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五蕴系统——一种信息加工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彦琴 李清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8-1273,共6页
作为佛教基础教义的"五蕴"是对心理机能尤其是认知过程的高度概括——人类信息加工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大机能系统。色蕴对感官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受蕴进行信息的情绪编码;随后在想蕴阶段进行高级整合,完成信... 作为佛教基础教义的"五蕴"是对心理机能尤其是认知过程的高度概括——人类信息加工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大机能系统。色蕴对感官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受蕴进行信息的情绪编码;随后在想蕴阶段进行高级整合,完成信息的概念语言表征;行蕴则为信息加工提供能量及方向导控;识蕴负责信息储存、监控调节及信息输出,最终形成完整的认知判断。佛教五蕴提供了一种信息加工的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蕴 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信息加工模型
下载PDF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释
2
作者 王燕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46-49,共4页
原《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汉译分六百卷),浩渺艰诵,难握灵珠,乃有硕德,紬提奥窍,约为此经(汉译玄奘本祗二百五十九字),去大加心以名,借示统摄,实佛土群经之津筏,般若众说之核仁,故简释便初入。据施护译本。
关键词 波罗 灵珠 硕德 世尊 密多心经 十二因缘 出世间 实相 色蕴 施护
下载PDF
藏文数字异名译释
3
作者 刘宝银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4-61,共8页
藏文数字异名的问题,对于从事汉藏两种语文的翻译或藏文研究工作者来说,都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笔者拟在本文中从藏文数字异名的翻译角度来探讨一下藏文数字异名的问题,并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汉藏 译释 组合词 句偈 怙主 太阴日 色蕴 烦恼魔 刘立千 米拉日巴
下载PDF
‘心经’与我
4
作者 何劲松 《佛教文化》 1993年第1期21-21,共1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篇幅很小,短短二百六七十个字,但流传很广,影响甚巨,历来被视为《般若经》类的纲要。其中观世音菩萨通过“六度”之一的般若这种照彻一切诸法实相的智慧,体察到“五蕴”皆空的真理,并将之告诉了舍利...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篇幅很小,短短二百六七十个字,但流传很广,影响甚巨,历来被视为《般若经》类的纲要。其中观世音菩萨通过“六度”之一的般若这种照彻一切诸法实相的智慧,体察到“五蕴”皆空的真理,并将之告诉了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即色蕴,其概念大致相当于近世哲学中的“物质”一词。古代印度人认为,世界上一切物质性的东西都是由地、水、火、风等四种基本元素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和合而成的,随着条件的变更,这些元素便会分散,物质性的存在也就要走向消亡。物质的这种“无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色蕴 观世音菩萨 般若经 自性 六度 近世哲学 诸法实相 皆空 《心经》
下载PDF
关于“色空空色”
5
作者 立人 《佛教文化》 1992年第3期13-14,共2页
随着佛教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佛经中的许多专门语汇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袭用。“色空空色”便是一例。每当人们认为什么不值得争取,或不想去争取某种俗世利益,每当人们失去,或终归要失去某种自己所钟爱珍视的东西时,出于慰... 随着佛教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佛经中的许多专门语汇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袭用。“色空空色”便是一例。每当人们认为什么不值得争取,或不想去争取某种俗世利益,每当人们失去,或终归要失去某种自己所钟爱珍视的东西时,出于慰藉自己、说服自己,就会借用“色空空色”这四个字。“色空空色”是佛教对于人世一切存在物发出的冷峻判断语,是至真不误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空 至真 《石头记》 文化生活 无稽崖 色蕴 自色 《心经》 地水火风 编述
下载PDF
藏传佛教认识主体论
6
作者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32,共4页
