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体意识建构:从共同体艺术到艺术共同体
1
作者 赵龙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14,共5页
从共同体艺术到艺术共同体,以其内容指向而言,共同体艺术是以群体性艺术创造为特点,而艺术共同体则是在共同体艺术的基础之上,形成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之间包含共同审美符号和审美元素的文化艺术符号,这种显性的文化艺术符号具有天然的... 从共同体艺术到艺术共同体,以其内容指向而言,共同体艺术是以群体性艺术创造为特点,而艺术共同体则是在共同体艺术的基础之上,形成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之间包含共同审美符号和审美元素的文化艺术符号,这种显性的文化艺术符号具有天然的共性、天然的相通性,在意义的内涵上、观念的表达上、审美的标准上并无二致,并在这种相通性的基础上构建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艺术共同体 多元一体
下载PDF
后现代艺术界:遗产化、科技艺术发展及艺术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凡行 康泽楠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当今社会,随着艺术实践边界的持续扩大,艺术无法再用本质性的定义来概括。后现代艺术界成为观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新视角,更成为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全球场域。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遗产化运动为民族民间艺术、土著艺术走向世界... 当今社会,随着艺术实践边界的持续扩大,艺术无法再用本质性的定义来概括。后现代艺术界成为观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新视角,更成为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全球场域。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遗产化运动为民族民间艺术、土著艺术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机遇和合法性。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借助非遗力量重新获得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同时,科技赋能艺术推动艺术向多重维度嬗变。科技艺术的发展扩展并加深了跨文化、跨国境、跨民族、跨阶层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和融合,从而为构建全球艺术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在全球化遭遇阻力、世界走向分裂的当下,艺术共同体成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相互理解、激发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潜在主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艺术 遗产化 科技艺术 艺术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演变与美学意涵
3
作者 尹旌霖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3,28,共6页
海德格尔在将共同体与社会二者进行区分的基础上,从真理以及人的生存论角度建立了一种源初共同体思想,诗歌、艺术不仅是共同体的发生方式,更是对其本真理解的渠道。其隐含了一种美学价值:艺术共同体可以使人们回归到一个源初的、本真的... 海德格尔在将共同体与社会二者进行区分的基础上,从真理以及人的生存论角度建立了一种源初共同体思想,诗歌、艺术不仅是共同体的发生方式,更是对其本真理解的渠道。其隐含了一种美学价值:艺术共同体可以使人们回归到一个源初的、本真的自我来源,因此也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根本性理解并理解自身的渠道。海德格尔对共同体的论述焦点经历了由民族维度向人类维度的转变,而后者才是艺术共同体的根本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共同体 艺术共同体 存在主义美学
下载PDF
艺术与共同体
4
作者 邹建林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25-239,共15页
当代艺术产生的背景之一是博物馆逻辑的失效,即无法区分艺术和非艺术。这一失效使博物馆中的物品不再理所当然地具有艺术作品的地位。艺术作品的地位和意义是艺术共同体赋予的。为了形成艺术共同体,需要一种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分为两种... 当代艺术产生的背景之一是博物馆逻辑的失效,即无法区分艺术和非艺术。这一失效使博物馆中的物品不再理所当然地具有艺术作品的地位。艺术作品的地位和意义是艺术共同体赋予的。为了形成艺术共同体,需要一种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分为两种:主体的临界状态和媒介的临界状态。在神话失落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中,媒介的临界状态是艺术作品获得意义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共同体 临界状态 博物馆
下载PDF
