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征服与反抗——略论秦王朝的区域文化冲突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刘文瑞
-
出处
《文博》
1990年第5期50-59,共10页
-
文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王朝就象一颗耀眼的流星,留下了令人眩晕的光芒。然而,人们还来不及看清它的真实面貌,未能品味它的意义,它却已匆匆逝去,殒入了历史的黑洞。有关秦王朝文献的稀缺程度。不仅不能与其他历史朝代相比,而且不能与统一前的秦国史籍相比,使今人研究这一短暂的王朝倍加困难。因此,在前一阶段“文化热”的浪潮中,大量的文化史论文洋洋洒洒,然而关于秦文化、特别是秦统一后的文化,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学界的一个缺憾。众所周知,在秦始皇统一之前。
-
关键词
秦王朝
秦文化
文化冲突
历史学界
文化热
桓公
齐鲁文化
价值取向
芒刃
秦人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略论贾谊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德裕
-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74-79,10,共7页
-
文摘
贾谊(公元前200——168年),河南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青年政论家、思想家。他探讨了秦王朝覆亡的教训,研究了西汉初期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并为巩固封建的中央政权画治安策,写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政治论文,受到了历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的重视。西汉末大学者刘向说他“通达国体,虽伊(伊尹)、管(管仲)
-
关键词
西汉初期
秦王朝
封建地主阶级
治安策
诸侯王
芒刃
河南洛阳
《过秦论》
众建诸侯
诸侯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西汉分封制的两个问题
- 3
-
-
作者
杜勇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16-120,共5页
-
文摘
一刘邦称帝建汉以后,深感异姓诸王的威胁,便处心积虑予以翦除,随之“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尊王子弟,大启九国”,把广建同姓诸侯王国作为巩固西汉统治的政治支柱。结果同姓王并不完全同心同德,“世为汉藩辅”,反而对中央集权产生一定程度的离心力,不时发生一些危害专制皇权的谋反事件。这种离心力的产生一般认为在于同姓王拥有很大的封地和权力,具备闹独立性的经济和政治条件。这样看固然有些道理,但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有的同姓王谋反时封地并不大,也未多年苦心经营,
-
关键词
同姓诸侯王
异姓诸王
九国
大启
淮南王
芒刃
反时
皇位继承
薄太后
政治条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汉文帝为何不用贾谊
- 4
-
-
作者
顾文栋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8年第2期23-28,共6页
-
文摘
在汉文帝当国时期,贾谊不得大用,通常认为是很难理解的:处于诸吕乱后、朝野务治的时会,文帝选贤用能,知人善任,而贾谊年少英发,卓有才华,这样的君臣际遇,理应是鱼水相得的结合;事实却恰恰相反,贾谊入朝不久,即被排斥于廊庙之外,而且一贬十年,至死不再起用,所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这的确不是一般推论所能解答的问题。对此,历代史学家议论纷纭,其中为贾谊鸣不平的显然是多数.如果说《太史公书》以贾谊同屈原并传,意在“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
-
关键词
诸侯王
议论纷纭
选贤用能
太史公书
众建诸侯
周亚夫
芒刃
淮南王
与民休息
当今之务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贾谊 董仲舒 仲长统
- 5
-
-
作者
了然
-
出处
《法律学习与研究》
1987年第1期87-89,共3页
-
文摘
贾谊贾谊(公元前201—前168年)西汉初期政治家和思想家。洛阳人。二十二岁即被汉文帝征为博士,随即升为太中大夫.并议'任公卿之位',颇受重用。因大臣周勃、灌婴等人的反对,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京师,任汉文帝少子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死后,忧伤而亡,年仅三十三岁。著作经后人整理成《新书》十卷。西汉文景时期。
-
关键词
西汉初期
灌婴
文景
太中大夫
怀王
黄老思想
西汉王朝
子梁
芒刃
洛阳人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续范亭血溅中山陵
- 6
-
-
-
出处
《当代学生(探秘)》
2005年第Z3期88-88,共1页
-
文摘
续范亭是陆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与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共同驻兵兰州。续范亭目睹东北沦丧、华北危急、国将不国的惨状,痛心疾首。1935年12月中旬,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续范亭曾对此寄予厚望。但到南京后,看到的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国难当头。
-
关键词
邓宝珊
全国代表大会
国将
民族危亡
芒刃
易水寒
中山先生
绝命诗
风萧萧
细纹
-
分类号
K26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