藏传佛教有着较为丰富的认识主体的思想,尽管与其他认识主体论一样,把认识主体视为具有精神与物质两大要素,但是它对主体的定义,对物质、精神两种因素的阐释和对主体的具体构成要素的规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探索认识... 藏传佛教有着较为丰富的认识主体的思想,尽管与其他认识主体论一样,把认识主体视为具有精神与物质两大要素,但是它对主体的定义,对物质、精神两种因素的阐释和对主体的具体构成要素的规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探索认识主体是色心的和合体,以及主体产生对象性认识的生理基础等方面凸显了自己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认识主体 八识 五蕴 色蕴
原文传递
《心经》的漂移说解读(七-十二)
7
作者 李森 《东吴学术》 2016年第6期5-17,共13页
《〈心经〉的漂移说解读》共二十章,第七至十二章阐明了"五蕴"围绕着"空蕴"旋转、漂移的佛法精髓。基于作者提出的"语言漂移说"诗学理论的这一解读,将《心经》为代表的般若经佛法理论放入了当代学术视野... 《〈心经〉的漂移说解读》共二十章,第七至十二章阐明了"五蕴"围绕着"空蕴"旋转、漂移的佛法精髓。基于作者提出的"语言漂移说"诗学理论的这一解读,将《心经》为代表的般若经佛法理论放入了当代学术视野中,以使古老的佛法思想升华为一种当代思想。古老的东方思想需要在当代学术创造中进行激活,才能使之与西方强势学术话语进行平等对话。作者对《心经》佛法的当代阐释,是这种学术抱负的一次勇敢的尝试。此系列文章所涉猎的问题之广博、精深,所创造的诗意文体之鲜活灵动,是一般学院派论文难以企及的。此系列"解读",实则是《心经》思想之蕴的当代重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语言漂移说 空蕴 色蕴
原文传递
佛教的无常学说 被引量:3
8
作者 尼耶纳莫利比丘 李荣熙 《法音》 1982年第5期35-39,共5页
无常是上座部佛教文献中通常称为“三法印”之中的第一印。所谓“法印”即是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无常经常被认为是其它二法印的基础,不过第三法印“无我”有时只以第二法印“苦”为依据。定义经藏中对于无常一词的主要定义有下列诸... 无常是上座部佛教文献中通常称为“三法印”之中的第一印。所谓“法印”即是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无常经常被认为是其它二法印的基础,不过第三法印“无我”有时只以第二法印“苦”为依据。定义经藏中对于无常一词的主要定义有下列诸说:“众云无常。世尊,何谓无常?物质(色)是无常,感受(受)、知觉(想)、心识作用(行)、意识(识),俱为无常。”(《杂部》Ⅲ、195)。这一陈述在某部论著中概括为:“何谓无常?五蕴为无常。以何义而谓为无常?有生有灭,故谓无常。”又曰:“一切皆无常。所谓无常者,一切为何物?眼为无常、可见之物(色)眼识、眼触、由眼触而生起的乐受苦受,以及非乐非苦的感受,俱皆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部》Ⅳ28);或者更简洁地说:“一切心识作用,都是无常”(《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法印 清净道论 佛教文献 一切心 上座部 世尊 经藏 无常经 非乐 色蕴
原文传递
以物观心——绘画随笔
9
作者 李永波 《美术文献》 2013年第4期89-93,共5页
因宿世的因缘,蒋阳龙多加参尊者和普巴扎西仁波切成为我的心灵导师,在他们的圆满引导下我得到了珍贵的心性传承,数十年的闻思修,体验了心灵的本质状态。水墨亦如明月的照见,一直洞察着我的内心。
关键词 仁波切 尊者 自性 媒材 自心 色蕴 拼命挣扎 五蕴皆空 本具 十年
原文传递
“四大”、“五蕴”为何“皆空”
10
作者 宏毅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41-42,共2页
常听人说,“酒色财气”“四大皆空”,以为这就是佛教的主张。稍懂佛教或有一点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那么,四大又为何“皆空”?空的是什么? 一般较少接触佛教的人都认为“空”很... 常听人说,“酒色财气”“四大皆空”,以为这就是佛教的主张。稍懂佛教或有一点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那么,四大又为何“皆空”?空的是什么? 一般较少接触佛教的人都认为“空”很难理解,认为既然有我们的生存环境,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存在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能说是“空”呢?如果一切都归之于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空 “四大” 色蕴 四大不调 生存环境 人说 行蕴 拨无因果 受蕴 想蕴
原文传递
《入中论》讲记(四)
11
作者 法尊法师 隆莲 《法音》 1984年第4期14-20,共7页
