5号(G5)紫花苜蓿(M... 通过研究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其对紫外胁迫的适生性。将2种不同体色的豌豆蚜成蚜经过40W紫外辐射1,2,4,6,8,10h后,单头饲养在甘农3号(G3)和甘农5号(G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最终获得各处理F2代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短时间辐射下(1,2h),在G3上红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显著加快,但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无显著变化,绿色型则均无显著变化,在G5上2种体色型豌豆蚜F2代均无显著变化;长时间辐射处理下(10h),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均显著延缓,在同一苜蓿品种上,绿色型豌豆蚜延缓比例均大于红色型;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延缓比例在G5上均大于G3上。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可遗传的,在G3上,短时间紫外辐射能够促进红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在G3和G5上,长时间紫外辐射均能抑制2种体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且绿色型比红色型敏感,表明紫外胁迫对豌豆蚜的影响与苜蓿品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色型 豌豆蚜 生物学特性 体重差 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
下载PDF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生长发育、存活与饲料利用效率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琼 胡杰 +7 位作者 周定刚 孙灵 阮华波 王孝妮 陈刚 朱天辉 杨春平 杨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6-292,共7页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根据60日龄幼虫的体壁颜色,通过连续12代的自然选育,获得了黄、黑2种色型黄粉虫。为进一步给黄粉虫优良品种培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实验首先对选育出的2种色型黄粉虫的生长发育、存活...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根据60日龄幼虫的体壁颜色,通过连续12代的自然选育,获得了黄、黑2种色型黄粉虫。为进一步给黄粉虫优良品种培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实验首先对选育出的2种色型黄粉虫的生长发育、存活及饲料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色型黄粉虫的孵化率和化蛹率均约为83%和97%,无显著差异;但黄色型成虫的羽化率(♀:95%,♂:91%)却明显高于黑色型成虫的羽化率(♀:82%,♂:83%)。2种色型黄粉虫的卵和蛹历期均约为7d和10d,亦无显著差异;但黑色型幼虫较黄色型幼虫发育更快、更整齐。黑色型幼虫共历经12~15龄,黄色型幼虫历经12~17龄,并且2种色型黄粉虫幼虫均以历经14龄居多,历经14龄的黄、黑2色型黄粉虫幼虫的比例分别为27%和53%。以14龄计,黄、黑2色型黄粉虫从卵至成虫的总历期分别为171d和151d。此外,黄色型幼虫对饲料的平均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同日龄黑色型幼虫,黄色型幼虫的平均饲料消化率(AD)、转化率(ECD)和利用率(ECI)分别为66.5%,50.6%和33.6%,而黑色型幼虫的平均饲料消化率(AD)、转化率(ECD)和利用率(ECI)分别为62.1%,46.8%和29.1%;但2种色型黄粉虫同日龄幼虫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结果可知,黑色型黄粉虫较黄色型黄粉虫发育更快、更整齐,而黄色型黄粉虫对饲料的平均利用效率明显高于黑色型黄粉虫。这为进一步培育黄粉虫优良品种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色型 生长率 存活率 发育历期 饲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捕食偏好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的偏好性及对种群的控制作用,本文将异色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90头?皿?1、120头?皿?1、150头?皿?1,多异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42头?皿?1、60头?皿?1、78头?皿?1,分别...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的偏好性及对种群的控制作用,本文将异色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90头?皿?1、120头?皿?1、150头?皿?1,多异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42头?皿?1、60头?皿?1、78头?皿?1,分别进行了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选择捕食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2种色型豌豆蚜共存时,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红色型豌豆蚜在低密度(90头?皿?1)和中密度(120头?皿?1)时均不表现喜(偏)好性,而在高密度(150头?皿?1)时表现正喜(偏)好性,对绿色型豌豆蚜在各密度条件下均不表现喜(偏)好性;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转换效应因总猎物密度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即红色型豌豆蚜在低密度(90头?皿?1)时无转换行为,在中密度(120头?皿?1)和高密度(150头?皿?1)时均表现负转换效应,而绿色型豌豆蚜则在各个密度条件下均不表现转换效应。多异瓢虫雌成虫对2种色型豌豆蚜在各密度下均不表现明显的喜(偏)好性;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转换效应因总猎物密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在低密度(42头?皿?1)时对2种色型豌豆蚜均不表现转换效应,在中高密度(60头?皿?1和78头?皿?1)时,对2种色型豌豆蚜均表现为负转换效应。由此可知,多异瓢虫对2种色型豌豆蚜无明显的选择偏好;异色瓢虫在红绿色型种群数量较低时,对2种色型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作用,但当红色型和绿色型种群数量较高时,异色瓢虫对红色型豌豆蚜具有一定的偏好性,可能影响2种色型豌豆蚜虫种群动态变化。说明优势天敌瓢虫是引起2种色型豌豆蚜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瓢虫 多异瓢虫 色型 功能反应 圆盘方程 捕食偏好 捕食量
