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满洲国时期文学的“面从腹背”倾向研究——以艺文志派代表人物及作品为例
1
作者 高金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24-26,共3页
伪满洲国文学,是指1931年到1945年间在东北发表的文学作品。许多滞留在东北沦陷区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遵从一种"面从腹背"的心态,尝试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构建一个独立的文学乌托邦。本文以伪满洲国影响最大的艺文志派... 伪满洲国文学,是指1931年到1945年间在东北发表的文学作品。许多滞留在东北沦陷区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遵从一种"面从腹背"的心态,尝试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构建一个独立的文学乌托邦。本文以伪满洲国影响最大的艺文志派为例,从社会背景、理论提出、创作实践以及定位评价四个方面对伪满洲国文学中的"面从腹背"倾向进行探讨,以打破旧有的"政治二元对立"的抗日文学评价体系,以社会现实与作家心态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评述这种创作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艺文志派 写印主义 古丁
下载PDF
铁蹄下的“救亡式启蒙”——“艺文志派”的文化民族主义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本文从东北沦陷区知识分子关于“乡土文学”和“写印主义”的论争入手,对以古丁为首的“艺文志派”的创作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深入考察,由此提出在殖民意识形态与旧文化、旧道德合谋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艺文志派”重新诠释了“五四…... 本文从东北沦陷区知识分子关于“乡土文学”和“写印主义”的论争入手,对以古丁为首的“艺文志派”的创作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深入考察,由此提出在殖民意识形态与旧文化、旧道德合谋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艺文志派”重新诠释了“五四…‘救亡式启蒙”的思想传统,通过对鲁迅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揭橥了一种在沦陷区“书写乡土”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潮流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民族主义策略。如果说“文选派”的抗日宣传所诉诸的是东北乡土社会的“原始的强力”的话,“艺文志派”则超越了现代性与民族性间二元对立的窠臼,将启蒙视为实现民族解放的最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以话语权力的争夺、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殖民文化资源的挪用为手段,从内部挑战并消解了殖民统治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艺文志派 化民族主义 救亡式启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