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艳明 喇高燕 +4 位作者 舒伟 宋为群 杜巨豹 孙丽 马佳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及动静态平衡仪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音乐的节律性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定及满意度调查,以组内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PDQ-39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有所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 动静态平衡仪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床旁康复训练治疗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恢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潘旗开 刘献松 吴泳锫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训练组(常规康复训练)与电刺激组(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各47... 目的 探讨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训练组(常规康复训练)与电刺激组(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IHSS)、治疗前后上肢运动情况[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运动指数(MI)]、电刺激指标[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运动诱发电位(MEP)]、表面肌电信号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阻力、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变化。结果 治疗第1、2、4周,两组NHISS逐渐下降,且各时间段电刺激组低于训练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MBI、MI评分均上升,且电刺激组均高于训练组(P<0.05);两组CMCT、MEP均下降,且电刺激组均低于训练组(P<0.05);两组肱二头肌屈肘、肱三头肌伸肘时表面肌电信号上升,且电刺激组均高于训练组(P<0.05),肱二头肌伸肘、肱三头肌屈肘时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阻力下降,平均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提高,且电刺激组外周阻力低于训练组,平均血流速度与血流量高于训练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恢复急性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肌电信号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间歇Theta节律刺激 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促进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袁润萍 张寒阳 +2 位作者 张阳 杨晓莉 吴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6-492,共7页
节律性听觉刺激(RAS)是使用重复的、有节律的声音感觉信号,通过诱发有节奏的运动,促进因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RAS作为一种促进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新兴干预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矫正... 节律性听觉刺激(RAS)是使用重复的、有节律的声音感觉信号,通过诱发有节奏的运动,促进因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RAS作为一种促进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新兴干预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矫正异常步态,提高平衡功能,从而改善患者上下肢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节奏夹带运动系统、听觉-运动同步有关。此外,RAS还可与其他多种康复技术结合,更好地促进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该文将对RAS在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卒中 康复 节律听觉刺激 综述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谢雨晴 程瑞动 +1 位作者 金振华 叶祥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步行训...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运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软件控制节奏并加强膝关节控制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2周,训练后4周对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10米最大速度(10 MWT)、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肌腹四块肌肉表面肌电图(sEMG)的RMS值进行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BBS评分、10MWT、GQOLI-74评分、sEMG、MBI分值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及下肢相关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节律听觉刺激 膝关节控制训练 下肢步行能力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虞美华 王晓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施行双重任务训练,观察组此基础上施行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训练...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施行双重任务训练,观察组此基础上施行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功能、步态参数、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步频、步长、步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第二部分评分及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4.3%,2/46)低于对照组(17.4%,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并减少跌倒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双重任务训练 节律听觉注意刺激 下肢功能 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背侧前运动皮质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葛亚丽 曹磊 +2 位作者 张艳明 孙丽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5-512,共8页
目的观察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背侧前运动皮质(dPMC)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病灶包含dPMC的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灶包含dPMC(经头... 目的观察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背侧前运动皮质(dPMC)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病灶包含dPMC的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灶包含dPMC(经头部CT或头部MRI证实)的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下肢康复踏车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AS。康复治疗时间为30 min/次,2次/d,5 d/周,疗程2周。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完成治疗2周时对两组患者的步态(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量表评分]、步行能力[10 m行走时间测试(10-MWT)]进行比较。结果(1)连续纳入包含dPMC病灶的卒中后偏瘫患者48例,排除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5例,未完成2周康复训练计划者3例,最终纳入40例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身高、年龄、性别、病灶侧别、病程、卒中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试验组治疗前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35±0.03)m/s、(1.70±0.20)s、(66±10)步/min、(0.34±0.04)s、(0.66±0.20)g,对照组治疗前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37±0.03)m/s、(1.57±0.25)s、(67±9)步/min、(0.33±0.03)s、(0.60±0.25)g;试验组治疗2周时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66±0.03)m/s、(2.40±0.25)s、(90±9)步/min、(0.18±0.05)s、(0.35±0.26)g,对照组治疗2周时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54±0.03)m/s、(1.78±0.27)s、(82±11)步/min、(0.22±0.04)s、(0.37±0.21)g。