下载PDF
苜蓿品种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娟 梁金 贺春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5-340,共6页
在21~23℃,湿度50%~70%,光照时间14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生命表并用其参数测定评价了5个苜蓿品种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结果表明,同一苜蓿品种和不同苜蓿品种之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都存在差异。以内禀增长率为抗性指标... 在21~23℃,湿度50%~70%,光照时间14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生命表并用其参数测定评价了5个苜蓿品种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结果表明,同一苜蓿品种和不同苜蓿品种之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都存在差异。以内禀增长率为抗性指标,俄罗斯杂花苜蓿对绿色型豌豆蚜的抗性高于红色型;阿尔冈金对红色型豌豆蚜抗性高于绿色型;甘农5号对2种色型豌豆蚜均具有一定的抗性;不同苜蓿品种对红色型豌豆蚜抗性大小为:俄罗斯杂花苜蓿<陕北野生苜蓿<阿尔冈金=甘农3号<甘农5号;绿色型豌豆蚜抗性为:阿尔冈金<俄罗斯杂花苜蓿<陕北野生苜蓿=甘农3号<甘农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苜蓿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色型
下载PDF
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亚玲 刘长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548-4555,共8页
为探讨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增长的影响,于室内模拟光周期22L∶2D、16L∶8D、10L∶14D和4L∶20D四个水平,研究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光周期,在光周期22L∶2D时,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 为探讨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增长的影响,于室内模拟光周期22L∶2D、16L∶8D、10L∶14D和4L∶20D四个水平,研究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光周期,在光周期22L∶2D时,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若蚜存活率最高,繁殖力最强;其红色型豌豆蚜种群增长内禀增长率(r_m=0.3263)高于绿色型豌豆(r_m=0.2863)。光周期16L∶8D时,红色型豌豆蚜的若蚜存活率(72.22%)高于绿色型豌豆蚜(69.45%),而成蚜寿命(6.58d)较短;但绿色型豌豆蚜内禀增长率(r_m=0.2648)高于红色型豌豆蚜(r_m=0.2249),其种群繁殖力强。光周期10L∶14D时,红色型豌豆蚜与绿色型豌豆蚜相比,若蚜存活率(80.55%)高,内禀增长率(r_m=0.2490)高,种群增长力强,而绿色型豌豆蚜成蚜寿命(12.71d)较长。光周期4L∶20D时,两种色型豌豆蚜若蚜存活率最低,繁殖力最弱,成蚜寿命显著延长;红色型豌豆蚜若蚜存活率(64.67%)高于绿色型(35.50%),成蚜没有产生后代;绿色型豌豆蚜内禀增长率(r_m=-0.0366),其种群为负增长。综上,短光照条件(4L∶20D)延长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若蚜发育历期及成蚜寿命,降低了若蚜存活率、繁殖力及生命表各项参数;长光照条件(22L∶2D)缩短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若蚜发育历期及成蚜寿命,若蚜存活率高、繁殖力强;红色型豌豆蚜更适宜光周期10L∶14D,而绿色型豌豆蚜更适宜光周期16L∶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豌豆蚜 色型 种群 繁殖 生命表
下载PDF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2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小强 刘长仲 +1 位作者 祁发鹏 李毅恒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0-1116,共7页
以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后其F0及F1代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的2种色型成蚜后,其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同色组对照... 以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后其F0及F1代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的2种色型成蚜后,其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同色组对照(P<0.05),平均寿命表现为LC20处理后均显著短于同色组对照(P<0.05),而LC10和LC5处理后平均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LC20处理后红、绿色型成蚜的平均产蚜量(16.82和21.44头)和平均寿命(2.84 d,3.60 d)均达到最小值;LC20处理2种色型成蚜后,F1代若虫期与同色组对照差异不显著,而成虫寿命显著短于同色组对照(P<0.05),若蚜存活率均高于LC10处理,LC5处理后F1代红、绿色型豌豆蚜平均繁殖力均达到最大值81.95头和72.27头;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后Fi代2种色型成虫产蚜高峰期也存在差异,绿色型均集中在3~7 d,而红色型产蚜高峰期均晚于绿色型;除LC20处理后F1代绿色型豌豆蚜净增殖率(R0)(44.22),平均世代周期(T)(11.29)与同色组对照差异显著外,2种色型豌豆蚜的其余参数在LC20,LC10和LC5处理下均与同色组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2种色型成蚜后,对其F0代寿命和繁殖力均起到抑制作用,且红色型较绿色型敏感,但对F1代影响表现为高浓度较低浓度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亚致死效应 色型 豌豆蚜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马亚玲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6-1483,共8页
