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鸿飞
梁义元
+3 位作者
林瑞余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73-379,共7页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分别高出20.60%~38.65%、5.16%~23.26%、18.91%~63.29%、18.22%~76.76%、34.88%~48.35%、1.25%~17.94%和4.09%~17.87%,有效分蘖期缩短5d,低节位分蘖多51.61%;不同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模式氮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43~2.44倍,磷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21~1.48倍,孕穗期后的钾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55—2.21倍,为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后期群体光合效率,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细胞保护酶
氮磷钾累积
分蘖动态
节位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鸿飞
梁义元
林瑞余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73-379,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项目(2004NZ01-2,2004NZ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00385)资助
文摘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分别高出20.60%~38.65%、5.16%~23.26%、18.91%~63.29%、18.22%~76.76%、34.88%~48.35%、1.25%~17.94%和4.09%~17.87%,有效分蘖期缩短5d,低节位分蘖多51.61%;不同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模式氮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43~2.44倍,磷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21~1.48倍,孕穗期后的钾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55—2.21倍,为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后期群体光合效率,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细胞保护酶
氮磷钾累积
分蘖动态
节位产量
Keywords
Rice ( Oryza sativa L. ), Early ratoon rice, First rice crop, Super high-yield cultivation pattern, Cell protective enzyme, NPK accumulation, Tiller characteristics, Tillering node yield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陈鸿飞
梁义元
林瑞余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