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间要好诗——也谈现代诗歌艺术判断的标准与尺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薛世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4-29,共6页
诗歌判断既包括诗与非诗的判断,更包括好诗与劣诗的判断。"成立的诗"与"好诗"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好诗的第一尺度是:文本之内,表现者本身品质高远——诗歌意象(用以进行表现行为的表现者)和被表现者之间的性质距离...
诗歌判断既包括诗与非诗的判断,更包括好诗与劣诗的判断。"成立的诗"与"好诗"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好诗的第一尺度是:文本之内,表现者本身品质高远——诗歌意象(用以进行表现行为的表现者)和被表现者之间的性质距离遥远而不邻近,让人诗思受触而砰然心动;好诗的第二尺度是:文本之内,表现者自然生成,诗歌意象是特定的语境下有限自由的自然生成,而不是无视语境的无限自由的任意嵌入;好诗的第三尺度是:文本之内,在建立了被表现者与表现者之间不即不离的"A+远A"结构之后,更有饱满独特的生命体验自然而然地灌注其中,让人精神撼动、情绪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艺术判断
标准
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柯勒律治对莎士比亚艺术判断力的辩护
2
作者
白利兵
《外语与翻译》
2014年第2期60-66,共7页
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观点,莎士比亚的创作只是无意识天才的眷顾,他本人并不懂艺术规则,也缺乏审美判断力。柯勒律治认为莎士比亚的判断力与天才同等,天才不只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品味是多合一的主客融合能力。莎剧...
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观点,莎士比亚的创作只是无意识天才的眷顾,他本人并不懂艺术规则,也缺乏审美判断力。柯勒律治认为莎士比亚的判断力与天才同等,天才不只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品味是多合一的主客融合能力。莎剧中的伏笔(种子理论)体现了莎士比亚高超的艺术判断力。柯勒律治重新定义了天才与才能,这种有机主义的观点打破了新古典主义自然与艺术的二元对立,更好地理解了莎剧的艺术,在莎评史和诗学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勒律治
莎士比亚
艺术判断
力
辩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堂之约也许在回路——我的精神结构与艺术判断
3
作者
付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我们面对的文明泡沫市场经济道路的开敞,使“天人合”的文化传统更加远去,单向维度的经济发展就像一架调到自动档的列车,飞速前进,却丝毫没有顾及要有相应的文化做支撑。而今,当人们在为30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歌功颂德之时,文化却...
我们面对的文明泡沫市场经济道路的开敞,使“天人合”的文化传统更加远去,单向维度的经济发展就像一架调到自动档的列车,飞速前进,却丝毫没有顾及要有相应的文化做支撑。而今,当人们在为30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歌功颂德之时,文化却正在一步步走向庸俗化和面临着严酷的生存空间。如海潮般游走的没有保障的农民工、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失业者、流浪文人和艺术家们,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每一个个体的灵魂已虚弱不堪。文明本身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泡沫”,繁荣仿佛是今天“泡沫”的同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判断
精神结构
天堂
文化传统
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
歌功颂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判断力构成的行为解读
4
作者
徐岩海
《沧桑》
2008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判断是行为的基础,艺术判断力的构成影响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和艺术哲学理论的构建。本文从艺术审美价值形态的主体差异性、情感因素的影响、直观性分析、不稳定性变化四个方面对艺术判断力构成进行了解读,引导人们对审美体验中的感性认知...
判断是行为的基础,艺术判断力的构成影响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和艺术哲学理论的构建。本文从艺术审美价值形态的主体差异性、情感因素的影响、直观性分析、不稳定性变化四个方面对艺术判断力构成进行了解读,引导人们对审美体验中的感性认知判断有一个洽合的理解,并对艺术的发展和个性艺术创作做必要的理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判断
力构成
审美价值形态
直观性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时代艺术判断问题的性质
5
作者
李永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6,共1页
消费时代是全球化话题中的一个寄生名词,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的极速分化,消费主义文化正在不断扩展其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影响力。然而,它和中国的艺术有关吗?
关键词
消费时代
艺术判断
性质
消费主义文化
投资市场
艺术
市场
原文传递
马鸿增的美术史论贡献和艺术判断力
6
作者
樊波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19,共4页
马鸿增先生的美术史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涵的阐发,揭示了中国画既有别于西方古典艺术又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民族性格和生命活力;二是他对新金陵画派的形成和审美特征作了完整系统的论述;三是他在具体美...
