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类“非遗”民族凝聚的传承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洋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3期83-86,共4页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保护传承多民族艺术类“非遗”,不仅是来自于当今世界的普遍呼声,更是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新时期如何稳步推进中国特色多民族工作的基本议题。议题得以明确,中国艺术类“非遗”的传承工作应如何...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保护传承多民族艺术类“非遗”,不仅是来自于当今世界的普遍呼声,更是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新时期如何稳步推进中国特色多民族工作的基本议题。议题得以明确,中国艺术类“非遗”的传承工作应如何开展?如何重视多民族艺术类“非遗”价值,怎样提高保护“非遗”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艺术类“非遗”传承中的身份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思考,以求得对中国艺术类“非遗”的有效保护,在这种情形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培养”可谓正当其时。通过呈现艺术类“非遗”学术阐释与传承意识的话语,着眼于凸显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意识”,切入并唤起人们中国艺术类“非遗”的保护意识,深描多民族艺术类“非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通关系,追寻大庆市艺术类“非遗”传承保护的个案线索,是从中国艺术类“非遗”的保护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课题进行的精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艺术类“非遗” 传承保护 大庆
下载PDF
论新时代区域性艺术类“非遗”应用传承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14
2
作者 秦杨 李冠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239,共7页
应用性保护解决了"非遗"当下存在的合理性,激活其外在商品层面的市场经济价值,通过其自身的市场价值的体现,使之能够有自我造血的能力。然而,从固化的保存到应用激活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市场的商业化,传承生态的断裂,协同共享... 应用性保护解决了"非遗"当下存在的合理性,激活其外在商品层面的市场经济价值,通过其自身的市场价值的体现,使之能够有自我造血的能力。然而,从固化的保存到应用激活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市场的商业化,传承生态的断裂,协同共享和开放性意识不够,造成的文化艺术精神实质的迷失,社会性的共同应用的缺位。加之,文化自信的不足,造成了国际性的宣传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探究其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根源,探索新时代区域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用传承发展策略,无疑成为当下极其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新时代 区域性 艺术类“非遗” 应用传承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艺术类“非遗”与高校表演美育课程的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琳 《艺术评鉴》 2022年第8期97-100,共4页
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高校表演美育教学环节的有力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艺术类“非遗”与高校表演美育课程进行融合,既是增强高校师生审美文化感知自信的有力支撑,更是以表演美育提升学生审美认知能力以及传承艺术类“非遗... 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高校表演美育教学环节的有力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艺术类“非遗”与高校表演美育课程进行融合,既是增强高校师生审美文化感知自信的有力支撑,更是以表演美育提升学生审美认知能力以及传承艺术类“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审美认同感的必经之路。因此,将艺术类“非遗”与高校表演美育课程进行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非遗”艺术表演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普及保护艺术类“非遗”与学习传承密切融合。蒙古族民歌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重要部分,具有极为珍贵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价值,以经典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为例,无论是音乐旋律还是思想情感,都充分体现出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和特有的魅力。将蒙古族民歌《嗄达梅林》引入高校表演美育课堂之中,可以实现高校人才的培养与艺术类“非遗”人才之间的对接,从而确保在传承艺术类“非遗”基础上不断促进其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非遗” 高校表演美育 传承 融合 蒙古族民歌
下载PDF
艺术类“非遗”在高校中的传承路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欣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8期93-96,共4页
以艺术类“非遗”教育传承内容为载体的高校美育教学,不仅可以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遗产以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还可以将民族传承的艺术资源扩充于高校美育教育体系的队伍之中。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内容中选取艺术类“非遗”作为... 以艺术类“非遗”教育传承内容为载体的高校美育教学,不仅可以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遗产以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还可以将民族传承的艺术资源扩充于高校美育教育体系的队伍之中。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内容中选取艺术类“非遗”作为研究切入点,并对艺术类“非遗”在高校美育教学大环境下的教育传承进行研究,从高校美育与艺术类“非遗”教育传承的角度寻求二者的结合点,分析艺术类“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的传承现状,从而探索艺术类“非遗”在高校中的传承路径。充分挖掘艺术类“非遗”在高校教育中美育功能,培养能够传承与颂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艺术文化的接班人,并借助高校美育的教学途径为艺术类“非遗”的高校教育传承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育 艺术类“非遗” 教育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