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0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女主义视角下的新现实主义——透视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批评 被引量:4
1
作者 尤蕾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9,共6页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批评多见于其散文集,尤其是批评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散文》中,涵盖了艺术与生活、小说的人物、小说的视角、小说的功能、小说的语言等重要方面。本文对沃克的小说批评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认为沃克的...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批评多见于其散文集,尤其是批评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散文》中,涵盖了艺术与生活、小说的人物、小说的视角、小说的功能、小说的语言等重要方面。本文对沃克的小说批评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认为沃克的小说充分体现了社会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结合,属于美国新现实主义一派,同时,其独特的妇女主义视角决定了沃克对题材和素材的取舍,也影响了她对小说形式结构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批评 妇女主义 新现实主义
下载PDF
戏剧与小说、小说家与批评家、音乐与小说的对话
2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纯属巧合,抑或不谋而合,本期3位作者都从各自经验出发,贡献了不同的“跨界”思考,让我们很难得地欣赏到一场戏剧与小说、音乐与小说、小说家与批评家的三维对话。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包括相声)、历史记叙,乃至学术论文的“跨文体”... 纯属巧合,抑或不谋而合,本期3位作者都从各自经验出发,贡献了不同的“跨界”思考,让我们很难得地欣赏到一场戏剧与小说、音乐与小说、小说家与批评家的三维对话。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包括相声)、历史记叙,乃至学术论文的“跨文体”交流互渗,早就成为小说学的常见论题。小说与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的沟通互鉴,也不时有人谈起,至于研究小说与中西丰富的音乐传统之关系,虽偶有所见,却并非司空见惯。至少对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而言,音乐与小说,至今还是一个颇为陌生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跨文体 学术论文 批评 戏剧 相声 小说 理论建构
下载PDF
论布鲁克斯、沃伦《理解小说》中的批评理论
3
作者 王有亮 《吕梁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9-38,共10页
多年来,国内学界只是将布鲁克斯、沃伦的《理解小说》当作一般的短篇小说集。文章认为,《理解小说》不仅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也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小说批评理论。构成论、情节论、性格论和主题论等,是《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最有特色和... 多年来,国内学界只是将布鲁克斯、沃伦的《理解小说》当作一般的短篇小说集。文章认为,《理解小说》不仅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也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小说批评理论。构成论、情节论、性格论和主题论等,是《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最有特色和价值的是该书批评实践隐含着的情调论。“感伤情调”说为其核心。研究《理解小说》中的批评理论,有助于准确理解“新批评”,进一步丰富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小说 “新批评 批评实践 情调论 感伤情调
下载PDF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英国小说批评中的“概然性”
4
作者 李巧慧 董芳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46-53,107,共9页
概然性一词广泛出现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英国小说批评中。它本身的不确定性、道德主题与它的关系以及它对小说风格的影响证明概然性在其内涵和使用等层面上的复杂性。上述现象尚没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小说模仿现实的... 概然性一词广泛出现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英国小说批评中。它本身的不确定性、道德主题与它的关系以及它对小说风格的影响证明概然性在其内涵和使用等层面上的复杂性。上述现象尚没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小说模仿现实的理论中,概然性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链条。对理查德森、菲尔丁和司各特等作家来说,它不但有助于解释小说如何反映现实,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保证这种反映是真实的、可信的。通过概然性一词的使用,他们旨在批判以罗曼司为代表的旧小说,维护以日常生活为模仿对象的新小说,提高现实主义小说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中叶 19世纪初 英国小说批评 概然性
下载PDF
沃尔特·贝桑特小说批评中的艺术论
5
作者 李巧慧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19世纪末,英美文学界的一个大事件是沃尔特·贝桑特、亨利·詹姆斯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等人对小说艺术的争论。尽管贝桑特的小说观一直被忽视,但作为该事件的导火索必然有其不寻常之处。贝桑特的艺术论背离了道... 19世纪末,英美文学界的一个大事件是沃尔特·贝桑特、亨利·詹姆斯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等人对小说艺术的争论。尽管贝桑特的小说观一直被忽视,但作为该事件的导火索必然有其不寻常之处。贝桑特的艺术论背离了道德中心论,转向小说内部的规律,开创了小说批评的新方向,但也因其对艺术和规律等词的认识不够深入而产生一些漏洞。文章聚焦贝桑特小说批评中的艺术论,分析其根源和目的,反思其历史价值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桑特 小说批评 艺术论
下载PDF
