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XCL12/CXCR4轴在HIV感染及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陈晓宇 谢世平 +3 位作者 张淼 刘飒 马素娜 王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7-1301,共5页
机体CXCL12/CXCR4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是生理病理功能的基础。HIV-1包膜蛋白与CXCR4结合会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CXCL12能通过快速内吞作用减少CXCR4的数量抑制HIV的复制及传播。CXCL12/CXCR4轴与炎症、自噬的相互作用在HIV感染中发挥重... 机体CXCL12/CXCR4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是生理病理功能的基础。HIV-1包膜蛋白与CXCR4结合会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CXCL12能通过快速内吞作用减少CXCR4的数量抑制HIV的复制及传播。CXCL12/CXCR4轴与炎症、自噬的相互作用在HI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艾滋病不同中医证候的基因表达谱不同,CXCR4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湿热内蕴证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涉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外周血中差异基因CXCR4与自噬过程相关,对该证型患者进行中药益艾康胶囊干预,CXCR4表达升高,提示中药益艾康胶囊可以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CXCL12/CXCR4在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为基因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12/CXCR4 hiv感染 艾滋病 中医证候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与病程监测中的应用性研究
2
作者 冯长华 齐晓彤 +3 位作者 胡塔 路亮 郑扬云 胡主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2-144,15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外周全血中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南昌地区部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品,分别进行HIV-1抗...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外周全血中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南昌地区部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品,分别进行HIV-1抗体确证、HIV-1 DNA定量和HIV-1 RNA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将HIV-1 DNA与其他各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样品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50例为HIV-1抗体阳性,11例为HIV-1抗体不确定,4例为HIV-1抗体阴性。50例HIV-1抗体阳性的受检者中,检出HIV-1 DNA的有45例,检出HIV-1 RNA的有33例;11例HIV-1不确定受检者中,有6例同时检出HIV-1 DNA和HIV-1 RNA,其余均未检出HIV-1 DNA和HIV-1 RNA;4例HIV-1抗体阴性受检者中,HIV-1 DNA和HIV-1 RNA均未检出。56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HIV-1 DNA的量值与HIV-1 RNA的量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0.417,P=0.001),与CD4+T淋巴细胞数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29,P=0.03),与CD8+T淋巴细胞数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r=0.249,P=0.064)。结论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可为艾滋病早期感染诊断,监测艾滋病病程进展及高效抗病毒治疗疗效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病毒储存库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不良影响因素及治疗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娜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慢性传染病。HIV通过损害免疫系统,干扰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按照疾病进展分为HIV感染者和A...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慢性传染病。HIV通过损害免疫系统,干扰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按照疾病进展分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感染者是指早期感染HIV但尚未出现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人,该阶段具有传染性。AIDS患者是指感染HIV后经历急性感染期和无症状期,进展至AIDS阶段,此期患者出现与AIDS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并伴随着多种免疫抑制相关感染和癌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尚无治愈HIV感染的方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已被证实能有效阻止HI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但仍有部分患者即使经过规律、长期的ART治疗,病毒被持续抑制1年以上,其免疫功能仍未能恢复正常,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仍保持在<350个/μL水平,这一现象被称为免疫重建不良(Immune non-responder,INR)。INR患者非AIDS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神经认知障碍、骨密度降低等,最终导致死亡率上升。这使得HIV/AIDS患者的临床诊治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早期识别这部分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建立对应的诊疗规范乃至临床指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通过广泛梳理文献,本研究对导致INR的因素及提升免疫功能的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HIV/AIDS患者的免疫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不良 治疗措施
下载PDF
两种HIV抗体筛查在艾滋病咨询检测患者筛查中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熊雪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12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进行咨询检测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观察并比较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12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进行咨询检测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5mL,均使用胶体金法与ELISA进行HIV抗体检测,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对筛查结果进行验证。将蛋白免疫印迹法作为金标准,比较胶体金法与ELISA检测HIV抗体的筛查效果。结果:300例艾滋病VCT患者,胶体金法检出阳性129例,ELISA检出阳性120例,蛋白免疫印迹法确证114例阳性,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对HIV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12%、97.33%、96.23%、94.16%、99.44%,均高于胶体金法的92.98%、89.66%、87.63%、82.17%、95.32%,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与ELISA用于VCT患者HIV抗体检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ELISA诊断价值更高,在进行HIV抗体筛查时,应灵活运用两种检测方法,或者两者联合使用,以进一步明确HIV的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体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WB