马鸿增先生的美术史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涵的阐发,揭示了中国画既有别于西方古典艺术又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民族性格和生命活力;二是他对新金陵画派的形成和审美特征作了完整系统的论述;三是他在具体美术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判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鸿增
美术史论
艺术判断
力
原文传递
“无表现的合表现性”——康德美学理论模型下的苏珊·朗格艺术判断思想
7
作者
朱俐俐
《华中学术》
2022年第4期30-38,共9页
以康德美的四契机思想为理论模型进行考察,苏珊·朗格艺术判断思想的核心可被概括为“无表现的合表现性”。在朗格看来,艺术判断的对象即艺术的这一目的论特性。该观念强调艺术作品与其内在的一般性表现之间的协调关系。一般性表现...
以康德美的四契机思想为理论模型进行考察,苏珊·朗格艺术判断思想的核心可被概括为“无表现的合表现性”。在朗格看来,艺术判断的对象即艺术的这一目的论特性。该观念强调艺术作品与其内在的一般性表现之间的协调关系。一般性表现是艺术的真正目的与天然意图,与审美判断相勾连。从其他几个逻辑方面来看,艺术判断是感性而主观的,与推论判断之外延是全异关系。朗格对普遍性的重视并未出现在艺术判断自身,而是集中在艺术判断的根据上。表现与“合表现性”的主观性特征,令艺术判断的主观普遍性具备了可能性。表现关系普遍性的必然性则依托于同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
苏珊·朗格
艺术判断
四契机
目的
原文传递
当代小说现代时空建构艺术的价值判断及前景
被引量:
1
8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2期76-81,共6页
本文在探讨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时空建构艺术从起源、倒退、探索到繁茂的变迁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对现代时空艺术作出价值判断,认为作家们的种种探求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时空
艺术
传统时空
艺术
现代时空建构
艺术
价值
判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小宁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科学划界、艺术判断以及哲学定义 ,都是人类划分行为的一种。作为人类实践的一个部分 ,科学、艺术和哲学都属于复杂而模糊的对象 ,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必须借助新的数学工具。文章将结合伯格斯特的现代艺术界定标准、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
科学划界、艺术判断以及哲学定义 ,都是人类划分行为的一种。作为人类实践的一个部分 ,科学、艺术和哲学都属于复杂而模糊的对象 ,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必须借助新的数学工具。文章将结合伯格斯特的现代艺术界定标准、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价值
艺术判断
模糊综合评判
指标
模糊评判矩阵
模糊变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尚之后的康德疑难与迪弗的美学重构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大桥
刘洋
《中国图书评论》
2023年第6期82-92,共11页
【导读】面对“美的艺术”为“一般艺术”所取代的艺术现实,迪弗将鉴赏判断更新为艺术判断,并据此对康德美学进行了重构。基于情感的艺术判断和鉴赏判断一样,属于审美判断,其对无概念普遍同意的要求导致了艺术的二律背反。迪弗参照康德...
【导读】面对“美的艺术”为“一般艺术”所取代的艺术现实,迪弗将鉴赏判断更新为艺术判断,并据此对康德美学进行了重构。基于情感的艺术判断和鉴赏判断一样,属于审美判断,其对无概念普遍同意的要求导致了艺术的二律背反。迪弗参照康德鉴赏判断二律背反的解决方案,将“概念”重置为“理念”,并将概念艺术重释为“理念艺术”,化解了艺术判断的二律背反。艺术理念和共通感理念因此构成了艺术判断的先验基础,并在艺术领域揭示了人类经验的可普遍条件。迪弗持守也弱化了康德美学的先验特性,对传统美学进行改造和重构,为艺术的再美学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弗
康德疑难
美学重构
艺术判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字为心画贵出新——韩秉成书法艺术管窥
11
作者
吴恭让
韩秉成
《丝绸之路》
2006年第10期38-40,共3页
汉字的书法艺术,最能体现书法家的学养、阅历与个性。比如毛泽东的书法大气磅礴,周恩来的书法俊雅隽永,而民族英雄岳飞泣血书成的《出师表》,字里行间就充满金戈铁马杀伐之声。欣赏韩秉成的书法作品,更加深了我这种直观感觉与艺术判断...
