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反映论与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1
作者 谢燕铭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在我国,所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写的文艺学著作中,开宗明义,总是把文学定义为“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定义为“对生活的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文艺学是把反映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可是,随着当代西方哲... 在我国,所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写的文艺学著作中,开宗明义,总是把文学定义为“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定义为“对生活的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文艺学是把反映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可是,随着当代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怀疑或反对这个理论的论述不断出现。在我国,自从开展文艺反映论问题的大讨论以来,逐渐形成众说纷纭的局面。这是好事,因为理论是愈辩愈明的,任何科学真理都不是依存于人们的权威而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反映论 艺术把握世界 哲学反映论 文艺学 文艺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适应性 马克思主义 社会生活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移就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俊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8-19,共2页
移就是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手法。在表意上,移就具有简洁、朦胧、意象生动等特点,因而富于诗学品质。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移就的审美价值. 一、移就创造了朦胧美 朦胧是诗歌和具有诗意的... 移就是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手法。在表意上,移就具有简洁、朦胧、意象生动等特点,因而富于诗学品质。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移就的审美价值. 一、移就创造了朦胧美 朦胧是诗歌和具有诗意的文学作品共有的特性。文学艺术不需要科学的精确,其功用是通过意象来表现人的情感世界。艺术把握世界离不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特征。模糊、朦胧对科学来说是一种缺憾,而对于文学艺术具有独到的魅力。清代叶燮《原诗》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限,思致微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就 审美价值 色彩词 超常搭配 形象思维 修辞手法 圣人 幽默感 艺术把握世界 文学作品
下载PDF
浅谈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文化地位
3
作者 刘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41-42,19,共3页
浅谈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文化地位刘进在欧洲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曾雄霸文坛。其武器就是所谓的“理性主义”。但理性主义对现实的批判并非很成功。首先是现实社会并非象理想的那样文明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类的许多美... 浅谈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文化地位刘进在欧洲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曾雄霸文坛。其武器就是所谓的“理性主义”。但理性主义对现实的批判并非很成功。首先是现实社会并非象理想的那样文明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类的许多美梦,正如日本现代派作家厨州白村在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尤利西斯 文化地位 奥德赛 艺术把握世界 布鲁姆 理性主义 现代社会 感性活动 水仙子
下载PDF
英语移就及其修辞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学新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S1期63-64,共2页
英语移就(TransferredEpithet)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语言表达多半为定语性或状语性词组,但不同于语法术语所说的定语或状语。它是用一个词或短语取代或加于一个名词之前,即将应该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用来描写... 英语移就(TransferredEpithet)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语言表达多半为定语性或状语性词组,但不同于语法术语所说的定语或状语。它是用一个词或短语取代或加于一个名词之前,即将应该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从它的言语和语义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就修辞格 修辞效果 英语 超常搭配 语言表达 联想效果 象思维 《愤怒的葡萄》 审美联想 艺术把握世界
下载PDF
赫伯特怀疑论美学述评
5
作者 张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6-158,共3页
赫伯特怀疑论美学述评尽管怀疑论哲学在中外哲学史上以多种面目出现,其精神实质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即对对象界的客观真实性及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可靠性表示怀疑。怀疑论在哲学史上的功绩在于它多次打破教条主义、宗教神学的迷梦,成为... 赫伯特怀疑论美学述评尽管怀疑论哲学在中外哲学史上以多种面目出现,其精神实质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即对对象界的客观真实性及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可靠性表示怀疑。怀疑论在哲学史上的功绩在于它多次打破教条主义、宗教神学的迷梦,成为人类认识达到更高阶段的中间环节。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论美学 艺术把握世界 怀疑主义 传统美学 哲学史 述评 西方后现代哲学 对象世界 可靠性 美学思想
下载PDF
论艺术的终结 被引量:1
6
作者 倪进 刘伯高 《文艺争鸣》 CSSCI 1994年第6期38-45,共8页
艺术终结问题,自黑格尔作出历史与体系的论证以来,便在西方文艺美学中构成为一段深刻的影响史,成了讨论艺术兴衰、存亡问题的焦点。从总体上看,艺术在工业社会(尤其在科技时代)的发展出现不利局面,确属不争的事实。人们开始把问题提升... 艺术终结问题,自黑格尔作出历史与体系的论证以来,便在西方文艺美学中构成为一段深刻的影响史,成了讨论艺术兴衰、存亡问题的焦点。从总体上看,艺术在工业社会(尤其在科技时代)的发展出现不利局面,确属不争的事实。人们开始把问题提升到相当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艺术 黑格尔 宗教 科技时代 艺术把握世界 科学理性 原始艺术 艺术的职能 行为方式 “诗意”
原文传递
感觉世界: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形态
7
作者 盛子潮 朱水涌 《文学评论》 1987年第4期65-71,共7页
正如一批画家拆碎物象实体,以光、色、形的组织来强调人的感觉,一些青年作曲家摒弃情感的模拟,突出超张力的音响来刺激听众的感觉,新时期文学中的一批小说,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世界,它让读者在读后有一种感官的甚至是生命纤维里的颤... 正如一批画家拆碎物象实体,以光、色、形的组织来强调人的感觉,一些青年作曲家摒弃情感的模拟,突出超张力的音响来刺激听众的感觉,新时期文学中的一批小说,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世界,它让读者在读后有一种感官的甚至是生命纤维里的颤动,进荷在一种强烈的情绪震撼中悟到某种东西。尽管对这类小说我们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式或否定式地挑剔,但它的出现,无疑是我们艺术把握世界的一种拓展和丰富,它表现出文学生命力面对世界的那种活泼新鲜感和直感性。这类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世界 小说家 新时期小说 小说世界 艺术把握世界 理想世界 感觉思维 作家 艺术思维方式 基本形态
原文传递
艺术家应该站在艺术的角度发言──驳李宏林在《苍天在上》评论上的某些观点
8
作者 王勇 《文艺争鸣》 CSSCI 1996年第2期79-80,共2页
艺术家应该站在艺术的角度发言──驳李宏林在《苍天在上》评论上的某些观点王勇电视剧《苍天在上》之引起衔谈巷议的社会背景大家是能够说得清楚的。当许多人已经失去艺术咀嚼的耐心而仍不乏政治热情的时候,《苍天在上》给疲软的荧屏... 艺术家应该站在艺术的角度发言──驳李宏林在《苍天在上》评论上的某些观点王勇电视剧《苍天在上》之引起衔谈巷议的社会背景大家是能够说得清楚的。当许多人已经失去艺术咀嚼的耐心而仍不乏政治热情的时候,《苍天在上》给疲软的荧屏(它在表面上是满热闹的)带来一种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天在上》 李宏林 艺术 评论 艺术创作 报告文学 表现能力 创造性 科学的文艺批评 艺术把握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