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艺术纪念品的开发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菲菲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6期102-104,共3页
黑龙江以其优越的冰雪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率先发展现代冰雪文化,形成地域特色。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纪念品承载着黑龙江独有的冰雪文化,艺术纪念品的开发要通过提升创新设计,加强人才培养,丰富销售结构,开拓多元化市场几方面来完成。
关键词 黑龙江 冰雪文化 艺术纪念
下载PDF
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艺术纪念品的开发途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崔炳烁石 李菲菲 计伟楠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冰雪文化为黑龙江增加了经济实力,扩大了国际影响力。随着冰雪文化的逐步发展,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艺术纪念品的开发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创意创新设计、理顺产品开发流程三方面论述阐明开发的有效途径。从而... 冰雪文化为黑龙江增加了经济实力,扩大了国际影响力。随着冰雪文化的逐步发展,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艺术纪念品的开发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创意创新设计、理顺产品开发流程三方面论述阐明开发的有效途径。从而形成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融入创新思维设计的新时代、高品质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艺术纪念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冰雪文化 艺术纪念 开发途径
下载PDF
中共早期纪念列宁活动及其功能表达
3
作者 郑之欣 曾银慧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和象征,有着独特功能表达。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行为纪念和艺术纪念等形式,使早期纪念列宁活动的功能得以充分释放和表达,具体表现为:传播列宁主义及其理论体系,早期纪念列宁活... 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和象征,有着独特功能表达。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行为纪念和艺术纪念等形式,使早期纪念列宁活动的功能得以充分释放和表达,具体表现为:传播列宁主义及其理论体系,早期纪念列宁活动成为中共进行理论诠释的重要载体;引起社会情感共鸣,早期纪念列宁活动成为中共政治宣传和动员的重要途径;推动各方关系协调,早期纪念列宁活动成为中共整合各派力量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列宁 行为纪念 艺术纪念 文本纪念 功能表达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念碑艺术回眸
4
作者 尚荣 曹再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1937年至1938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致使无辜遇难的同胞达三十万之众。南京市人民政府自80年代始在江东门建立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时还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建立了一批纪念碑。这些纪念馆与纪念碑... 1937年至1938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致使无辜遇难的同胞达三十万之众。南京市人民政府自80年代始在江东门建立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时还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建立了一批纪念碑。这些纪念馆与纪念碑,艺术上大多采用抽象、寓意以及象征的手法,力求与环境结合,做到融合性,协调性的统一,从而深化主题。因而是一批集建筑、雕塑、铸造、书法等艺术于一体的纪念性设计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纪念 艺术回眸:纪念性设计作品
下载PDF
俄罗斯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的特点
5
作者 朱沙 《艺苑》 2012年第4期6-11,共6页
俄罗斯的大型公共艺术比比皆是。文章以莫斯科胜利广场、彼得堡胜利广场、以及伏尔加格勒英雄纪念碑等俄罗斯较有影响的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为例,分析其作为纪念性公共艺术具有尺度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价值观,以及良... 俄罗斯的大型公共艺术比比皆是。文章以莫斯科胜利广场、彼得堡胜利广场、以及伏尔加格勒英雄纪念碑等俄罗斯较有影响的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为例,分析其作为纪念性公共艺术具有尺度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参与性等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公共艺术 纪念艺术
下载PDF
关于东西方纪念性艺术综合体其景观环境营造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王燕勤 《福建建筑》 2012年第3期34-37,共4页
纪念性艺术综合体的创作涉及到社会、政治、民族、历史、文化,其影响力自然高于一般建筑及景观,因而,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纪念性艺术综合体相关的研究,前人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论著工作。本文欲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案例的... 纪念性艺术综合体的创作涉及到社会、政治、民族、历史、文化,其影响力自然高于一般建筑及景观,因而,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纪念性艺术综合体相关的研究,前人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论著工作。本文欲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案例的比较研究来总结东西方艺术性综合体在其营造景观环境上的异同之处,并探究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其他学者们对此类问题所持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 纪念艺术综合体 景观环境
下载PDF
愿“东柳”渊源流长——“纪念柳子戏表演艺术家张春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纪要
7
作者 刘郝 《戏剧丛刊》 2004年第4期96-96,73,共2页
