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喜剧电影的幽默情境与艺术真实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俊杰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6-48,43,共4页
喜剧电影是为人们提供欢乐和笑的艺术.它随着电影的诞生而诞生,也跟着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它跟其他电影一样,也有着一个由浅入深,从单一到复杂,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的发展历程.其中卓别林的喜剧电影艺术可谓达到了至今难以企及的喜剧电... 喜剧电影是为人们提供欢乐和笑的艺术.它随着电影的诞生而诞生,也跟着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它跟其他电影一样,也有着一个由浅入深,从单一到复杂,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的发展历程.其中卓别林的喜剧电影艺术可谓达到了至今难以企及的喜剧电影的高峰,也是整个世界电影艺术的高峰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电影理论界和评论界对喜剧电影的研究却远远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对卓别林的喜剧电影甚至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执见解,远远没有象其他电影那样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于是,喜剧电影的发展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其发展进程便十分明显地不及其他样式的电影迅速.这在我国同样如此,在某些方面,甚至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在理论上既没有深刻及时的研讨,在创作中也就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放任自流,甚至把它作为末流电影导演试手脚的大好机会,粗制滥造者居多而大手笔却极为少见.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得从思想上引起对喜剧电影的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其次才是抓两头带中间地进行探讨总结研究,对喜剧电影创作予以正确指导,使编创人员能够象追求其他电影那样去执着追求喜剧电影的最高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艺术真 电影艺术 卓别林 笑的艺术 《阿Q正传》 喜剧效果 艺术形象 影视艺术 内在形式
下载PDF
剔除心理障碍 激扬艺术真情——谈艺术学习中的几个心理问题
2
作者 许钰民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5-66,69,共3页
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曾这样说过:“艺术是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东西,但心理学却总是它首先要涉及的”.心理学作为解治艺术教育上的疑难杂症的良药,的确帮助我们解... 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曾这样说过:“艺术是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东西,但心理学却总是它首先要涉及的”.心理学作为解治艺术教育上的疑难杂症的良药,的确帮助我们解决了学生在学艺过程中的许多心理问题,为我们提高艺术的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艺术基本功提供了理论保障.过去的艺术教学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想就艺术心理学上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以期更好地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障碍 艺术学习 艺术真 艺术教育 艺术思维 艺术创造 艺术教学 日常思维 艺术表现 心理学
下载PDF
何为“真”艺术何为“假”艺术
3
作者 王宁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8期115-117,共3页
在遥远的古代,“艺术”一词与“教育”一词一样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它们的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人们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越来越敏感,艺术逐渐走向多元化,关于“何... 在遥远的古代,“艺术”一词与“教育”一词一样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它们的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人们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越来越敏感,艺术逐渐走向多元化,关于“何为真艺术”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当代艺术的盛行,将人们对“艺术与非艺术”的探讨推向了新的高度。在笔者看来,艺术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概念,在不同的视角下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无法明确地选择某一个或者某一种艺术现象为真正的艺术作品,而是要站在新的语境和新的艺术形式中去理解艺术。本文将以时代发展为现实背景,从艺术观念出发,通过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的分析,展开对“何为真艺术与何为假艺术”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 艺术观念 艺术作品
下载PDF
艺术之真 崇高之美——评闵惠芬演奏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134-138,共5页
演奏家闵惠芬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的首演者。从首演至今,《长城随想》不仅伴随她走过一段非常的人生岁月,也使她在艺术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美学观点从感性、知性走向理性,她将艺术之真和崇高之美融入《长城随想》的二度创作中,使《长... 演奏家闵惠芬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的首演者。从首演至今,《长城随想》不仅伴随她走过一段非常的人生岁月,也使她在艺术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美学观点从感性、知性走向理性,她将艺术之真和崇高之美融入《长城随想》的二度创作中,使《长城随想》成为一部融技术与表现有机统一、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二胡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惠芬 《长城随想》 艺术 崇高之美
下载PDF
艺术中的真概念
5
作者 郭继海 江晓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艺术之真与科学之真是同一个真。艺术之真非即科学之真指艺术与科学的不同以及欣赏艺术与理解科学的不同而不是真的不同。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艺术中包含有真的、假的以及难以判断真假的内容,但在欣赏过程中却可以把它们当成真的接受,... 艺术之真与科学之真是同一个真。艺术之真非即科学之真指艺术与科学的不同以及欣赏艺术与理解科学的不同而不是真的不同。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艺术中包含有真的、假的以及难以判断真假的内容,但在欣赏过程中却可以把它们当成真的接受,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领悟到社会人生之理。欣赏艺术时获得的真的经验虽然与真的科学命题或理论不大一样,但真本身仍然是通过与现实的对照来说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科学之
下载PDF
由沈从文小说及其评价看艺术的美和真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颖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8-40,52,共4页
关于沈从文的小说及其评价在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这些争议至今还以某种变异的方式存在 着,这其实关涉到艺术的真和美的问题,关系到艺术的本质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 沈从文 小说 艺术的美 艺术
下载PDF
游离于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艺术之真
7
作者 祁劲松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3-46,共4页
