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具特色的《艳阳楼》
1
作者 麻立哲 《大舞台》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艳阳楼》是一出武打折子戏,又名《拿高登》,宋朝权相高俅之子高登,倚仗父势欺男霸女,为害一方。一日,高登醉酒出游,遇梁山好汉徐士英(绰号青面虎)与妹妹母亲至郊外扫墓,
关键词 折子戏 艳阳楼 戏剧评论 宋朝
下载PDF
细腻深厚 卓尔不群——观摩历慧良演《艳阳楼》后记
2
作者 胡金兆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37,共6页
这是一篇写于27年前的旧作,由于多种的历史原因,未得发表。去年,与马玉璋兄研讨艺术,检出旧稿,供其一阅。承他鼓励,认为此文阐述“厉头儿” 之表演尚还准确,有发表之必要。故对文稿略为整理,尽量保持原貌。虽然难免显示出当时笔者之稚... 这是一篇写于27年前的旧作,由于多种的历史原因,未得发表。去年,与马玉璋兄研讨艺术,检出旧稿,供其一阅。承他鼓励,认为此文阐述“厉头儿” 之表演尚还准确,有发表之必要。故对文稿略为整理,尽量保持原貌。虽然难免显示出当时笔者之稚嫩不足,但这毕竟是历史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阳楼 厉慧良 接鞭 玉璋 上下场 铁笼山 杨派 腰腿功 长坂坡 一戳
原文传递
厉派艺术有新传——京剧演员童志良艺术漫评
3
作者 李晓苓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34,共3页
人在一生的经历中,总是要面临着多次选择。如何择善而从?这就需要比较,需要鉴别,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将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追求,选择在最佳点上;重庆市京剧团武生演员童志良就是如此。“志良”这个名字,用他充满自信的话来... 人在一生的经历中,总是要面临着多次选择。如何择善而从?这就需要比较,需要鉴别,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将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追求,选择在最佳点上;重庆市京剧团武生演员童志良就是如此。“志良”这个名字,用他充满自信的话来说,就是“在艺术上立志学习京剧艺术大师厉慧良”。经过30多年的勤奋学习和艰苦磨砺,志良已经渐入佳境,成为山城京剧舞台上的厉派艺术传人,从而受到我国京剧界人士的赞扬和鼓勋, 重庆市京剧团组建于1956年,它的前身是著名京副琴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艺术 京剧演员 京剧团 厉慧良 童志 艳阳楼 拿高登 最佳点 长坂坡 人生价值
下载PDF
默片时期的京剧艺术片
4
作者 武仲平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5期57-,共1页
关键词 谭鑫培 春香闹学 《四郎探母》 俞菊笙 四杰村 艳阳楼 《定军山》 民新影片公司 白水滩 姚玉芙
下载PDF
高盛麟与上海观众
5
作者 张屯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5,共1页
高盛麟之与大上海,真是说来话长。凡年过半百的上海京剧老观众,几乎无人不晓这位既善于“长靠”,又长于“短打”的全才武生、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打自1939年起,至1949年止,这正是高氏驰骋于十里洋场舞台的十年;就其年龄看,是25岁走向35... 高盛麟之与大上海,真是说来话长。凡年过半百的上海京剧老观众,几乎无人不晓这位既善于“长靠”,又长于“短打”的全才武生、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打自1939年起,至1949年止,这正是高氏驰骋于十里洋场舞台的十年;就其年龄看,是25岁走向35岁的十年,恰好是武生演员的“黄金岁月”。十年容易过,往事难泯灭。八八年夏,我在江南地区看了一位青年京剧武生的《艳阳楼》。休息时,听得几位老观众在议论纷纷:“还可以吧?”“就算不错了。不过,与当年高盛麟的《艳阳楼》相比,那就……”“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盛麟 艳阳楼 黄金岁月 黄三太 言慧珠 程砚秋 杨宝森 高庆奎 盖叫天 叶盛章
下载PDF
“厉派”形成之谜
6
作者 魏子晨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7-19,共3页