2004年7月12日是柳子戏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春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山东省柳子剧团党支部、团部以张春雷的儿子——省柳子剧团已退休的演员张桂银和弟子孔祥启、程瑞东的名义,向已离退休老同志和有关艺术单位发出请柬,在剧团会议... 2004年7月12日是柳子戏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春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山东省柳子剧团党支部、团部以张春雷的儿子——省柳子剧团已退休的演员张桂银和弟子孔祥启、程瑞东的名义,向已离退休老同志和有关艺术单位发出请柬,在剧团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纪念座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柳子戏表演艺术家张春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 会议纪要 演艺生涯 人物塑造 表演艺术
下载PDF
高校文化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
8
作者 刘慧若 刘琳萱 +1 位作者 刘湘 付建鑫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64-64,共1页
高校校园文化纪念品以高校校园特色文化为核心、以承载纪念为意义、以学校标识和学校代表性景物为题材、以实物产品为载体,有效地传达高校校园文化与价值观,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历史积淀。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实物产品 纪念艺术美创意特色
下载PDF
山东邹城市发行梅葆玖献艺纪念封
9
作者 贾传宇 《中国集邮》 2001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山东 邹城市 《古代思想家》 纪念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赴孟子故里邹城市献艺纪念封》
下载PDF
深情缅怀 继往开来“笛艺春秋——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80周年笛子艺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任俊文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8-100,共3页
为纪念中国竹笛艺术里程碑式的人物、浙派笛乐的创始人、被誉为“江南笛王”的一代宗师赵松庭先生诞辰 80周年 ,“笛艺春秋———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 80周年笛子艺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0月 2 5、2 6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隆重举行。... 为纪念中国竹笛艺术里程碑式的人物、浙派笛乐的创始人、被誉为“江南笛王”的一代宗师赵松庭先生诞辰 80周年 ,“笛艺春秋———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 80周年笛子艺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0月 2 5、2 6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隆重举行。大会分纪念会、研讨会、展览会、专场音乐会四个部分。赵先生家属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和新加坡、台湾、法国等地的海内外竹笛演奏家、乐器制作专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活动家 10 0余人汇集一堂参加此次纪念研讨会。这是一次群贤毕至 ,云集海内外老、中、青、少四代笛子演奏家与笛子爱好者的史无前例的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艺春秋-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80周年笛子艺术研讨会” 综述 纪念 展览会 专场音乐会 中国竹笛学会 音乐生涯 音乐教学 演奏风格
原文传递
关于巫鸿《纪念性》一书方法论的分析
11
作者 李翎 《美苑》 2002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巫鸿 《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书评 方法论 选题 史料
原文传递
纪念何需以碑——重思巫鸿的“纪念碑性”及中西文化隔膜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昕 《东方学刊》 2019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作品的影响力,偶尔会让作者本人惊讶。或许巫鸿先生未曾预料到,他的一本脱胎于课堂讲稿的书,自1995年面世后,引发了一场持续20余年的学术争鸣。该书即《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中译本于2009年刊行,此后国内的... 作品的影响力,偶尔会让作者本人惊讶。或许巫鸿先生未曾预料到,他的一本脱胎于课堂讲稿的书,自1995年面世后,引发了一场持续20余年的学术争鸣。该书即《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中译本于2009年刊行,此后国内的批判和讨论从未消歇。这场辩论之激烈,以至于2007年,巫鸿先生在北京为中译本提笔作序时,仍感到有必要加以澄清和辨析。序中坦承,作者的初衷是希望从西方历史经验中提取出某种普遍性,以应用于中国古代艺术,便于在哈佛大学授课的需要;同时,也回应视宏观叙事为'蛇蝎'的学术流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碑性 经典文本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西文化
原文传递
学术“三岔口”:身份、立场和巴比伦塔的惩罚场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晓菲 《中国学术》 2001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京剧《三岔口》是一出武戏。里面二人摸黑对打,常常出拳打在虚空之中。踢腿虽猛,但是没有踢到对手,反而踢到了桌子板凳。台下的观众虽然心知肚明,但没有法子提醒台上人——因为艺术与生活隔着一道鸿沟;而且,也不想提醒,因为会破... 京剧《三岔口》是一出武戏。里面二人摸黑对打,常常出拳打在虚空之中。踢腿虽猛,但是没有踢到对手,反而踢到了桌子板凳。台下的观众虽然心知肚明,但没有法子提醒台上人——因为艺术与生活隔着一道鸿沟;而且,也不想提醒,因为会破坏看戏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 “文化当局者” “局外人” 《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原文传递
深切的怀念
14
作者 张学浩 《中国京剧》 2000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张君秋艺术大师纪念集》 戏剧艺术 京剧 艺术地位 艺术魅力
全文增补中
茅盾与第一次文代会
15
作者 杨扬 《传记文学》 2019年第7期18-25,共8页
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此前参加筹备会议的曹禺,给远在上海的友人黄佐临的信中说:'这个文艺代表大会很重要,重要之点,在我们更能深刻地了解今日的方向。'但方向之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 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此前参加筹备会议的曹禺,给远在上海的友人黄佐临的信中说:'这个文艺代表大会很重要,重要之点,在我们更能深刻地了解今日的方向。'但方向之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当时没人细想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全国文代会 新中国文学史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 华北文艺协会 文艺工作者 民主人士 沙可夫 中南海 柳亚子 大众文艺丛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