为探讨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定了低(103μmol-m-2-s-1)、中(212μmol-m-2-s-1)和高(313μmol-m-2-s-1)3个光照强度,3个光周期(10L∶14D、16L∶8D和22L∶2D),测定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龄期、发育历期、体重差、... 为探讨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定了低(103μmol-m-2-s-1)、中(212μmol-m-2-s-1)和高(313μmol-m-2-s-1)3个光照强度,3个光周期(10L∶14D、16L∶8D和22L∶2D),测定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龄期、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低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L∶14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4龄期延长0.21 d(P<0.05),发育历期延长,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光周期16L∶8D时,红色型比绿色型豌豆蚜3龄期延长0.52 d(P<0.05),发育历期延长;光周期22L∶2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2龄期、4龄期延长0.12 d、0.22 d,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中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L∶14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体重差减轻6.76%,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减小14.63%,均为差异显著(P<0.05),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P>0.05);光周期16L∶8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1龄期、2龄期、4龄期延长0.23 d、0.60 d、0.33 d,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差减轻28.84%,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减小37.21%,均为差异显著(P<0.05);光周期22L∶2D时,红色型比绿色型豌豆蚜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增高12%(P<0.05)。高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L∶14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4龄期延长0.58 d(P<0.05);光周期16L∶8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1龄期延长1.63 d(P<0.05);光周期22L∶2D时,红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差和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照时间越长,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越好;光照强度越强,光周期越短,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显著迟缓。由此可见,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光照强度相关,且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对光周期的反应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光照强度 豌豆蚜 色型 生物学参数
下载PDF
两种色型黄粉虫抗冻蛋白cDNA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琼 胡杰 +3 位作者 周定刚 王勤 杨伟 朱天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7,共9页
产生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是大多数昆虫抵抗低温的一个重要策略。为给黄粉虫Tenebriomolitotr耐寒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RT-PCR、5'RACE和3'RACE法克隆了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的抗冻蛋白基因Tm-afp,分... 产生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是大多数昆虫抵抗低温的一个重要策略。为给黄粉虫Tenebriomolitotr耐寒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RT-PCR、5'RACE和3'RACE法克隆了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的抗冻蛋白基因Tm-afp,分析了其基因序列及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并检测了其在这两种色型间的mRNA水平差异。结果表明:从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克隆出的Tm-afp cDNA全长分别为579bp和588bp,它们包含一个20bp的5'端非翻译区、一个402bp的开放阅读框和一个变异较大的3'端非翻译区,其碱基序列一致性为95%。由于这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成熟肽存在两个氨基酸差异:第35位(D→E)和130位(T→S),因此将其判定为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Tm-afp的两个异构体,并分别命名为Tm-afp-1和Tm-afp-2。Tm-afp-1和Tm-afp-2编码的抗冻蛋白异构体(分别为Tm-afp-1和Tm-afp-2)信号肽之间有3个氨基酸差异:第2位(G→A)、9位(S→T)和27位(Y→N);其成熟肽的第一个氨基酸为谷氨酰胺,含8个高度保守的12aa短串联重复序列,每个重复序列的第2位和第8位为半胱氨酸。此外,Tm-afp-1和Tm-afp-2均属富含苏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昆虫抗冻蛋白,其二级结构均由大量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为8个特殊的右手β-螺旋,每一圈螺旋由12个氨基酸组成;在β-螺旋的一个侧面规则排列着由保守XCT形成的β折叠片层。同时,低温可以诱导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Tm-afp的表达,但长时间低温诱导下黑色型黄粉虫幼虫的Tm-afp表达量显著高于黄色型黄粉虫幼虫Tm-afp表达量。结果提示,黄粉虫种内不同色型间,抗冻蛋白基因Tm-afp可能存在多种异构体,并且黑色型黄粉虫Tm-afp比黄色型黄粉虫Tm-afp对低温的应答更强烈。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黄粉虫的耐寒性机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色型 抗冻蛋白 基因异构体 序列分析 MRNA表达