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的时间及组别的总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组别)值分别为837.506、327.450、3905.389、2605.881、196.502,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的组别及时间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值分别为10.365、38.265、4.430、10.266、4.403,均P<0.01;F_(时间)值分别为108.219、131.154、114.270、271.087、221.518,均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较对照组均有改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治疗前步态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试验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FMA-LE评分分别为(24.9±2.4)、(30.1±1.9)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FMA-LE评分分别为(26.0±2.0)、(29.0±2.0)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E评分的组别及时间的总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组别)=10172.975,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FMA-LE评分的组别及时间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9.000,P=0.005;F_(时间)=121.000,P<0.01);治疗前,组间FMA-L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MA-LE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10-MWT的行走时间分别为(37±9)、(23±7)s,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10-MWT的行走时间分别为(38±6)、(30±6)s。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10-MWT的行走时间组别及时间的总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组别)=1021.582,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10-MWT的行走时间组别及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4.716,P<0.05;F_(时间)=82.781,P<0.01);治疗前,组间10-MWT的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10-MWT的行走时间较对照组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S可能有助于改善包含dPMC病灶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可尝试将RAS用于该类患者的步行功能训练中。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节律听觉刺激 步行障碍 背侧前运动皮质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干预脑卒中患者非急性期的运动障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世文 刘全丰 +7 位作者 杨知博 段长秋 张宝莹 谭悦 艾长山 姜慧强 冯绪刚 孔年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5583-5588,共6页
背景:近些年来,国外已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康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行为障碍,中国康复医学界也陆续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但是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脑卒中非急性期运动障碍的研究报道颇少。目的:研究节律性听觉刺激对... 背景:近些年来,国外已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康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行为障碍,中国康复医学界也陆续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但是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脑卒中非急性期运动障碍的研究报道颇少。目的:研究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非急性期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深圳恒生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吉林市龙潭中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0例,年龄40-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与试验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1次/d,5次/周),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训练(1次/d,5次/周),共训练8周。训练及训练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10 m步行速度、Tinetti步态、FAC步行功能、节律性听觉刺激运动反馈误差值及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与结论:①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10 m步行速度、Tinetti步态、FAC步行功能、节律性听觉刺激运动反馈误差值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00);②训练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Tinetti步态、FAC步行功能、节律性听觉刺激运动反馈误差值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00),两组间10 m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显示,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训练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运动障碍的有效康复方法,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对患者步行速度的作用尚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听觉刺激 脑卒中 偏瘫 运动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性瘫痪患者步态改善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红颖 刘建军 +1 位作者 何学金 王宇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6-1394,共9页
目的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效果。方法采取主题词检索方式,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相关文献,自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 目的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效果。方法采取主题词检索方式,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相关文献,自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检索出文献1339篇,最终纳入10篇,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美国、埃及、以色列、韩国和希腊,干预地点主要在医院和社区,部分患者居家干预,发表时间主要在2010年后。在常规物理治疗训练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可以增加脑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步速、步长和步幅,改善运动模式,增强步态训练的干预效果。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可以增加脑瘫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步速、步频和步长,改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节律听觉刺激 步态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探讨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卓霖 王丽菊 +2 位作者 陈立早 谭蓉 欧艺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 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目的 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变化,采用步态分析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跨步长度、步速、步频和时间对称性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仅有77.14%,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53±6.83)分和(75.68±9.53)分,Berg评分分别为(20.65±5.68)分和(42.52±7.54)分;对照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38±6.54)分和(68.52±8.24)分,Berg评分分别为(20.46±5.52)分和(36.85±6.18)分,观察组FMA评分和Berg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为(32.52±4.32)cm和(50.42±5.32)cm,步速为(22.12±3.52)cm/s和(38.12±5.56)cm/s,步频为(50.63±8.52)步/min和(72.56±12.52)步/min,时间对称性为(1.72±0.62)和(1.52±0.56);对照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为(32.38±4.28)cm和(44.56±4.65)cm,步速为(22.20±3.48)cm/s和(33.52±4.52)cm/s,步频为(50.45±8.62)步/min和(64.41±10.25)步/min,时间对称性为(1.75±0.60)和(1.65±0.86),观察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步速、步频和时间对称性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锻炼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的肢体运动能力、平衡能力与步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性好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听觉刺激 脑卒中偏瘫 步态分析 平衡能力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效果