公共性与八十年代艺术话语共同体重构——以《美术》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宋晓琛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1期329-331,共3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艺术公共性重建和公共话语共同体重构的时代。在此期间,艺术话语个体从政治集群中离散出来,在社团、学会、沙龙、报刊媒介中进行公共话语交往,艺术共同体形成新的交往理性。《美术》杂志作为八十年代的关键刊物系联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艺术公共性重建和公共话语共同体重构的时代。在此期间,艺术话语个体从政治集群中离散出来,在社团、学会、沙龙、报刊媒介中进行公共话语交往,艺术共同体形成新的交往理性。《美术》杂志作为八十年代的关键刊物系联着其他艺术和社会话语场域,在"私人性-公共性"的交织和"公众-公开-公共性"的矛盾悖论中集中体现着话语圈/话语共同体的聚合、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杂志 公共性 艺术话语共同体 重构
下载PDF
建立造型艺术共同体的基础教学及其方法论探究
6
作者 陈少岳 《明日风尚》 2019年第16期190-191,共2页
造型艺术不论作为独立审美内容,还是参与造物而形成的工艺美术及艺术设计,都是点、线、面及体的有机及有序构成,这就为造型艺术的教学提供了方式及方法,能够使之快速地解决教与学的关键问题,作为基础教学,这是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而作为... 造型艺术不论作为独立审美内容,还是参与造物而形成的工艺美术及艺术设计,都是点、线、面及体的有机及有序构成,这就为造型艺术的教学提供了方式及方法,能够使之快速地解决教与学的关键问题,作为基础教学,这是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而作为创作方法,这是创作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共同体 基础教学 方法论
原文传递
物的剧场与诗意现实:物导向本体论对美学和艺术的重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雪峰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4-83,共10页
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被认为是自后结构主义之后对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物导向本体论将美学奉为第一哲学,认为美学是事关万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学。哈曼将这种动力学的关键机制称为是替代性因果律或者感同身受的因果律(vicar i o u... 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被认为是自后结构主义之后对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物导向本体论将美学奉为第一哲学,认为美学是事关万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学。哈曼将这种动力学的关键机制称为是替代性因果律或者感同身受的因果律(vicar i o u s causation)。正是通过感觉特性的互动和共鸣,物的剧场才能够活跃起来,形成变化万千的诗意现实。在物导向本体论的视野中,艺术是呈现这种物与物互动戏剧的最好形式。通过物导向本体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的“物转向”取向,重新打开艺术的边界,将物作为平等的参与者接纳入到艺术共同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导向本体论 感同身受因果律 物转向 美学 艺术共同体
下载PDF
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人类艺术与“类人艺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天祥 《当代美术家》 2018年第5期8-11,共4页
基于一种以"媒介"界定艺术的逻辑,人类艺术可以划分为手工艺术、媒介艺术和智能(化)艺术三个历史时期。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标志着手工艺术与媒介艺术迈入遗产化进程。人类艺术的全面遗产化带来研究范式从空间维度向时间向度... 基于一种以"媒介"界定艺术的逻辑,人类艺术可以划分为手工艺术、媒介艺术和智能(化)艺术三个历史时期。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标志着手工艺术与媒介艺术迈入遗产化进程。人类艺术的全面遗产化带来研究范式从空间维度向时间向度的整体转型。人工智能时代产生出"类人艺术",实现了创作主体、思维方式、教育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全面转换,使得人类艺术产生出总体性,形成为人类艺术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艺术 “类人艺术 元话语 人类艺术命运共同体8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的元明版画艺术图鉴——以元明两朝汉、蒙古、藏、回鹘、西夏、察合台文版画艺术流变史为例
9
作者 于玉莲 覃代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5期88-99,171-172,共14页
