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吾尔厨艺传承变迁研究——以两位厨师口述的学艺经历为例
1
作者 陈荣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1X期56-57,共2页
本文以口述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维吾尔厨师厨艺学习的经历,围绕学艺缘由、学艺内容、学艺方式、厨艺要求等几方面的内容,探讨维吾尔厨师厨艺传承的变迁特点及其原因。
关键词 维吾尔族 传承 变迁研究
下载PDF
“艺科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融入艺术设计的混合式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婷 黄帆 蒋权 《设计》 202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对人工智能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目前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遵循“学科融合、专业交叉、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的思想,在师资、技术、资源、课程、平台各个维度上进行跨界融合。打破了学科... 对人工智能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目前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遵循“学科融合、专业交叉、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的思想,在师资、技术、资源、课程、平台各个维度上进行跨界融合。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组建教师团队和虚拟教研室;参考多所院校的课程体系,对教学资源进行了融合和优化;教学案例中融入行业情境,强化学生的行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应用为导向,建立共享平台并开展混合式教学。通过构建跨学科的复合课程资源,探索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和数字人文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整个教学环节形成了闭环,使原本割裂的两个学科版块间形成互动发展的良性态势。课程形成了“艺科融合”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新文科”思维的建设思想,为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融合 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混合式
下载PDF
清代书院课艺:联结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历史文献
3
作者 刘海峰 赵凯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在上千年的中国书院史上,多数书院都重视以考促学。从流传形态来看,清代书院课艺主要分为课艺原件、编入别集中的课艺和以书院名义选编的课艺总集三大类别;就主课艺内容而言,清代书院课艺大体包括制艺试帖、经史词章、时务西学等门类。... 在上千年的中国书院史上,多数书院都重视以考促学。从流传形态来看,清代书院课艺主要分为课艺原件、编入别集中的课艺和以书院名义选编的课艺总集三大类别;就主课艺内容而言,清代书院课艺大体包括制艺试帖、经史词章、时务西学等门类。书院课艺数量与书院数量、考课次数、书院额数和刊刻频率直接相关。尽管历史上汗牛充栋的书院课艺多已散佚,但其现存数量依旧十分巨大,无法准确估算。清代书院课艺具有一定的经学、文学、史学、书院学和科举学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有用元素,可以从书院考课内容与科举考试内容、考课衡文标准与科举衡文标准、书院育人目标与科举取士目标、科举人物的思想观念与关系网络、书院生徒平时成绩与科考录取率等方面,考察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共生和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书院学 科举学 联结
下载PDF
传统纸艺在大学生美术教育中的融入与传承
4
作者 杨晨 谭冰 王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30-I0030,共1页
在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纸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大学生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纸艺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纸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大学生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纸艺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丰富其审美经验。本文主要探讨传统纸艺在大学生美育中的融入与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美术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路径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审美经验 大学生美育
下载PDF
“事为春秋”:《汉书·艺文志》对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5
作者 雷平 秦宁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6,177,共10页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世本》至《汉大年纪》诸书附于“春秋”,后世称之为“‘春秋’二十三家”。阮孝绪、郑樵分别判定“史书甚寡”、“分职校书”是“附”之原因。后世多袭用阮氏之论,视“‘春秋’二十三家”即是史书附于春秋...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世本》至《汉大年纪》诸书附于“春秋”,后世称之为“‘春秋’二十三家”。阮孝绪、郑樵分别判定“史书甚寡”、“分职校书”是“附”之原因。后世多袭用阮氏之论,视“‘春秋’二十三家”即是史书附于春秋的体例。若考虑到班固和阮孝绪各自时代的学术认知,则后世对“史书甚寡”的理解未必合于阮氏,遑论契合班固确立“春秋”二十三家的标准,因此后世多从篇(卷)数而论,认为“春秋”所附诸书实难言“甚寡”。实际上,汉代知识体系中,“史书”内涵与后世不同,后世一般的史书分类尚未建立。而班固“春秋”二十三家的标准恰恰反映了当时的“史书”认知和史学意识。在整合司马迁、班彪等人构建的“春秋”谱系基础上,班固以强调史官重要性与创造性引入“事”这一话语,释证了“右史记事,事为《春秋》”的标准,以“释经”与“续传”来定位撰史行为,构建了中国早期史学话语体系,并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产生了潜在而深远的影响,直至近代西方新史学引入前,这始终是传统史学中史学起源书写的主流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文志》 史书 春秋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艺”观论要
6
作者 韩文革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8,共11页
中国传统“道-艺”观对中国艺术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艺”二元结构中去认识和处理艺术问题,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民族性。中国传统“道-艺”观既丰富又立体,其中,“道器”论是对本体(本原之道)与实在(艺术之象)之隐显... 中国传统“道-艺”观对中国艺术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艺”二元结构中去认识和处理艺术问题,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民族性。中国传统“道-艺”观既丰富又立体,其中,“道器”论是对本体(本原之道)与实在(艺术之象)之隐显关系的总体归纳;“道贯”论是对艺术创造中“一”与“多”关系的辩证提摄;“载道”论确立了中国古代艺术社会学“道主而艺从”的文艺认知格局;“同道”论主要涉及文化原型和艺术同构内秘之诠解;“乐道”论表征着中国古代艺术对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之合一的高度提倡。全面了解中国传统“道-艺”观,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和超越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道-”观 民族性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民艺的传承与发展——评《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
7
作者 莫秀秀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民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华儿女高超的造物智慧与创造力。《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民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华儿女高超的造物智慧与创造力。《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记录了杨先让教授及其考察队1986年至1989年先后14次深入黄河流域进行民艺调研时的所见所闻,涉及安塞炕围画、凤翔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嘉祥花包袱、高密扑灰年画、滦县皮影、内丘神马、朱仙镇年画、华阴布制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仙镇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 炕围画 传承与发展 民族文化遗产 杨先让 考察队