下载PDF
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下2种色型豌豆蚜解毒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小强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5-681,共7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分别处理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后,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比活力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LC20、LC10和LC5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24 h...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分别处理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后,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比活力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LC20、LC10和LC5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24 h后,3种酶比活力均高于对照,且GSTs和MFO比活力均随亚致死剂量升高而增大,但AChE比活力表现为2种色型均在LC10处理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93 nmol·min-1·mg-1(pro)和53.93nmol·min-1·mg-1(pro)。各处理表现为AChE比活力绿色型大于红色型,GSTs比活力与前者相反,而MFO比活力红、绿色型间无明显规律。随着处理后取样时间的变化,对红、绿色型豌豆蚜AChE、GSTs和MFO比活力的影响均表现为诱导或抑制作用,其中,GSTs比活力绿色型在0 h均达到最大值[nmol·min-1·mg-1(pro)]且显著高于其余时间,分别为49.84(CK)、48.87(LC5)、42.74(LC10)和45.35(LC20)。2种色型豌豆蚜体内AChE、GSTs和MFO比活力变化不但受阿维菌素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影响,还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色型 阿维菌素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
下载PDF
两种色型黄粉虫酚氧化酶原的cDNA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水平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琼 胡杰 王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4-604,共11页
酚氧化酶是黑色素合成和昆虫免疫的关键酶,通常以无活性的酚氧化酶原形式存在。为给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遗传分化和免疫防御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的酚氧化酶原基因Tm-ppo,对其cDNA序... 酚氧化酶是黑色素合成和昆虫免疫的关键酶,通常以无活性的酚氧化酶原形式存在。为给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遗传分化和免疫防御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的酚氧化酶原基因Tm-ppo,对其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两种色型黄粉虫不同发育阶段mRNA表达水平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中克隆出的两个Tm-ppocDNA序列全长均为2199bp,碱基序列一致性为99%,包含一个205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84个氨基酸,它们的编码蛋白有3个氨基酸差异:第176位(P→A)、256位(V→A)和648位(I→M)。这两个基因分别被命名为Tm-ppo-1和Tm-ppo-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987235和JX987234)。Tm-ppo-1和Tm-ppo-2编码的酚氧化酶原异构体蛋白(分别为Tm-PPO-1和Tm-PPO-2)存在一个可能的酚氧化酶原水解活化位点(R50~F51残基之间)和一个双铜结合中心(第196~239位残基和第344~411位残基);同时含有一个类似巯基酯区域的序列(第579~588位残基)及一个C-末端保守基序(第634~645位残基);但它们无氨基端疏水信号肽序列,也不存在跨膜区域。Tm-PPO-1和Tm-PPO-2的二级结构由大量的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分为前导域(第16~66位残基)、不相邻的功能域Ⅰ(第3~15位残基和第67~181位残基)、功能域Ⅱ(第182~419位残基)和功能域Ⅲ(第420~679位残基)4部分。此外,Tm-ppo-1和Tm-ppo-2在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的各发育期均有表达,并且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幼虫期﹥成虫期﹥蛹期。同时,环境温度对Tm-ppo-1和Tm-ppo-2的mRNA表达具有显著影响:与常温对照组(25~30℃)相比,42℃暴露24h和48h的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相同试验条件下,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Tm-ppo-2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黄色型幼虫和成虫的Tm-ppo-1mRNA表达量,但两种色型黄粉虫蛹的Tm-ppo异构体表达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黄粉虫的遗传分化和免疫防御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色型 酚氧化酶原 基因异构体 生物信息学 MRNA表达
下载PDF
不同色型玛咖中总生物碱酸水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斌 李双玲 +2 位作者 刘凤静 车文军 冯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76-180,共5页
