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曲江池与芙蓉园、芙蓉池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耿占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12,共2页
本文根据对有关文献的考证 ,认为唐代的曲江池并非就是芙蓉池 ,但二者的水体是相连相通的 ;芙蓉池位于芙蓉园内 ,属于皇家禁地 ;而曲江池位于芙蓉园外 ,属于公共娱乐场所。
关键词 唐代 长安 曲江 芙蓉 芙蓉池
下载PDF
湘西胜景芙蓉楼
2
作者 唐志刚 《中国房地产业》 2000年第10期44-44,共1页
芙蓉楼位于湘西古镇黔城西北隅,距怀化市48公里。黔城,是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唐为龙标县。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秋,著名诗人王昌龄由江宁丞谪贬为尉,曾居于此。据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牌《黔阳县志》载《大清一统志》:“在黔阳... 芙蓉楼位于湘西古镇黔城西北隅,距怀化市48公里。黔城,是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唐为龙标县。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秋,著名诗人王昌龄由江宁丞谪贬为尉,曾居于此。据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牌《黔阳县志》载《大清一统志》:“在黔阳县境,唐王昌龄有《芙蓉楼送辛渐》诗,旧址荒废。1701年(清乾隆四十年)知县叶梦麟于东城外建芙蓉亭。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 湘西 黔阳县 王昌龄 知县 龙标县 叶梦 怀化市 芙蓉池 道光
下载PDF
黔城芙蓉楼
3
作者 尚嘉坪 《风景名胜》 1997年第12期9-9,共1页
在湘西南黔阳县古县城沅江、(氵舞)水交汇处的黔城镇北,有一座依林踞阜,背郭临江的古典园林建筑隐现在林荫之中,古木交柯,环境优美。这就是自古享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的黔城芙蓉楼。现存的美蓉楼为清代重建,为了纪念唐... 在湘西南黔阳县古县城沅江、(氵舞)水交汇处的黔城镇北,有一座依林踞阜,背郭临江的古典园林建筑隐现在林荫之中,古木交柯,环境优美。这就是自古享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的黔城芙蓉楼。现存的美蓉楼为清代重建,为了纪念唐代著名的"诗家夫子"王昌龄,主楼为木质重檐,歇山顶结构。檐下无斗拱,代之以卷橱黑低金字的"芙蓉楼"巨匾高悬在门楣正中。楼内立柱上刻有"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江头送客,冰壶如见故人心"的楹联。二楼有轩廊以供远眺。楼的四周有玉壶亭、凌波榭、乡贤祠、览翠轩等景点。楼后凿有水池,名"芙蓉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 王昌龄 古典园林建筑 交汇处 湘西南 黔阳县 内立柱 芙蓉池 胜迹 冰壶
下载PDF
唐代曲江游览区的兴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广林 《人文杂志》 1983年第5期94-95,共2页
在唐代京城长安的东南隅,有一处游览胜地,因为它以曲江一池秀水为中心,周围有芙蓉苑、乐游原、杏园和慈恩寺等名胜,故名之为曲江游览区。 早在唐代以前,少陵原西北边缘就有一个天然池沼,因其形状弯曲,故名之日曲江。秦汉时在其南岸修建... 在唐代京城长安的东南隅,有一处游览胜地,因为它以曲江一池秀水为中心,周围有芙蓉苑、乐游原、杏园和慈恩寺等名胜,故名之为曲江游览区。 早在唐代以前,少陵原西北边缘就有一个天然池沼,因其形状弯曲,故名之日曲江。秦汉时在其南岸修建宜春苑时,曾对它加以开拓,并由其西侧引来地下泉水。但泉水水源毕竟有限,隋初兴建大兴城时,宇文恺曾对曲江以南的地形作了详细的勘测,终于在少陵原上开凿了一条长约二十公里的黄渠,把义谷水引入曲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江 游览区 乐游原 京城 芙蓉池 慈恩寺 长安 游览胜地 宜春 少陵
下载PDF
桂林榕杉湖文化及其开发
5
作者 余福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5-88,共4页
中华文明离不开江河,因而有黄河、长江文明的发育。同时,也多少与湖有缘,因而有洞庭湖、太湖、西湖、玄武湖文化的出现。 湖文化往往以秀美的自然景观为条件,以该地域的文明为基石,吸引着迁客骚人,或相继或群集,他们以湖为友,借景抒发... 中华文明离不开江河,因而有黄河、长江文明的发育。同时,也多少与湖有缘,因而有洞庭湖、太湖、西湖、玄武湖文化的出现。 湖文化往往以秀美的自然景观为条件,以该地域的文明为基石,吸引着迁客骚人,或相继或群集,他们以湖为友,借景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人生羁旅之怀,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文人的墨迹与湖光山色融汇一体,由此湖文化成了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硕果。