下载PDF
“道”与“艺”:论苏轼的尚意书法
8
作者 王银辉 张岚媗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尚意”作为苏轼凝聚的独特书风,蕴藏着“道”与“艺”两个维度。“艺”是苏轼书法尚意精神的实现路径与外在显现,是他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寓于点画之间的匠心独运,将古法烂熟于心后的独创一格;“道”作为苏轼尚意书法的核心与精... “尚意”作为苏轼凝聚的独特书风,蕴藏着“道”与“艺”两个维度。“艺”是苏轼书法尚意精神的实现路径与外在显现,是他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寓于点画之间的匠心独运,将古法烂熟于心后的独创一格;“道”作为苏轼尚意书法的核心与精髓,不仅体现儒家兼济天下的抱负,也包含老庄的自然文艺观和佛家的空静思想。从“道”与“艺”两个维度探析苏轼的尚意书法,可以从其书法中感悟其对生死及天地的认知,结合其生命体验品味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变化,从而进一步领略滋养其书法艺术的中国传统的意趣、审美和气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尚意书法 “道”
下载PDF
NFC技术下的非遗漆艺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
9
作者 朱琦 刘向前 +1 位作者 张子怡 谢雨婷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6期94-97,共4页
采用数字化建模和NFC近场通信技术,结合创新的数字化交互方式,将非遗漆艺与江西本土文化和海昏侯文化相结合,创新出新型的互动式礼物产品。探究改善现有文创产品形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心理等需求,成功将传统大漆文化与文物保护意识融... 采用数字化建模和NFC近场通信技术,结合创新的数字化交互方式,将非遗漆艺与江西本土文化和海昏侯文化相结合,创新出新型的互动式礼物产品。探究改善现有文创产品形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心理等需求,成功将传统大漆文化与文物保护意识融入新时代的产品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漆 保护与传承 数字服务 文化产品 NFC技术
下载PDF
试论《汉书·艺文志》分类思想中“诗”之内涵
10
作者 李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在分类中首先确定了诗赋略一类,是对以诗赋为代表的文学的肯定。作为文学传统的诗歌,是指六艺略中的《诗经》,诗赋略中的部分屈原赋和歌诗。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汉书·艺文志》中的“...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在分类中首先确定了诗赋略一类,是对以诗赋为代表的文学的肯定。作为文学传统的诗歌,是指六艺略中的《诗经》,诗赋略中的部分屈原赋和歌诗。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这种分类兼顾了《诗经》作为六艺的主要身份,同时通过隐形的“互著”在诗赋略标题先后的顺序之中得到体现。在赋类中以屈原赋作为诗赋源流的分界,以此来彰显诗赋文体之变迁。最后列出歌诗一类,通过赋成为文人创作的主流文学体裁,反映了文人与歌诗的疏离。《汉书·艺文志》分类思想的背后是汉代文士对于诗歌这一文体的认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文志 诗赋略 分类思想
下载PDF
“艺工结合”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建设与教改探索
11
作者 雷柏林 刘晟琦 《学周刊》 2024年第7期21-24,共4页
新一代技术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跨学科、跨专业、不同课程的交叉元素,营造良好的协同文化氛围,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探讨了“艺工结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 新一代技术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跨学科、跨专业、不同课程的交叉元素,营造良好的协同文化氛围,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探讨了“艺工结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四维—三级—双创”的教学体系,并通过“四化”运行机制优化管理,践行“闻见知行”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厚基础、宽口径的成长成才平台,围绕人才培养优化供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结合” 术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美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12
作者 王诚 李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研究以湖北美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实例,面对“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与挑战,结合BOPPPS教学模型与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炼出一套贴合新时代美术类专业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需求... 研究以湖北美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实例,面对“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与挑战,结合BOPPPS教学模型与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炼出一套贴合新时代美术类专业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增强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相关技术进行实践创作的创新能力,适应了“新艺科”建设的教学需求,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混合式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对标分析的城市超级IP打造路径选择——以“中国铜艺之都”为例
13
作者 姚王信 吴凡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科学运用超级IP思维有助于相关城市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更能帮助铜陵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在总结和借鉴标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铜陵市政策和相关实践的现状,通过战略定位、备选方案和IP内容三个层面的分析,提出立足铜工业... 科学运用超级IP思维有助于相关城市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更能帮助铜陵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在总结和借鉴标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铜陵市政策和相关实践的现状,通过战略定位、备选方案和IP内容三个层面的分析,提出立足铜工业的同时发展相关IP产业,并侧重于基于铜工艺打造产品类IP为主、内容类IP为辅的“中国铜艺之都”超级IP的具体路径建议。相关研究结论对借助打造城市超级IP实现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理论依据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超级IP 对标分析 中国铜之都 文旅融合 共同富裕
下载PDF
纸艺与环保教育融合的高校课程设计与实践
14
作者 解丽红 《造纸信息》 2024年第2期64-65,共2页
纸艺凝聚了无数劳动群众的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环保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又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纸艺与环保教育有机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课程设... 纸艺凝聚了无数劳动群众的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环保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又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纸艺与环保教育有机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课程设计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纸艺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高校课程设计和实践进行研究,探索了纸艺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环保教育 高校课程设计
