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子芋叶柄及芽色的多样性及芋形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新芳 柯卫东 +4 位作者 叶元英 李双梅 彭静 刘玉平 李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介绍了多子芋种质资源叶柄及芽色的多样性 ,总结了多子芋的叶柄颜色及芽色的对应关系及芋形的一般规律。叶柄为绿色或紫色时 ,芽为白色 ;叶柄为乌绿色时 ,芽为淡红色。叶柄紫色类的子孙芋芋形最好 ,卵圆形 ,且表皮棕毛少 ;叶柄绿色类和... 介绍了多子芋种质资源叶柄及芽色的多样性 ,总结了多子芋的叶柄颜色及芽色的对应关系及芋形的一般规律。叶柄为绿色或紫色时 ,芽为白色 ;叶柄为乌绿色时 ,芽为淡红色。叶柄紫色类的子孙芋芋形最好 ,卵圆形 ,且表皮棕毛少 ;叶柄绿色类和叶柄乌绿色类的子孙芋芋形较叶柄紫色类差 ,其中 ,叶柄绿色类的子芋芋形一般为头大尾小的卵圆形 ,表皮棕毛较多 ;叶柄乌绿色类的子芋一般为长卵圆形至卵圆形 ,且表皮棕毛较多。 3种类型的孙芋一般为卵圆形 ,且表皮棕毛少。芋形指数基本上反映了芋的实际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多子 叶柄色 芽色 芋形指数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不同芋形及压边荷次数对泰芋1号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全友 常亚芸 蔡志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3期39-41,共3页
为了研究香荷芋种芋的形状及压边荷的次数对香荷芋的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选用泰芋1号为供试材料,设计长椭圆形、椭圆形和带柄形3种形状的种芋,采用0次、1次和2次压边荷3种方式,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处理。结果显示:苗期带柄形种芋根... 为了研究香荷芋种芋的形状及压边荷的次数对香荷芋的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选用泰芋1号为供试材料,设计长椭圆形、椭圆形和带柄形3种形状的种芋,采用0次、1次和2次压边荷3种方式,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处理。结果显示:苗期带柄形种芋根数、绿叶数和株高等均比长椭圆形和椭圆形有优势;中后期3种芋形对植株性状的影响不大,3种芋形压边荷均比不压边荷根数、地下部干鲜重等明显增加。子孙芋产量长椭圆形较椭圆形和带柄形增产极显著;压边荷2次较压边荷0次和1次增产极显著。长椭圆形种芋压2次边荷子孙芋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形 压边荷 1号 产量
下载PDF
桶形芋螺和菖蒲芋螺的性畸变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四喜 董巧香 +3 位作者 沈金辉 于秀娟 杜虹 黄长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9-297,共9页
2 0 0 1年 9月和 2 0 0 3年 8月在广东湛江的硇洲岛和 2 0 0 3年 6月在广东阳江的闸坡渔港采集桶形芋螺 (Conus betulinus)和菖蒲芋螺 (Conus vexillum) ,发现两个海区的芋螺雌性个体均发生性畸变 ,性畸变率均为 10 0 % ,但雌 /雄性比... 2 0 0 1年 9月和 2 0 0 3年 8月在广东湛江的硇洲岛和 2 0 0 3年 6月在广东阳江的闸坡渔港采集桶形芋螺 (Conus betulinus)和菖蒲芋螺 (Conus vexillum) ,发现两个海区的芋螺雌性个体均发生性畸变 ,性畸变率均为 10 0 % ,但雌 /雄性比仍大于 1.0。两种芋螺的畸变阶段和类型多 ,桶形芋螺有 S3b、S3c、 S4 、S*4 、S5b、S5c,而菖蒲芋螺有 S1 c、S3b、S4 、S*4 、S6 b。 2 0 0 3年 6月在阳江采集的桶形芋螺畸变程度最高 ,种群 RPSI为 5 3.8% ,VDSI高达 4 .9,雌性不育率达 4 4 .0 %。 2 0 0 1年 9月在硇洲岛外海深水区采集的菖蒲芋螺的种群 RPSI虽然只有 14 .7% ,但性畸率为 10 0 % ,VDSI也达 4 .1%。由此可见 ,两种芋螺对有机锡污染均比较敏感 ,而且有个体大、易采集、性畸变率高、畸变阶段跨度大、畸变类型多、畸变特征易于鉴别等特点 ,是中国东南沿海低潮线和潮下带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的理想指示种。如与潮间带有机锡污染指示种疣荔枝螺 (Thaisclavigera)结合起来 ,便可相互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Conus betulinus) 菖蒲螺(Conus vexillum) 性畸变 有机锡 指示种
下载PDF
海南产桶形芋螺毒液组分对乙酰胆碱受体不同亚型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艺 付双玉 +2 位作者 朱晓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了从海南产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s Linnaeus)的毒液中发现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不同亚型的天然毒素,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桶形芋螺的毒液中分离和纯化了天然毒素组分,并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nAChRs各种亚型... 为了从海南产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s Linnaeus)的毒液中发现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不同亚型的天然毒素,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桶形芋螺的毒液中分离和纯化了天然毒素组分,并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nAChRs各种亚型为药靶,采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技术,筛选了作用于nAChRs不同亚型的天然芋螺毒素组分.