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阳太极图:女娲图腾的艺术造像——鱼蛙同名之谜的历史揭破
1
作者 黄杨 《网友世界》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阴阳太极图渊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鱼蛙彩陶纹饰;阴阳太极图是原始图腾及其艺术形态与古代自然哲学及其太极文化的抽象结晶;阴阳鱼太极图是鱼蛙(女娲)图腾的艺术造像。在原始思维中,蛙与鱼属于同一“神祗”——蛙是鱼的“高级”形态,... 阴阳太极图渊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鱼蛙彩陶纹饰;阴阳太极图是原始图腾及其艺术形态与古代自然哲学及其太极文化的抽象结晶;阴阳鱼太极图是鱼蛙(女娲)图腾的艺术造像。在原始思维中,蛙与鱼属于同一“神祗”——蛙是鱼的“高级”形态,鱼是蛙的“低级”形式。古代鱼与蛙具有同一性,“女”与“鱼”也具有同一性。娃鱼与鱼蛙相通,鱼蛙与女蛙相通,女蛙与女娲相通,鱼蛙就是女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阴阳太极图 女娲图腾 艺术造像
下载PDF
简述安岳石窑艺术造像风格
2
作者 李官智 《四川文物》 2000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安岳石窟 安岳石刻 中国 艺术造像风格 南北朝
全文增补中
对须弥山石窟艺术造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郭志宇 《民族艺林》 2016年第2期79-82,共4页
古"丝绸之路"在宁夏的见证性遗存——须弥山石窟艺术,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应正视现状,找准困难,治理环境,保护利用,让它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世界了解宁夏与固原,以及固原和宁夏走向世界的窗口。... 古"丝绸之路"在宁夏的见证性遗存——须弥山石窟艺术,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应正视现状,找准困难,治理环境,保护利用,让它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世界了解宁夏与固原,以及固原和宁夏走向世界的窗口。固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隋唐墓地、开城遗址、固原古城墙和须弥山石窟4处遗址无论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须弥山石窟首当其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保护利用 造像艺术 文化遗产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栖霞山石窟造像艺术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葛凌蓝 《今传媒》 2024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栖霞山石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侵蚀,石窟造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数字影音与交互、虚拟展览与导览、受众参与和互动体验三个方面,剖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栖... 栖霞山石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侵蚀,石窟造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数字影音与交互、虚拟展览与导览、受众参与和互动体验三个方面,剖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栖霞山石窟的具体应用过程,旨在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文化遗产 栖霞山石窟 造像艺术 传播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栖霞山石窟造像艺术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葛凌蓝 《艺术科技》 202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目的:栖霞山石窟作为我国南方著名的石窟艺术遗址,以独特的石刻造像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这些珍贵石窟造像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章深入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栖霞山石窟造像艺术传播中的应用,为保... 目的:栖霞山石窟作为我国南方著名的石窟艺术遗址,以独特的石刻造像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这些珍贵石窟造像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章深入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栖霞山石窟造像艺术传播中的应用,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石窟艺术遗址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方法:为了研究这一问题,采用全新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包括三维扫描、点云重建、摄影测量等方法,对栖霞山石窟造像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笔者构建出栖霞山石窟造像的虚拟化数字场景,并在后续的数字化平台上实现虚拟展示。结果:三维重建技术为栖霞山石窟造像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新的展示方式。通过这一技术手段,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栖霞山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仿佛置身于石窟之中,也能够为学者深入研究栖霞山石窟造像艺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化模型,石窟造像的精美细节得以还原,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而基于数字资产的虚拟化展示不仅拓展了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还可为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栖霞山石窟造像艺术 传播
下载PDF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在安徽池州市成立
6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23期I0006-I0007,共2页
