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容感应元的多层液位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 史丽萍 《传感器世界》 2003年第6期17-21,共5页
在分析各种液位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容感应元的多层液位传感器。介绍了其小电容节点式的结构、电容感应元的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最后给出了变送器的设计思路。该传感器能满足一定使用条件下多层液位的测量。
关键词 电容感应元 多层液位 传感器 液位检测 电容节点
下载PDF
基于有效生成初始种群的配电网无功规划优化遗传算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江洁 王主丁 +1 位作者 张宗益 李宏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65,共6页
现有遗传算法用于配电网无功规划优化时,初始种群的产生一般是在人为设定补偿点个数及其补偿组数的条件下进行,这使初始种群包含很大比例的无效解,并导致解空间太大而造成寻优速度缓慢和效率不高。基于一般遗传算法,根据节点优化编号和... 现有遗传算法用于配电网无功规划优化时,初始种群的产生一般是在人为设定补偿点个数及其补偿组数的条件下进行,这使初始种群包含很大比例的无效解,并导致解空间太大而造成寻优速度缓慢和效率不高。基于一般遗传算法,根据节点优化编号和辐射状配电网特点,提出了一种既有序又随机的方法。该方法可动态确定各节点无功补偿的组数上限及初始补偿组数,可按优化编号由大到小的顺序对补偿点进行无功补偿,且后补偿时的最大补偿组数自动考虑了先前补偿电容器的影响,同时每个补偿点组数的选择是在0和最大补偿组数之间随机产生的。这种方法克服了现有靠经验人工事先设置合理补偿节点总数及各补偿节点组数上限的困难,并使由此生成的初始种群包含尽可能多的可行解。另外,对可能在一个节点补偿多组标准电容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辅助的有效实用方法。IEEE33节点系统和多个实际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方法用于求解无功规划优化问题可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规划优化 遗传算法 节点电容器组数上限 辐射状配电网
下载PDF
主从型D触发器的动态功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伦耀 吴训威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40,共6页
主从型D触发器的动态功耗同触发器内部节点上的信号跃迁情况和节点电容有关.基于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MOS管参数,本文对主从型D触发器各个节点电容进行了计算.利用对各节点电容的计算值,便可估算在某一激励输入序列下的D触发器的动态功耗... 主从型D触发器的动态功耗同触发器内部节点上的信号跃迁情况和节点电容有关.基于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MOS管参数,本文对主从型D触发器各个节点电容进行了计算.利用对各节点电容的计算值,便可估算在某一激励输入序列下的D触发器的动态功耗.Pspice模拟证实了该一动态功耗估算的准确性.搞清了D触发器内部诸结点电容与MOS管参数之间的关系亦为降低它的动态功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功耗 功耗估计 主从型D触发器 CMOS集成电路 节点电容 电路结构
下载PDF
CCD亚微伏电荷转换因子结构的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东 汪朝敏 +2 位作者 李佳 涂戈 李金 《光电子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28-31,共4页
设计了大尺寸输出节点和大尺寸放大器栅电容的CCD特殊输出结构,使输出节点总电容约为4.5×10;F,对设计结构进行了工艺试验。对输出节点电容进行参数校准、结构优化、流片试验、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CCD电压转换因子... 设计了大尺寸输出节点和大尺寸放大器栅电容的CCD特殊输出结构,使输出节点总电容约为4.5×10;F,对设计结构进行了工艺试验。对输出节点电容进行参数校准、结构优化、流片试验、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CCD电压转换因子精确地达到了0.352μV/e^(-),满足了航天系统紫外线阵CCD满阱容量需达到1.0×10;e;/pixel量级,饱和输出幅度在3.5~4 V范围,CCD的电压转换因子在0.35μV/e;亚微伏水平(比传统CCD低1~2个数量级)的特殊输出结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电荷转换因子 输出节点电容 亚微伏结构
下载PDF
Optimized algorithm for balancing cluster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5
作者 Mucheol KIM Sunhong KIM Hyungjin BYU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404-1412,共9页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onsist of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sensor nodes that involve numerous restrictions in-cluding computation capability and battery capacity.Topology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achieving ...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onsist of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sensor nodes that involve numerous restrictions in-cluding computation capability and battery capacity.Topology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achieving a balanced placement of sensor nodes.The clustering scheme is a widely known and efficient means of topology control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o the base station in two hops.The automatic routing scheme of the self-organizing technique is another critical elemen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optimal algorithm with cluster balanc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and compare it with three well known and widely used approaches,i.e.,LEACH,MEER,and VAP-E,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creases the overall network lifetime,indicating that the amount of energy required for com-munication to the base station will be reduced for locating an optimal clu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elf-organizing sensor algorithm Clustering algorithm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