下载PDF
南京地区HIV耐药基因型与艾滋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5
作者 倪俊明 孙梅 吴旭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分析HIV耐药基因型对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499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耐药基因型并与数据库比对,同时检测样本病毒载量与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对耐药基因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99例研究... 目的分析HIV耐药基因型对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499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耐药基因型并与数据库比对,同时检测样本病毒载量与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对耐药基因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99例研究病例中,成功扩增测序409例,发生耐药181例。发生耐药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未耐药患者,且CD4+绝对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未耐药患者。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相比蛋白酶抑制剂(PI)更易发生高度耐药。同时,耐药患者具有更高的病毒载量。结论南京地区AIDS患者的总体耐药发生率较低,但耐药患者中多重耐药及高度耐药比例较高。在诊疗过程中,应监测临床指标,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先选择高耐药屏障的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耐药 基因型 病毒载量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2014—2021年镇江市结核分枝杆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情况
6
作者 戴冰 蒋晖 +2 位作者 陈召青 沈经纬 丁厅厅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掌握2014—2021年镇江市结核分枝杆菌(MTB)与HIV双重感染情况,为完善MTB/HIV双重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镇江市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收集分析结核病患者与HIV感染者双... 目的掌握2014—2021年镇江市结核分枝杆菌(MTB)与HIV双重感染情况,为完善MTB/HIV双重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镇江市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收集分析结核病患者与HIV感染者双向筛查及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登记、治疗、转归数据。结果2014—2021年新报告HIV阳性1228例,结核筛查率为99.10%,结核病检出率1.15%(14例);6303例既往报告HIV阳性患者,结核病筛查率99.76%、检出率0.14%(9例)。2014—2021年新报告结核病患者9801例,HIV筛查率为76.78%,HIV阳性检出率为0.07%(5例)。各地区HIV阳性患者结核病筛查率均>98%,结核病患者HIV筛查率均>60%。28例MTB/HIV双重感染患者同时接受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22例(占78.57%),接受单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例(占3.57%),接受单纯抗结核治疗2例(占7.14%),未治疗3例(占10.71%)。24例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双重感染患者中,结核治疗成功19例,成功率为79.17%。结论双向筛查是早期发现MTB/HIV双感患者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新报告的HIV阳性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筛查,有利于提高MTB/HIV患者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hiv感染 筛查 双重感染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经治患者转换为多替拉韦/拉米夫定复方单片制剂的真实世界研究
7
作者 张雪 李超锋 +6 位作者 杨萱 张晓华 赵淑娴 韦倩 齐亚琼 郭莉莹 赵清霞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3期204-207,214,共5页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达到病毒抑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转换为多替拉韦/拉米夫定(dolutegravir/lamivudine,DTG/3TC)复方单片制剂的疗效及安...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达到病毒抑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转换为多替拉韦/拉米夫定(dolutegravir/lamivudine,DTG/3TC)复方单片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长期随访的HIV得到有效抑制并在研究期间抗病毒方案转换为DTG/3TC方案的HIV/AIDS患者79例,收集转换治疗方案前及治疗期间T淋巴细胞亚群、HIV RNA、血脂水平以及肾功能等检测指标,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79例转换治疗方案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有30.4%的患者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前3位转换治疗方案原因分别是:简化方案,改善耐受性、药物不良反应、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48周病毒持续抑制率为100%,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基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治疗方案48周后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糖、体质量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5例患者因血脂异常转换为DTG/3TC方案,转换治疗方案48周后总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有13例患者因肾毒性转换为DTG/3TC方案,转换治疗方案48周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达到病毒抑制的患者转换为DTG/3TC方案后能持续抑制病毒、安全性及耐受性好,特别是对于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出现肾毒性及血脂异常的患者,DTG/3TC方案是很好的优化治疗方案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患者 病毒抑制 优化治疗 多替拉韦/拉米夫定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泉州地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及预后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林永年 黄亚兰 +5 位作者 邓金兰 邱燕燕 黄秋燕 刘江福 郭如意 高艺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通过对泉州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AIDS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72例AIDS合... 