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启蒙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画作
1
作者 漆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70-77,共8页
乾隆时期供奉清廷的外国传教士画家艾启蒙,生逢清朝统一西域和土尔扈特东归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乾隆统一西域,他参与了绘制《乾隆平定西域战图》;就土尔扈特东归,他绘有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等画像,还有《宝吉骝图》和《白鹰图》等... 乾隆时期供奉清廷的外国传教士画家艾启蒙,生逢清朝统一西域和土尔扈特东归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乾隆统一西域,他参与了绘制《乾隆平定西域战图》;就土尔扈特东归,他绘有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等画像,还有《宝吉骝图》和《白鹰图》等,成为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东归的重要历史文物,本文结合亲历者乾隆帝的有关诗作,档案记载及今人的研究成果,论述艾启蒙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画作,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还有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无疑值得我们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启蒙 土尔扈特 东归画作 乾隆诗作
下载PDF
《活计档》所见传教士画家艾启蒙于乾隆朝如意馆的绘制影迹
2
作者 孙启 《美术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清代宫廷绘画的一大特色即是加入了外来技法,其与传统绘画的交汇,为当时讲求正统法度的画坛,注入了些许活力,呈现出某种实验性的“中西融合”之画面效果。而关注到此类绘画,则不得不提及作为东西方艺术交流媒介、将西洋技法引入清宫内... 清代宫廷绘画的一大特色即是加入了外来技法,其与传统绘画的交汇,为当时讲求正统法度的画坛,注入了些许活力,呈现出某种实验性的“中西融合”之画面效果。而关注到此类绘画,则不得不提及作为东西方艺术交流媒介、将西洋技法引入清宫内廷的传教士画家群体,其中就包括清代画史中未曾受到太多关注的艾启蒙。本文将以《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的记载为史料基础,围绕艾启蒙的工作种类、绘画方式、擅作题材等各方面创作情况展开论述,试图还原与揭露这位传教士画家于清代宫廷作画机构中的绘制影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馆 宫廷绘画 传教士画家 乾隆朝 艾启蒙
原文传递
王致诚、艾启蒙和潘廷章的油画 被引量:6
3
作者 聂崇正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60-62,40,共4页
随着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油画这一外来的画种在中国出现和落户的时间,已经向前推了三百多年,过去一度把油画的出现划在清末,甚至说民国年间中国赴欧洲或日本的留学生才把油画带回中国,看来都是不够确切的。
关键词 艾启蒙 王致诚 廷章 北京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 潘廷璋 刚多尔济 民国年间 前推 文人画家
原文传递
中西合璧形神兼备--曹小山先生色粉画作品赏评
4
作者 黄丹麾 《南腔北调》 2022年第6期48-57,共10页
一中西方的绘画本来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拓进,中西方绘画的碰撞、互融与共生,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中西方艺术交融最早肇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带来了西方油画《圣母子像》,... 一中西方的绘画本来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拓进,中西方绘画的碰撞、互融与共生,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中西方艺术交融最早肇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带来了西方油画《圣母子像》,其写实的逼真性令中国的画家倍感新鲜。尔后,在清代的康熙和乾隆年间,又有郎士宁、艾启蒙、王致诚、安德义等外国画家供职内廷,以西方的绘画观念和造型技法影响了中国画的艺术创作。由此可见,第一次进行国画“西化”试验的并不是中国艺术家,而是来到中国的西方画师。这些画师的艺术实践在中国画史上一度引起国人的关注,但以正统文化标准和中国文人的欣赏惯性来衡量,西方的美术作品处在“非雅赏也”,为“好古者所不取”的尴尬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观念 美术作品 色粉画 王致诚 郎士宁 圣母子 西方油画 艾启蒙
下载PDF
西洋画在中国的“肇始期”汇考 被引量:13
5
作者 阮荣春 《艺苑(美术版)》 1989年第1期15-19,28,共6页
