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6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肖亮 薛德 +5 位作者 蒋建雄 艾辛 覃静萍 陈智勇 刘树玲 易自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利用33对SSR引物对来自中国16个省的46份野生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3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DNA条带,75条为多态性条带,占86.21%,条带大小范围80~310 bp;(2)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结果:Shannon... 利用33对SSR引物对来自中国16个省的46份野生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3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DNA条带,75条为多态性条带,占86.21%,条带大小范围80~310 bp;(2)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结果:Shannon's信息指数(I)变幅为0.020~1.522,平均为0.745,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040~0.738,平均为0.445,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幅为0.315~0.933,平均为0.569,说明我国芒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宽,遗传多样性丰富;(3)相似系数UMPGA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一致,可将46份种质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主要由中部芒组成,类群Ⅱ主要由北方芒组成,类群Ⅲ主要由南方芒组成,西南芒在每个类群中均有渗透,这一结果说明芒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化与其种源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地理起源不能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芒(Miscanthus sinensis)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肖亮 易自力 +4 位作者 蒋建雄 刘树玲 覃静萍 伊俊奇 杨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以555份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26个表型性状数据,按地理来源、植物区系和单一性状进行分组,分别采用简单比例法、平方根法和多样性指数法确定组内取样数,再根据聚类和随机2种方法进行组内个体选择。依照上述... 以555份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26个表型性状数据,按地理来源、植物区系和单一性状进行分组,分别采用简单比例法、平方根法和多样性指数法确定组内取样数,再根据聚类和随机2种方法进行组内个体选择。依照上述方案共构建出19个具有代表性的芒初选核心种质样本库。通过平均相似系数、性状符合度、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4项检测指标对上述19种构建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按"植物区划分组+多样性指数确定取样数+聚类选择个体"为芒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方案。通过此方法建立起的芒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共83份,占总资源的14.95%,且新构建的初级种质资源与总资源性状符合度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性状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元杰 蒋建雄 +2 位作者 刘明稀 艾辛 易自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47-150,共4页
采用离体萌发法、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芒离体花粉的生活力,并对测定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离体萌发法测得芒离体花粉的平均初始萌发率为82.6%,并且花粉萌发和生长很快,5min即开始萌发,培养30min后花粉管平均长度达到了145... 采用离体萌发法、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芒离体花粉的生活力,并对测定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离体萌发法测得芒离体花粉的平均初始萌发率为82.6%,并且花粉萌发和生长很快,5min即开始萌发,培养30min后花粉管平均长度达到了145.77μm,但花粉的平均萌发率下降很快,室温保存90min的花粉其萌发率已下降至3.0%。利用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的芒花粉初始生活力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分别为84.6%和86.6%,但这两种染色法在跟踪测定芒离体花粉的生活力时易误判,不适合用于跟踪测定花粉生活力的变化。利用离体萌发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测定芒花粉生活力的变化规律,而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适合用于测定芒花粉的初始生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生活力 离体萌发法 FDA染色法 I2-KI染色法
下载PDF
芒(Miscanthus sinensis)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丽芳 殷绪明 +2 位作者 陈智勇 肖亮 易自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3-588,共6页
以芒(Miscanthus sinensis)的幼穗为材料,通过外植体消毒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建立芒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芒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4.0 mg/L 2,4–D+1.0 mg/L 6–BA+0.5 mg/L Cu S... 以芒(Miscanthus sinensis)的幼穗为材料,通过外植体消毒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建立芒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芒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4.0 mg/L 2,4–D+1.0 mg/L 6–BA+0.5 mg/L Cu SO4,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99.33%;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1.0mg/L 6–BA+0.4 mg/L NAA+0.4 mg/L IAA和MS+3.0 mg/L 6–BA+1.5 mg/L PP333+1.0 mg/L CCC,分化率为96%,增殖系数为9.1;生根培养基选用MS+0.5 mg/L IAA+0.5 mg/L NAA+0.5 mg/L CCC+0.5 mg/L PP333,生根率达100%;将再生苗移栽至用黄土和营养土配制的基质上,其成活率高达95%,且生长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植物 离体培养 正交设计 方差分析