目的通过对泉州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AIDS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机会性感染情况,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将独立预测因素引入R软件,根据各因素回归系数绘制预后Nomogram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对该模型的区分度进行标定,利用校准图阐明Nomogram预测的预后与实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决策曲线(DCA)对Nomogram模型的临床效用进行验证。结果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中,机会性感染共有8种,其中细菌性肺炎占比最高,达54.65%,其次为口腔白斑,占51.74%,肺孢子菌肺炎占43.60%,带状疱疹占28.49%,肺结核占21.51%,感染性腹泻占19.7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12.79%,巨细胞病毒感染最低,仅占10.4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8~39岁人群居多。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校准曲线及DCA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有效性,且精准区分度较好。结论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因素是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主要因子,而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能发挥较好的临床预测能力和有效性,为临床早识别、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预测模型 预后
下载PDF
2020—2022年某地暗娼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杨庆伟 丁坚强 刘巨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某地暗娼(FSWs)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结果,为该地今后工作指引方向。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描述性研究比较历年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标,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暗娼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某地暗娼(FSWs)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结果,为该地今后工作指引方向。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描述性研究比较历年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标,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暗娼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0名暗娼艾滋病防控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83%。2020—2022年该人群HIV检测意愿呈下降趋势(P<0.05),接受艾滋病宣传和咨询及同伴教育呈上升趋势,各年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呈上升趋势。该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检出比例较低,愿意接受宣传和咨询(OR=1.945,95%CI:1.274~2.971)、来本地时间(OR=0.668,95%CI:0.454~0.983)、知晓安全套的防控作用(OR=9.390,95%CI:3.848~22.914)等自变量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地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重点应转向提升暗娼人群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上来,重点提升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咨询教育和安全套防控作用知晓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娼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干预
下载PDF
北京市青少年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分析
10
作者 徐文婕 白承续 +3 位作者 陈东妮 吴双胜 郭欣 杨鹏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间北京市青少年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择2015—2022年期间年龄在13~22岁,疾病诊断为HIV/AIDS的报告病例,...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间北京市青少年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择2015—2022年期间年龄在13~22岁,疾病诊断为HIV/AIDS的报告病例,对校内和校外青少年中的流行情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共报告HIV/AIDS病例2 417例,13~22岁青少年的HIV/AIDS报告发病率从2015年的21.4/10万下降到2022年的9.5/10万(P_(趋势)=0.007)。其中校内青少年的HIV/AIDS报告发病率从2015年的14.2/10万下降到2022年的2.8/10万(P_(趋势)=0.008);校外青少年的HIV/AIDS报告发病率在24.0/10万~50.0/10万之间波动,无明显趋势性变化(P_(趋势)=0.8);男性HIV/AIDS报告发病率远高于女性;中学、大学阶段,校外青少年的HIV/AIDS报告发病率分别是校内青少年的4.1倍、1.6倍;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86.9%(2 100/2 417)。结论 近年来北京市青少年中艾滋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校内青少年中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校外青少年无明显趋势性变化,应重点针对校外青少年中男男性行为者开展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学生 校外青少年 趋势研究
下载PDF
广西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11