当代京剧武生名家厉慧良生于江苏海门。江之口,海之门。生下来,全家便离开了那地方,再也没有回去。长大入川以后,一次与母亲闲谈,厉慧良竟突然说出那地方的一堵墙、一条河、门前浆布的大缸……母亲大惊!转问其父,回答:从没跟他说过呀!... 当代京剧武生名家厉慧良生于江苏海门。江之口,海之门。生下来,全家便离开了那地方,再也没有回去。长大入川以后,一次与母亲闲谈,厉慧良竟突然说出那地方的一堵墙、一条河、门前浆布的大缸……母亲大惊!转问其父,回答:从没跟他说过呀!父母反思:娃儿慧良是个神童。神童的从艺之路几乎便沿着长江寻根溯源而上:“坐科”于上海,成名于南京,辗转于武汉,成熟于重庆,驰骋于云贵……人谓厉慧良:“海派”、实则。“海派”冠之于他:太小了!在厉慧良的舞台艺术里,我常常感到它包容了:吴越文化的机敏聪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慧良 舞台艺术 艳阳楼 钟馗嫁妹 生下来 长坂坡 铁笼山 中国京剧艺术 李少春 寻根溯源
下载PDF
“接力棒”方式出人才——记王立军、奚中路的教师茹元俊
7
作者 翁思再 《上海戏剧》 1987年第4期23-24,共2页
近年在京剧的武生行当,有两位新崛起的人才颇引人注目:天津的王立军、上海的奚中路。王立军是85年度的“梅花奖”获得者;而奚啸伯的孙子奚中路自去年以来,相继参加上海京剧展览演出、上海京剧院赴港演出和京津沪优秀中青年演员联演,赞... 近年在京剧的武生行当,有两位新崛起的人才颇引人注目:天津的王立军、上海的奚中路。王立军是85年度的“梅花奖”获得者;而奚啸伯的孙子奚中路自去年以来,相继参加上海京剧展览演出、上海京剧院赴港演出和京津沪优秀中青年演员联演,赞誉鹊起,大有问鼎之势。很巧,王立军和奚中路虽然遥隔南北,却有着一位共同的老师:茹元俊。这位62岁的中国京剧院演员风尘仆仆于津沪之间,精心栽培着两棵武生新苗。茹元俊,名不见经传,也未曾在舞台上大红大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京剧院 中国京剧院 王立军 奚啸伯 京津沪 杨隆寿 铁笼山 艳阳楼 李和曾 厉慧良
下载PDF
“厉派”大写意
8
作者 魏子晨 《上海艺术家》 1994年第1期24-26,共3页
厉慧良1923年生于江苏海门,30年代初,在上海“厉家班”里脱颖而出。开蒙奶师:文戏孟宏垣,武戏张福通,虽非名师,却为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厉慧良走杭、嘉、湖,奔宁、汉、渝,在大西南建立了大本营。他1938年入川。川剧《断桥》踩跷的白娘... 厉慧良1923年生于江苏海门,30年代初,在上海“厉家班”里脱颖而出。开蒙奶师:文戏孟宏垣,武戏张福通,虽非名师,却为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厉慧良走杭、嘉、湖,奔宁、汉、渝,在大西南建立了大本营。他1938年入川。川剧《断桥》踩跷的白娘子独立万年台台沿上,一个“滑台口”臀部接触台沿就势后滚翻的特技,使他深受震动。从此,他在川剧王国里,经营他心爱的京剧。国共两党重庆合谈,厉慧良为毛泽东、蒋介石演出《群英会》,前鲁肃,后关羽,成为京剧史上说不尽的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慧良 大写意 白娘子 家班 艳阳楼 李少春 长坂坡 抱阿 戏剧文化 铁笼山
下载PDF
多年从事“净”行表演的一点感悟
9
作者 徐春华 《剧影月报》 2014年第6期89-90,共2页
"净"行,又称花脸,是戏曲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行当。无论是国剧还是地方戏曲都将该行当称之为"净"。戏曲脸谱论述对此概括的较为详细,一张脸谱就能勾勒出各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忠奸美丑。可见"花脸"一行在戏剧舞台上的重要性。从... "净"行,又称花脸,是戏曲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行当。无论是国剧还是地方戏曲都将该行当称之为"净"。戏曲脸谱论述对此概括的较为详细,一张脸谱就能勾勒出各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忠奸美丑。可见"花脸"一行在戏剧舞台上的重要性。从艺多年来,本人或多或少也悟出了"以貌取人"这四个字的道理。一副性格明显的扮相就能奠定良好的演出效果。然而对于地方戏曲演员,从事花脸这个行当,就没那么幸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演员 演出效果 地方戏曲 戏剧艺术 性格特征 艳阳楼 架子花脸 戏剧舞台 焦廷贵 百岁挂帅
下载PDF
一个年逾七旬的“后起之秀”——画家刘洪麟访谈录
10
作者 徐庆举 《天津政协公报》 2007年第12期44-47,共4页