汉字的书法艺术,最能体现书法家的学养、阅历与个性。比如毛泽东的书法大气磅礴,周恩来的书法俊雅隽永,而民族英雄岳飞泣血书成的《出师表》,字里行间就充满金戈铁马杀伐之声。欣赏韩秉成的书法作品,更加深了我这种直观感觉与艺术判断。正如书家不事张扬处事沉稳的禀性风格一样,他的书法作品功力深厚,笔墨凝练,神形皆备,内敛锋机,富于变化,大胆出新。品读一篇篇书法新作,分明就是“字如其人”、“功夫在字外”的最好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艺术
出新
管窥
书法作品
《出师表》
民族英雄
艺术判断
书法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摄影教学及其重要性
被引量:
3
12
作者
高松
杨渝晴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9-140,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搞好体育摄影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判断力,把握运用审美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意志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摄影教学
高校
体育教学
审美观念
艺术判断
能力
审美情感
艺术
修养
意志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的表演与语言的终极
13
作者
阎真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7-150,共4页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语言问题生死攸关。一个作家与其它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以特定的语言方式表现生活,因此,语言对他来说具有身份认定的意义。有人将一部作品的语言表达与其艺术性直接画等号,可能有以偏概全的缺失,但从总的价值...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语言问题生死攸关。一个作家与其它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以特定的语言方式表现生活,因此,语言对他来说具有身份认定的意义。有人将一部作品的语言表达与其艺术性直接画等号,可能有以偏概全的缺失,但从总的价值方向上来说,却也没有偏离艺术判断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问题
终极
表演
语言方式
身份认定
语言表达
以偏概全
艺术判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形势下构成学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丽媛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年第2期206-207,共2页
构成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为此需要探讨本课程的改革方向与建议,从其程式化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视觉语言,寻求多种造型表达的创造力。
关键词
多元的思维
艺术判断
视觉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书画鉴赏
被引量:
2
15
作者
刘晴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期90-91,共2页
书画是中国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研究中国书画的鉴别和赏析,不仅有利于对中国书画文化艺术的传承,还有利于提高中国书画鉴赏水平。书画作为艺术品,自古以来便有着真伪之分、层次之分。对书画的鉴赏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书...
书画是中国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研究中国书画的鉴别和赏析,不仅有利于对中国书画文化艺术的传承,还有利于提高中国书画鉴赏水平。书画作为艺术品,自古以来便有着真伪之分、层次之分。对书画的鉴赏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书画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艺术判断力、领悟能力。因此,文章将浅析书画鉴赏的相关问题,也是作者对书画赏析小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画
艺术
文化传承
鉴赏
真伪
艺术判断
相关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开放40年来幼儿文学教材编写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洪妍娜
《昆明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在中国幼儿文学理论建设和传播以及更为重要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角色。中国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大致经历了“自觉探索—‘文史’意识—多元理念”三个阶段。伴随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幼...
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在中国幼儿文学理论建设和传播以及更为重要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角色。中国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大致经历了“自觉探索—‘文史’意识—多元理念”三个阶段。伴随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幼儿文学教材编写亟待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确立理论个性和面貌、关注发展历史和前沿、传递艺术判断标准和关怀,以及探索阅读指导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
教材编写
教学实践
艺术判断
阅读指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肇民的寂寞之境:思想与艺术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公明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共4页
作为对于艺术家的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寂寞”这个概念当然应该有其客观依据,但它本身并不天然地具有任何道德判断或艺术判断的逻辑性。对“寂寞”的追问就是要把孕育和催生出“寂寞”的历史语境还原出来,把孕育和催生出“寂寞”的...
作为对于艺术家的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寂寞”这个概念当然应该有其客观依据,但它本身并不天然地具有任何道德判断或艺术判断的逻辑性。对“寂寞”的追问就是要把孕育和催生出“寂寞”的历史语境还原出来,把孕育和催生出“寂寞”的政治叙事、文化叙事、心理叙事等等因素重新书写出来,从而使“寂寞”成为寂寞者的恰如其分的墓志铭——这正是我对王肇民的“寂寞之境”的追问所怀有的遥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肇民
艺术
家
寂寞
解读
文化叙事
客观依据
艺术判断
道德
判断
原文传递
仁·宽 城市之光——仁·宽艺术评述
18
作者
郝青松
《艺术市场》
2008年第9期36-39,共4页
仁·宽是一个有着坚定方向的艺术家,他对生活和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从不为时俗所诱,不随波逐流。他身居宋庄,为的是汲取那里自由的艺术思想,但没有沾染所谓的江湖习气。他拒绝一切出于商业诱惑的主题选择,也不愿跟在别人身...