以云南丽江所产的黄色、紫色和黑色3种色型的玛咖为原料,对其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p H2.0盐酸水溶液为提取溶剂,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酸水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结... 以云南丽江所产的黄色、紫色和黑色3种色型的玛咖为原料,对其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p H2.0盐酸水溶液为提取溶剂,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酸水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3因素对黄色和黑色玛咖粉中总生物碱提取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紫色玛咖粉中总生物碱提取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黄色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 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5.5 h,提取得率为9.89%±0.38%;紫色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5(g/m 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5 h,提取率为10.36%±0.58%;黑色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g/m L),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6 h,提取得率为10.01%±0.78%。由此可知,不同色型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型 玛咖 总生物碱 酸水提取
下载PDF
不同色型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的巢址选择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世烨 唐思贤 +1 位作者 丁志锋 胡慧建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154-158,共5页
2008年2—6月,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棕背伯劳棕色型(normal morph)、黑色型(dark morph)及其不同杂交型的巢址选择及巢的生态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1)野外观察发现棕背伯劳不同色型间未有生殖隔离;2)对59巢15个巢址因子进... 2008年2—6月,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棕背伯劳棕色型(normal morph)、黑色型(dark morph)及其不同杂交型的巢址选择及巢的生态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1)野外观察发现棕背伯劳不同色型间未有生殖隔离;2)对59巢15个巢址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巢址选择均主要受5个主成分的影响(5个主成分中,相对系数绝对值最高的变量依次是:巢位高、水源距离、巢下方郁闭度、巢枝分叉级数和巢树隐蔽度),累计贡献率达70.18%。三种交配型(黑色型-黑色型,黑色型-棕色型和棕色型-棕色型)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交配型在巢材选择上取材均较为广泛,但差异不显著,巢的生态测量值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为,棕背伯劳不同色型在巢址生态位尺度上未出现明显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型 棕背伯劳 巢址选择 海丰
下载PDF
斑背大尾莺的白色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明 殷秀琴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0,F0004,共2页
关键词 色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鸭绿江口 飞行姿态 东港市 辽宁省 收割
下载PDF
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思考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治亚 郝跃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5年第12期4-6,共3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高校建设 色型 行业 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 国际领先 综合国力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参数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亚玲 李春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种群参数的影响,为大豆品种的抗蚜性评价及豌豆蚜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光周期10L∶14D、温度23±1℃,相对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种群参数的影响,为大豆品种的抗蚜性评价及豌豆蚜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光周期10L∶14D、温度23±1℃,相对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μmol/m^2·s的人工气候箱中,观察和分析4个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南黑豆20和南豆5号)叶片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成虫寿命、繁殖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在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均最短,繁殖力均最弱,且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1.0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29.93倍;在南夏豆25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6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5.86倍;在南黑豆20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54倍;在南豆5号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短0.02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41倍。【结论】不同大豆品种对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不同,且两种色型豌豆蚜对不同大豆品种适应性反应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大豆品种 色型 种群 繁殖 生命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