刘洪麟艺术简历1934年生,河北省文安县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原美术编辑室主任、编审,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终身荣誉会员,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书画委员会学术委员... 刘洪麟艺术简历1934年生,河北省文安县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原美术编辑室主任、编审,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终身荣誉会员,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书画委员会学术委员,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曾获国家奖、大区及地方奖,优秀作品奖及论文奖和特别贡献奖七十余项。作品《钟馗》获"世界艺术交流与创作"金奖,《艳阳楼》获"世界华人艺术展"银奖,《三岔口》获2001年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另获"全国精品奖"和"中外名人研究创作成就奖"。《女起解》获第六届世界华人大会香港展"国际优秀奖",并享有"新世纪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6年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金奖和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画大展银奖。2003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佳文化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室主任 艺术简历 中国美协会员 国画家 研究会理事 优秀作品奖 中外名人 世界华人艺术 艳阳楼
下载PDF
喜看老树发新枝——淺談錢浩梁的表演
11
作者 徐以礼 《上海戏剧》 1962年第1期18-19,共2页
一些喜爱京剧的观众,提到前輩艺人的艺术創造,总是津津乐道,一腔一調、一招一式,历历如数家珍,这也說明京剧艺术的傳統丰富,感人至深。但尽管传统深厚,还待有人继承,并不断加以发展和革新,才能使艺术永远清新,因此新生力量的壮大,对戏... 一些喜爱京剧的观众,提到前輩艺人的艺术創造,总是津津乐道,一腔一調、一招一式,历历如数家珍,这也說明京剧艺术的傳統丰富,感人至深。但尽管传统深厚,还待有人继承,并不断加以发展和革新,才能使艺术永远清新,因此新生力量的壮大,对戏曲艺术的繁荣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戏曲学校实驗京剧团在上海的演出,首先給人良好的印象是:青年演員,人材輩出,关心戏曲事业的人們都深庆艺术傳統,后继有人。其次,上演剧目,虽然大部分是傳統老戏,但都具有新的光采。其中,武生演員錢浩梁和他演出的剧目,尤其受到普遍称贊。錢浩梁这次上演的剧目有《伐子都》、《界牌关》、《截江夺斗》、《艳阳楼》等,都是唱做念打十分繁重的“累工戏”,其中《截江夺斗》和《界牌关》还是絕响多年的“冷戏”,然而在演出过程中,观众的反应是十分热烈的。这些戏都經过名师传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艺术 艳阳楼 京剧团 戏曲学校 界牌关 伐子都 演出过程 截江 长坂坡 考叔
下载PDF
怎么打才好
12
作者 萧云 《上海戏剧》 1961年第1期27-28,共2页
在傳統剧目的整理工作中,同是一个剧目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的处理,因而剧目的舞台面貌也就显得頗有区别。傅駿同志看到的两个不同处理的《白水滩》,就有打錯了和打对了抱不平的差別(参閱本刊1960年第11期发表的随笔《反对“迁就論”》一文... 在傳統剧目的整理工作中,同是一个剧目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的处理,因而剧目的舞台面貌也就显得頗有区别。傅駿同志看到的两个不同处理的《白水滩》,就有打錯了和打对了抱不平的差別(参閱本刊1960年第11期发表的随笔《反对“迁就論”》一文)。那么,究竟是打錯了抱不平的好呢?还是打对了的好?根据傅駿同志的看法,是打錯了的不如打对了的好,理由是打对了的《白水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滩 十一郎 拿高登 艳阳楼 上海京剧院 通天犀 艺术标准 艺术表演 英雄人物 政治标准
下载PDF
蓓蕾初开新意濃——看男女合演的越剧《十一郎》
13
作者 傅駿 《上海戏剧》 1962年第1期15-17,共3页
