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芍药汤加味结合臭氧直肠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弘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3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芍药汤加味结合臭氧直肠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87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芍药汤加味结合臭氧直肠灌注治疗... 目的分析芍药汤加味结合臭氧直肠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87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芍药汤加味结合臭氧直肠灌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1例(2.33%)患者出现轻度恶心现象,观察组中有1例(2.27%)患者出现轻度皮肤瘙痒现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之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芍药汤加味结合臭氧直肠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加味 臭氧直肠灌注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
下载PDF
四味芍药汤加味治疗面痛
2
作者 马敏 《中国乡村医药》 2003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芍药汤加味 面痛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3
作者 葛爱利 仇丽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66-0069,共4页
对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取芍药甘草汤加味、中药熏洗联合治疗方案,探索研究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100例DPN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常规西药治疗,50例)、观察(芍... 对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取芍药甘草汤加味、中药熏洗联合治疗方案,探索研究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100例DPN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常规西药治疗,50例)、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中药熏洗,50例)两组,探究两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SM-1)、神经病变(TCSS)评分、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干预后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阴虚血瘀型DPN患者采取芍药甘草汤加味+中药熏洗治疗方案,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因子水平表达,减轻疾病症状,且不良情况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血瘀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药 芍药甘草汤加 中药熏洗
下载PDF
芍药汤加味联合洛哌丁胺治疗免疫相关性结肠炎33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朱伟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芍药汤加味联合洛哌丁胺口服治疗免疫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6例免疫相关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洛哌丁胺口服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芍药汤加味联合洛哌丁胺口服治疗免疫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6例免疫相关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洛哌丁胺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芍药汤加味口服。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5d和7d,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93.94%,高于对照组的54.55%和75.76%(P<0.05),且肛门灼痛、腹痛腹泻、泻下急迫及里急后重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芍药汤加味联合洛哌丁胺口服治疗免疫相关性结肠炎,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持续进展,并能改善临床各项指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性结肠炎 芍药汤加味 洛哌丁胺 疗效
原文传递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临床观察
5
作者 代洁 万什方 +2 位作者 周鸿雲 占煜 赵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的疗效。方法: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予以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溶液。结果: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8.57%(62/7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86%(65/7...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的疗效。方法: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予以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溶液。结果: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8.57%(62/7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86%(65/70),疾病复发率为22.92%(11/48);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为77.94%(53/6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88%(55/68),疾病复发率为52.94%(9/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燥津亏证 芍药甘草汤加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帕金森病伴便秘患者排便情况的改善及神经递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方菁 卢冬冬 姚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623-627,共5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便秘患者的排便情况的改善效果及其对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PD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便秘患者的排便情况的改善效果及其对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PD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脱落3例)和观察组42例(脱落1例),对照组患者予乳果糖联合抗PD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抗PD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改善情况[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粪便性状(BSF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血清神经递质[P物质(SP)、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水平;通过16s-rRNA序列法检测患者肠道菌群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明显增加,粪便性状(BSFS)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评分均改善,并且观察组CSBMs增加和BSFS、PAC-QOL评分改善明显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水平上升,NO、VIP及5-H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VIP及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乳杆菌(Lactobacill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Bacteroidales S24-7 group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主要特征菌群分别为g_unclassified_f_Prevotellaccae、g Papillibacter和g_RuminococcaceaeUCG 009等,对照组的主要特征菌群为Bacteroidales S247 group、g_Peptococcus和g_Butyricicoccus等。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应用于PD伴便秘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肠神经递质水平,促进肠道益生菌丰度上调,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伴便秘 芍药甘草汤加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一氧化氮 5-羟色胺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疗效分析
7
作者 李思博 吴百灵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46-1150,共5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确诊为肝肾阴虚型AIH患者78例。除去脱落病例后共7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确诊为肝肾阴虚型AIH患者78例。除去脱落病例后共7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照组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疗程12周。以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主要疗效指标,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球蛋白(GLB)、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水平较基线变化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基于西医疗效评价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1%。基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治疗后GLB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GL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G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GGT均较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能减轻肝肾阴虚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GLB、IgG水平,恢复患者肝功能,并具有长期稳定性及安全性,其效果优于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芍药甘草汤加 肝功能 肝肾阴虚证
