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户时代(1603—1868)《芥子园画传》和刻本初探
1
作者 李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9期74-78,共5页
《芥子园画传》(亦称《芥子园画谱》)为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绘画技法图谱。江户时代(1603-1868),“唐本”《芥子园画传》传入日本后,被数次重刻、翻印、并施加训点假名,最终形成版本各异的“和刻本”《芥子园画传》。文章重点对1748年“... 《芥子园画传》(亦称《芥子园画谱》)为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绘画技法图谱。江户时代(1603-1868),“唐本”《芥子园画传》传入日本后,被数次重刻、翻印、并施加训点假名,最终形成版本各异的“和刻本”《芥子园画传》。文章重点对1748年“河南楼宽延版”《芥子园画传》、1800年《芥子园画传考》、1819年《译本芥子园画传》三种和刻本的内容、特点、影响等加以探讨,旨在梳理《芥子园画传》在江户时代的传播与接受轨迹,明确其在中华文化域外传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 和刻本 江户时代 图谱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对闽台地区纸扎人像造型影响研究
2
作者 任心妍 俞芳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5-91,共7页
《芥子园画传》是清代以来广为流传的中国画技法书,深受画家、民间手工艺者的青睐,该书的人物卷全面概括了传统中国画人物造型的精髓。纸扎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美术,特别注重人物造型的设计。在造型理念和具体步骤方法上,闽台纸扎都受到... 《芥子园画传》是清代以来广为流传的中国画技法书,深受画家、民间手工艺者的青睐,该书的人物卷全面概括了传统中国画人物造型的精髓。纸扎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美术,特别注重人物造型的设计。在造型理念和具体步骤方法上,闽台纸扎都受到了《芥子园画传》人物卷的深刻影响。然而,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尚有不足。闽台地区纸扎工艺与民间民俗生活紧密相联,总结《芥子园画传》人物卷对闽台地区纸扎工艺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纸扎工艺人物造型的生动性、多样性,也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文化 民俗文化 芥子园画 纸扎 人物造型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初集》的编排体例及图像谱系探析
3
作者 陶昕泽 胡劲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芥子园画传·初集》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教学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画教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初集》采用由浅入深的编排体例,构建了兼具程式化与意象化的图像谱系,并以系统化的图像体系、标准化的技法呈现和开放性的绘画理... 《芥子园画传·初集》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教学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画教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初集》采用由浅入深的编排体例,构建了兼具程式化与意象化的图像谱系,并以系统化的图像体系、标准化的技法呈现和开放性的绘画理念为中国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初集》 编排体例 图像谱系
下载PDF
中国画论体系的壮美性特色研究——以《芥子园画传》为例
4
作者 魏正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6期9-11,共3页
《芥子园画传》是由清代李渔倡导编撰并协助出版的一部绘画技法图谱。画传不仅集合了历代画谱和宋元画作先贤的绘画程式,还指导初学者从中汲取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习画技能。可以说,其在中国画论体系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 《芥子园画传》是由清代李渔倡导编撰并协助出版的一部绘画技法图谱。画传不仅集合了历代画谱和宋元画作先贤的绘画程式,还指导初学者从中汲取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习画技能。可以说,其在中国画论体系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其中蕴含的艺术特色,与中国画论体系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中国论体系 艺术特色
下载PDF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兰 包志毅 《中国园林》 2003年第11期62-65,共4页
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具有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芥子园画传》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方式及特点,以增进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中国 古典 植物 芥子园画传》 风景 林艺术
下载PDF
打破区隔:泛文本视角下《芥子园画传》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志朴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3,共10页
《芥子园画传》作为传统绘画的教本,是文人画家组织生产的结果,它代表着文人画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在金陵城里有着浓厚商业氛围的书肆书坊中出售。对《芥子园画传》的批评反衬了山水表达的模式化、雕版印刷的现实性以及绘画学习的方便... 《芥子园画传》作为传统绘画的教本,是文人画家组织生产的结果,它代表着文人画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在金陵城里有着浓厚商业氛围的书肆书坊中出售。对《芥子园画传》的批评反衬了山水表达的模式化、雕版印刷的现实性以及绘画学习的方便性,它们将带来传统绘画的普泛化和浅俗化,是新的美学价值生成的契机。和传统的画谱相比,《芥子园画传》提供的学习方法可让初学者在短期内掌握绘画技巧和知识点,为登堂入室打下良好基础,它也有意识地连接到历史上名家的画法、画作,使文化资源的获取变得容易。通过借助李渔和芥子园品牌效应的推广,《芥子园画传》终结了传统绘画学习方面的资源垄断,打破了文化对社会阶层的区隔,开辟了中国绘画走向现代性、平民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美学 破圈 价值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的版本及流传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越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流传 版本 元刻本 颜色 印本 郑振铎
下载PDF
谁是《芥子园画传》全三集的主要编刊者——论沈心友编刊《芥子园画传》的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2,共11页