元明两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多民族、多语种版画艺术流变史的视角切入:汉地汉文版画艺术从元代《碛砂藏》《普宁藏》《道藏》,到明朝金陵画派、建安画派、新安画派和武林画派;藏地藏文版画艺术从元代纳塘... 元明两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多民族、多语种版画艺术流变史的视角切入:汉地汉文版画艺术从元代《碛砂藏》《普宁藏》《道藏》,到明朝金陵画派、建安画派、新安画派和武林画派;藏地藏文版画艺术从元代纳塘古版《大藏经》、伏藏巨制《莲花遗教》,到明朝永乐版《大藏经》(南京版)、万历版《大藏经》(北京版)以及世俗著作《西藏王统记》和《青史》;蒙古地域蒙古文版画艺术从元代世俗艺术《孝经直解》《事林广记》《饮膳正要》和西夏文版《大藏经》,到明朝世俗著作《小黄金史》、史诗《格斯尔》和万历版蒙古文《大藏经》《二十一度母颂》,两朝两代有时用汉、蒙古、藏、梵、西夏文、回鹘文、察合台文单语种刊印,更多是汉、蒙古、藏、梵四体合璧或蒙藏两体合璧刊印,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元明两朝汉、藏、蒙古、党项、回鹘、鲜卑、女真等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是元明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艺术图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两朝 多民族多语种版画艺术流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艺术图鉴 共同创造 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史诗性演出中艺术语言的共生与超越——浅谈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的艺术观念与技术融合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春 《艺术评论》 2021年第7期36-45,共10页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是史诗性文艺演出的一次重大超越,从表演艺术的跨专业到舞台设计的跨媒体,都以超级的体量和力度探索了科技与艺术的新边界。超链接的叙事方式既符合新时代观众的感知习惯,也打开了全新的感知途径。演出既精彩...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是史诗性文艺演出的一次重大超越,从表演艺术的跨专业到舞台设计的跨媒体,都以超级的体量和力度探索了科技与艺术的新边界。超链接的叙事方式既符合新时代观众的感知习惯,也打开了全新的感知途径。演出既精彩地完成了历史的宏大叙事,又突出了情感和记忆的温度,塑造出能够与观众共情、共振的精神世界和诗意空间。本文基于演出的视听形象、激活路径、观演连接的分析,去思考全新艺术语言的生成,以及如何以编舞的思维达成艺术共同体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共同体 记忆链接 语言共生
原文传递
版权法上的审美判断 被引量:21
11
作者 梁志文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157,共15页
"审美非歧视性"理论认为,由于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法官能力的局限性,法官不应对作品作出审美价值上的判断。但是,法官在版权案件中常常不得不进行相关的审美判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审美理论。由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 "审美非歧视性"理论认为,由于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法官能力的局限性,法官不应对作品作出审美价值上的判断。但是,法官在版权案件中常常不得不进行相关的审美判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审美理论。由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区分了版权与工业产权的保护范围、维护着版权保护体系的内在协调,除非属于版权法明确规定的非艺术类客体(如软件、数据库等),法院就不得不考虑作品的艺术性或审美意义,为此有必要为法官正确选择合适的审美理论提供理论依据。"艺术共同体"标准是法官选择审美理论的重要依据。"艺术共同体"通过对作品形式、作者和读者的审美解读可以形成一致的审美判断,并体现于作品艺术形式的判断与艺术价值的判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非歧视性原则 审美判断 艺术共同体 审美主观性 艺术作品
原文传递
从时间节点到内涵表征:“白银时代俄罗斯戏剧”概念考释
12
作者 王树福 《华中学术》 2022年第3期180-188,共9页
作为一个专有术语和特定概念,“白银时代俄罗斯戏剧”既是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文艺的时间节点,也是兼有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话语表征。它既是文学繁盛、艺术多元的文化场域,也是五位一体、互动共生的艺术共同体。在术语表达、时... 作为一个专有术语和特定概念,“白银时代俄罗斯戏剧”既是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文艺的时间节点,也是兼有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话语表征。它既是文学繁盛、艺术多元的文化场域,也是五位一体、互动共生的艺术共同体。在术语表达、时间节点和内涵表征上,白银时代戏剧均有其多重维度、多种层次和多个可能。它有着不同的进入方式、研究角度和阐释方法,大致涉及戏剧构成维度、构成要素、地域体现、历史时段等不同层面。唯有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视野和层次审视白银时代戏剧,才能更全面细致地呈现其综合多元的广度与宽度、深度与力度,还原其立体多元的历史面貌与诗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时代俄罗斯戏剧 术语表达 时间节点 内涵表征 艺术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