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07首——抒情诗的叙事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彼得·霍恩 谭君强 《英语研究》 2016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文将图式理论(构架、素材)运用于对诗歌的叙事学分析。莎士比亚的第107首十四行诗是对彼特拉克爱情观的一个特殊修正:无私的爱的倾诉,以及对男性朋友(而非惯常的美丽纯洁的女子)的崇敬。诗歌初始情境的特征表现为因朋友的行为... 本文将图式理论(构架、素材)运用于对诗歌的叙事学分析。莎士比亚的第107首十四行诗是对彼特拉克爱情观的一个特殊修正:无私的爱的倾诉,以及对男性朋友(而非惯常的美丽纯洁的女子)的崇敬。诗歌初始情境的特征表现为因朋友的行为而使完美的友谊出现危机。在这一状况下,抒情人表达了他对自己昔日完美的爱(作为未来发展的素材)重生的渴望,并将这一私人欲望的实现与在公共领域克服国家危机的类似希望相联系(第一个四行诗节)。继而,在诗歌的叙事进程中,公共危机的最终解决(第二诗节),以类似解决私人问题的保证而出现(第三诗节第一部分)。但是,抒情人出乎意料地将其欲望从爱的构架转向他自己作为诗人表现的优越才能,宣称自己将不朽(第三诗节第二部分),并对朋友许诺,作为他诗歌的艺术主题,在自己死后,他也将同样不朽(尾联)。这样,在诗歌的叙事发展中就有两个转折点或事件——第一,在被叙述的故事层次上(一个发生之事中的事件):政治危机的成功解决,以及通过类比,在私人领域中他的爱的类似前景;第二,从爱的架构(以及素材)转向艺术成就(一个呈现事件),从恳请朋友爱的重生到他作为诗人的自我肯定。这一从爱到艺术的构架突破,明显地是由抒情人对受到威胁的朋友的爱的消退转而试图断言他自身所驱动的,从而恢复了他们之间关系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特拉克爱情观 图式 构架 素材 构架突破 艺术 艺术的自我永生 事件 发生之事中的事件 呈现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