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值得提出的一件大事是西洋画的引进。西洋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确立了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时在鸦片战争以后。但是,在此之前尚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肇始期,由于实物与文献的缺乏,以往的研究往往对鸦片战争以后西洋画的... 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值得提出的一件大事是西洋画的引进。西洋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确立了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时在鸦片战争以后。但是,在此之前尚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肇始期,由于实物与文献的缺乏,以往的研究往往对鸦片战争以后西洋画的发展论述较多,而对于这个肇始阶段则涉及甚少。这是西洋画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世宁 油画家 中国油画 艾启蒙 王致诚 焦秉贞 丁观鹏 丁云鹏 十七世纪 关乔昌
下载PDF
乾隆时期的写真画唐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子林 《中国书画》 2004年第3期72-75,共4页
写真画唐卡(1)与传统肖像画唐卡(2)不同。写真画唐卡产生于乾隆时期,它是利用西洋透视技法,直接对描绘者写生,如同照相机一样,把人物准确地再现出来,人物形象准确逼真。而传统肖像画唐卡则强调神似,很少直接对描绘者写生,而是经过观察... 写真画唐卡(1)与传统肖像画唐卡(2)不同。写真画唐卡产生于乾隆时期,它是利用西洋透视技法,直接对描绘者写生,如同照相机一样,把人物准确地再现出来,人物形象准确逼真。而传统肖像画唐卡则强调神似,很少直接对描绘者写生,而是经过观察、体会、揣摩和感情交流,在抓住对方内在神气和本质特征后,再追忆默写,是一种背拟的创作方法。故宫现存之《六世班禅佛像》、《三世章嘉佛像》、《乾隆皇帝佛像》等属写真画唐卡,这类唐卡融合了西洋写实技法和传统山水技法,为传统唐卡注入了新的活力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 写真画 乾隆时期 艾启蒙 郎世宁 乾隆皇帝 青绿山水 宫廷绘画 喀尔喀 丁观鹏
下载PDF
以耶稣会士新体画为例试论清代热河(乾隆朝)的中西艺术交流 被引量:2
7
作者 汤斌 王宏昊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9-103,共5页
耶稣会士画家作为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的一个特殊群体,供职于清朝政治权利的中心,是清代中前期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耶稣会士的生动具体的画卷,不仅反映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也见证了清代热河成为清政府处理民族、外... 耶稣会士画家作为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的一个特殊群体,供职于清朝政治权利的中心,是清代中前期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耶稣会士的生动具体的画卷,不仅反映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也见证了清代热河成为清政府处理民族、外交政务的重要场所。在清代热河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活动通过耶稣会士的画笔被记录下来,成为清代历史的纪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山庄 木兰围场 海西画法(新画法) 郎世宁 王致诚 艾启蒙
下载PDF
为慈禧代笔的女画家缪嘉惠
8
作者 林世明 《文史杂志》 1993年第3期23-24,共2页
缪嘉惠,字素筠,是清未名满北京宫廷内外的著名女画家,原籍云南。缪嘉惠生长在书香门第,其父缪树勋是清代甲午间举人。缪嘉惠自幼聪明好学,诗书礼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以丹青、篆刻最佳。
关键词 缪嘉 女画家 样样精通 艾启蒙 字素 恽寿平 西充县 摺扇 历史演义 武装反抗
下载PDF
永远的彩虹——西洋画家与避暑山庄清代绘画艺术
9
作者 白萌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罗可可艺术 画家 美术家 王致诚 西洋 郎士宁 艾启蒙 乾隆皇帝
下载PDF
名画鉴赏
10
《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第12X期2-2,共1页
哨鹿是清代宫廷一种狩猎活动,由人戴上鹿头并摹仿鹿的鸣叫声,以引诱鹿群,待鹿群闻声而到时,猎者以弓箭火枪射杀。此画描绘康熙帝及其侍从人员骑着骏马。
关键词 哨鹿 鸣叫声 狩猎活动 清代宫廷 万树园 郎世宁 清代画家 艾启蒙 安德义 意大利米兰
下载PDF
被低估的民初油画——民初油画升值潜力试析
11
