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的整理与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心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艺术理论史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下载PDF
嵇康“声无哀乐”命题在古代艺术理论史上的影响
2
作者 张节末 《探索与争鸣》 1991年第4期54-58,共5页
嵇康的“声无哀乐”命题是从美学角度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魏晋玄学命题。这一命题对后来的艺术理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对此作一简略的考察。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命题 古代艺术理论史 魏晋 玄学
原文传递
图像学与符号学转向——基于艺术史研究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杭迪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近二三十年,传统经典的艺术史正在向跨学科性、多元性的新艺术史转向。艺术史理论一个重要的转向就是从文本向图像的转化。形式主义认为艺术品是独特的存在,应将语境与意义的问题放置一边,这种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形式主义不同,图... 近二三十年,传统经典的艺术史正在向跨学科性、多元性的新艺术史转向。艺术史理论一个重要的转向就是从文本向图像的转化。形式主义认为艺术品是独特的存在,应将语境与意义的问题放置一边,这种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形式主义不同,图像学与符号学致力于语境、意义的探寻。图像学和符号学理论在近些年来被限定为"文本与图像"的问题,美国当代艺术史家W·J·T·米歇尔认为,视觉与语言的再现都具有一种必然的形式上的独特性,进而提出了著名的"图画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史 形式主义 图像学 符号学 文本与图像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表现说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世涛 《阴山学刊》 2005年第3期26-31,共6页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艺术理论史 自我 情感 “表现说”
下载PDF
开拓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新天地——读《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 被引量:1
5
作者 钱念孙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 审美价值 学科建设 发展
原文传递
现代,现代化,前卫与“艺屎”(Kitsch)——兼论中国建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创作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水山 《建筑师》 2011年第6期33-38,共6页
本文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建筑讨论中常用的重要概念——如前卫、艺屎、现代、后现代——的含义与演变,并以中国建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创作为例,阐释了不同的历史观模式对评价历史现象的影响和在西方背景... 本文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建筑讨论中常用的重要概念——如前卫、艺屎、现代、后现代——的含义与演变,并以中国建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创作为例,阐释了不同的历史观模式对评价历史现象的影响和在西方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概念在中国建筑的话语体系中应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卫 艺屎 现代 现代主义 现代化 后现代 集体创作 建筑艺术理论与批评 观模式
下载PDF
Richard Jack Canada's Battle Painter
7
作者 Lloyd James Bennett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7期527-538,共12页
As a study in art history critical theory,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appreciation and usage of art amongst interest groups at the time of the Great War and the subsequent legacy of the work of Canada's resident war art... As a study in art history critical theory,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appreciation and usage of art amongst interest groups at the time of the Great War and the subsequent legacy of the work of Canada's resident war artist Richard Jack. The Canadian War Museum's recent web page described Jack's standing officer in The Second Battle of Ypres 22 April to 25 May 1915 as one who "exemplifies the courage and resolve of the inexperienced Canadians in their first major battle". This comment showed a marked contrast to the contemporary art critic Richard Cork who described the first of the Canadian war memorials paintings as "a clich6-ridden bandaged officer ... shamelessly catering to public sentiment". Given these disparate position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gulf between these points of view and subsequently make the case that ar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that might make us cautious of viewing a given work without due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text of its making and future mer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 art painting CRITICISM history First World War CANADA JACK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