6月15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造像艺术专委会汇集了国内各门类艺术在造像领域的顶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相关领军企业,以及学术研究力量,具有专业性、融合性、广泛性与市场性,由中国工艺美... 6月15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造像艺术专委会汇集了国内各门类艺术在造像领域的顶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相关领军企业,以及学术研究力量,具有专业性、融合性、广泛性与市场性,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福建德艺控股集团、池州金牌盛典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旨在全面推动造像艺术的学术研究,系统梳理当代造像艺术的规制,以最新的研究及践行成果,凝聚造像领域的多方资源,并以此引领中国造像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展现当代造像艺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会 造像艺术 安徽池州 安徽省池州市 学术研究 审美表达 融合性 系统梳理
下载PDF
让传统脱胎造像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访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陈国勇
7
作者 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24年第9期3-6,共4页
一件脱胎漆器艺术品是否有生命力,在其造像环节基本奠定。传统脱胎造像技艺工序复杂,对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及技艺水平要求极高。陈国勇从现代美学出发,将传统夹纻佛像技术与现代漆器胎骨巧妙融合,作品极具艺术表现力。8月8日,记者来到坐... 一件脱胎漆器艺术品是否有生命力,在其造像环节基本奠定。传统脱胎造像技艺工序复杂,对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及技艺水平要求极高。陈国勇从现代美学出发,将传统夹纻佛像技术与现代漆器胎骨巧妙融合,作品极具艺术表现力。8月8日,记者来到坐落于闽侯县竹岐乡的福州琢一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参观生产车间后,同陈国勇展开了一场关于造型艺术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胎漆器 技艺水平 全国技术能手 造像艺术 现代美学 生产车间 闽侯县 工艺品
下载PDF
历史变迁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
8
作者 格桑卓玛 《炎黄地理》 2024年第7期9-11,共3页
龙门石窟的开凿历史相当悠久,自北魏起始,历经东西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在漫长的岁月里,共开凿两千一百多个窟龛。这些窟龛之中,珍藏着逾十万尊佛像,以及多达三千六百多品的题记碑刻和四十余座庄严肃穆的佛塔。这些珍贵的... 龙门石窟的开凿历史相当悠久,自北魏起始,历经东西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在漫长的岁月里,共开凿两千一百多个窟龛。这些窟龛之中,珍藏着逾十万尊佛像,以及多达三千六百多品的题记碑刻和四十余座庄严肃穆的佛塔。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受早期佛像艺术风格之影响,不仅与佛教义理的演变息息相关,更汇聚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元素。随着历史的推移,它们不断得到丰富,同时也更加深刻地展现美学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鉴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历史变迁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造像艺术 早期佛像 文化遗产 庄严肃穆 历史变迁 北魏 美学原则
下载PDF
论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恩培 张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岳石窟年代久远,内容丰富,造像精美,华严洞是其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其整体气势恢宏壮观,造像精细优美,集现实与浪漫于一身,堪称北宋石窟艺术精品,在美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均有较高的研究...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岳石窟年代久远,内容丰富,造像精美,华严洞是其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其整体气势恢宏壮观,造像精细优美,集现实与浪漫于一身,堪称北宋石窟艺术精品,在美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 华严洞 石窟造像艺术 美学特征 价值
下载PDF
试论龙门与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晓毅 项一峰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文主要从佛教造像艺术的渊源、中国化造像艺术的流布、历史文献资料等三方面,对麦积山与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两处石窟中造像样式非常一致,相互传播影响的关系很密切。
关键词 龙门 麦积山 造像艺术
下载PDF
北魏龙门石窟造像和书迹艺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10-113,120,共5页
对北魏龙门石窟艺术的研究,向来被人为割裂成了造像和书法两个联系不大的方面,各自为阵,分别为美术考古和书法艺术两个领域所热情关注,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作全面审视和探讨的情况却基本没有。本文分别从其历史地位、艺术特色及对后世... 对北魏龙门石窟艺术的研究,向来被人为割裂成了造像和书法两个联系不大的方面,各自为阵,分别为美术考古和书法艺术两个领域所热情关注,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作全面审视和探讨的情况却基本没有。本文分别从其历史地位、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入手,意在还北魏龙门石窟艺术一个真实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龙门石窟 造像艺术 书迹艺术 特色及影响
下载PDF
西藏密宗仪式与造像艺术的建构方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纵瑞彬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西藏密宗仪式与造像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藏密仪式无论在诱导艺术家的意念,使之耽于沉思状态,还是在激发艺术家的情感,使之怀有崇高目标,以及在指引艺术家的艺术行为,使之制作膜拜对象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反过来,造像... 西藏密宗仪式与造像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藏密仪式无论在诱导艺术家的意念,使之耽于沉思状态,还是在激发艺术家的情感,使之怀有崇高目标,以及在指引艺术家的艺术行为,使之制作膜拜对象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反过来,造像艺术引导生理仪式和心理仪式,从而以其神秘的喻示和宇宙性的气度使教派中的无数信徒趋向一种万众一心的仰视和无比坚定的皈依。同时,也促使仪式与艺术二元对应结构的建立,艺术在绝对的意义上日益演化为宗教神圣而诡秘的仪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密宗仪式 造像艺术 二元同构