文学批评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舌尖上的身份: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中的饮食、自我与社会》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娜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舌尖上的身份: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中的饮食、自我与社会》是一部体例较为规范的学术著作,选取的是当代食学的重要分野——文学饮食研究领域,此书为文学批评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提供了借鉴:一方面,透过五部于20世纪40—80年代由美国南... 《舌尖上的身份: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中的饮食、自我与社会》是一部体例较为规范的学术著作,选取的是当代食学的重要分野——文学饮食研究领域,此书为文学批评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提供了借鉴:一方面,透过五部于20世纪40—80年代由美国南方女性小说家创作的饮食书写探讨美国南方社会,研究其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社会交往和人情世故、身份认同和社会层级、地区饮食文化的挑战与演变。另一方面,总结了文学饮食研究的价值和难点,即基于田野调查法,以跨学科的视角探讨食物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角色是值得尝试的研究路径,同时从海量文学作品中挑选合适的材料是文学饮食研究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方女性小说 文学批评 饮食文化 文学饮食研究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乡土小说《城南旧事》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
7
作者 王婷 梁林歆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7-93,100,共8页
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著《城南旧事》为二十世纪怀乡文学经典之作。基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11条翻译策略的归纳,结合奈达的文化分类,检索并分析《城南旧事》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使用频次与频率,在译者行为批评的视域... 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著《城南旧事》为二十世纪怀乡文学经典之作。基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11条翻译策略的归纳,结合奈达的文化分类,检索并分析《城南旧事》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使用频次与频率,在译者行为批评的视域下探究译者行为。研究发现,477条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中绝对一般化、语言翻译法的频率最高,以异化策略保留40%以上的文化因素。在译者行为批评的视域下,殷张兰熙与齐邦媛的译者行为以务实性求真为主,传递文化脉络的同时兼顾社会需求,寻求双向文化系统下的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乡土小说 翻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 《城南旧事》
下载PDF
清代小说批评家的“主体意识”研究
8
作者 赵娜娜 黄海云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81,91,共10页
主体意识是理解主体作用的一个关键介质。以清代小说批评家们的“主体意识”为考察对象,探寻其在小说评点文本中的投射,发现清代小说评点家们在小说审美、小说形式、小说理论方面表现出我自为美、我有我形、我画我像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 主体意识是理解主体作用的一个关键介质。以清代小说批评家们的“主体意识”为考察对象,探寻其在小说评点文本中的投射,发现清代小说评点家们在小说审美、小说形式、小说理论方面表现出我自为美、我有我形、我画我像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这种主体精神使他们在小说评点中既坚持自觉继承,又主动另辟蹊径,完成了对传统小说评点方式的超越,对于新时期文艺批评主体话语的建构意义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小说批评 “主体意识” 我自为美 我有我形 我画我像
下载PDF
传统的赓续:论晚清小说批评中的“味”
9
作者 晋海学 王晨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味”是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晚清批评家将其用于对新小说的宣传和阐发之中,充实和丰富了它的内涵。晚清小说批评家对“味”范畴的使用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以“味”品评小说文本,主要集中于故事虚构、情节运思和语言使用等层面;其... “味”是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晚清批评家将其用于对新小说的宣传和阐发之中,充实和丰富了它的内涵。晚清小说批评家对“味”范畴的使用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以“味”品评小说文本,主要集中于故事虚构、情节运思和语言使用等层面;其二,把“味”当作小说的“原质”之一,或者将其看作是区别小说与其他文体的标识,或者将其提升为衡量国外小说翻译水准的标尺。晚清小说批评家对“味”范畴的理解和使用没有脱离古代文论传统,但也能因时而变,表现出兼有汲古与开新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晚清 小说批评 传统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的“谈助”说及其理论义涵
10
作者 杜妍 李桂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77-84,共8页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所谓“谈助”,即作为闲谈助兴的语料,是关于小说意图与功能的系列术语。这些术语的提出基于古代小说口传耳听的生成与传播语境,又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方面。从内容上看,物事、史事、怪事、故事等“事”皆可助...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所谓“谈助”,即作为闲谈助兴的语料,是关于小说意图与功能的系列术语。这些术语的提出基于古代小说口传耳听的生成与传播语境,又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方面。从内容上看,物事、史事、怪事、故事等“事”皆可助谈,“谈助”说指向的是小说文本的博闻与尚趣特性。除认识、娱乐功能外,借各种事象助谈,还可以促成人际间的共情与同理,如同“诗可以群”的风教论,颇具“稗可以群”的命意。传统小说批评中的“谈助”说是古人立足生活经验而提出的一种小说功用观念,它不仅体现了小说之“小”的价值定位,更呼应了小说的“趣谈”本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小说批评 “谈助”说 传播与接受 兴味
下载PDF
20 世纪上半期正讹类小说批评的兴起及其学术内蕴
11
