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9年版《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何以有两种不同版本?——兼评西姆拉会议(1913—1914) 被引量:13
1
作者 柳升祺 《中国藏学》 CSSCI 1990年第1期3-30,共28页
辛亥革命后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西藏,迫使当时北洋政府同意召开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是妄图分裂我国西藏领土的影响极为恶劣而深远的会议。柳升祺教授因研究藏族近代史而对西姆拉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认真读了我国李铁铮教授、英... 辛亥革命后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西藏,迫使当时北洋政府同意召开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是妄图分裂我国西藏领土的影响极为恶劣而深远的会议。柳升祺教授因研究藏族近代史而对西姆拉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认真读了我国李铁铮教授、英国的兰姆、马克斯韦尔和印度的古普塔等学者的有关著作。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国外学者受到限制,使这次会议的事实真相得不到彻底揭露,加之某些国外御用作家故意掩盖事实或制造混乱,更为此问题的澄清增添了困难。柳升祺教授从《艾奇逊条约集》真伪版本入手,在前人基础之上,加以他访英之便查阅有关档案和著述,再结合他自己的研究结果写成此文,本刊乐于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姆拉会议 艾奇逊条约集 西藏 印度政府 印度事务部 西姆拉草约 中印边界 不同版本 麦克马洪线 达赖喇嘛
下载PDF
英国如何伪版《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公开“麦克马洪线”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皓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102,共12页
为了使1914年私自所划“麦克马洪线”“合法化”,英国设法在1938年出版、伪称是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中公布有关“文件”。在制定伪版前,英国政府一方面了解“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尤其是达旺地区的西藏地方政府的设官... 为了使1914年私自所划“麦克马洪线”“合法化”,英国设法在1938年出版、伪称是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中公布有关“文件”。在制定伪版前,英国政府一方面了解“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尤其是达旺地区的西藏地方政府的设官征税情况,一方面派遣古德入藏要求噶厦书面接受“麦克马洪线”,使伪版公布更有“法律性”。噶厦拒绝接受,并指出达旺向来为中国领土。英国不顾一切伪版了《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同时在印度测绘局出版地图上显示“麦克马洪线”作为中印边界东段已定国界。这给中印边界争端留下了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版《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 1914年西姆拉“条约” 古德
下载PDF
艾奇逊石墨化炉炉温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顾鹂鋆 温治 +1 位作者 豆瑞锋 杨培培 《冶金能源》 2012年第5期28-32,38,共6页
在分析炉内电热特性的基础上,采用C#程序语言建立了通用的石墨化炉热-电耦合数学模型软件,通过大规模的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操作参数对石墨化炉内温度分布和演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焙烧品放置位置和堆垛数能确保焙烧品温度均... 在分析炉内电热特性的基础上,采用C#程序语言建立了通用的石墨化炉热-电耦合数学模型软件,通过大规模的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操作参数对石墨化炉内温度分布和演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焙烧品放置位置和堆垛数能确保焙烧品温度均匀,提高整个炉子的成品率。其次,递减的供压曲线使得焙烧品温度更高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奇逊石墨化炉 热-电耦合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艾奇逊与美国的对台政策(1949-1953)
4
作者 肖蔚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8-30,37,共4页
艾奇逊任国务卿期间,在台湾问题上施加了一定影响,是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决策人,但其影响力前后差距甚大,从中明显反映出当时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化。
关键词 艾奇逊 对台政策 制约因素
下载PDF
用艾奇逊炉在不同温度提纯碳纳米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隆波 王月雷 +3 位作者 钟良伟 郭纪林 曾志鹏 曾效舒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11-1920,共10页
利用艾奇逊炉分别在3 000℃和2 800℃下进行碳纳米管的提纯实验。利用ICP、EDS、TGA检测了提纯碳纳米管的主要催化金属含量、灼烧残余物含量;用四探针薄膜电阻仪检测其电阻率;利用SEM、XRD、FT-IR研究了不同温度提纯碳纳米管的组织结构... 利用艾奇逊炉分别在3 000℃和2 800℃下进行碳纳米管的提纯实验。利用ICP、EDS、TGA检测了提纯碳纳米管的主要催化金属含量、灼烧残余物含量;用四探针薄膜电阻仪检测其电阻率;利用SEM、XRD、FT-IR研究了不同温度提纯碳纳米管的组织结构变化和表面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艾奇逊炉在不同温度下提纯的碳纳米管都可以有效降低碳纳米管粉体中的催化金属含量和灼烧残余物含量,满足动力电池导电剂要求。与原生碳纳米管比较,3 000℃提纯的碳纳米管的电阻率显著下降,石墨晶化程度提高;而2 800℃提纯的碳纳米管的电阻率略有提高,石墨晶化程度变化不大,表面官能团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高温纯化 艾奇逊 体积电阻率 石墨晶化