作者 陈姗 《收藏与投资》 201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前些年,民初油画的价格太低了,低得有点可怜。近些年,民初油画的潜力太大了,大得有点可怕。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最早可见的是西洋传教士创作的油画,代表人物有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以宗教和商业性油画为主。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 前些年,民初油画的价格太低了,低得有点可怜。近些年,民初油画的潜力太大了,大得有点可怕。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最早可见的是西洋传教士创作的油画,代表人物有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以宗教和商业性油画为主。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开,大量有识之士或东渡扶桑,或游学欧美,东西方艺术得到充分交流。据统计,约有300人次走出国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家 升值潜力 中国油画 艾启蒙 郎世宁 潘玉良 东西方艺术 升值空间 王致诚 走出国门
下载PDF
“中西合璧”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创新模式之反思
12
作者 黄丹麾 刘晓陶 《中国书画》 200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洋的《圣母子像》,其写实的逼真性令中国的画家倍感新鲜。尔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有郎士宁、艾启蒙、王致诚、安德又等外国画家供职内廷,以两洋的绘画观念、造型技法,用中国的工具材料... 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洋的《圣母子像》,其写实的逼真性令中国的画家倍感新鲜。尔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有郎士宁、艾启蒙、王致诚、安德又等外国画家供职内廷,以两洋的绘画观念、造型技法,用中国的工具材料进行艺术创造,这就是"中两合璧"的由来。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最早进行中西合璧试验的并不是中国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学 郎士宁 绘画观念 艾启蒙 工具材料 艺术创造 王致诚 中国艺术家 造型观念 林风眠
下载PDF
《最美花鸟画100幅》
13
作者 林木 杨冬 《连环画报》 2023年第9期1-1,共1页
这幅作品画庭苑梧桐树下,奇石立,桂菊竞芳,两只白兔伏地嬉戏,情态生动。画面意境优美,一派祥和,当是为中秋佳节而作。值得注意的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若干西方画家在宫廷的绘画机构中效力,其中代表性画家有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 这幅作品画庭苑梧桐树下,奇石立,桂菊竞芳,两只白兔伏地嬉戏,情态生动。画面意境优美,一派祥和,当是为中秋佳节而作。值得注意的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若干西方画家在宫廷的绘画机构中效力,其中代表性画家有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他们除了自己创作外,还向其他宫廷画家传授西方画技,使这一时期的宫廷绘画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画风。冷枚的绘画老师焦秉贞便深受其影响,曾以透视法画山水、亭台、楼阁。从这幅《梧桐双兔图》中,同样也可以看出西洋绘画的痕迹,如白兔毛皮质感的刻画参以西方绘画的明暗法,白兔的眼睛在乌黑的眼珠上以白色点出高光,都是在传统绘画中罕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绘画 宫廷画家 王致诚 郎世宁 艾启蒙 冷枚 西方绘画 中西合璧
原文传递
画狗重点是拙笨
14
作者 任万杰 《做人与处世》 2023年第18期61-61,共1页
康熙年间,郎世宁进入如意馆。郎世宁画功深厚,能力全面,精于肖像、花鸟、走兽,特别画狗,简直惟妙惟肖,留有《十骏犬图》传世。乾隆十年,艾启蒙来到中国,师从郎世宁学画,主攻画狗。艾启蒙非常聪明,学了一段时间。
关键词 郎世宁 康熙年间 如意馆 艾启蒙 惟妙惟肖 主攻
原文传递
渥巴锡及相关历史人物油画像考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雅琴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88,共13页
2012年现世的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功格、恳泽画像以及迄今尚未现世的舍楞、默们图、沙喇扣肯、雅兰丕勒、德勒德什、达木拜扎勒桑画像,均系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下旬清宫西洋画家艾启蒙在避暑山庄绘制。策伯克多尔济为渥巴锡的堂侄而非其... 2012年现世的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功格、恳泽画像以及迄今尚未现世的舍楞、默们图、沙喇扣肯、雅兰丕勒、德勒德什、达木拜扎勒桑画像,均系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下旬清宫西洋画家艾启蒙在避暑山庄绘制。策伯克多尔济为渥巴锡的堂侄而非其婿,且年长于渥巴锡。布彦楚克、策伯克扎布、奇里布、诺海、蒙滚画像以及迄今尚未现世的巴木巴尔画像,则是乾隆三十七年秋首次到热河瞻觐时所绘,是否艾启蒙绘制,尚难定论。布彦楚克画像将其封爵题为"和硕特贝勒"属错误,应为"和硕特贝子"。阿喇克巴画像当系乾隆四十七年秋首次到热河瞻觐时所绘,艾启蒙决非其绘制者。2012年现世的渥巴锡等十人画像,既与乾隆三十六年艾启蒙所绘福隆安等"脸像八幅"无关,也不完全等同于艾启蒙同年所绘渥巴锡等"脸像十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尔扈特 和硕特 渥巴锡 油画像 艾启蒙