结果显示:通过分离和纯化方法,从桶形芋螺的毒液中获得了16个天然毒素组分,此后测定了每个组分对nAChRs各个亚型的阻断活性,同时发现组分CBL-2,CBL-3和CBL-4对肌肉型(α1β1δε)nAChR具有强阻断活性;组分CBL-12对α4β2 nAChR亚型有阻断作用;组分CBL-4和CBL-5对α3β2 nAChR亚型有阻断作用.由此认为:这5个天然毒素组分分别对α3β2,α4β2和α1β1δεnAChR这三种亚型有阻断活性,特别是其能阻断α4β2 nAChR亚型的活性,在此之前还未发现α4β2 nAChR亚型的特异阻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毒液 天然螺毒素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电生理技术
下载PDF
中国南海桶形芋螺毒液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开华 胡克平 +2 位作者 余玲 钟明鼐 陈冀胜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从海南岛采集了桶形芋螺标本10kg。比较了“超低温脆化法”,“匀浆法”,“剥离法”的取毒效果。经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共得粗毒液 504mg,其中,P1,210mg,分子量 Mw>5000;P2,184mg,Mw=100... 从海南岛采集了桶形芋螺标本10kg。比较了“超低温脆化法”,“匀浆法”,“剥离法”的取毒效果。经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共得粗毒液 504mg,其中,P1,210mg,分子量 Mw>5000;P2,184mg,Mw=1000~5000;P3,50mg,Mw<1000。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对 P2,P3进行了比较研究。毒液经 HPLC分离后得到数十个成分,各成分多数在20mg以内。药理实验表明,它们具有一系列中枢神经活性(C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毒素 毒液 离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海南产桶形芋螺毒管cDNA文库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建成 长孙东亭 +2 位作者 陈琴 罗素兰 胡远艳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构建海南产桶形芋螺毒管cDNA文库,为桶形芋螺毒素基因资源的永续保存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从桶形芋螺毒管中提取总RNA,采用SMART技术,LD-PCR扩增获得双链cDNA,经SfiⅠ酶切和CHROMA SPIN-400柱分级分离... 目的构建海南产桶形芋螺毒管cDNA文库,为桶形芋螺毒素基因资源的永续保存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从桶形芋螺毒管中提取总RNA,采用SMART技术,LD-PCR扩增获得双链cDNA,经SfiⅠ酶切和CHROMA SPIN-400柱分级分离后,将500bp以上的片段与载体pDNR-LIB连接,通过电穿孔转入E.coli JM109,获得原始文库;随机挑取单菌落,经菌液PCR鉴定重组率及插入片段大小,最后扩增文库。结果经鉴定,所得文库的容量约为5.0×106个克隆,原始文库的平均滴度为5.01×108,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0kb,文库的重组率达到92%。结论所构建的文库是合格的,为新型芋螺毒素的发现和研究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管 CDNA文库
原文传递
桶形芋螺毒素bt5a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英文)
7
作者 代先东 范崇旭 +3 位作者 曹瑛 蒋辉 刘尚义 陈冀胜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对中国南海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毒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桶形芋螺毒液分离纯化,得到一个肽类毒素,通过质谱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N-端序列分析、二硫键定位确定了其化学结构,用合成物对... 目的:对中国南海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毒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桶形芋螺毒液分离纯化,得到一个肽类毒素,通过质谱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N-端序列分析、二硫键定位确定了其化学结构,用合成物对化学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从中国南海桶形芋螺毒液中鉴定了1个芋螺毒素,氨基酸序列为H-Ser-Gla-Cys-Cys-Ile-Arg-Asn-Phe-Leu-Cys-Cys-OH,其中Cys3与Cys10,Cys4与Cys11形成2个链内二硫键,命名为芋螺毒素bt5a。结论:芋螺毒素bt5a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毒素,是芋螺毒素T-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毒素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T-超家族
原文传递
海南产桶形芋螺线粒体基因组DNA提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月鹏 李珊珊 +4 位作者 朱晓鹏 王丹 丁青 罗素兰 长孙东亭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0-537,共8页