下载PDF
艾奇逊石墨化炉裂纹废品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向军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47,共3页
主要介绍了大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炭素分公司针对2005年艾奇逊石墨化炉发生的一系列裂纹废品事故所进行的有关调查分析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并以2006年的运行结果对所采取措施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艾奇逊石墨化炉 裂纹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下载PDF
艾奇逊炉提纯碳纳米管的组织结构性能表征
7
作者 钟良伟 郭纪林 +1 位作者 曾志鹏 曾效舒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72-1280,共9页
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已经在中国得到了普遍应用,作为电池导电剂的碳纳米管需要提纯处理。本文研究了利用艾奇逊炉对化学气相沉积的碳纳米管在3 000℃进行提纯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电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 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已经在中国得到了普遍应用,作为电池导电剂的碳纳米管需要提纯处理。本文研究了利用艾奇逊炉对化学气相沉积的碳纳米管在3 000℃进行提纯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电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拉曼光谱分析仪,四探针薄膜电阻仪对艾奇逊炉提纯的碳纳米管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高温提纯的碳纳米管的含铁量可降低到71ppm,氧化物含量低于0.45wt%,晶格缺陷大幅减少,石墨组织结构完整,表面官能团少,具有体积电阻率0.050~0.035Ω·cm,作为电池电极的导电材料,可以用于动力电池正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艾奇逊 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提纯 电阻率 石墨化
下载PDF
艾奇逊炉石墨电极的结构热场分析
8
作者 王晶 李阳 《工业加热》 CAS 2018年第1期5-7,共3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艾奇逊碳化硅合成炉中的石墨电极进行热场分析,同时研究了杂质颗粒对于电极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极上温度分布基本均匀,除与炉芯直接相连部分外,大部分温度维持在90~150℃。同时可以看出电极中杂质粒子的存在会造成...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艾奇逊碳化硅合成炉中的石墨电极进行热场分析,同时研究了杂质颗粒对于电极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极上温度分布基本均匀,除与炉芯直接相连部分外,大部分温度维持在90~150℃。同时可以看出电极中杂质粒子的存在会造成明显的温度梯度,随着杂质粒子粒径的增加温度梯度也在增加,生产中可在电极表面进行抗氧化喷涂处理,提高电极的纯净度从而延长电极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奇逊 石墨电极 热场分析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前后艾奇逊的对华政策主张
9
作者 林利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89-96,共8页
1949年1月20日,艾奇逊出任美国国务卿,次日,蒋介石“引退”,美国对华政策作何选择一时更为引人瞩目。其时人民解放战争胜负已成定局,蒋政权全面崩溃和中共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上任伊始,艾奇逊必须回答这些问题:1.如何对待蒋政权,是... 1949年1月20日,艾奇逊出任美国国务卿,次日,蒋介石“引退”,美国对华政策作何选择一时更为引人瞩目。其时人民解放战争胜负已成定局,蒋政权全面崩溃和中共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上任伊始,艾奇逊必须回答这些问题:1.如何对待蒋政权,是继续支持它还是抛弃它,2.如何对待呼之欲出的新政权,是承认它还是公开敌视它?3.实行什么样的对台政策?是把它归还给新中国还是割裂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奇逊 美国对华政策 承认新中国 对台政策 美国政府 蒋介石 中共政策 政权 杜鲁门 台湾局势
下载PDF
艾奇逊坚持从台湾脱身
10
作者 张昆生 《观察与思考》 2004年第5期48-49,共2页
国务院和军方意见相左 美国军方从一九四八年底开始即反复提出:如台湾落入中共手中,会对美国的安全发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它强调美国要使用一切适当的外交和经济手段"保住台湾".但国务院认为只用外交和经济手段保不住台湾,因而... 国务院和军方意见相左 美国军方从一九四八年底开始即反复提出:如台湾落入中共手中,会对美国的安全发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它强调美国要使用一切适当的外交和经济手段"保住台湾".但国务院认为只用外交和经济手段保不住台湾,因而要军方确定台湾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否如此重要,以至于美国在必要时将用武力来保住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奇逊 外交 海军 国务院 参议员 共和党 杜鲁门 军队 台湾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下载PDF
艾奇逊们的迷梦和民主个人主义——读毛选关于“民主个人主义”的论述
11
作者 汤子琼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4-16,25,共4页