仁·宽是一个有着坚定方向的艺术家,他对生活和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从不为时俗所诱,不随波逐流。他身居宋庄,为的是汲取那里自由的艺术思想,但没有沾染所谓的江湖习气。他拒绝一切出于商业诱惑的主题选择,也不愿跟在别人身后捡拾杂碎。仁·宽面向自我,回问内心,独立地做出艺术判断。他作品的主旨总是正面的、阳光的,《葵》系列是典型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家
仁
城市
艺术
思想
主题选择
艺术判断
原文传递
丹纳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
19
作者
于会见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7期227-228,共2页
近来国际艺术市场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行情暴涨暴跌,本文尝试运用丹纳文艺社会学理论中的"三动因"公式分析国际艺术市场环境中,中国当代艺术主流风格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用他的艺术品价值判断"三标准"来对国际...
近来国际艺术市场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行情暴涨暴跌,本文尝试运用丹纳文艺社会学理论中的"三动因"公式分析国际艺术市场环境中,中国当代艺术主流风格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用他的艺术品价值判断"三标准"来对国际市场环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批评,并尝试提出中国当代艺术评价体系应有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纳“三动因”公式
艺术
价值
判断
“三标准”
原文传递
申霞艳:来自阅读前线的批评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柠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共3页
一申霞艳谦虚并害羞地称自己的批评为“审稿意见”,认为这种批评会“让人笑话”。她之所以对“审稿意见”这个词比较敏感,是因为写“审稿意见”曾经是她的工作,是因为这种写作有随时变成“公文写作”的危险,像许多职业编辑那样,久...
一申霞艳谦虚并害羞地称自己的批评为“审稿意见”,认为这种批评会“让人笑话”。她之所以对“审稿意见”这个词比较敏感,是因为写“审稿意见”曾经是她的工作,是因为这种写作有随时变成“公文写作”的危险,像许多职业编辑那样,久而久之就陈词滥调、自我重复,进而厌恶写作。因此,“公文写作”是一种慢性自杀式的写作,是创造眭写作(包括批评)的死敌。更多的职业编辑,会将敏锐的艺术判断和撰写“审稿意见”,当做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去做:一方面坚持自己对作品的判断,另一方面草草地提交“审稿公文”。他们将发稿与否的赌注,押在编务会议的口头陈述上。而口头陈述的权威,除了表述清晰、具有说服力之外,身份权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好的编辑如果要将自己准确的艺术判断实施到纸面上去,最好是尽快地当上主编,否则,口头陈述的权威会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家
公文写作
审稿意见
阅读
职业编辑
口头陈述
艺术判断
线
原文传递
题名
人间要好诗——也谈现代诗歌艺术判断的标准与尺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薛世昌
机构
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4-29,共6页
文摘
诗歌判断既包括诗与非诗的判断,更包括好诗与劣诗的判断。"成立的诗"与"好诗"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好诗的第一尺度是:文本之内,表现者本身品质高远——诗歌意象(用以进行表现行为的表现者)和被表现者之间的性质距离遥远而不邻近,让人诗思受触而砰然心动;好诗的第二尺度是:文本之内,表现者自然生成,诗歌意象是特定的语境下有限自由的自然生成,而不是无视语境的无限自由的任意嵌入;好诗的第三尺度是:文本之内,在建立了被表现者与表现者之间不即不离的"A+远A"结构之后,更有饱满独特的生命体验自然而然地灌注其中,让人精神撼动、情绪感动。
关键词
现代诗歌
艺术判断
标准
尺度
Keywords
modern poetry
artistic judgment
criteria: scales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柯勒律治对莎士比亚艺术判断力的辩护
2
作者
白利兵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出处
《外语与翻译》
2014年第2期60-66,共7页
文摘
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观点,莎士比亚的创作只是无意识天才的眷顾,他本人并不懂艺术规则,也缺乏审美判断力。柯勒律治认为莎士比亚的判断力与天才同等,天才不只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品味是多合一的主客融合能力。莎剧中的伏笔(种子理论)体现了莎士比亚高超的艺术判断力。柯勒律治重新定义了天才与才能,这种有机主义的观点打破了新古典主义自然与艺术的二元对立,更好地理解了莎剧的艺术,在莎评史和诗学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柯勒律治
莎士比亚
艺术判断
力
辩护
分类号
I561.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堂之约也许在回路——我的精神结构与艺术判断
3
作者
付桐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摘
我们面对的文明泡沫市场经济道路的开敞,使“天人合”的文化传统更加远去,单向维度的经济发展就像一架调到自动档的列车,飞速前进,却丝毫没有顾及要有相应的文化做支撑。而今,当人们在为30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歌功颂德之时,文化却正在一步步走向庸俗化和面临着严酷的生存空间。如海潮般游走的没有保障的农民工、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失业者、流浪文人和艺术家们,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每一个个体的灵魂已虚弱不堪。文明本身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泡沫”,繁荣仿佛是今天“泡沫”的同义词。