提取海南产桶形芋螺线粒体基因组完整DNA (mtDNA),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桶形芋螺腹足肌肉、毒腺和肝胰脏三个不同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进高盐沉淀法、细胞器/磁珠法和试剂盒提取三种方法,提取桶形芋螺mtDNA,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提取海南产桶形芋螺线粒体基因组完整DNA (mtDNA),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桶形芋螺腹足肌肉、毒腺和肝胰脏三个不同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进高盐沉淀法、细胞器/磁珠法和试剂盒提取三种方法,提取桶形芋螺mtDNA,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提取mtDNA的纯度和浓度进行测定。以coxⅠ-rRNA小亚基基因和α-芋螺毒素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来确证所提取的DNA确实是mtDNA。试剂盒法提取肝胰脏、高盐沉淀法提取肝胰脏和腹足肌肉组织这三种方法的产率很高,分别为44.4μg/mg、43.3μg/mg和32.6μg/mg。A260/280比值表明,改进高盐沉淀法提取毒腺和腹足肌肉组织,细胞器磁珠法提取腹足肌肉组织的mtDNA纯度很高。综合比较,采用改进高盐沉淀法,利用桶形芋螺腹足肌肉组织所提取的mtDNA产率高、质量好、纯度高。高质量芋螺mtDNA的获取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芋螺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基因组DNA
原文传递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Three Taro (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Landraces Using Agro-morphological and SSR DNA Characterisation
9
作者 Tafadzwanashe Mabhaudhi Albert Thembinkosi Mod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3年第4期265-271,共7页
Taro (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is an important underutilised crop in South Africa, East Africa and Indonesia. Three taro landraces, namely, Dumbe Lomfula (wild), KwaNgwanase and Umbumbulu, were collected fro... Taro (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is an important underutilised crop in South Africa, East Africa and Indonesia. Three taro landraces, namely, Dumbe Lomfula (wild), KwaNgwanase and Umbumbulu,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locations in KwaZulu-Natal (KZN), South Africa, and planted at two locations, Pietermaritzburg (KZN) and Roodeplaat, Pretoria. Ag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vegetative and corm characteristics were done four months after planting and at harvest, respectively. Sampling for DNA fingerprinting using five SSR primers was done using leaf material four months after planting. Ag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ation was useful in show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ild landrace and the two cultivated landraces, as well as identification of dasheen and eddoe types. SSR primer characterisation showed that despite significant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the wild Dumbe Lomfula and Umbumbulu landraces were closely related but different from the KwaNgwanase landrace. Although landraces showed great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this did not necessarily imply genetic vari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SSR primers are more useful for characterising taro landr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morphology characterisation DNA LANDRACES SSR primers taro (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geneticdivers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