一九四九年在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事力量已全面崩溃,失败已成定局。有鉴于此,同年八月五日,美国政府发表了中美关系的白皮书,发出了将败前的哀鸣;但它们仍要遵循捣乱、失败、再捣乱的逻辑。艾奇逊说什么... 一九四九年在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事力量已全面崩溃,失败已成定局。有鉴于此,同年八月五日,美国政府发表了中美关系的白皮书,发出了将败前的哀鸣;但它们仍要遵循捣乱、失败、再捣乱的逻辑。艾奇逊说什么“……中国悠久的文明和他的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失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我认为都应当得到我们的鼓励”(《毛选》第1375页)。毛泽东为了教育全国人民认清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本质,针对白皮连续发表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五篇光辉论著。其中对美国政府所期望的民主个人主义作了专门的全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个人主义 艾奇逊 平津三大战役 社会主义道路 中美关系 一九 精神枷锁 反社会主义 军事力量 党的基本路线
下载PDF
苏修的《中国近代史》和艾奇逊的“白皮书”
12
作者 徐立亭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5年第5期73-78,共6页
一九七二年,苏修叛徒集团把精心炮制十五年的《中国近代史》公诸于世。充当该书主编的是齐赫文斯基。这本书,不仅在观点上极端反动,而且在史料上错误百出,暴露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妨碍齐赫文斯基们信口开河、胡说八... 一九七二年,苏修叛徒集团把精心炮制十五年的《中国近代史》公诸于世。充当该书主编的是齐赫文斯基。这本书,不仅在观点上极端反动,而且在史料上错误百出,暴露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妨碍齐赫文斯基们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看到他们的这副嘴脸,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当年的艾奇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艾奇逊 叛徒集团 错误百出 皮书 中国历史 史料 太平天国 嘴脸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下载PDF
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艾奇逊致国务卿电报一组(1937.11.23—1938.3.14)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夏鸣 丁毅明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54,共10页
随着中国政府宣布撤离南京前往汉口和重庆,1937年11月22日美国大使离开南京前往汉口。由于南京尚有18名美国公民拒绝撤离,大使馆二等秘书艾奇逊、帕克斯顿和武官助理罗伯茨上尉留在南京大使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及与国务院保持通讯联系... 随着中国政府宣布撤离南京前往汉口和重庆,1937年11月22日美国大使离开南京前往汉口。由于南京尚有18名美国公民拒绝撤离,大使馆二等秘书艾奇逊、帕克斯顿和武官助理罗伯茨上尉留在南京大使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及与国务院保持通讯联系。12月7日艾奇逊认为他们已为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做了能做的一切,并将自己的住所留给美国人在危急时刻使用。12月9日,光华门等地爆发战斗,艾奇逊等一行于下午3时离开南京市区,登上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帕奈号撤离南京。以下一组电报①报告了其间南京的情况和发生的事件以及他们亲历帕奈号遭受到轰炸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驻华大使馆 艾奇逊 南京 日军轰炸 帕奈号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话语体系及其当代价值——以毛泽东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为文本考察
14
作者 谢婧 《长征学刊》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对此,毛泽东亲自撰写了五篇文章与之进行斗争。斗争话语的产生,是为了揭穿美国假和平的面具,揭露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戳穿美国民主党企图为自己辩护的意图。在斗争话语...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对此,毛泽东亲自撰写了五篇文章与之进行斗争。斗争话语的产生,是为了揭穿美国假和平的面具,揭露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戳穿美国民主党企图为自己辩护的意图。在斗争话语的基础上可以凝练出一套斗争话语体系,即以比较视野阐明话语主体的斗争逻辑,以革命实践批驳斗争对象的荒谬言论,以教育话语增强斗争路径的阶级基础。斗争话语体系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斗争话语体系是实现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是迎击外部环境施压的主要抓手,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必备武器。因此,中国还需要在众多领域嵌入斗争话语体系,以实现斗争话语的空间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争 话语体系 白皮书 毛泽东 艾奇逊
下载PDF
艾奇逊、摩根索与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
15
作者 戴维.麦克林 时殷弘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7-132,共16页