下载PDF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不同种群对镉积累与转运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秦建桥 夏北成 +2 位作者 赵鹏 赵华荣 谢国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8,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来源于大宝山矿区和惠州博罗非矿区的两个五节芒种群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的生长反应、Cd富集能力及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两个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种群植株对土壤中不同浓度...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来源于大宝山矿区和惠州博罗非矿区的两个五节芒种群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的生长反应、Cd富集能力及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两个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种群植株对土壤中不同浓度的Cd的生长反应不同,低浓度Cd处理,非矿区种群的地上部生物量即受到显著影响,而矿区种群受到的影响不显著。Cd处理浓度提高时,非矿区种群的地上部生物量为对照的30.17%~42.07%,矿区种群地上部生物量为对照的57.80%~67.04%。非矿区种群根部生物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为对照的57.75%-64.08%,而矿区种群显著升高,为对照的117.43%~135.56%。五节芒矿区种群地上部和根部的Cd含量随着土壤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其升高速度明显快于非矿区种群。五节芒矿区种群根部积累的Cd总量远大于非矿区种群,且随着土壤中Cd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着Cd胁迫程度的加重,五节芒两种群转移系数和耐性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矿区种群的转移系数和耐性指数明显高于非矿区种群。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五节芒根部生物量与地上部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地上部生物量与根部和地上部Cd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地上部Cd含量与根部Cd含量及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耐性指数(Tolerant Index,TI)与根部和地上部Cd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反映了根部和地上部Cd的累积对植物产生了毒性,并对五节芒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矿区种群表现出对Cd更强的耐性以及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 积累与转运
下载PDF
芒属(Miscanthus)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梁绪振 陈太祥 +2 位作者 白史且 鄢家俊 常丹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10期1-5,共5页
芒属植物属禾本科多年生高大草类,多分布于热带非洲至亚洲东南部。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源。本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芒属植物的生境、分布、遗传多样性、光合特性、抗性生理生化... 芒属植物属禾本科多年生高大草类,多分布于热带非洲至亚洲东南部。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源。本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芒属植物的生境、分布、遗传多样性、光合特性、抗性生理生化、繁殖学、饲草利用以及作为能源植物的研究等方面做了综述,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旨在推动芒属种质资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植物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能的芒属(Miscanthus)植物碳动态和收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旭 张亚茹 李跃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33-1638,共6页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是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多年生芒属C4植物(Miscanthus)由于具有巨大碳固定能力而成为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植物。中国是芒属植物芒草起源中心,但相对于欧洲国家应对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而采取的芒草研究与应...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是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多年生芒属C4植物(Miscanthus)由于具有巨大碳固定能力而成为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植物。中国是芒属植物芒草起源中心,但相对于欧洲国家应对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而采取的芒草研究与应用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草地利用模式,决定了在南方草地的研究显著少于北方,近年来芒草在华南地区的运用研究集中于生态修复,对草本植物群落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CO2气体交换能力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在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长及全球变暖背景下,生物质能植物及其碳汇功能的相关研究尤显重要。我国南方近6 700万hm2退化丘陵草坡急待恢复或处于恢复中,草坡地芒属植物符合生物质能植物标准,施肥少,害虫少,农药输入少,能够有效地利用光、水等自然资源。考虑到C4植物具有比C3植物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高光能利用率C4芒属植物的碳固定能力及能源潜力值得重视,但缺乏科学的碳动态和碳收支评估。综述了国内外芒草生物量特征与生物质能潜力研究现状,重点论述芒属植物生态系统水平的碳动态和收支能力研究,探讨了系统水平更客观评估芒属碳源汇(Carbon sequestration)功能的方法,基于生物量过程的研究结果及华南地区草坡研究历史和现状,为草坡地生物质能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对策,强调在我国南方开发和利用芒属植物资源具有重要能源价值和经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碳动态 C4植物
下载PDF
芒柄花素通过miR-1229/ZDHHC9分子轴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渊智 刘红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5,341,共8页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5.72、14.31、22.9、31.49 mg/kg剂量的芒柄花素,观察肿瘤重量、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5.72、14.31、22.9、31.49 mg/kg剂量的芒柄花素,观察肿瘤重量、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用不同浓度(20、50、80、110μmol/L)的芒柄花素处理TJ905细胞,并将TJ90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10μmol/L芒柄花素组、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组、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ZDHHC9组、miR-NC组、miR-1229 mimic组。用Edu实验、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检测miR-1229、ZDHHC9 mRNA表达水平,在线网站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1229与ZDHHC9靶向结合。