原文传递
《平定准部回部战图》铜版画原版补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崇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88,共6页
本文围绕中国国家博物馆"启蒙的艺术"展览中的几件铜版画原版,补充介绍了其画面内容、制作经过、参与制作的人员、收存地点等等相关资料。
关键词 铜版画 郎世宁 艾启蒙 平定准部回部战图 平定金川战图
原文传递
清宫外国画家谈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崇正 《美术》 1985年第5期64-67,共4页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封闭式的,在它们久远的发展历史中,除去自身的变化外,同时也在不间断地吸收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东方和西方都是如此。当然,这种交流的媒介不尽相同,有的是以战争,有的是以贸易...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封闭式的,在它们久远的发展历史中,除去自身的变化外,同时也在不间断地吸收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东方和西方都是如此。当然,这种交流的媒介不尽相同,有的是以战争,有的是以贸易,有的是以宗教,但结果却是差不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的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世宁 王致诚 文化交流 中国画家 艾启蒙 乾隆时期 廷章 西域战图 宫廷画家 贺清泰
原文传递
乾隆西域武功图及铜版印刷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晓原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0-42,共3页
乾隆帝晚号'十全老人',矜夸其用兵边疆的所谓'十全武功'。其中,对于西北诸战役的胜利他尤为重视,多次命人绘图纪功。由此引出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别开生面的一章。
关键词 十全武功 铜版印刷 中西文化交流史 安德义 郎世宁 艾启蒙 蒋友仁 阿玉锡 回部 制版印刷
原文传递
论当今中国画发展的几种流向
19
作者 刘新 《南方文坛》 1993年第1期51-55,共5页
中国的传统卷轴画在19世纪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绘画的挑战,一直是信心百倍,自满自足地发展着自己的笔墨体系和延续着文人画的审美意识;其间,偶尔有一些三流的西洋画随着传教的方式进入国门,因规模不大,终究不能形成正式的中西交流;... 中国的传统卷轴画在19世纪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绘画的挑战,一直是信心百倍,自满自足地发展着自己的笔墨体系和延续着文人画的审美意识;其间,偶尔有一些三流的西洋画随着传教的方式进入国门,因规模不大,终究不能形成正式的中西交流;相反,还被清朝画家邹一桂等辈嘲讽为不入画品的俗工画种。因而,艾启蒙、郎士宁等外籍画家虽身怀西方三流画技,但以画师身份服务于中国宫庭时,也不得不顺应中国的审美时尚,画一些不中不西的画。然而,时过境迁,在本世纪末期的今天,虽然中国画和西画仍在交锋,但俗工画种的看法毕竟是成为历史了。西画不仅在中国站稳了脚根,还对传统中国画形成了多面影响,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中国画的自身变革。因此,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的变革、发展、实际是以国粹为中心背景,以西画为牵线,如此来回、左右和高低地摆动着。从康有为、陈独秀倡导中国画变革开始,西画就不停地在中国画周围以渗透的方式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发展 郎士宁 卷轴画 艾启蒙 邹一桂 画品 传统山水画 当代中国画 中国宫 花鸟画创作
原文传递
也谈中国画的几个问题(续完)——与侗(广娄)同志商榷
20
作者 曾景初 林凡 《美术》 1980年第11期9-10,共2页
除上文分析的两点外,下边有些问题也得谈谈: 《侗文》在为士大夫“趣味”争辩中,暴露的问题是很多的,我们不准备一一谈及,只打算作个统计来就正于侗(广娄)同志。《侗文》承认一切文学艺术都来自民间,而后才渐渐被士大夫所掌握。这是对... 除上文分析的两点外,下边有些问题也得谈谈: 《侗文》在为士大夫“趣味”争辩中,暴露的问题是很多的,我们不准备一一谈及,只打算作个统计来就正于侗(广娄)同志。《侗文》承认一切文学艺术都来自民间,而后才渐渐被士大夫所掌握。这是对的。但应当看到,在许多美术领域中,“士大夫”并没有掌握到,因而就没有旺盛的生命力了吗?不见得。在我国众多的文化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领域 商品画 郎世宁 中西绘画 曹仲达 宫廷画家 弄笔墨 艾启蒙 安德义 郭若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