下载PDF
陈鹏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筋瘤验案举隅
8
作者 樊敏 陈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410-411,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组因下肢浅静脉血液返流异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的总称,其发病多由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浅静脉迂曲扩张、皮肤变化或溃疡等,其形成与年龄、性别、怀孕、遗传、生活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组因下肢浅静脉血液返流异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的总称,其发病多由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浅静脉迂曲扩张、皮肤变化或溃疡等,其形成与年龄、性别、怀孕、遗传、生活方式等有关[1]。对于早期下肢静脉曲张,多以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保守治疗为主,对中晚期患者往往选择手术治疗,手术虽能有效治疗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血液回流障碍 芍药甘草汤加 验案举隅 弹力绷带 浅静脉 中晚期患者 迂曲扩张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谢兰兰 陈思思 +2 位作者 王燕鸿 赵雪丽 张喜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组加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1剂/d,...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组加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关节VAS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平衡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可有效缓解疼痛痉挛、消除肿胀、促进平衡能力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 芍药甘草汤加 运动训练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疼痛25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樵成 郭延召 +1 位作者 倪创社 宋虎杰 《河南中医》 2017年第7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中风伴有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中风伴有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肌张力及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患肢肌张力改善、疼痛减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并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肢体痉挛疼痛 芍药甘草汤加 针刺疗法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崔公让教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建萍 崔炎 刘辉 《中医研究》 2009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加 治疗应用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中医 药疗法 急性期 崔公让 中医师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丽 邵明义 《河南中医》 2009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RA患者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进行治疗,并与安慰剂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安慰剂组比较效果明显(P<0.05)。结论...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RA患者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进行治疗,并与安慰剂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安慰剂组比较效果明显(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对RA的治疗有效,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 湿热痹阻证 安慰荆 氨甲喋呤
下载PDF
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气虚质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传科 李伟 +1 位作者 徐丹 李建明 《山东中医杂志》 2013年第5期325-325,341,共2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气虚质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气虚质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症(静脉溃疡)的收缩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在减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下肢水肿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气虚质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较好,尤其在缩小静脉溃疡面积方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 气虚质 静脉溃疡收缩率 踝围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69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4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芍药甘草汤加
下载PDF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面肌痉挛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峻英 冯彩婷 苗青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5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加 中医科 筋脉失养 面神经炎 环绕唇内 邯郸市 芍药甘草场 中药治疗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穴位敷贴治疗肝癌肝区疼痛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容钦 赵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3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穴位敷贴治疗肝癌肝区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结果在止痛方面,两组均有很好疗效,中药穴位敷贴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肝癌肝区疼...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穴位敷贴治疗肝癌肝区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结果在止痛方面,两组均有很好疗效,中药穴位敷贴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肝癌肝区疼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6.6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穴位敷贴治疗肝癌肝区疼痛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方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区疼痛 穴位敷贴 芍药甘草汤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9
17
作者 臧新开 臧红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7期1695-1696,共2页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发病机制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 治疗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婴儿肠绞痛68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世惠 周登科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4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婴儿肠绞痛 芍药甘草汤加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制剂治疗胃脘痛证的近期疗效观察
19
作者 胡承林 钟义祥 +1 位作者 张素容 陈跃章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4年第4期229-230,共2页
胃脘病多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主证。根据中医治疗胃脘病当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的理论,以“伤寒论”中之古方芍药甘草汤为基础,加入甘松,蒲公英等制成冲剂,用以治疗慢性胃炎所致的胃脘痛,经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将... 胃脘病多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主证。根据中医治疗胃脘病当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的理论,以“伤寒论”中之古方芍药甘草汤为基础,加入甘松,蒲公英等制成冲剂,用以治疗慢性胃炎所致的胃脘痛,经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芍药甘草汤加 近期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 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 伤寒论 药物毒副作用 症状体征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头穴透刺法对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患者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万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4期644-645,共2页
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为一种常见脑血管病症,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共济失调及平衡障碍的发生率约在40%,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其治疗棘手,疗程长,预后不确定,目前常见治疗方法主要为针刺疗法、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2]。
关键词 小脑共济失调 脑卒中患者 芍药甘草汤加 日常生活能力 中风后 平衡能力 透刺法 头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