辛勤培植終有功, 蓓蕾初开新意浓, 更喜嫩芽遍地生, 定見来日分外紅. 这是我在看了上海越剧院实驗剧团男女合演的越剧《十一郎》以后,随手写成的一首小詩。作为一个观众,我为欣賞了一出新形式、新风格的新戏,而感到滿意;作为一个越剧工... 辛勤培植終有功, 蓓蕾初开新意浓, 更喜嫩芽遍地生, 定見来日分外紅. 这是我在看了上海越剧院实驗剧团男女合演的越剧《十一郎》以后,随手写成的一首小詩。作为一个观众,我为欣賞了一出新形式、新风格的新戏,而感到滿意;作为一个越剧工作者,我为男女合演的探索,已經能在披荆斬棘后,开始踏上平坦的道路,而感到兴奋。上海越剧院試驗男女合演的工作,已經摸索好几年了。远在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的时候,他們就曾經实驗演出过男女合演的現代剧《技术員来了》。从《技术員来了》,到稍后演出的《乡下叔叔》,到实驗剧团建团后演出的《紅松林》《碧血揚州》,一直到最近演出的《碧玉簪》《十一郎》。这中間有着一段很見曲折也是非常艰苦的过程。記得初搞男女合演的时候,男演員上台,剛开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蓓蕾初开 十一郎 上海越剧院 碧玉簪 白水滩 艳阳楼 中国京剧院 通天犀 台下观众 男演员
下载PDF
继往开来的武生宗师——杨小楼轶事
14
作者 刘曾复 《戏曲艺术》 1982年第2期25-29,共5页
从读《京剧武生概谈》想起的 王金璐同志在他的《京剧武生概谈》 (见本刊1981年第一期)文中介绍了“杨(小楼)派”武生的特点,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极感兴趣,原因是我从小就最喜欢听杨小楼的戏。我从六岁(1920年)起,对杨的戏就有较清楚... 从读《京剧武生概谈》想起的 王金璐同志在他的《京剧武生概谈》 (见本刊1981年第一期)文中介绍了“杨(小楼)派”武生的特点,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极感兴趣,原因是我从小就最喜欢听杨小楼的戏。我从六岁(1920年)起,对杨的戏就有较清楚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笼山 钱金福 俞菊笙 余叔岩 战宛城 湘江会 谭鑫培 艳阳楼 俞派 安天会
原文传递
从京剧《长坂坡》管窥厉慧良的“老戏新演” 纪念厉慧良百年诞辰
15
作者 李鑫艺 李文才(摄影) 王梓丞(图片整理)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6-48,共3页
京剧武生名家厉慧良192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的海门,2023年正逢其百年诞辰。这位文戏可演《捉放曹》《四郎探母》《失空斩》《洪羊洞》,武戏擅演《挑华车》《林冲夜奔》《巴蜡庙》《铁笼山》《八大锤》《艳阳楼》的大武生依靠其扎实的艺术... 京剧武生名家厉慧良192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的海门,2023年正逢其百年诞辰。这位文戏可演《捉放曹》《四郎探母》《失空斩》《洪羊洞》,武戏擅演《挑华车》《林冲夜奔》《巴蜡庙》《铁笼山》《八大锤》《艳阳楼》的大武生依靠其扎实的艺术功底,在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中大胆寻求自己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郎探母》 厉慧良 新编剧目 艳阳楼 捉放曹 失空斩 百年诞辰 京剧武生
原文传递
齐如山剧学探析(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达人 《戏曲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00-118,共19页
剧目源流说在《京剧之变迁》、《戏界小掌故》、《谈四脚》、《国剧漫谈》等著作中,齐如山先后论及京剧剧目的来源、出处,以及京剧剧目演出过程中脚色、行当的转换,由此构成了齐如山的剧目源流说。(一)齐如山关于京剧剧目来源、出处的... 剧目源流说在《京剧之变迁》、《戏界小掌故》、《谈四脚》、《国剧漫谈》等著作中,齐如山先后论及京剧剧目的来源、出处,以及京剧剧目演出过程中脚色、行当的转换,由此构成了齐如山的剧目源流说。(一)齐如山关于京剧剧目来源、出处的阐述《京剧之变迁》提到《杀狗劝妻》、《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宇宙锋》、《叫关》、《小显》、《汾河湾》、《问樵闹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回荆州 问樵闹府 杀狗劝妻 宇宙锋 八大锤 徐小香 演出过程 打棍出箱 艳阳楼
原文传递
厉慧良与天津的四十年情缘
17
作者 甄光俊 《中国京剧》 2019年第8期23-27,共5页