作者 朱泽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6,共9页
正讹类小说批评指更正小说讹误的小说批评文字,明清时期开始零星出现,至20世纪上半期蔚为大观。在此背景下,《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小说第一次被全面系统地指讹摘误。其批评主要从时间舛讹、知识谬误、细节疏漏、情理... 正讹类小说批评指更正小说讹误的小说批评文字,明清时期开始零星出现,至20世纪上半期蔚为大观。在此背景下,《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小说第一次被全面系统地指讹摘误。其批评主要从时间舛讹、知识谬误、细节疏漏、情理不合四个方面着眼,大多允洽确当,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失察之处。民国学者对正讹类小说批评的态度分歧,折射出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正讹类小说批评被赋予了反击索隐、正本清源的文化使命,其求实尚真的学术品格深受当时盛行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在重文法、审美与功用等批评倾向外展示出另外一条批评路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批评 正讹误 文化立场 范式革新
下载PDF
批评的选择——重返“上海批评圈”与先锋小说
12
作者 叶小舟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161-164,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作为文学新潮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强劲的力量,冲击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规约之下的文坛,在此过程中文学批评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上海批评圈”以敏锐的眼光与多维度的探索建构起自身独特的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作为文学新潮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强劲的力量,冲击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规约之下的文坛,在此过程中文学批评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上海批评圈”以敏锐的眼光与多维度的探索建构起自身独特的批评话语,开启了先锋小说的经典化进程,为先锋小说的文学史评价奠定了基础。同时,先锋小说与“上海批评圈”在共时生长的过程中紧密合作,协同建构起彼此的话语空间。但“上海批评圈”的批评活动与先锋小说创作的共生关系也形成一系列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使得“先锋”的退潮与转型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批评圈” 先锋小说 先锋批评
下载PDF
批评话语与创作观念相交织的“作坊式”批评--以毕飞宇《小说课》为例
13
作者 梁静雯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相较于学院派批评,以《小说课》为代表的“作坊式”批评展现出了独特的批评样貌,它不仅突出了批评语言的修辞特征,在批评方式上也更注重从写作过程进入文本,展示了作家批评的异质视角。同时,由于批评主体的作家身份,《小说课》还从整体... 相较于学院派批评,以《小说课》为代表的“作坊式”批评展现出了独特的批评样貌,它不仅突出了批评语言的修辞特征,在批评方式上也更注重从写作过程进入文本,展示了作家批评的异质视角。同时,由于批评主体的作家身份,《小说课》还从整体结构与细节雕琢两方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观念,说明了小说创作的基本方法。在文学逐渐被边缘化的今天,这一批评话语与创作观念相交织的“作坊式”批评对构建大众阅读,培养新生代作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重新唤醒了大众对经典的兴趣,也使得不同圈层的文学群体得以相互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坊式”批评 小说课》 毕飞宇 批评 创作
下载PDF
目录学与古代小说批评研究的跨视域——《〈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读后
14
作者 王祥辰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9期125-126,共2页
近些年来,学界一直探讨古代小说批评研究应当如何拓展视角与革新方法。扬州大学温庆新教授所撰《〈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4月)一书,从传统目录学知识结构与清代“官学”体系切入,以《四库... 近些年来,学界一直探讨古代小说批评研究应当如何拓展视角与革新方法。扬州大学温庆新教授所撰《〈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4月)一书,从传统目录学知识结构与清代“官学”体系切入,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的学术批评为研究对象,细究《四库全书总目》小说批评的本质特征与思想史意义,这无疑为古代小说批评的跨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学术批评 传统目录学 《四库全书总目》 扬州大学 革新方法 知识结构 小说批评
下载PDF
新时期第一代蒙古文小说批评家的历史贡献
15
作者 阿力玛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5期172-186,218,219,共17页
一个时代的文学,必然孕育出反映其时代特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群体。新时期蒙古文小说批评的第一代奠基者,是指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前后持续深耕于文学理论批评事业的... 一个时代的文学,必然孕育出反映其时代特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群体。新时期蒙古文小说批评的第一代奠基者,是指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前后持续深耕于文学理论批评事业的先驱者。这一代批评家横跨不同历史阶段,投身理论批评工作,凭借他们丰硕的研究成果与独到的理论洞见,在蒙古族小说批评史上树立了一座又一座里程碑,并开创了诸多“首次”。他们对新时期蒙古文小说批评事业的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材料建设、理论探索及人才培养等三方面。公正地评价和总结第一代批评家的历史贡献和典范作用,对于加快构建小说批评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文小说 第一代理论批评 贡献
下载PDF
问题、工夫与视野的价值透显——评温庆新《<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
16