在中国文化史上这些文化现象是人们共睹的。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有自己的湖文化,那就是榕、杉湖文化。最早的榕、杉湖形貌,现存于鹦鹉山的巨型南宋桂州府城石刻图碑中。榕、杉湖东通漓江,而西端折北,连接濠塘直近鹦鹉山,将桂林半城环抱,成为桂林城西南的护卫。这种形势、规模至今仍无大变。唐宋时,榕、杉湖在南门城墙外,属外湖。至明初,桂林城向南扩展,榕、杉湖才成为内湖,那时统称阳圹,东为杉湖,西为莲荡。明人邝露《阳圹记》描述是绕湖“临水人家,粉墙朱榭,相错如绣”,而莲荡则是“风开翠扇”,“杜若芳洲”,“红藻白芝”,景象美而慰人。这样的自然环境,自清乾隆以后,逐渐成为桂林地方文人结庐、辟园、聚游之地,一批桂林地方诗人、词家、画师在这里产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榕湖 地方文化 文化点 李秉礼 历史文化名城 文人 水榭 开发实施 芙蓉池
下载PDF
乌龙潭
6
作者 袁晓国 《江苏地方志》 1995年第4期49-50,共2页
南京西城一带,冈峦起伏,壑谷辗转,形胜天然,丰林拥翠,郁郁葱葱,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其间潭泽,于秦淮河、玄武湖之外,别成系统,其最著名者,即为号称“西城之冠”的乌龙潭。 乌龙潭位于龟山西麓,系由古代河道演变而成,属河迹洼地型的... 南京西城一带,冈峦起伏,壑谷辗转,形胜天然,丰林拥翠,郁郁葱葱,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其间潭泽,于秦淮河、玄武湖之外,别成系统,其最著名者,即为号称“西城之冠”的乌龙潭。 乌龙潭位于龟山西麓,系由古代河道演变而成,属河迹洼地型的古水潭,曲折迤逦,别具风韵。乌龙潭以水色清碧著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河道演变 自然博物馆 《红楼梦》 风景名胜区 芙蓉池 鹦鹉螺化石 颜真卿 三线闭壳龟 秦淮河
下载PDF
泛舟西海品鲜鱼
7
作者 夏爱华 《保健医苑》 2013年第5期55-55,共1页
人在北京,尤其想尝尝有名的'西海鱼生'。春日的午后,在什刹海一带的胡同里漫步寻访,真可谓曲径通幽。一拐弯,一抬头,古色古香的餐厅已出现在眼前,心中充满惊喜。在'西海鱼生'的招牌下,向北跨进一道大门,一湖碧波的西海... 人在北京,尤其想尝尝有名的'西海鱼生'。春日的午后,在什刹海一带的胡同里漫步寻访,真可谓曲径通幽。一拐弯,一抬头,古色古香的餐厅已出现在眼前,心中充满惊喜。在'西海鱼生'的招牌下,向北跨进一道大门,一湖碧波的西海便出现在眼前,使我立刻便有了'如何尘十丈,有此芙蓉池'的惊异。脚步轻盈地登上游船,一湖春水温情荡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 海鱼 芙蓉池 什刹海 游船 寻访 春日 胡同 拐弯 漫步
下载PDF
四川盆地:那些低调的丹霞地貌
8
作者 李忠东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年第2期36-41,共6页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这是曹丕在《芙蓉池作诗》中的佳句。曹丕用来形容云彩的“丹霞”,未曾想有一天会成为一座山的名字,并最终以它来命名一种红色地貌。1928年,我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在广东丹霞山首次提出“丹霞”层。之后,历经陈...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这是曹丕在《芙蓉池作诗》中的佳句。曹丕用来形容云彩的“丹霞”,未曾想有一天会成为一座山的名字,并最终以它来命名一种红色地貌。1928年,我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在广东丹霞山首次提出“丹霞”层。之后,历经陈国达、曾昭璇、黄进、彭华等学者近百年的持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丹霞地貌 陈国达 曾昭璇 芙蓉池 冯景兰
下载PDF
呕心犹葆岁寒身美 色未嫁已倾城——品读王云凡先生诗书情缘
9
作者 周赞 《书画世界》 2015年第2期19-25,共7页
在民国的天府成都,正值梅子黄时,少城某宅府的芙蓉池畔,四五个青年正在热烈地翰墨丹青,“坠粉描月,乱红铺锦”。其中年长者三十余岁,而年幼者方十四五岁。年长的青年善画虎,其仲弟更是“笔下丹青故国春,春风吹尽马头尘”。最幼的少年立... 在民国的天府成都,正值梅子黄时,少城某宅府的芙蓉池畔,四五个青年正在热烈地翰墨丹青,“坠粉描月,乱红铺锦”。其中年长者三十余岁,而年幼者方十四五岁。年长的青年善画虎,其仲弟更是“笔下丹青故国春,春风吹尽马头尘”。最幼的少年立于书案旁,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笔下的一点一画,耳畔还时时留心着兄长们的辩论。因为他深为兄长们的学识所服膺,亦有立志于学问之道。那昆仲兄弟即是近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孖与张大千,而“把臂相期过草堂”的少年便是王云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红 十七帖 芙蓉池 张大千 四川雅安市 杨凝式 国画大师 梅子黄时 学问之道 书道
下载PDF