10
作者 张涛 梁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探究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取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左旋多巴片进行治疗,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结果:相比对照组(78.33%),研究组(91.67%)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DRSPD)、左手计时运动次数、右手计时运动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UPDRSⅢ、MDRSPD、左手计时运动次数、右手计时运动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re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Bre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听觉刺激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片 运动功能 平衡
下载PDF
间歇性Theta节律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孝翠 刘臻 +3 位作者 苏清伦 赵秦 夏晓昧 陆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theta节律经颅磁刺激(iTBS)对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50例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假刺激组(n=25)和iTBS组(n=25),两组均予言语治疗,iTBS组给予i... 目的探讨间歇性theta节律经颅磁刺激(iTBS)对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50例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假刺激组(n=25)和iTBS组(n=25),两组均予言语治疗,iTBS组给予iTBS,假刺激组接受假iTBS,共4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进行评估。结果假刺激组脱落2例,iTBS组脱落3例。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听理解、复述、命名、朗读、语言功能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5.012,P<0.001),iTBS组显著优于假刺激组(|t|>3.968,P<0.001),iTBS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假刺激组(χ^(2)=8.835,P<0.05)。结论iTBS可以改善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可能与促进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非流利失语 经颅磁刺激 间歇theta节律刺激 言语
下载PDF
间歇性θ节律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
12
作者 徐金 黄雅琳 +2 位作者 龙耀斌 柳忠 兰柳华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3031-3034,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θ节律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选取纳入的4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1)与试验组(n=20),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假性间歇性θ节律刺激,试... 目的:探讨间歇性θ节律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选取纳入的4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1)与试验组(n=20),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假性间歇性θ节律刺激,试验组选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M1区间歇性θ节律刺激,疗程6 w。治疗前后均使用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Qualiveen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及生存质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及Qualiveen量表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间歇性θ节律刺激能够明显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及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θ节律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膀胱 尿动力学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下的神经振荡同步化及其应用
13
作者 李经纬 杨皓宇 +1 位作者 胡理 吕雪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1380,共10页
大脑的感觉、情绪、认知等功能与其神经振荡模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施加节律性刺激可以调控大脑的神经振荡模式,进而影响个体感受、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等。与近年来常见的非侵入性电刺激和磁刺激相比,同样依赖于外部刺激输入的节律性感... 大脑的感觉、情绪、认知等功能与其神经振荡模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施加节律性刺激可以调控大脑的神经振荡模式,进而影响个体感受、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等。与近年来常见的非侵入性电刺激和磁刺激相比,同样依赖于外部刺激输入的节律性感觉刺激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神经调控手段。本文以节律性听觉刺激为例,系统综述了不同类型的节律性听觉刺激如何影响大脑的神经振荡模式,进而影响相关状态和功能;并通过总结外部节律性听觉刺激对个体感知觉、情绪与认知功能的影响,讨论其生理机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听觉刺激 神经振荡 同步化 神经调控
下载PDF
强化肌力训练结合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步态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周海云 李品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肌力训练结合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步态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58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观察组采用强化肌... 目的探讨强化肌力训练结合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步态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58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观察组采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均治疗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步态能力、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步频、步速、步长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步频、步速分别为(95.25±8.04)teps/min、(84.56±9.49)cm/s,均快于对照组的(91.48±8.52)teps/min、(78.34±10.83)cm/s,步长(54.21±3.17)cm长于对照组的(45.78±3.26)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帕金森Webster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E评分、BBS评分、BI评分分别为(25.76±3.29)分、(47.63±3.41)分、(62.35±6.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9.36±3.75)分、(42.28±3.85)分、(55.14±6.74)分;UPDRSⅢ评分、Webster评分分别为(16.21±1.85)分、(4.15±2.6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76±2.03)分、(7.23±2.