关键词
艺术判断
精神结构
天堂
文化传统
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
歌功颂德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判断力构成的行为解读
4
作者
徐岩海
机构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沧桑》
2008年第3期138-139,共2页
文摘
判断是行为的基础,艺术判断力的构成影响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和艺术哲学理论的构建。本文从艺术审美价值形态的主体差异性、情感因素的影响、直观性分析、不稳定性变化四个方面对艺术判断力构成进行了解读,引导人们对审美体验中的感性认知判断有一个洽合的理解,并对艺术的发展和个性艺术创作做必要的理论补充。
关键词
艺术判断
力构成
审美价值形态
直观性分析
分类号
J0-02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时代艺术判断问题的性质
5
作者
李永林
机构
解放军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6,共1页
文摘
消费时代是全球化话题中的一个寄生名词,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的极速分化,消费主义文化正在不断扩展其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影响力。然而,它和中国的艺术有关吗?
关键词
消费时代
艺术判断
性质
消费主义文化
投资市场
艺术
市场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马鸿增的美术史论贡献和艺术判断力
6
作者
樊波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19,共4页
文摘
马鸿增先生的美术史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涵的阐发,揭示了中国画既有别于西方古典艺术又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民族性格和生命活力;二是他对新金陵画派的形成和审美特征作了完整系统的论述;三是他在具体美术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判断力。
关键词
马鸿增
美术史论
艺术判断
力
分类号
J03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无表现的合表现性”——康德美学理论模型下的苏珊·朗格艺术判断思想
7
作者
朱俐俐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中学术》
2022年第4期30-3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符号学视域中的艺术生成思想及其关键概念整理与对译研究”【19CA16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康德美的四契机思想为理论模型进行考察,苏珊·朗格艺术判断思想的核心可被概括为“无表现的合表现性”。在朗格看来,艺术判断的对象即艺术的这一目的论特性。该观念强调艺术作品与其内在的一般性表现之间的协调关系。一般性表现是艺术的真正目的与天然意图,与审美判断相勾连。从其他几个逻辑方面来看,艺术判断是感性而主观的,与推论判断之外延是全异关系。朗格对普遍性的重视并未出现在艺术判断自身,而是集中在艺术判断的根据上。表现与“合表现性”的主观性特征,令艺术判断的主观普遍性具备了可能性。表现关系普遍性的必然性则依托于同构假说。
关键词
表现
苏珊·朗格
艺术判断
四契机
目的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小说现代时空建构艺术的价值判断及前景
被引量:
1
8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2期76-81,共6页
文摘
本文在探讨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时空建构艺术从起源、倒退、探索到繁茂的变迁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对现代时空艺术作出价值判断,认为作家们的种种探求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时空
艺术
传统时空
艺术
现代时空建构
艺术
价值
判断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小宁
机构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摘
科学划界、艺术判断以及哲学定义 ,都是人类划分行为的一种。作为人类实践的一个部分 ,科学、艺术和哲学都属于复杂而模糊的对象 ,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必须借助新的数学工具。文章将结合伯格斯特的现代艺术界定标准、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 。
关键词
艺术
价值
艺术判断
模糊综合评判
指标
模糊评判矩阵
模糊变换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尚之后的康德疑难与迪弗的美学重构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大桥
刘洋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2023年第6期82-92,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批判理论的美学问题研究”(22BZW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导读】面对“美的艺术”为“一般艺术”所取代的艺术现实,迪弗将鉴赏判断更新为艺术判断,并据此对康德美学进行了重构。基于情感的艺术判断和鉴赏判断一样,属于审美判断,其对无概念普遍同意的要求导致了艺术的二律背反。迪弗参照康德鉴赏判断二律背反的解决方案,将“概念”重置为“理念”,并将概念艺术重释为“理念艺术”,化解了艺术判断的二律背反。艺术理念和共通感理念因此构成了艺术判断的先验基础,并在艺术领域揭示了人类经验的可普遍条件。迪弗持守也弱化了康德美学的先验特性,对传统美学进行改造和重构,为艺术的再美学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
迪弗
康德疑难
美学重构
艺术判断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字为心画贵出新——韩秉成书法艺术管窥