隋唐长安曲江池新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俊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50,219,共8页
隋代大兴城,从传统地理学角度来看,存在着东西长于南北、东南高于西北的两大缺憾。为此,宇文恺在城东南隅修芙蓉园,而其北凿曲江池以厌胜之,开元时曲江池又扩凿至敦化、立政、升道三坊之间。曲江池与芙蓉园内的池塘并非一处。园内的池... 隋代大兴城,从传统地理学角度来看,存在着东西长于南北、东南高于西北的两大缺憾。为此,宇文恺在城东南隅修芙蓉园,而其北凿曲江池以厌胜之,开元时曲江池又扩凿至敦化、立政、升道三坊之间。曲江池与芙蓉园内的池塘并非一处。园内的池塘本名"曲江池",隋文帝改为"芙蓉池",炀帝复旧名,唐代沿之且又以芙蓉园或"南苑"为统称。曲江上的宴饮活动,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唐以后曲江虽然衰败,但它对科举制度传播所作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长安 曲江 芙蓉池
原文传递
芙蓉峰下芙蓉村
11
《寻根》 1995年第3期26-28,共3页
芙蓉峰下芙蓉村“山川之美,古来共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寸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这是萧梁时期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据说描绘的就是楠溪江秀丽的风光。楠溪江位于... 芙蓉峰下芙蓉村“山川之美,古来共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寸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这是萧梁时期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据说描绘的就是楠溪江秀丽的风光。楠溪江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永嘉具境内,上游有大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溪江 芙蓉池 四合院住宅 宗祠 石假山 木板壁 建筑文化 永嘉 祠堂 小平台
原文传递
曲江池遗址寻古
12
作者 张喆(文/图) 《河南电力》 2020年第9期88-89,共2页
自幼喜好读书,尤其是古诗词,诗读得多了,每到一处游玩,总想着从古诗中寻到踪迹。那年西安一游,遍访古迹,收获颇多,其中一处最令我流连忘返,这就是曲江池遗址。曲江池的历史,起于秦汉,盛于隋唐,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的经典。秦代曲江是一... 自幼喜好读书,尤其是古诗词,诗读得多了,每到一处游玩,总想着从古诗中寻到踪迹。那年西安一游,遍访古迹,收获颇多,其中一处最令我流连忘返,这就是曲江池遗址。曲江池的历史,起于秦汉,盛于隋唐,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的经典。秦代曲江是一片天然沼泽,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称为"曲江"。隋朝兴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郭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江,曲江池成了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 曲江 大兴城 芙蓉池 汉武帝
原文传递
芙蓉赞——昆曲《晴雯》唱词
13
作者 王昆仑 《红楼梦学刊》 1979年第1期6-6,共1页
春到纷纷争艳美,一旦秋来花叶风前坠。欲觅秋容何处?芙蓉池上昂昂立。哪怕重重风又雨,风雨重重更见红颜丽。莫道秋深花少力,
关键词 芙蓉池 昆曲 晴雯 花叶 风雨 昆仑 从前
原文传递
日本随笔四篇
14
作者 陈德文 水上勉 +2 位作者 中野孝次 中村白叶 内田清之助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8-142,共5页
每年,茶花开放的时候,有一株茶花树在我的脑里总也消退不了。那是我从十二岁到十八岁生活过的京都衣笠山麓等持院的“有乐”茶花。 等持院的方丈庭,传说为梦窗国师所营造,组石美丽,是一座将远方及笠山当作借景的极为娴雅的回游式庭园。... 每年,茶花开放的时候,有一株茶花树在我的脑里总也消退不了。那是我从十二岁到十八岁生活过的京都衣笠山麓等持院的“有乐”茶花。 等持院的方丈庭,传说为梦窗国师所营造,组石美丽,是一座将远方及笠山当作借景的极为娴雅的回游式庭园。其北隅,有为足利八代将军义政所喜爱的名曰“青莲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 日本广播协会 纸捻 高中生 比丘尼 随笔 中野孝次 花开放 芙蓉池 庭院
原文传递
新居
15
作者 戴暾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10年第1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芙蓉池 钱江 芍药 彩霞 野菜 黄花 后院 香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