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SSD-1对斑马鱼血管生成及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利文 王思锋 +5 位作者 王加宁 何秋霞 陈贯虹 袁延强 陈锡强 刘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34-1438,共5页
目的探讨化合物BSSD-1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影响以及对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4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健康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加入不同剂量BSSD-1与胚胎共同孵育24 h,在荧... 目的探讨化合物BSSD-1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影响以及对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4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健康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加入不同剂量BSSD-1与胚胎共同孵育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背部节间血管(intersegmental vessels,ISV)生成情况,并计数评价抑制程度;进而建立人大肠癌HT29细胞裸小鼠模型,观察BSSD-1不同剂量作用下对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根据瘤体积及瘤重,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和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化合物BSSD-1在0.25~25.0 mg·L-1范围抑制斑马鱼背部节间血管生成具有剂量相关性,12.5 mg·L-1抑制率可达98.8%;裸鼠肿瘤抑制试验中,大、中、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试验结果分别为31.1%、40.0%和40.0%,统计学处理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BSSD-1可以抑制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SD-1 斑马鱼 抗肿瘤作用 节间血管 血管生成 HT29 大肠癌
下载PDF
芪灯明目胶囊对VEGF转基因斑马鱼血管生成的影响
2
作者 陶铮 滕晋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2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观察研究芪灯明目胶囊对转基因荧光斑马鱼血管生成抑制率和最大耐受浓度.方法 采用荧光显像的方法考察多个浓度芪灯明目胶囊对斑马鱼胚胎的抑制率,并对各浓度下各组胚胎的毒性反应及死亡率进行考察.结果 165 μg·ml-1以上浓... 目的 观察研究芪灯明目胶囊对转基因荧光斑马鱼血管生成抑制率和最大耐受浓度.方法 采用荧光显像的方法考察多个浓度芪灯明目胶囊对斑马鱼胚胎的抑制率,并对各浓度下各组胚胎的毒性反应及死亡率进行考察.结果 165 μg·ml-1以上浓度都具有明显的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使24hpf后斑马鱼节间血管生成受到明显抑制.同时在660 μg·ml-1以上有心率缓慢和翘尾发生.结论 芪灯明目胶囊可以有效的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节间血管形成,最大耐受剂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灯明目胶囊 斑马鱼 节间血管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AdaBoost网络模型的斑马鱼胚胎血管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玮婕 徐建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8期141-144,共4页
基于图像特征与改进型AdaBoost网络模型,对斑马鱼节间血管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对3组斑马鱼胚胎荧光图像训练集的节间血管进行正负样本选取,使用Haar-like特征图提取图像特征,通过AdaBoost网络模型对所提取的特征训练形成级联分类器,根据... 基于图像特征与改进型AdaBoost网络模型,对斑马鱼节间血管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对3组斑马鱼胚胎荧光图像训练集的节间血管进行正负样本选取,使用Haar-like特征图提取图像特征,通过AdaBoost网络模型对所提取的特征训练形成级联分类器,根据识别效果,调整改进网络的系数得到改进型级联分类器,最终实现了节间血管的精确识别和统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节间血管提取的准确率和识全率分别达到了93.8%和91.1%,说明该算法检测准确率高,对不同组别图像均有稳定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间血管识别 斑马鱼 ADABOOST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斑马鱼血管生成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薛迪 韩利文 +3 位作者 何秋霞 杨继芳 张爱平 刘可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顺铂对血管生成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4hpf(hour post fertilization,hpf)健康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分别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以及两药联合处理24h... 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顺铂对血管生成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4hpf(hour post fertilization,hpf)健康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分别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以及两药联合处理24h,以节间血管作为考察依据,并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顺铂单用时以50,100μg·ml-1浓度抑制节间血管效果明显,复方苦参注射液为0.5%时抑制节间血管效果明显,两者联用时较单用抑制更明显。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顺铂有一定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血管生成 顺铂 复方苦参注射液 节间血管
原文传递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丹参促血管生成及心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龙飞 赵渤年 +3 位作者 丁晓彦 孙启慧 国锦 高燕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20-2624,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对斑马鱼节间血管(ISV)的促生长作用及心脏保护作用,探讨其"活血化瘀"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TK787建立斑马鱼血管损伤模型,利用特非那定建立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分别给于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对斑马鱼节间血管(ISV)的促生长作用及心脏保护作用,探讨其"活血化瘀"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TK787建立斑马鱼血管损伤模型,利用特非那定建立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分别给于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样品溶液进行干预,观察其对斑马鱼ISV及心脏形态的影响。结果:各丹参样品给药组ISV长度均较PTK787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促血管增长率在22.20%~84.43%之间;各丹参样品给药组SV-BA间距均较特非那定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受损心脏修复率在29.26%~82.42%之间。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是丹参药材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的重要部位,且药效指标检测方法科学、客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水溶性成分 斑马鱼 血管生成 心脏保护 节间血管 静脉窦-动脉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