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节水稻作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波 邓艳萍 +1 位作者 肖新 赵言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9-222,共4页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现状与目前稻田单一化的连作耕作制度对农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因素,通过4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节水稻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影响。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节水...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现状与目前稻田单一化的连作耕作制度对农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因素,通过4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节水稻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影响。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节水稻作模式下稻田的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随着耕种年限增加,土壤容重下降,而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强,有效阻止土壤次生潜育化和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壤pH值;就土壤酶活性而言,节水稻作模式处理酶活性常规稻作模式相比,除转化酶外,其它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对磷酸酶与脲酶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稻作模式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活性
下载PDF
南方丘陵典型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模式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肖新 赵言文 +1 位作者 胡锋 钱国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采取实地凋查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南方丘陵典型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模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价值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节水稻作模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309763×10^6~378094×10^6J/(hm^2&#...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采取实地凋查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南方丘陵典型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模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价值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节水稻作模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309763×10^6~378094×10^6J/(hm^2·a),以化肥为主的辅助能投入为58607×10^6~97265×10^6J/(hm^2·a).纯收入为3921~9426元/(hm^2·a)。不同节水稻作模式所表现出的变化特征为:采用节水灌溉双季稻模式,有利于减少系统化肥、农药、人工等能量投入.增加系统能量的输出.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光能利用效率和稻田的经济效益;采用水旱轮作双季稻节水稻作模式.有机肥的投入增加,能流循环指数提高.系统稳定性增强,但能量转换效率下降,稻田的经济效益有所降低;采用稻油轮作节水稻作模式,在减少系统化肥、农药、人工等能量投入同时.充分利用作物生长期间太阳辐射,光能利用效率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增加。与常规稻作模式相比,节水稻作横式的综合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节水、省肥、省药效应以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稻作模式 能流 价值流 综合效益
下载PDF
不同节水稻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肖新 邓艳萍 +2 位作者 汪建飞 胡锋 赵言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5,71,共5页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这一区域问题,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基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节水稻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数...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这一区域问题,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基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节水稻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差异显著;节水稻作模式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增殖,但抑制了真菌的增殖;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显著增加,以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最佳,说明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促进稻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稻作模式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下载PDF
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新 赵言文 胡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6,共8页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状况和稻作发展的基本特点,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南方丘陵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状况和稻作发展的基本特点,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南方丘陵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综合效益评价的16项评价指标.并以国家863"项目推广示范的节水灌溉双季稻模式、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稻油轮作模式3种节水稻作模式和当地常规双季稻模式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节水稻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均优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以稻油轮作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双季稻区适当发展稻油轮作节水稻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前景.该评价结果可为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稻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稻作模式 综合效益 层次分析法 评价模型
下载PDF
节水稻作新模式——宽窄行免耕覆盖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袁勇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节水稻作 少免耕稻技术 旱育秧技术 麦秆 秸秆覆盖
下载PDF
实用节水稻作技术(二)
6
作者 李明生 《农村天地》 2001年第2期14-14,共1页
水稻穴直播旱作技术 此项技术是水稻旱作技术之一,与条直播旱作技术最大的不同点即是由平条漫撒播种方式改为精量穴点播方式。
关键词 节水稻作 水稻 播种方式 自然降水 技术 穴播机 补水条件 关键时期 机械 苯达松
下载PDF
配套品种节水稻作
7
作者 李明生 《农村天地》 2001年第3期7-7,共1页
水稻虽具有水陆两生特性,但绝非所有水稻品种都适合于水稻旱作及湿润稻作等节水稻作栽培方式。因此,必须选择那些具有强耐旱性的适于节水稻作的旱作配套高产优质品种,且经过专门的技术处理,使其耐旱基因得以启动并充分表达,并严格按照... 水稻虽具有水陆两生特性,但绝非所有水稻品种都适合于水稻旱作及湿润稻作等节水稻作栽培方式。因此,必须选择那些具有强耐旱性的适于节水稻作的旱作配套高产优质品种,且经过专门的技术处理,使其耐旱基因得以启动并充分表达,并严格按照各项技术规程进行操作,才能使得节水稻作获得成功。 目前,适合在吉林省节水稻作的专用配套品种有:丰优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稻作 配套品种 特征特性 吉林省 水稻品种 活秆成熟 生育期 出米率 实粒数 耐盐碱
下载PDF
实用节水稻作技术(一)
8
作者 李明生 《农村天地》 2001年第1期14-14,共1页
一、节水稻作概述 (一)水稻旱作的概念:水稻旱作是指在旱田条件下,选用耐旱性较强的适于旱作栽培的专用优质水稻品种,采取旱直播,全年旱管理的方式种植。全生育期以自然降水为主,稻田里不建立水层,在水稻生育的关键时期,遇旱适当补给一... 一、节水稻作概述 (一)水稻旱作的概念:水稻旱作是指在旱田条件下,选用耐旱性较强的适于旱作栽培的专用优质水稻品种,采取旱直播,全年旱管理的方式种植。全生育期以自然降水为主,稻田里不建立水层,在水稻生育的关键时期,遇旱适当补给一些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较湿润的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 (二)水稻旱种的概念:水稻旱种是“水稻旱种、苗期旱长”,利用耐旱性较强的专用优质水稻品种旱直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稻作 优质水稻 水稻生育 耐早性 水稻旱种 自然降水 湿润灌溉 水稻 生长发育 旱直播
下载PDF
谈节水稻作与节水灌溉技术
9
作者 田宝和 高凤丽 《垦殖与稻作》 2006年第B06期111-111,共1页
节水稻作是采取科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状态下,节水稻作可节约用水30%左右,减少了灌水作业次数,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 节水稻作 科学灌溉 降低成本
下载PDF
水田灌溉抗旱节水措施与办法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玉娟 李可 《陕西水利》 2018年第2期81-82,共2页
受灌溉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法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多地长期存在水田灌溉效率低下问题,而受近年来多地干旱气候影响,这类问题的表现日渐严峻化,基于此,结合实际调研,分析水田灌溉抗旱节水的基本思路,提出合理选择节水灌溉... 受灌溉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法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多地长期存在水田灌溉效率低下问题,而受近年来多地干旱气候影响,这类问题的表现日渐严峻化,基于此,结合实际调研,分析水田灌溉抗旱节水的基本思路,提出合理选择节水灌溉制度、结合劳动人民经验、推广节水稻作生产体系三方面水田灌溉抗旱节水措施与办法,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农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灌溉 抗旱 灌溉制度 节水稻作
下载PDF
吉林省旱稻发展的思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贵才 李明生 李朝峰 《垦殖与稻作》 CAS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从节水稻作的角度,概括了旱作技术和水资源的情况,根据旱稻的需水规律,提出旱稻栽培技术规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旱稻发展的潜力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稻作 栽培技术 发展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