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芒柄花素处理组肿瘤体积、重量及PCN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20、50、80、110μmol/L)的芒柄花素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与110μmol/L芒柄花素组比较,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组细胞增殖率、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与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组比较,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ZDHHC9组细胞增殖率、细胞活力均显著增加,凋亡率显著下降(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29与ZDHHC9靶向结合。结论:芒柄花素可能通过miR-1229/ZDHHC9分子轴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柄花素 胶质瘤 微小核糖核酸-1229 棕榈酰化转移酶9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移植瘤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淹水胁迫对水库消落带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生 梁国钱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6期69-74,共6页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乡土植物,具有耐涝抗旱降污的特性。以五节芒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研究其在浙南山地水库消落带生境与非消落带生境中生长的五节芒植株在经受长时间淹水胁迫后,...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乡土植物,具有耐涝抗旱降污的特性。以五节芒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研究其在浙南山地水库消落带生境与非消落带生境中生长的五节芒植株在经受长时间淹水胁迫后,植株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消落带生境和非消落带生境中五节芒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都呈下降趋势。消落带生境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始终高于非消落带生境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根际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要始终低于非消落带生境。说明消落带生境中生长的五节芒在淹水条件下,对土壤中有毒物质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要大于非消落带生境。而消落带生境中相对低的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能缓慢消耗淹水植株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提高五节芒植株的抗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 消落带 土壤过氧化氢酶 土壤蔗糖酶 土壤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芒柄花素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谢栋 刘媛媛 +2 位作者 李正翔 袁恒杰 曹晓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 探究芒柄花素(FMN)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方法构建大鼠IB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低、高剂量FMN组(20、40 mg/kg FMN)和... 目的 探究芒柄花素(FMN)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方法构建大鼠IB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低、高剂量FMN组(20、40 mg/kg FMN)和高剂量FMN+YAP抑制剂Verteporfin(VTPF)组(40 mg/kg FMN+10 mg/kg VTPF),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生理盐水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测量大鼠结肠长度;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检测大鼠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TNF-α、IL-6水平,肠上皮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变短(P<0.05);IL-10水平和YAP、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出现细胞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与IBD组比较,低剂量FMN组、高剂量FMN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而加入VTPF后,显著逆转了FMN对IBD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FMN可能是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促进YAP的表达,进而抑制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柄花素 Hippo/YAP信号通路 炎症性肠病 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刘样 胡蓉 +2 位作者 唐森 邓杰 柳筱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1-0054,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和仅使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时肌张力阻力矩的变化,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及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高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对比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和仅使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时肌张力阻力矩的变化,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及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高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29例,观察组有27例。对照组是采用现代康复的常用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改善上肢的肌张力,观察组是在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芒针透刺法,取穴为患侧上肢的臑会与天井,四渎与外关,肩髃与臂臑,阳溪与透温溜等,两组的治疗都是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观察4个疗程。最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患侧上肢的肌肉紧张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估量表评分和FAM量表评分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治疗的综合作用对中风后患者的上肢痉挛性瘫痪有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芒针透刺法和Bobath技术综合作用有关,因此有必要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芒针透刺结合治疗结合Bobath技术的推广,发挥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透刺 BOBATH技术 中风 上肢痉挛
下载PDF
内蒙古芒来铀矿石酸法柱浸试验
12