11
作者
吴恭让
韩秉成
出处
《丝绸之路》
2006年第10期38-40,共3页
文摘
汉字的书法艺术,最能体现书法家的学养、阅历与个性。比如毛泽东的书法大气磅礴,周恩来的书法俊雅隽永,而民族英雄岳飞泣血书成的《出师表》,字里行间就充满金戈铁马杀伐之声。欣赏韩秉成的书法作品,更加深了我这种直观感觉与艺术判断。正如书家不事张扬处事沉稳的禀性风格一样,他的书法作品功力深厚,笔墨凝练,神形皆备,内敛锋机,富于变化,大胆出新。品读一篇篇书法新作,分明就是“字如其人”、“功夫在字外”的最好见证。
关键词
书法
艺术
出新
管窥
书法作品
《出师表》
民族英雄
艺术判断
书法家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摄影教学及其重要性
被引量:
3
12
作者
高松
杨渝晴
机构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9-140,共2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搞好体育摄影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判断力,把握运用审美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意志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摄影教学
高校
体育教学
审美观念
艺术判断
能力
审美情感
艺术
修养
意志品质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的表演与语言的终极
13
作者
阎真
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7-150,共4页
文摘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语言问题生死攸关。一个作家与其它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以特定的语言方式表现生活,因此,语言对他来说具有身份认定的意义。有人将一部作品的语言表达与其艺术性直接画等号,可能有以偏概全的缺失,但从总的价值方向上来说,却也没有偏离艺术判断的核心指标。
关键词
语言问题
终极
表演
语言方式
身份认定
语言表达
以偏概全
艺术判断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形势下构成学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丽媛
机构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年第2期206-207,共2页
文摘
构成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为此需要探讨本课程的改革方向与建议,从其程式化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视觉语言,寻求多种造型表达的创造力。
关键词
多元的思维
艺术判断
视觉语言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书画鉴赏
被引量:
2
15
作者
刘晴明
机构
常熟美术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期90-91,共2页
文摘
书画是中国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研究中国书画的鉴别和赏析,不仅有利于对中国书画文化艺术的传承,还有利于提高中国书画鉴赏水平。书画作为艺术品,自古以来便有着真伪之分、层次之分。对书画的鉴赏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书画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艺术判断力、领悟能力。因此,文章将浅析书画鉴赏的相关问题,也是作者对书画赏析小小的思考。
关键词
中国书画
艺术
文化传承
鉴赏
真伪
艺术判断
相关问题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开放40年来幼儿文学教材编写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洪妍娜
机构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
出处
《昆明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示范课《儿童文学》(2020SJJXSFK2089)
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儿童文学》(2020szsfkc0770)。
文摘
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在中国幼儿文学理论建设和传播以及更为重要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角色。中国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大致经历了“自觉探索—‘文史’意识—多元理念”三个阶段。伴随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幼儿文学教材编写亟待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确立理论个性和面貌、关注发展历史和前沿、传递艺术判断标准和关怀,以及探索阅读指导和实践。
关键词
幼儿文学
教材编写
教学实践
艺术判断
阅读指导
Keywords
young children′s literature
textbook compil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rt judgment
reading guide
分类号
G613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肇民的寂寞之境:思想与艺术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公明
机构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史系
出处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共4页
文摘
作为对于艺术家的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寂寞”这个概念当然应该有其客观依据,但它本身并不天然地具有任何道德判断或艺术判断的逻辑性。对“寂寞”的追问就是要把孕育和催生出“寂寞”的历史语境还原出来,把孕育和催生出“寂寞”的政治叙事、文化叙事、心理叙事等等因素重新书写出来,从而使“寂寞”成为寂寞者的恰如其分的墓志铭——这正是我对王肇民的“寂寞之境”的追问所怀有的遥想。