作者 姚宁 潘峥 +5 位作者 梁日成 黄留然 陈星明 肖明丽 郭莹 秦春华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某高校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对AIDS的态度以及相关行为的信息,为有效开展大学生AI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2022年广西某高校选修校选课(性心理与性健康)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1... 目的了解广西某高校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对AIDS的态度以及相关行为的信息,为有效开展大学生AI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2022年广西某高校选修校选课(性心理与性健康)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1个学期的AIDS健康教育,在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采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并评价AIDS知识干预的效果。结果学生对AIDS基础知识的平均知晓率由干预前73.1%提升到干预后的85.1%(P<0.05)。干预后,认为偶尔一次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不会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学生人数比例从干预前的48.6%降低到12.6%(P<0.05);对待HIV感染者/AIDS患者,能像对待正常人一样的学生人数比例从干预前的28.6%提升到40.8%(P<0.05);若发生了可能感染HIV的高危行为,会主动进行检测的学生人数比例从干预前的84.8%提升到干预后的97.3%(P<0.05)。干预后,知晓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学生人数比例从干预前的65.5%上升到了83.5%(P<0.05)。结论干预后,该高校学生对HIV/AIDS的风险意识增强,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态度有所改善,应对技能有所提高。AIDS健康教育对提升高校大学生的AIDS防控知识有明显效果,在今后的防艾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学生对HIV/AIDS的风险意识,以及正确使用安全套、尽早检测HIV、暴露后预防性服药等应对技能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校学生 健康教育 干预效果
下载PDF
2018—2022年丹阳市艾滋病检测发现情况分析
12
作者 曾祥荣 周芸 +1 位作者 朱艳燕 丁彧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了解丹阳市艾滋病检测和发现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R语言,对2018—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模块中丹阳市上报的艾滋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丹阳市累计完成艾滋病检测992491人次,... 目的了解丹阳市艾滋病检测和发现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R语言,对2018—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模块中丹阳市上报的艾滋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丹阳市累计完成艾滋病检测992491人次,同期新报告病例244例,检测量由2018年的140994人次增长至271780人次,增长92.8%,阳性检出率由2018年的3.1/万下降至1.9/万,呈下降趋势(Z=-3.058,P=0.002)。医疗机构检测量占80.1%,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Z=-3.000,P<0.001);疾控中心检测量占13.7%,检出率呈上升趋势(Z=3.106,P=0.002)。不同样本来源中,检测咨询、专题调查、高危人群和其他就诊者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5/万,其中检测咨询最高为58.0/万,不同样本来源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65,P<0.001)。新报告病例确诊时AIDS病程阶段占25.4%,1年内死亡占6.1%。结论医疗机构是艾滋病检测发现的主要力量,应提高重点科室医务人员艾滋病易感人群、可疑症状识别能力,推广适宜快速诊断技术,提高医疗机构检测筛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检测 检出率 医疗机构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猴痘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常静 张玉姣 周光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63-266,共4页
本文分析了近期确诊的3例艾滋病合并猴痘患者临床表现和皮损组织学特征。3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生殖器周围皮疹为首发表现,后扩散至全身,2例伴发热、1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周血HIV抗体阳性。咽拭子、皮疹拭子及肛拭子等标本猴痘病毒PC... 本文分析了近期确诊的3例艾滋病合并猴痘患者临床表现和皮损组织学特征。3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生殖器周围皮疹为首发表现,后扩散至全身,2例伴发热、1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周血HIV抗体阳性。咽拭子、皮疹拭子及肛拭子等标本猴痘病毒PCR检测均阳性;活检皮肤病理组织学表现一致:局部表皮全层及真皮浅层碎屑状坏死,坏死周围表皮细胞水肿及气球样变、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核尘,表皮细胞胞质见嗜酸性小体,真皮层多量淋巴细胞、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艾滋病 皮肤病理
下载PDF
贵州省2004—2016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研究
14
作者 黄璐 宋晓甜 +1 位作者 陈洋 姚永明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和病毒抑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截止2016年6月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做过CD_4)^(+)T淋巴细胞检测的1221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21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8143... 目的了解贵州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和病毒抑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截止2016年6月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做过CD_4)^(+)T淋巴细胞检测的1221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21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8143例,占66.7%(8143/12210);平均年龄(45.0±13.7)岁,婚姻状况以已婚或同居居多,占57.6%(7039/12210),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63.4%(7739/12210)。基线CD_(4)细胞计数、治疗时长与不同时点CD_(4)细胞水平正相关,女性和同性性传播艾滋病患者治疗9年以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0.664(0.518~0.853)],婚姻状况为已婚或同居[OR=0.776(0.639~0.942)],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OR=0.319(0.225~0.453)]是病毒抑制成功的保护因素,治疗时长为2~5年组[OR=1.477(1.117~1.954)]是病毒抑制成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贵州省抗病毒治疗人群治疗效果较好,要加强年龄较大、离异或丧偶、吸毒人群、治疗时间<5年等人群的治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研究
15
作者 何秀华 苏智军 +2 位作者 程嗣宇 邱燕燕 刘江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死亡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IDS合并TM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8.8%。最常见症状体征为发热(94.1%)、咳嗽(54.1%)、消瘦(54.1%)、皮肤损害(34.1%)、肝脾肿大(38.8%)和淋巴结肿大(80.0%)。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贫血(78.8%)、血小板减少(45.9%)和谷草转氨酶升高(70.6%)、乳酸脱氢酶升高(80.0%)。Logistic回归筛选出血红蛋白(OR=0.922;95%CI 0.858,0.991)、尿素氮(OR=1.612;95%CI 1.084,2.399)、呼吸衰竭(OR=348.538;95%CI 5.374,22606.322)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呼吸衰竭和血红蛋白减少、尿素氮升高是AIDS合并TM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焦虑、抑郁情绪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策略分析