作者 刘金辉 刘昕瑀 +5 位作者 阳奕汉 邢拥国 王如意 梁大业 闫学锐 吴怡娴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获得溶浸液在不同硫酸质量浓度条件下的铀浸出特征及试验参数,探究内蒙古芒来铀矿床矿石酸法浸出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硫酸质量浓度(5、10、15、20 g/L)的溶浸液下室内柱浸浸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质量浓度的增高,浸出... 为获得溶浸液在不同硫酸质量浓度条件下的铀浸出特征及试验参数,探究内蒙古芒来铀矿床矿石酸法浸出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硫酸质量浓度(5、10、15、20 g/L)的溶浸液下室内柱浸浸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质量浓度的增高,浸出液铀质量浓度及铀浸出率随之增高,浸出周期缩短,故酸法工艺适合该矿床铀浸出。试验后期浸出液流量降低与长石类矿物的黏土化蚀变有关。针对铀平均品位为8.8×10^(-5)的矿石,铀浸出率为49.80%~54.35%,从浸出率、防堵塞及浸铀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质量浓度为10 g/L的硫酸溶浸液较适合该铀矿酸法地浸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床 酸法浸出 柱浸试验 长石黏土化
下载PDF
陈幸生芒针透刺联合项丛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13
作者 王磊 陈幸生 +1 位作者 沈玥 邢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后循环缺血是脑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文章阐述了陈幸生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经验。督脉为阳脉之海,循行入脑,其认为芒针透刺督脉可以振奋全身阳气,通督调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项丛刺”按照“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 后循环缺血是脑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文章阐述了陈幸生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经验。督脉为阳脉之海,循行入脑,其认为芒针透刺督脉可以振奋全身阳气,通督调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项丛刺”按照“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针刺局部穴位,疏通颈部经脉,可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两种针刺疗法联合,共同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丛刺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下载PDF
铅胁迫下不同生态型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抗氧化系统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秦建桥 赵华荣 +3 位作者 胡萌 赵鹏 贺磊 郑晓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31,共7页
为揭示不同生态型五节芒在抵抗Pb胁迫机制方面的异同,以粤北大宝山矿山开采地优势植物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五节芒非矿山生态型(采自惠州市博罗县丘陵山地)和矿山生态型(采自大宝山矿区)在相同Pb质量分数下... 为揭示不同生态型五节芒在抵抗Pb胁迫机制方面的异同,以粤北大宝山矿山开采地优势植物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五节芒非矿山生态型(采自惠州市博罗县丘陵山地)和矿山生态型(采自大宝山矿区)在相同Pb质量分数下的生理响应。Pb胁迫会导致五节芒叶片MDA的积累,非矿区生态型五节芒MDA积累的幅度要大于矿区种群。非矿区生态型五节芒叶片中SOD的活性被Pb胁迫抑制,POD活性都受到Pb胁迫的诱导比对照有所增加,但矿区生态型增加的幅度要大于非矿区生态型,矿区生态型植株两种酶的活性在最高w(Pb)时都显著高于非矿区生态型植株。随Pb处理质量分数增大,非矿区种群五节芒叶片中PPO的活性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矿区生态型则显著增加,在最高w(Pb)处理时活性要显著高于非矿区生态型。表明矿山型五节芒的耐重金属Pb要强于非矿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 生态型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刺芒柄花素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15
作者 李珊 赵康 +2 位作者 杨提 王莹 邓生琼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基因芯片数据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刺芒柄花素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刺芒柄花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靶...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基因芯片数据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刺芒柄花素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刺芒柄花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靶点基因,与GEO芯片筛选的差异基因合并去重后得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靶点基因;通过构建韦恩图,得到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利用R软件包对共有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平台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软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学参数筛选得到核心靶点;再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将筛选出来的核心靶点分别与刺芒柄花素的结合活性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413个刺芒柄花素作用靶点及1 244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达差异基因,两者取交集后得到55个刺芒柄花素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著富集于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等通路,并显示基因功能与炎症及细胞凋亡相关;运用Cytoscape筛选得到核心靶点CAP1、CXCL8、EGFR、FOS、CTSS、IGF1、MMP9、PPARG;分子对接模拟验证显示,CAP1、CXCL8、EGFR、FOS、IGF1、MMP9、PPARG等核心靶点与刺芒柄花素结合强,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刺芒柄花素作用于CAP1等多个核心靶点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可为后续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柄花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芒针联合中医辨证干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大伟 谭伟 +3 位作者 金梁 祝英波 高玮 王德敬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评价芒针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干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芒针治疗,配合培土疏郁汤口服;对照... 目的评价芒针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干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芒针治疗,配合培土疏郁汤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干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较单纯西药口服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水稻除芒机的研制情况及研发趋势