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肌力训练结合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能有效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能力及平衡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帕金森病 强化肌力训练 节律听觉注意刺激 步态能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配合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金辉 王普清 +2 位作者 罗韵文 张翠云 丁旭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配合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60例帕金森病患者参与该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用减重步行训练,综合治疗组在减重步行训练组的基础上以节...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配合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60例帕金森病患者参与该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用减重步行训练,综合治疗组在减重步行训练组的基础上以节拍器释放的节律性声音作为节律性听觉刺激,并且按照地面上固定彩带的节律性视觉刺激下步行训练。监测3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步行参数(步频、步长、步速),同时均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评分及冻结步态问卷评分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分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10 m步行能力测试及6 min步行测试来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步行运动功能。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与综合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步长、步频、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II部分评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III部分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步长、步频、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II部分评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III部分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配合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节律听觉刺激 节律视觉刺激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瓅 王普清 +2 位作者 罗韵文 丁旭东 宋金辉 《中国康复》 2015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在节律性听觉及视觉刺激下步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步行参数测试,帕金森病综合评...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在节律性听觉及视觉刺激下步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步行参数测试,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第2、3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6min步行测试(6minwT)评价患者的步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步频、步长、步速、6min wT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UPDRS评分第2及第3部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听觉刺激 节律视觉刺激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节律性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金辉 王普清 +3 位作者 丁旭东 张贵斌 罗韵文 黄本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研究节律性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58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节律性视觉刺激,要求患者按照地面上固定彩... 目的研究节律性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58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节律性视觉刺激,要求患者按照地面上固定彩带的节律性视觉刺激下步行,连续训练4周。2组患者均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采用运动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测试,并进行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6 min步行测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训练1个疗程后步长、UPDRSⅡ、UPDRSⅢ、BBS评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UPDRSⅢ、BB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律性视觉刺激治疗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运动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视觉刺激 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强 李新通 +4 位作者 李楠 陈沛 高峰 柴丽 刘洋 《中国康复》 2021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AOT)联合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取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AO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AS,共治疗8周。使用Fugl-Meye...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AOT)联合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取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AO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AS,共治疗8周。使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POMA-G)以及10m行走时间测试(10-MWT)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FMA-LE、BBS、POMA-G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患者10-MWT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缩短(均P<0.01),且观察组10-MWT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AOT联合RAS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步态的改善,提高患者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动作观察疗法 节律听觉刺激 步行功能
下载PDF
节律性视觉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军 王守安 王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节律性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帕金森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抗帕金森药物进行治疗外,还给予节律性视觉刺激。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节律性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帕金森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抗帕金森药物进行治疗外,还给予节律性视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0 m步行能力测试(10 mw T)评分、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2(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步频、步速、步长、6 min步行测试(6 minw T)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血清泌乳素、叶酸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节律性视觉刺激,可使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血清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节律视觉刺激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节律性闪光刺激提高EEG阳性率的研究附109例临床EEG闪光刺激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秀贤 郭丹华 冯应琨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通过109例节律性闪光刺激临床脑电图的研究,探讨:1.正确使用间歇性节律性闪光刺激提高EEG的阳性率;2.研究了闪光后的节律同化问题;3.发现症状性头痛“H”反应占90%;4.毫针蝶骨电极加闪光刺激可以提高阳性率... 本文通过109例节律性闪光刺激临床脑电图的研究,探讨:1.正确使用间歇性节律性闪光刺激提高EEG的阳性率;2.研究了闪光后的节律同化问题;3.发现症状性头痛“H”反应占90%;4.毫针蝶骨电极加闪光刺激可以提高阳性率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节律闪光刺激 毫针蝶骨电极 节律同化 “H”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