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此下抉择人无我。此一颂显何故破我。萨迦耶见,如初地中释,即是我见。六地菩萨有智慧者,见贪嗔痴慢等烦恼,及其引生生死中三苦八苦无量诸苫之过患,皆由我见而起。由有我... 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此下抉择人无我。此一颂显何故破我。萨迦耶见,如初地中释,即是我见。六地菩萨有智慧者,见贪嗔痴慢等烦恼,及其引生生死中三苦八苦无量诸苫之过患,皆由我见而起。由有我故,自他分别,趋乐避苦,利己损人。若无我执,则举世皆成大阿罗汉矣。既知我执为系缚之因,即知欲求解脱,应以此为下手处所,对治目标。然此我执,既非色法,不可椎之令破,如碎瓶瓮,亦不可拔之令出,如剜针刺。我执唯是自心,自心云何可以去除耶?以是之故,必须观察我执如何生起,然后能知对治之法。如知人必饮食,始能长养,断其饮食,彼自然不能生存。长养我执者,即其所缘之我,“我”为彼我执所缘之境,是彼所依。若能破我,坏其所依,我执即灭。故修行人,第一先破我。然佛亦不说毕竟无我,唯说非实有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执 入中论 萨迦耶见 瑜伽师 自性 所缘 色蕴 常无常 神我 利己损人
原文传递
佛法之根本与教法之分类(上)
12
作者 吴信如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4,共7页
关键词 根本烦恼 欲界 道谛 三十七道品 色蕴 波逸提 转依 见惑 色界 波罗提木叉
原文传递
FASHION ICON
13
作者 莎莎 《优品》 2011年第2期92-93,共2页
Pomellato Bahia戒指完美诠释非凡珠宝的时尚魅力,将天然宝石纯净而生动的完美色蕴以巧夺天工的手工镶嵌工艺裸露呈现,令宝石的璀璨光华瞬间跃然眼前。
关键词 天然宝石 时尚魅力 色蕴 万宝龙 CARTIER FASHION ICON 卡地亚 设计感 鞋款 高贵典雅
原文传递
T台魅力 初夏“唇情”
14
作者 韩小开 《优品》 2015年第6期56-59,共4页
热情的阳光赋予色彩俏丽的活力,这是个展现"唇情"的绝佳季节!我们为你收集T台上那些"唇唇欲动"的片段,为夏日妆容注入灵感。在Burberry的秀台上,模特们唇部印染得最多的唇色就是红色,可见如今亮红的唇实为大势所趋... 热情的阳光赋予色彩俏丽的活力,这是个展现"唇情"的绝佳季节!我们为你收集T台上那些"唇唇欲动"的片段,为夏日妆容注入灵感。在Burberry的秀台上,模特们唇部印染得最多的唇色就是红色,可见如今亮红的唇实为大势所趋。最重要的是,这一季的红色并不沉重,就像阳光普照的日子一样,明亮干净到刺眼的光泽是最本季红色的最大特征。这种色感碰触到哑光质感会更加大放光彩。哑光感不仅让颜色更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会 唇部 亮红 色感 光质 阳光普照 女人味 波朗 色蕴 红唇
原文传递
争色斗艳——2009夏季彩妆
15
作者 高娜 雷浩 《城色》 2009年第5期72-77,共6页
明亮的初夏,总是无法忽视自然流露的光影,彩粉、花卉、美人构成了五彩斑斓的六月,就让我们共同演绎这组美人与花、花与美人斗艳的Twins Flowers,美丽从这个季节开始……
关键词 彩妆 五彩斑斓 能量感 上下眼睑 色彩特征 玫红 跳跃感 色蕴 色纯度 月卜
原文传递
艺术宜家的到来
16
作者 王宗亮 《东方艺术》 2014年第23期94-97,共4页
美术馆中陈列的大师大作固然令人着迷,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将他们收入囊中。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有机会将Q版的名家艺术衍生品悉数搬回家,点缀我们的爱巢、爱车或办公室。今日美术馆艺术礼品中心创建于2006年,它是今日美术馆向大众推广... 美术馆中陈列的大师大作固然令人着迷,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将他们收入囊中。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有机会将Q版的名家艺术衍生品悉数搬回家,点缀我们的爱巢、爱车或办公室。今日美术馆艺术礼品中心创建于2006年,它是今日美术馆向大众推广当代艺术的重要窗口,也是将当代设计与当代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用品的艺术体验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日美术馆 日常生活用品 珠宝设计 体验店 当代设计 限量版 色蕴 行蕴 受蕴 想蕴
原文传递
释迦族的贤人
17
作者 钟青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8期58-60,共3页
2500年前,印度有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他生活虽然富裕,然而内心却充满着痛苦,因为他觉得人生永远经受着生老病死的折磨。为寻求解脱之道,他乘父母妻儿熟睡之际,离家出走。于是有了佛教。在宗教历史上,佛教是最早兴起的世... 2500年前,印度有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他生活虽然富裕,然而内心却充满着痛苦,因为他觉得人生永远经受着生老病死的折磨。为寻求解脱之道,他乘父母妻儿熟睡之际,离家出走。于是有了佛教。在宗教历史上,佛教是最早兴起的世界性宗教,相传它由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释迦牟尼所创立。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悉达多的字意是"目的达到了的人",乔达摩的字意是"最好的牛"),又译瞿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悉达多 世界性宗教 达摩 十二因缘说 尼连禅河 迦毗罗卫 色蕴 三转法轮 基本教义 四大元素
原文传递
离别
18
作者 马美艳 《金秋》 2015年第10期43-,共1页
关键词 色蕴 油纸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