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M网络节点时差的特性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立辉 乞建勋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128-133,共6页
节点时差是CPM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机动时间概念,在各种机动时间中最为直观,计算和应用起来最为简便。本文从机动时间与路长关系的角度研究了节点时差的三个特性,提出了机动时间定理和特征路线定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节点时差快速求解... 节点时差是CPM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机动时间概念,在各种机动时间中最为直观,计算和应用起来最为简便。本文从机动时间与路长关系的角度研究了节点时差的三个特性,提出了机动时间定理和特征路线定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节点时差快速求解次关键路线的方法,以及在时间-费用优化问题中构造等效子网络以简化运算的方法,并进行了理论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网络 节点时差 特征路线定理 网络简化
下载PDF
基于节点时差特性的CPM网络次关键路线的简单算法
2
作者 王敬敏 周维维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140,共4页
为寻找求解CPM网络次关键路线的一种简单算法,快速、高效、准确地找到次关键路线,确保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进度,在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体网络的化简,深入剖析CPM网络计划中最为直观的节点时差,从节点时差与最小非零总时差的... 为寻找求解CPM网络次关键路线的一种简单算法,快速、高效、准确地找到次关键路线,确保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进度,在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体网络的化简,深入剖析CPM网络计划中最为直观的节点时差,从节点时差与最小非零总时差的关系的角度,分析研究了节点时差的三个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节点时差实现CPM网络的层层化简,进而快速求解次关键路线的具体步骤;最后,以某工程项目的网络图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案例计算过程表明,在CPM网络中,利用节点时差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次关键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进度管理 次关键路线 节点时差 最小非零总时差 CPM网络
下载PDF
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流线负荷的拓扑解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晋良海 易小钰 +3 位作者 殷双萍 陈述 郑霞忠 王玉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6,共7页
为寻找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极端负荷流线,构建疏散流线负荷的拓扑解析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建筑空间布局的构成要素,引入移动空间、障碍空间、移动节点等概念,构建公共建筑疏散空间的拓扑网络;其次,定义节点最迟疏散结束时刻、节点最早疏散... 为寻找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极端负荷流线,构建疏散流线负荷的拓扑解析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建筑空间布局的构成要素,引入移动空间、障碍空间、移动节点等概念,构建公共建筑疏散空间的拓扑网络;其次,定义节点最迟疏散结束时刻、节点最早疏散开始时刻等时间参数,以某时刻作为初始状态,计算疏散网络节点时差,构建极端负荷流线的拓扑解析模型,探析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流线拥堵特征;最后,采用Agent技术对某会展中心人群疏散流线负荷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线的拓扑网络节点总时差反映了流线负荷分布特征,人群疏散的极端负荷流线符合拓扑解析模型结果,能为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 拓扑网络 解析模型 节点时差 极端负荷
下载PDF
复杂网络计划图的简化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周铭 陈波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5年第10期215-218,共4页
针对在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和优化计算中计算工作量巨大的问题,应用虚工作、总时差和节点时差的相关理论,删除计算过程中无需考虑的工序和节点,简化复杂的网络计划图,从而大幅减小计算工作量,简化计算过程。算例结果表明:简化方法简单... 针对在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和优化计算中计算工作量巨大的问题,应用虚工作、总时差和节点时差的相关理论,删除计算过程中无需考虑的工序和节点,简化复杂的网络计划图,从而大幅减小计算工作量,简化计算过程。算例结果表明:简化方法简单快捷,便于应用,可以从根本上减小计算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计划图 虚工序 时差 节点时差 关键路线 工期优化
原文传递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ranging under unknown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5
作者 GU XiaoBo CHANG Qing +1 位作者 XU Yong WANG D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The process to achieve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ranging for a network of mobile nodes is raising a concern among researchers, and hence a variety of joint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rang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process to achieve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ranging for a network of mobile nodes is raising a concern among researchers, and hence a variety of joint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rang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few of them handle the case of all-node motion under unknown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ranging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a group of nodes moving within a local area. First, we examined several models of clock discrepancy and synchronous two-way ranging. Based upon these models, we present a solution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with known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Next, we propose a functional model that jointly estimates the clock skew, clock offset, and time of flight in the absence of a priori knowledge for a pair of mobile nodes. Then, we extend this model to a network-wide time synchronization scheme by way of a global least square estimator. We also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model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and we provide some applicable scenarios as well. Finally, we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our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ynchronization two-way ranging relative motion clock model joint esti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