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烟热效应促进大鼠外伤创面愈合及组织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帆 吴立斌 +3 位作者 刘磊 王敏君 吴子建 胡玲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5-579,585,共6页
目的:探讨艾灸烟热效应对皮肤全切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新生毛细血管和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烟组、艾热组,每组24只。参考Balaji团队的方法复制全层皮肤切除伤大鼠模型。艾烟组在造模后即刻用艾烟熏灸创面,艾... 目的:探讨艾灸烟热效应对皮肤全切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新生毛细血管和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烟组、艾热组,每组24只。参考Balaji团队的方法复制全层皮肤切除伤大鼠模型。艾烟组在造模后即刻用艾烟熏灸创面,艾热组除去艾烟后艾灸创面,两组均25 min/次,每日1次,连续10 d。于造模后第1、3、5、7天观察创面颜色、脓液、腐肉、肉芽、愈合情况。于造模后第3、7天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创面局部组织和胶原纤维,于造模后第10天观察创面基底层新生毛细血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1、3、5、7天艾烟组创面面积显著减小(P<0.001),术后第3、5天艾热组创面面积显著减小(P<0.001);艾烟组各时点的创面面积均小于艾热组(P<0.01,P<0.001)。术后第3、7天,与模型组比较,艾热组和艾烟组创面再上皮化率明显升高(P<0.001),炎性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01);且艾烟组创面再上皮化率高于艾热组(P<0.05,P<0.001),炎性细胞计数低于艾热组(P<0.001)。术后第10天,与模型组比较,艾热组和艾烟组的创面基底层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和密度明显升高(P<0.05,P<0.001,P<0.01);且艾烟组高于艾热组(P<0.01,P<0.05)。结论:艾灸烟、热效应对全层皮肤切除伤大鼠创面愈合均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胶原纤维、肉芽组织和毛细血管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艾灸烟效应 艾灸效应 创面愈合 组织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