下载PDF
艺科融合时代中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园 王嘉琳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美国的设计专业相对于大多数国家起步较早,其教育理念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艺术科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课堂教学、观念表达、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与就业的衔接、具有的启示意义等几方面,对中国和美国高等院校的环境设... 美国的设计专业相对于大多数国家起步较早,其教育理念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艺术科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课堂教学、观念表达、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与就业的衔接、具有的启示意义等几方面,对中国和美国高等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以期为推进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进发展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融合 中美高校 环境设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艺工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16
作者 闵胜男 李宏伟 +2 位作者 王建明 张梅 王晓春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基于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对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北京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方向)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纺织品的“绿色制造、色彩赋注、功能实现”,对“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设立... 基于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对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北京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方向)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纺织品的“绿色制造、色彩赋注、功能实现”,对“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设立并改革一批专业课程,逐步形成具有“基础培养—兴趣培养—深度培养”3个循序渐进的培养阶段、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承的“艺工融合”轻化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教师育人水平等的综合提升。研究成果为后续传统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和可借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程 工融合 课程体系 新工科
下载PDF
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卉 张志丰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绳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概述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以及面...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绳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概述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以及面临的传承困境,总结了文创产品设计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分析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手工 非遗传统绳 文创产品 创新设计
下载PDF
巧“理”·巧“技”·巧“艺”: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的三重关联
18
作者 曾维林 魏容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战国中山国王陵的发掘是河北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也蕴含着鬼斧神工的造物艺术。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同属先秦文化范畴。通过文献与出土文物分析,并对比《考工记》的造... 战国中山国王陵的发掘是河北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也蕴含着鬼斧神工的造物艺术。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同属先秦文化范畴。通过文献与出土文物分析,并对比《考工记》的造物与艺术设计思想,可以发现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巧“理”、巧“技”、巧“艺”的关联性。其具体体现在创与制的造物理论、关联道与器的技术、器物的文化与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间关系,有助于传承古代人工造物的创作智慧与文化品质,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思想和艺术元素,以为当代造物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考工记》 造物
下载PDF
高等艺术教育“艺科融合”的逻辑、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19
作者 朱郁闻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99,共6页
“艺科融合”作为一种彰显高等教育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艺术教育改革模式,其时代性和必然性不言而喻。“艺科融合”既是艺术与科学内涵同构的体现,又是当前艺术形态与观念转型推动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结果,更是在新文科建设等教育战略、政... “艺科融合”作为一种彰显高等教育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艺术教育改革模式,其时代性和必然性不言而喻。“艺科融合”既是艺术与科学内涵同构的体现,又是当前艺术形态与观念转型推动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结果,更是在新文科建设等教育战略、政策和方针的指引下实现高等艺术教育跨界融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以守正创新、深度融合的跨学科发展为理念,以高校为主体,在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多方协同创新。此举旨在贯彻艺术与科学、人文与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培养兼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术教育 科融合 逻辑 价值 跨学科
下载PDF
纸艺创新背景下巴渝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20
作者 王勃凯 何博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45-151,共7页
纸张材料的革新为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首先,聚焦于纸张这一媒介,通过梳理中国造纸技术的历史演进与民间剪纸艺术的变迁,解读巴渝剪纸艺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次,在纸张技术革新推动下,深入探讨巴渝民间剪纸... 纸张材料的革新为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首先,聚焦于纸张这一媒介,通过梳理中国造纸技术的历史演进与民间剪纸艺术的变迁,解读巴渝剪纸艺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次,在纸张技术革新推动下,深入探讨巴渝民间剪纸传承人的技艺风格及传承的方式。最后,从材料与技法、主题与科技、文化与传播三个维度,全面阐述了巴渝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创新与时代魅力,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巴渝民间剪纸 传承发展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