作者 李春强 《学术评论》 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作品的论著可谓卷帙浩繁,专注于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论著也是不胜枚举,然而,要做到力透纸背也并不容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温庆新教授新著《〈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作品的论著可谓卷帙浩繁,专注于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论著也是不胜枚举,然而,要做到力透纸背也并不容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温庆新教授新著《〈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以下简称“温著”),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的方式、特征、内容及意义为研究对象,深度建构其学术批评价值与历史意义,可以说问题导向突出、考辨工夫扎实、学术视野宏阔,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总目》 学术批评 学术水准 中国古代小说 问题导向 学术视野 内容及意义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批评话语的本土化建构——以1980年代马原小说批评为中心
17
作者 翟传秀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0-101,共12页
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尤其是先锋文学批评,经常被笼统定性为:有开拓传统批评视野之功,但普遍借鉴西方现代文论,多是理论的套用,忽略了传统批评方法。作为1980年代批评场域里一个富有症候性的个案,马原小说批评呈现的话语逻辑汇集出20世纪8... 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尤其是先锋文学批评,经常被笼统定性为:有开拓传统批评视野之功,但普遍借鉴西方现代文论,多是理论的套用,忽略了传统批评方法。作为1980年代批评场域里一个富有症候性的个案,马原小说批评呈现的话语逻辑汇集出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多元、丰富的面貌,展现了其于理论资源选择上的创造性、对话性以及话语建构上的国别特色与时代特征。从小说文本的阅读到批评文本的写作,1980年代的马原小说批评具体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资源转化策略与话语建构:一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启用;三是对于西方现代文论的中国式阐释,展示了1980年代批评家们多面的思想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原小说批评 先锋文学批评 1980年代 本土化 话语建构
下载PDF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
18
作者 樊永松 《华章》 2024年第11期0042-0044,共3页
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深入解读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通过对小说中环境危机、消费主义与生态破坏、媒体与信息过剩,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断裂与重建等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与疏离。文章指出,... 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深入解读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通过对小说中环境危机、消费主义与生态破坏、媒体与信息过剩,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断裂与重建等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与疏离。文章指出,《白噪音》不仅展现了消费文化和科技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反思了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通过从生态批评视角的解读,进一步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社会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小说解读 《白噪音》
下载PDF
《理解小说》: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有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8-96,共9页
“新批评”理论已被国内学界标签化、简单化了。一般认为,由于割断了文本与社会、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联系,它已堕入纯粹的形式主义泥淖。本文认为,对“新批评”的认识,除了概论式的宏观研究以外,还要对其众多的经典文本作深入细... “新批评”理论已被国内学界标签化、简单化了。一般认为,由于割断了文本与社会、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联系,它已堕入纯粹的形式主义泥淖。本文认为,对“新批评”的认识,除了概论式的宏观研究以外,还要对其众多的经典文本作深入细致的微观分析。通过系统考察布鲁克斯、沃伦的《理解小说》,我们发现:作为“新批评”的经典文本,《理解小说》并未“堕入纯粹的形式主义泥淖”,在强调文学内部因素的同时,它还特别注重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对作家个人经验和创作意图的考察,注重小说与读者关系的研究。《理解小说》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批评,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批评 布鲁克斯 沃伦 《理解小说 形式主义批评
下载PDF
艾丽斯·沃克的女性小说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春 张婕妤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77-181,共5页
在艾丽斯.沃克的女性小说中,她所描写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虽然她们受尽各种痛苦,遭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但是不同的女性在遭受迫害时态度不同,因此她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在不断的抗争中,新女性的出现让黑人... 在艾丽斯.沃克的女性小说中,她所描写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虽然她们受尽各种痛苦,遭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但是不同的女性在遭受迫害时态度不同,因此她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在不断的抗争中,新女性的出现让黑人女性看到了曙光。她们顽强不屈,勇于向男权世界抗争。这种与命运抗争精神是黑人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沃克小说的社会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 女性小说 女性命运 新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