17
作者 王金丽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3期80-81,共2页
水稻种子除芒机能够对稻种进行精选处理,有效去除稻芒和杂质,有利于提高种子出苗整齐度,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基于水稻除芒机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对水稻种子除芒机的主要类型、优缺点及未来研发趋势进行总结,旨在为水稻除芒机的... 水稻种子除芒机能够对稻种进行精选处理,有效去除稻芒和杂质,有利于提高种子出苗整齐度,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基于水稻除芒机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对水稻种子除芒机的主要类型、优缺点及未来研发趋势进行总结,旨在为水稻除芒机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现状 结构 趋势
下载PDF
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及对血清GABA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金朋 赵彬 +5 位作者 陈慧杰 李季 关莹 朱路文 李保龙 王亚楠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康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康法联合芒针...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康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康法联合芒针透刺治疗,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上肢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及GA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MA评分、MBI评分、SS-QOL评分及GAB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对各项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愈显率为75.68%(28/37)、总有效率为97.30%(36/37),明显优于对照组愈显率45.95%(17/37)及总有效率86.49%(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能有效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中风 痉挛性瘫痪 肌张力
下载PDF
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源利用现状、潜在入侵风险及入侵特性
19
作者 陈超 张辉 +2 位作者 逯辉 滕文军 武菊英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6-364,共9页
【目的】对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状况、资源利用现状和入侵特性等进行分析,以防范其潜在的入侵风险,发掘芒属植物资源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芒属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状况和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汇总和绘图... 【目的】对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状况、资源利用现状和入侵特性等进行分析,以防范其潜在的入侵风险,发掘芒属植物资源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芒属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状况和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汇总和绘图;并采用2种风险评估体系(WG-WRA和WRA)对我国应用较多的植物种类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本研究汇总了18种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其中,4种为广布种,14种为狭域种。芒属植物在亚洲有广泛的分布,但大多处于野生或半被利用状态,被充分开发利用的种类相对贫乏;在欧美地区,芒属植物最早主要作为外来植物被引入,目前观赏型芒和奇岗等有较为广泛的种植和应用。随着芒属植物(尤其是观赏芒类)的大面积种植(或推广),其潜在的入侵风险也日渐显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芒属植物尚未在我国造成明显的入侵危害,低入侵风险比例为64.3%。但是其中的一些种类存在较高的入侵风险,例如五节芒和荻,其WG-WRA分值分别高达34和31分,为高风险。芒属植物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和广泛的环境适应性等,可能是其造成入侵危害的重要属性,需要引起重视。【结论】芒属植物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入侵危害,需要警惕其未来时期的入侵风险。对于具有很强扩繁能力的种类(或品种),需要做好引种前的风险评估工作,做到充分合理利用其优良性状而防范其入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植物 风险评估 观赏草 能源草 入侵风险
下载PDF
芒柄花素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20
作者 李慧 李璐璐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Formo)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刺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脓毒...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Formo)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刺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低剂量Formo(Formo-L)组(15 mg/kg Formo)、Formo中剂量(Formo-M)组(30 mg/kg Formo)、Formo高剂量(Formo-H)组(60 mg/kg Formo)、Formo-H^(+)重组HMGB1蛋白(rHMGB1)组(60 mg/kg Formo^(+)8μg/kg rHMGB1),并以仅做切口,不进行盲肠结扎或穿刺的大鼠为假手术组。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比(W/D);腹部取血,流式细胞术及ELISA分别检测大鼠免疫功能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右肺上叶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CD4^(+)、CD4^(+)/CD8^(+)显著降低,TNF-α,IL-1β,IL-6水平、病理损伤评分、W/D、CD8^(+)、HMGB1、RAGE、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比较显著增加(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Formo-L组、Formo-M组、Formo-H组病理损伤得到改善,CD4^(+)、CD4^(+)/CD8^(+)显著增加,TNF-α,IL-1β,IL-6水平、病理损伤评分、W/D、CD8^(+)、HMGB1、RAGE、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显著降低,组间有差异(P<0.05);与Formo-H组相比,Formo-H^(+)rHMGB1组病理损伤加重,CD4^(+)、CD4^(+)/CD8^(+)显著降低,TNF-α,IL-1β,IL-6水平、病理损伤评分、W/D、CD8^(+)、HMGB1、RAGE、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Formo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减轻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柄花素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