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色龙西山色龙群的时代及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 被引量:9
1
作者 夏凤生 章炳高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6-263,共8页
色龙群于1964年由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1982)命名,层型剖面在聂拉木县色龙村西北约1km的小山上,时代为二叠纪。穆恩之等(1973)认为色龙群的时代属早二叠世晚期。章炳高(1974)、吴望始(1975)、张守信、金玉玕(1976),王玉净、穆西... 色龙群于1964年由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1982)命名,层型剖面在聂拉木县色龙村西北约1km的小山上,时代为二叠纪。穆恩之等(1973)认为色龙群的时代属早二叠世晚期。章炳高(1974)、吴望始(1975)、张守信、金玉玕(1976),王玉净、穆西南(1984)对色龙群的时代有类似的看法,均未提及它包含有长兴期地层的存在。饶荣标等(1985)将色龙群分为两组,上部为扒嘎组,下部为门多组。在色龙西山剖面,扒嘎组为生物碎屑灰岩,厚4.15m,含Gertholites curvatus,Thamnopora densa,Pseudofavosites irregularis,Trachypora sp.,Sinkiangopora sp.,时代属晚二叠世,与上覆下三叠统土隆组为整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色龙群 年代 二叠纪 三叠纪
原文传递
对《西藏色龙西山色龙群的时代及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一文的质疑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浩 陈楚震 廖卓庭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7-239,223,共4页
1992年夏凤生等在贵刊16卷4期上发表《西藏色龙西山色龙群的时代及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一文,批评王义刚等(1989)研究的同一剖面的工作结果。因为我们也是被评述论文的作者,有责任从几个方面对夏文进行质疑和评述。
关键词 地层 二叠纪 三叠纪 色龙群 西藏
原文传递
中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相的乐平统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树忠 曹长群 +2 位作者 王向东 梅仕龙 金玉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461,共8页
西藏南部二叠系色龙群、曲布日嘎组等“喜马拉雅相”地层产有冈瓦纳区系的以 Spiriferella ra-jah,Taeniothaerus densipustulatus,Neospirifer(Neospirifer)kubeiensis和Retimarginifera xizangensis为典型代表的腕足动物群。其组成和... 西藏南部二叠系色龙群、曲布日嘎组等“喜马拉雅相”地层产有冈瓦纳区系的以 Spiriferella ra-jah,Taeniothaerus densipustulatus,Neospirifer(Neospirifer)kubeiensis和Retimarginifera xizangensis为典型代表的腕足动物群。其组成和演进层序与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巴基斯坦盐岭的Wargal组上部和Chhidru组、克什米尔的Zewan组,印度斯区提Kuling页岩上部的Gungri组、尼泊尔西北部的Senja组和澳大利亚西部Hardman组的很接近;时代曾被归入瓜达鲁普世或乐平世早期等,分歧较大。近年来在盐岭等地发现这一冈瓦纳区系动物群明显高于乐平世下部牙形类 Clarkina dukouensis带,并与菊石Cyclolobus和有孔虫Colaniella动物群共生。由此推定整个色龙群或曲布组和曲布日嘎组都应属于乐平统,它与上覆三叠系以牙形类化石Hindeodus parvus和菊石Otoceras出现为界,代表冈瓦纳大陆北缘乐平世沉积的一个三级地层层序。层序以海进初期沉积的低水位体系域的曲布组石英砂岩为标志,其顶界则为比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略低的一个快速海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相 西藏 乐平统 喜马拉雅地区 色龙群 地层层序 腕足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