艺术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其中的真,而人们对真的理解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同样"艺术之真"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穷毕生精力就是为了像镜子一样客观地模仿现实的外在形象。由于技术和... 艺术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其中的真,而人们对真的理解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同样"艺术之真"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穷毕生精力就是为了像镜子一样客观地模仿现实的外在形象。由于技术和人们对真理解不同,有些艺术家在模仿的同时更进一步,希望超越和战胜自然,他们的理想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艺术真实"。到了现当代,艺术家对真实的理解更趋多元化和本质化,有些艺术家试图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阐释自己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他们的艺术更多关注的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由于不同时代和流派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差异,使他们作品中的艺术之真总是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现实世界 本质 再现 抽象 观念艺术
下载PDF
走好“真实”与“虚拟”的平衡木——现代电视纪录片艺术创作初探
8
作者 顾崴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第8X期95-95,共1页
随着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纪录片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何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协调好"真实"与"虚拟"的比例,通过艺术创作记录下人类社会的真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艺... 随着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纪录片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何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协调好"真实"与"虚拟"的比例,通过艺术创作记录下人类社会的真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艺术精品,是当代电视纪录片艺术创作的重要使命。为了创作出更多的纪录片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 艺术创作 艺术精品 生活 人文关怀 人类社会 人民群众 情景再现 艺术真
下载PDF
浅析南唐后主李煜词艺术性之“真”
9
作者 王雪琪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7期59-61,共3页
李煜,作为一个帝王,无疑他是失败的;然而,作为一个词人,他却是成功的。作为一个词人,他用自身生命来体验审美客体,并将自身的欢乐、悲伤及哀怨融入词中,真可谓字字血泪。李煜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题材内容及风格上虽有前后期之分,但... 李煜,作为一个帝王,无疑他是失败的;然而,作为一个词人,他却是成功的。作为一个词人,他用自身生命来体验审美客体,并将自身的欢乐、悲伤及哀怨融入词中,真可谓字字血泪。李煜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题材内容及风格上虽有前后期之分,但都具有其一贯的特点,那就是"真"。李煜一生的词作皆真情流露,纯任性灵,直言坦率地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其词形象真切、语言真率、情感真挚,引起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词到李煜手中,才有了真实的生命,真实的性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词 艺术
下载PDF
艺术:真善美与假恶丑
10
作者 潘文礼 王涛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指出真善美的正负价值可在各自的坐标上进行分析判断和量化的评估,阐述了真善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并引申到艺术领域,论述了艺术美与真和善的关系。最后,专门对艺术同丑和恶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揭示了现代艺术... 本文指出真善美的正负价值可在各自的坐标上进行分析判断和量化的评估,阐述了真善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并引申到艺术领域,论述了艺术美与真和善的关系。最后,专门对艺术同丑和恶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揭示了现代艺术反传统流派以丑为美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善美 艺术 艺术的善 艺术美的复杂性 艺术的丑
下载PDF
日常生活“泛艺术化”实践的符号学反思 被引量:4
11
作者 伏飞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0,共5页
论文从符号学、传播学的角度,对"日常生活泛艺术化"实践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泛艺术"就是"反艺术",甚至"反文化",它导致了两个符号系统、两种文化形态的混淆与错置;它更具... 论文从符号学、传播学的角度,对"日常生活泛艺术化"实践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泛艺术"就是"反艺术",甚至"反文化",它导致了两个符号系统、两种文化形态的混淆与错置;它更具欺骗性、更带危害性;它只不过是当代消费社会与艺术所签立的一个颇具诡秘性的、浮士德与靡菲斯特式的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划界 符号暴力 艺术真面孔
下载PDF
蒋兆和的艺术之真与《蒋兆和全集》出版
12
作者 王勇 《艺术品鉴》 2024年第9期158-159,共2页
20世纪以来,若论以中国画的方式画人物,蒋兆和先生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他是开拓者,亦是一座大山。很多年前,我在大学毕业论文中梳理中国近现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蒋先生就成为我重点研究的对象。他说的“人生的一碗苦茶”,至今我仍记忆犹... 20世纪以来,若论以中国画的方式画人物,蒋兆和先生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他是开拓者,亦是一座大山。很多年前,我在大学毕业论文中梳理中国近现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蒋先生就成为我重点研究的对象。他说的“人生的一碗苦茶”,至今我仍记忆犹新,时间愈久,识见增多,对艺术体悟渐深,方知所谓“苦茶”乃艺术之真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兆和 人物画 艺术 苦茶 中国画 中国近现代 蒋先生 艺术体悟
原文传递
真诚的力量──郑心伶散文创作的个性及审美追求
13
作者 吕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小女人散文” 艺术真 审美过程 鲁迅研究 作家 艺术的“ 闲适散文 审美追求 现实生活
下载PDF
论陶渊明的“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新杰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11,共5页
文章评述陶渊明的人品和诗品,指出其核心所在是一个“真”字。
关键词 陶渊明 人品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庄子与海尔格尔的人生艺术化倾向研究
15
作者 甄苗苗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7期18-20,共3页
两千多年前,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火纷扰、"人为物役"的复杂时代;两千多年后,西方海德格尔将他所处的时代视为技术泛滥、人被异化的"贫乏时代"。他们为了摆脱各自的生存困境,庄子凭借生命之"化",追求&q... 两千多年前,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火纷扰、"人为物役"的复杂时代;两千多年后,西方海德格尔将他所处的时代视为技术泛滥、人被异化的"贫乏时代"。他们为了摆脱各自的生存困境,庄子凭借生命之"化",追求"诗意的逍遥",从而通达"道";海德格尔依托艺术之"真",寻求"诗意地栖居",从而回归"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庄子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都渗透着人生艺术化倾向,庄子希冀借此达到人生的自由状态,海德格尔旨在由此为现代人寻求存在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海德格尔 生命之“化” 艺术之“ 人生艺术