良驹得遇识马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厉慧良寓居天津40年,为繁荣、发展天津的京剧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1955年,各地戏曲艺人仍时兴自由搭班,流动入班作艺。参加共和班的厉慧良首次来到天津,时任市文化局局长的方纪看了他的演出,倍加赞赏,... 良驹得遇识马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厉慧良寓居天津40年,为繁荣、发展天津的京剧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1955年,各地戏曲艺人仍时兴自由搭班,流动入班作艺。参加共和班的厉慧良首次来到天津,时任市文化局局长的方纪看了他的演出,倍加赞赏,产生了把他留在天津的念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慧良 张世麟 艳阳楼 四十年
原文传递
京剧服装中的“三衣”(上)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祥芸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5-89,共5页
京剧是一种融音乐、舞蹈、表演、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京剧服装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衣”又是服装整体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三衣”的分类、款式及使用三衣是京剧服装中水衣、胖袄、护领、小袖、大袜、彩裤(以上... 京剧是一种融音乐、舞蹈、表演、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京剧服装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衣”又是服装整体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三衣”的分类、款式及使用三衣是京剧服装中水衣、胖袄、护领、小袖、大袜、彩裤(以上属于软片类),靴鞋等物品的统称。这些物品或衬于大,二衣之内,起着保护和衬垫大、二衣的作用或登于足下。尽管其质料、纹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服装 三衣 京剧艺术 舞台艺术 架子花脸 福字履 艳阳楼 白水滩 穆桂英 《四郎探母》
原文传递
京剧简史(连载)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移 《戏曲艺术》 1981年第1期83-91,共9页
一、丰富多采的演出剧目 谈及我国的戏曲剧本,人们总是以“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形容之。其实,我国戏曲自形成以来,在其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何止千百出。在1957年4月,文化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会议上刘芝明所做的《大... 一、丰富多采的演出剧目 谈及我国的戏曲剧本,人们总是以“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形容之。其实,我国戏曲自形成以来,在其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何止千百出。在1957年4月,文化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会议上刘芝明所做的《大胆放手,开放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剧目 戏曲剧本 戏曲剧目 穆桂英 官戏 农民起义军 历史进程 打面缸 双下山 艳阳楼
原文传递
他为京剧艺术作出无私奉献——论高盛麟同志的艺术素养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8-51,共4页
早在六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戏迷时,就常去广和楼看富连成小四科杨盛春、高盛麟一辈演出的小武戏。那时他们天天唱”小轴子”,一般是人多热闹的群戏如《金光洞》等,大都由杨盛春主演,但我总把高盛麟和杨盛春等量齐观。为什么... 早在六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戏迷时,就常去广和楼看富连成小四科杨盛春、高盛麟一辈演出的小武戏。那时他们天天唱”小轴子”,一般是人多热闹的群戏如《金光洞》等,大都由杨盛春主演,但我总把高盛麟和杨盛春等量齐观。为什么,说不上,只觉得他的玩意儿地道,吸引人。 四十年代晚期,盛麟和我都在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盛麟 富连成 京剧艺术 金光洞 艺术素养 盖叫天 高庆奎 四十年代 艳阳楼 古城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