16
作者 刘旭 赵杨 +2 位作者 谭淑平 刘佳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将其分...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将其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与治疗前心理状态,统计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S、SDS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失败的临床价值。结果20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学失败率为21.00%(42/200)。失败组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服药依从性及是否合并焦虑、抑郁与成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年龄(≥60岁)、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Ⅲ/Ⅳ期)、服药依从性(不依从)、焦虑和抑郁状态是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失败组SAS、SDS评分高于成功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AS、SDS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失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724、0.768。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免疫学失败,原因多与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服药依从性、焦虑与抑郁情绪相关,且SAS评分联合SDS评分可有效预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疫学失败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王艺 张凤池 石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案;将2022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当日及出院前1 ...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案;将2022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当日及出院前1 d抗病毒疗效指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47)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出院前1 d,两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及ESCA评分、GQOLI-47评分高于入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1 d,两组HIV病毒载量、SCL-90评分低于入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指标,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聚焦解决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信平台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瑞华 王蕾 陈丽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1日收治的10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认知性心理护...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1日收治的10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认知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信平台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病耻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DS、SAS、SI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CD-RISC、WHOQOL-HIV-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缓解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弹性,降低病耻感,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结核病 微信平台 认知性心理护理
下载PDF
诺丁斯关怀理论联合同伴支持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孔祥欣 吴文裕 蔡燕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诺丁斯关怀理论联合同伴支持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诺丁斯... 目的:探讨诺丁斯关怀理论联合同伴支持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诺丁斯关怀理论联合同伴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心境状态[采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采用PZB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3、6个月后,两组POMS中积极心境、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POMS中消极心境、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优于常规组(P<0.01,P<0.05);干预3、6个月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1,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诺丁斯关怀理论联合同伴支持干预能改善艾滋病患者心境状态,促进其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获得患者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支持 诺丁斯关怀理论 艾滋病 心境状态 服药依从性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多学科过渡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病毒抑制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吴文裕 曾建勇 蔡燕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103-105,136,共4页
目的分析在艾滋病患者中应用多学科过渡护理对病毒抑制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在2019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4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过渡... 目的分析在艾滋病患者中应用多学科过渡护理对病毒抑制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在2019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4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过渡护理,随访观察1年,对比2组的病毒抑制率、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护理1年后的病毒抑制率、治疗依从性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1年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的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过渡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抑制病毒,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多学科过渡护理 病毒抑制 自我护理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