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表演艺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浅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兴艳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0期42-42,共1页
戏剧表演中艺术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戏剧演员最为关心的内容,如何有效塑造鲜明适宜的艺术人物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本文重点围绕着戏剧表演中演员对于剧本的解读,对于角色的深入分析,对于表演技巧的应用以及对于表演分寸的掌握等几个方... 戏剧表演中艺术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戏剧演员最为关心的内容,如何有效塑造鲜明适宜的艺术人物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本文重点围绕着戏剧表演中演员对于剧本的解读,对于角色的深入分析,对于表演技巧的应用以及对于表演分寸的掌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表演 艺术人物形象 塑造方法
下载PDF
浅析《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2
作者 曹远 种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6-49,共4页
《聊斋志异》塑造人物形象注重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重展示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兼顾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特征主次分明。作者善于巧妙地使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复杂的心理世界。采用虚... 《聊斋志异》塑造人物形象注重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重展示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兼顾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特征主次分明。作者善于巧妙地使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复杂的心理世界。采用虚构和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亦真亦幻富有神秘色彩的环境。运用对比和幻化,展现了一个奇伟瑰丽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人物性格 人物语言 环境 对比 幻化
下载PDF
浅谈广播剧演员在人物塑造中对人物形象灵感的捕捉
3
作者 林丽 《活力》 2011年第1期95-96,共2页
灵感是英文inspirationd音译。柏拉图在他的《伊安篇》中指出:“同一个诗人的不同创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同一个诗人解说不同的诗.效果也不一样,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就是因为文艺创作活动并不是一种记忆.而是一种灵感。”凭... 灵感是英文inspirationd音译。柏拉图在他的《伊安篇》中指出:“同一个诗人的不同创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同一个诗人解说不同的诗.效果也不一样,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就是因为文艺创作活动并不是一种记忆.而是一种灵感。”凭记忆从事大致相同的活动的人,其水平应该基本相同:凭灵感就必定有成功,有失败。其实。凡属人类创造性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剧演员 人物塑造 艺术人物形象
下载PDF
人物审美提升文学艺术教育和谐美的境界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玲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35-37,共3页
文学艺术教育以及人文教育中,怎样培养人的情操、人格、气质,提高人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趣味,人物的审美、艺术形象的审美是一个重要方面。人物审美是一个综合着人体、人性、人格、风度、气质乃至艺术境界等各种因素的审美活动,它对人审美... 文学艺术教育以及人文教育中,怎样培养人的情操、人格、气质,提高人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趣味,人物的审美、艺术形象的审美是一个重要方面。人物审美是一个综合着人体、人性、人格、风度、气质乃至艺术境界等各种因素的审美活动,它对人审美境界的提升有着比其它内容更深刻的体验性、震撼性。因而,人物审美是培育人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趣味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物 艺术人物形象 提升 审美境界
下载PDF
孔府档案的艺术性分析:——以6312、6313、5476号档案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迪 霍俊国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4期19-21,共3页
《孔府档案》是孔府留存的孔氏家族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私家档案,除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外,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以档案中的6312、6313、5476号档案为例,主要采用叙事体与对话体,通过简洁又不失准确的语言将嘉庆帝召见孔庆镕,光绪帝... 《孔府档案》是孔府留存的孔氏家族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私家档案,除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外,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以档案中的6312、6313、5476号档案为例,主要采用叙事体与对话体,通过简洁又不失准确的语言将嘉庆帝召见孔庆镕,光绪帝召见孔令贻,慈禧太后召见孔令贻母、妻的情形还原,也通过对话的方式将人物的形象塑造的生动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特征语言艺术人物形象
下载PDF
试论“一千种美的‘哈姆雷特’”
6
作者 田嘉辉 《戏剧之家》 2013年第9期219-220,共2页
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话题引出"一千种美的哈姆雷特",进行论述同一个艺术人物形象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用新颖的视角来认识和揭示出人物形象美的内在本质。
关键词 艺术人物形象 审美 情感
下载PDF
Hamlet's Mobled Quee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igure in Contemporary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nd Art
7
作者 Ewa Bobrowska 《Sociology Study》 2017年第3期160-167,共8页
The paper will focus on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figures of discourse. The problem of the entanglement of the visual and the semantic is discussed extensively by lean-Francois Lyotard, in his notable Discourse, Figur... The paper will focus on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figures of discourse. The problem of the entanglement of the visual and the semantic is discussed extensively by lean-Francois Lyotard, in his notable Discourse, Figure, in relation to the per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and the role and form of the sign. According to this philosopher, the figure dominates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by deconstructing the text. Both the topography of the figure and art is the result of repression processes and the subsequent discharge of libidinal energy. Art in particular is a formalism of the death drive, according to Lyotard. The figure of "the mobled queen", the expression of a possible slip of the tongue in Hamlet, becomes a symbol of the distorted relationship of the visual, the semantic, the ethical, and the critical role of this in art and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to Lyotard's model, the possible figures of globaliza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Peter Sloterdik's Globes. Spheres 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LET mobled queen the figure Lyotar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art
下载PDF
Analysis of Buddhist sculpture art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8
作者 ZHANG Dingwei CHEN Lieshe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ulp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Chinese ancient sculpture, rich China sculpture theme,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Wei and J...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ulp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Chinese ancient sculpture, rich China sculpture theme,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Buddhist sculpture receiv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the art form is abund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 slim but clear appearance" and" images of noble figures "two kinds of modeling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the art of carving art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as well as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t stat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uddhist art sculpture art sllm but clear appearance
下载PDF
浅析《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9
作者 张婉姝 《明日风尚》 2017年第21期265-265,共1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非常高的一部古典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是世界史上能够代表我国民族文化并且具有人类文化价值的作品,能够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作用。《红楼梦》能流传到今天,除了本...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非常高的一部古典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是世界史上能够代表我国民族文化并且具有人类文化价值的作品,能够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作用。《红楼梦》能流传到今天,除了本书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巨大的艺术成就之外,同时还在于作者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的揭示,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高度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神话色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