关键词
王肇民
艺术
家
寂寞
解读
文化叙事
客观依据
艺术判断
道德
判断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仁·宽 城市之光——仁·宽艺术评述
18
作者
郝青松
出处
《艺术市场》
2008年第9期36-39,共4页
文摘
仁·宽是一个有着坚定方向的艺术家,他对生活和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从不为时俗所诱,不随波逐流。他身居宋庄,为的是汲取那里自由的艺术思想,但没有沾染所谓的江湖习气。他拒绝一切出于商业诱惑的主题选择,也不愿跟在别人身后捡拾杂碎。仁·宽面向自我,回问内心,独立地做出艺术判断。他作品的主旨总是正面的、阳光的,《葵》系列是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
艺术
家
仁
城市
艺术
思想
主题选择
艺术判断
分类号
J03 [艺术—艺术理论]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丹纳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
19
作者
于会见
机构
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7期227-228,共2页
文摘
近来国际艺术市场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行情暴涨暴跌,本文尝试运用丹纳文艺社会学理论中的"三动因"公式分析国际艺术市场环境中,中国当代艺术主流风格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用他的艺术品价值判断"三标准"来对国际市场环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批评,并尝试提出中国当代艺术评价体系应有的模式。
关键词
丹纳“三动因”公式
艺术
价值
判断
“三标准”
分类号
J124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申霞艳:来自阅读前线的批评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柠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共3页
文摘
一申霞艳谦虚并害羞地称自己的批评为“审稿意见”,认为这种批评会“让人笑话”。她之所以对“审稿意见”这个词比较敏感,是因为写“审稿意见”曾经是她的工作,是因为这种写作有随时变成“公文写作”的危险,像许多职业编辑那样,久而久之就陈词滥调、自我重复,进而厌恶写作。因此,“公文写作”是一种慢性自杀式的写作,是创造眭写作(包括批评)的死敌。更多的职业编辑,会将敏锐的艺术判断和撰写“审稿意见”,当做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去做:一方面坚持自己对作品的判断,另一方面草草地提交“审稿公文”。他们将发稿与否的赌注,押在编务会议的口头陈述上。而口头陈述的权威,除了表述清晰、具有说服力之外,身份权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好的编辑如果要将自己准确的艺术判断实施到纸面上去,最好是尽快地当上主编,否则,口头陈述的权威会大打折扣。
关键词
批评家
公文写作
审稿意见
阅读
职业编辑
口头陈述
艺术判断
线
分类号
K825.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间要好诗——也谈现代诗歌艺术判断的标准与尺度
薛世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柯勒律治对莎士比亚艺术判断力的辩护
白利兵
《外语与翻译》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堂之约也许在回路——我的精神结构与艺术判断
付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艺术判断力构成的行为解读
徐岩海
《沧桑》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消费时代艺术判断问题的性质
李永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6
马鸿增的美术史论贡献和艺术判断力
樊波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7
“无表现的合表现性”——康德美学理论模型下的苏珊·朗格艺术判断思想
朱俐俐
《华中学术》
2022
0
原文传递
8
当代小说现代时空建构艺术的价值判断及前景
《中国文学研究》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艺术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
吴小宁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杜尚之后的康德疑难与迪弗的美学重构
王大桥
刘洋
《中国图书评论》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字为心画贵出新——韩秉成书法艺术管窥
吴恭让
韩秉成
《丝绸之路》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体育摄影教学及其重要性
高松
杨渝晴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语言的表演与语言的终极
阎真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新形势下构成学教学的探讨
王丽媛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书画鉴赏
刘晴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改革开放40年来幼儿文学教材编写回顾与展望
洪妍娜
《昆明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王肇民的寂寞之境:思想与艺术的另一种解读
李公明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7
2
原文传递
18
仁·宽 城市之光——仁·宽艺术评述
郝青松
《艺术市场》
2008
0
原文传递
19
丹纳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
于会见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
0
原文传递
20
申霞艳:来自阅读前线的批评家
张柠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