下载PDF
略论蒙古人对清朝宫廷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乌日切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9-164,170,共7页
自从科尔沁蒙古女子嫁入满清皇朝以来,蒙古人对清廷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繁荣发作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孝庄妃、一世哲布尊丹巴、工布查布等蒙古上层人士以及画佛像的蒙古喇嘛们的影响更为深刻而久远,终将清朝宫廷佛教艺术推向历史高度。
关键词 蒙古人 清廷 藏传佛教 造像艺术 影响
下载PDF
莆田玉皇大帝及神系诸神造像艺术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仙 《莆田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简介玉皇大帝信仰及造像由来。通过调查莆田地区玉皇大帝信仰,概述玉皇大帝神像及其诸神在莆田的分布情况及造像的若干特点,指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玉皇大帝 神像 莆田 造像艺术
下载PDF
皇家佛韵 明清宫廷佛造像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文华 《紫禁城》 2014年第5期26-56,共31页
永宣佛像,专指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宫廷所出的汉藏风格造像。永乐,宣德年间,大明统治者为了维护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开始和西藏地区进行文化上的密切交流,汉藏文化的交流碰撞产生了优雅华美的永宣佛像。
关键词 造像艺术 焦点问题 宫廷 明清 收藏 西藏地区 宣德年间 统治者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研究述略
16
作者 孙琳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
我国佛教造像遗存丰富,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百余年来,新方法、新观点、新理念异彩纷呈。基于此,以梳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研究为中心,兼谈不同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佛教 造像艺术
下载PDF
藏传佛教密宗部造像艺术研究
17
作者 刘峻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藏传佛教的密宗造像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像风格和艺术魅力在中国美术史及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对藏传佛教密宗部造像艺术的系统、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在保留了古印度、喀什米尔、尼泊尔风格深刻影响的基础上与藏民... 藏传佛教的密宗造像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像风格和艺术魅力在中国美术史及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对藏传佛教密宗部造像艺术的系统、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在保留了古印度、喀什米尔、尼泊尔风格深刻影响的基础上与藏民族自身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民族美术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密宗 造像艺术
下载PDF
论南诏大理国阿嵯耶观音造像艺术
18
作者 黄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4-67,共4页
阿嵯耶观音造像最早出现于《南诏图传》中。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一直都盛行着观音化身说,《南诏图传》重点描述的就是阿嵯耶观音化为梵僧宣扬佛法,其形象在图卷中频繁出现,借以烘托其神圣的地位。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地位最为尊贵... 阿嵯耶观音造像最早出现于《南诏图传》中。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一直都盛行着观音化身说,《南诏图传》重点描述的就是阿嵯耶观音化为梵僧宣扬佛法,其形象在图卷中频繁出现,借以烘托其神圣的地位。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地位最为尊贵,同样也是最受百姓敬仰的神祇,其造像身姿纤细、头饰高耸、发型精致的艺术特征,皆与唐宋两代的观音造像有所差异,颇具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嵯耶观音 南诏大理国 造像艺术
下载PDF
论宁波东钱湖南宋墓前神道石马造像艺术
19
作者 周景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1-44,共4页
宁波东钱湖的南宋墓道石刻成为中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填补了中国南宋时期雕刻艺术史的空白。其中石马雕塑也是研究宋代墓前雕刻水准、审美风尚等内容的重要实物。南宋三个历史时期的石马雕塑,充分体... 宁波东钱湖的南宋墓道石刻成为中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填补了中国南宋时期雕刻艺术史的空白。其中石马雕塑也是研究宋代墓前雕刻水准、审美风尚等内容的重要实物。南宋三个历史时期的石马雕塑,充分体现出南宋墓前造像艺术设计思维的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钱湖 南宋石马雕刻 造像艺术 转变
下载PDF
藏传佛教显宗部造像艺术
20
作者 刘峻 《黑河学刊》 2012年第2期49-50,共2页
藏传佛教显宗体系的造像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像风格和艺术魅力,在中国美术史及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对它的造像艺术成就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在保留了古印度、喀什米尔、尼泊尔和汉地造像风格深刻影响的基... 藏传佛教显宗体系的造像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像风格和艺术魅力,在中国美术史及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对它的造像艺术成就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在保留了古印度、喀什米尔、尼泊尔和汉地造像风格深刻影响的基础上,与藏民族自身文化不断融合,最终形成的鲜明的民族美术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显宗体系 造像艺术 佛陀造像 菩萨造像 罗汉造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