1957年间 ,前国务卿艾奇逊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泰斗摩根索通信 ,讨论杜鲁门政府不承认新中国问题。考证和分析表明 ,已解密多年但一直被忽视的这些信件很有助于否定至今仍流行的一种观点 ,即艾奇逊在 1 94 9至 1 950年试图与中国共... 1957年间 ,前国务卿艾奇逊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泰斗摩根索通信 ,讨论杜鲁门政府不承认新中国问题。考证和分析表明 ,已解密多年但一直被忽视的这些信件很有助于否定至今仍流行的一种观点 ,即艾奇逊在 1 94 9至 1 950年试图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但主要由于美国舆论和国会反对而无法如愿。艾奇逊在信中为辩护不承认政策而宣称的“现实主义”从属于反共反苏意识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华政策 外交承认 艾奇逊 摩根索
原文传递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16
作者 王道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2年第1期101-108,184,共9页
战后初期,以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为代表的众多高层官员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应该延续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理念:唯有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共识方可构建起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秩序.因此,在原子能这一关键问题上实现信息共享即刻... 战后初期,以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为代表的众多高层官员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应该延续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理念:唯有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共识方可构建起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秩序.因此,在原子能这一关键问题上实现信息共享即刻成为美苏联合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一系列管控方案相继失败,艾奇逊倾力打造的"国际原子能管控计划"彻底破产,遏制思维继而全面主导西方世界.作为战后美国外交决策的核心人物,艾奇逊转而青睐冷战思维,美国政府即刻开启了扶植欧洲、抑制苏联的外交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史汀生备忘录 艾奇逊-利连撒尔报告 巴鲁克计划 美苏合作
原文传递
艾奇逊石墨化炉的停炉判断
17
作者 杨伟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58,共4页
现阶段艾奇逊石墨化炉均采用定功率配电的功率送电曲线来控制炉芯温度的上升速率,以累计电量最终达到计划电量为停电依据,这种方法有很多缺陷。理想的停炉方式应根据石墨化后期炉阻变化、最小炉阻持续时间和电量单耗准确判断石墨化停炉... 现阶段艾奇逊石墨化炉均采用定功率配电的功率送电曲线来控制炉芯温度的上升速率,以累计电量最终达到计划电量为停电依据,这种方法有很多缺陷。理想的停炉方式应根据石墨化后期炉阻变化、最小炉阻持续时间和电量单耗准确判断石墨化停炉的最佳时机,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电量,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奇逊石墨化炉 停炉判断
原文传递
“驳艾奇逊”引起的风波
18
作者 成一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27,共2页
1950年1月19日,毛泽东出访苏联时,在下榻的莫斯科姐妹河斯大林的第二别墅,用胡乔木的名义,写了一篇驳斥艾奇逊造谣的新闻,新闻的导语是: 新华社北京二十日电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本日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驳斥美国国务卿艾... 1950年1月19日,毛泽东出访苏联时,在下榻的莫斯科姐妹河斯大林的第二别墅,用胡乔木的名义,写了一篇驳斥艾奇逊造谣的新闻,新闻的导语是: 新华社北京二十日电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本日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驳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无耻造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奇逊 胡乔木 美国国务卿 莫洛托夫 司徒雷登 革命工作 宣传方法 革命历程 蒙古人民共和国 用密码
全文增补中
奇思妙想:麦克斯韦·艾奇逊武器作品呈现
19
作者 丁丽 《轻兵器》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正虽然很多轻武器爱好者并不知道麦克斯韦·乔治·艾奇逊这个名字,但美国市场上却销售过很多他所设计的武器与附件或由他的设计改进而成的武器与附件,且这些产品有众多拥趸者。艾奇逊一生曾设计出很多奇特的武器,本文为您作一... 正虽然很多轻武器爱好者并不知道麦克斯韦·乔治·艾奇逊这个名字,但美国市场上却销售过很多他所设计的武器与附件或由他的设计改进而成的武器与附件,且这些产品有众多拥趸者。艾奇逊一生曾设计出很多奇特的武器,本文为您作一集中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奇逊 霰弹枪 麦克斯韦 奇思妙想
原文传递
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1947-1951)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8-95,共8页
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1947-1951)王琛一美国传统的西藏政策美国对西藏的兴趣始于上世纪末,首次阐述其西藏政策则是在20世纪初。1904年,美国针对英印总督寇松炮制的"宗主权"理论,国务院训令驻英大使表示异议,指出... 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1947-1951)王琛一美国传统的西藏政策美国对西藏的兴趣始于上世纪末,首次阐述其西藏政策则是在20世纪初。1904年,美国针对英印总督寇松炮制的"宗主权"理论,国务院训令驻英大使表示异议,指出英国曾屡次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代表 美国西藏政策 印度 中国政府 国务院 对华政策 外交决策者 远东战略 艾奇逊 顾维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