下载PDF
论梁宗岱的“两种文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5,共4页
从梁宗岱相关的阐述上可以发现,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科学与审美的相互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梁宗岱所谓的"艺术之真"既有文学性方面的美,又有科学认知方面的真;其二,艺术思维在培养科学的认知主体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梁宗岱相关的阐述上可以发现,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科学与审美的相互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梁宗岱所谓的"艺术之真"既有文学性方面的美,又有科学认知方面的真;其二,艺术思维在培养科学的认知主体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系到科学与艺术发展的现状,梁宗岱不无忧虑地担心"两种文化"的分裂,这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理性现代性与感性现代性的内部张力。其"两种文化"的论述,虽早于英国人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危机的断言,在国内学界却曲高和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艺术与科学精神 科学之 艺术
下载PDF
意象:中西诗歌中的文化投影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辉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7-40,共4页
文化必然通过文学去求得充分的体现泅为任何文学内容和艺术方式都有文化的投影,诗歌也不例外。作为诗学中的重要美学要素,意象一方面受制于文化,有文化的投影;另一方面,也会反映文化。本文从艺术的“真”、“意”的稳定性以及能否构成... 文化必然通过文学去求得充分的体现泅为任何文学内容和艺术方式都有文化的投影,诗歌也不例外。作为诗学中的重要美学要素,意象一方面受制于文化,有文化的投影;另一方面,也会反映文化。本文从艺术的“真”、“意”的稳定性以及能否构成意境等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诗歌的意象,通过文学现象去返观文化,通过比较中西诗歌意象的不同特征去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艺术的“ “意”的稳定性 意境
下载PDF
Graphical Simulator for Chinese Ink-Wash Drawing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秀锦 焦景山 孙济洲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Simulating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art by computer graphics is a challenging and attractive subject. Basing on the experience in the ink wash drawing, in this paper, we expou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s of ink wash p... Simulating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art by computer graphics is a challenging and attractive subject. Basing on the experience in the ink wash drawing, in this paper, we expou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s of ink wash painting and particular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used in the ink wash drawing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 simul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and some typical visual effects of the ink wash painting ar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ink wash drawing computer art simulation model GRAPHICS
全文增补中
论王国维“境界”的两个特点
19
作者 骆伟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8-14,共7页
王国维(1877—1927),清末民初的著名美学家.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是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在《宋元戏曲考》中也有论述.王国维曾致力于康德哲学研究,因读不懂康德的书,转而研究叔本华哲学,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服膺于叔... 王国维(1877—1927),清末民初的著名美学家.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是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在《宋元戏曲考》中也有论述.王国维曾致力于康德哲学研究,因读不懂康德的书,转而研究叔本华哲学,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服膺于叔本华哲学,并回过头来,以叔本华主义的目光重读康德.190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 境界说 入乎其内 叔本华哲学 两个特点 艺术真 出乎其外 非功利 康德
下载PDF
Affirming Art: Heidegger and the Sense of a Beginning
20
作者 Gary Peters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10期958-973,共16页
This essay offers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that, in breaking with both the open and surreptitious dialectical method still so prominent in academic discourse, follows Heidegger in trying to conceive of a radically ... This essay offers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that, in breaking with both the open and surreptitious dialectical method still so prominent in academic discourse, follows Heidegger in trying to conceive of a radically non-dialectical manner of approaching affirmation, negation, and neutrality. As with Heidegger, this is attempted through a turn towards art and the "emancipated contingency" that characterizes much creative production. In contrast to action and production with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creation of the artwork concerns a knowing of unknowingness (described by Maurice Blanchot as the neutral) that demands a rethink of action in relation to truth and errancy. Indeed, the very working of the work of art is conceived here as a truth that is precisely "set to work" (Heidegger) by errancy. Throug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choice and decision and the different "beginning" of art that this suggests, the essay concludes with some reflections of the theme of art's fascination and the and the affirmation of the un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 no don't know CONTINGENCY BEGINNING ERASURE choice decision fasc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