李渔之婿沈心友是著名的中国画画谱《芥子园画传》全书三集的主要编刊者。他首先谋划编撰此书,制定了初、二、三集一以贯之的编辑体例,为画谱搜集提供"摹古"素材,参与画论文字的汇编工作,为提高镌刻、印刷、装帧质量不惜重费... 李渔之婿沈心友是著名的中国画画谱《芥子园画传》全书三集的主要编刊者。他首先谋划编撰此书,制定了初、二、三集一以贯之的编辑体例,为画谱搜集提供"摹古"素材,参与画论文字的汇编工作,为提高镌刻、印刷、装帧质量不惜重费投资,并全过程推动和主持了编撰与出版工作。但沈心友主持刻印的此书原刻本并未自署其名,此后各种清刻本及现代印刷本大都沿袭这种做法。辨析清楚沈心友编刊《画传》全三集的多方面贡献,透彻了解其编辑思想与体例,不仅有助于还原《画传》的成书过程,尤其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历来主要根据此书署名者的贡献研究此书的局限,客观评价此书的成就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沈心友 李渔 王槩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初集》法译本注释之评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9-256,共8页
《芥子园画传》法译本的注释与评述对19世纪欧洲汉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从佩特鲁奇和沙畹对中国文化的推崇,论中国道家哲学,将《芥子园画传》与《绘画笔记》比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对《芥子园画传初集》卷一《青在堂画学浅说》的注释与... 《芥子园画传》法译本的注释与评述对19世纪欧洲汉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从佩特鲁奇和沙畹对中国文化的推崇,论中国道家哲学,将《芥子园画传》与《绘画笔记》比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对《芥子园画传初集》卷一《青在堂画学浅说》的注释与评述,揭示欧洲社会文化背景对《芥子园画传》研究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初集》 《青在堂学浅说》 注释 评述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对日本美术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越 《社科纵横》 2006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和考察《芥子园画传》与日本江户时代画家的关系,以及它对日本美术教育和美术书籍印刷技术的推动,证《芥子园画传》在中日美术交流中的核心地位及影响。
关键词 芥子园画 日本 美术家 美术教育 印刷技术 影响
下载PDF
海外《芥子园画传》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越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5,共2页
《芥子园画传》的研究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了《芥子园画传》的每一个侧面。从法国学者沙畹到日本学者古原宏伸,每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说它,赋予《芥子园画传》不同的思想和意义,而这些思想叉像万... 《芥子园画传》的研究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了《芥子园画传》的每一个侧面。从法国学者沙畹到日本学者古原宏伸,每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说它,赋予《芥子园画传》不同的思想和意义,而这些思想叉像万花筒一样,很容易的影响了人们的眼睛和判断。那么,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否真的阐明了《芥子园画传》编辑的最初目的,还是误导了后来的研究者?他们的观点对《芥子园画传》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需要我们客观的加以评价。在这里指出正确与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产生这些错误理解的原因。因为每一位研究者,在他的研究中都会有所侧重,这是不同的学术背景造成的。通过这些海外学者研究《芥子园画传》的对比,我们能够观察到不同国家的学术传统,以及一百年来国际汉学研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海外学者 日本学者 述评 学术背景 研究成果 错误理解 汉学研究
下载PDF
古原宏伸《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8-75,共8页
日本学者古原宏伸的《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一文,认定李渔和王槩是初集的编撰者和责任人,无视沈心友对初集深度参与的贡献和所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引出一系列错误的结论。《解题》质疑初集所依据的李流芳稿本的真实性,难以令人信服,因为... 日本学者古原宏伸的《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一文,认定李渔和王槩是初集的编撰者和责任人,无视沈心友对初集深度参与的贡献和所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引出一系列错误的结论。《解题》质疑初集所依据的李流芳稿本的真实性,难以令人信服,因为此本非李渔而是沈心友家藏本。《解题》谓王槩为博取"见过真迹的荣耀"而"弄虚作假",事实上是沈心友没有也不可能为其提供全部名画的真迹。《解题》强调初集画论"大部分不是王槩自己的语言文字",完全未考虑到沈心友参与了初集画论文字的搜集编辑工作,而且初集的宗旨就是要集前人山水画论之大成。《解题》批评了初集的常识性错误,但有时忽略了版本问题,有时错怪了人。应当客观公允地衡量初集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原宏伸 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 沈心友 李渔 王槩
下载PDF
经典画谱的当代普及——上海书画出版社新版《芥子园画传》平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新版《芥子园画传》系注释评讲本,图谱彩色影印本,底本采用康熙原版本,此乃新版《画传》有别于所有现代印刷本的三大特色之处,使得新版《画传》具备了不同寻常的附加值。但新版《画传》将古籍本变成现代印刷本,某些变通... 上海书画出版社新版《芥子园画传》系注释评讲本,图谱彩色影印本,底本采用康熙原版本,此乃新版《画传》有别于所有现代印刷本的三大特色之处,使得新版《画传》具备了不同寻常的附加值。但新版《画传》将古籍本变成现代印刷本,某些变通的办法颇有可议之处。全书文字部分有遗漏或重复之误、辨字之误、标点之误、考证说明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书出版社 芥子园画传》 特色 遗憾
下载PDF
日本画家池大雅借鉴《芥子园画传》的创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越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日本美术 借鉴 创作 中华民族 文人 学术界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对传统画谱的突破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玲玲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1-25,共5页
《芥子园画传》自问世之初便广为流传,三百多年来它几经重刻、增补,对画坛有着重要的助益。作为重要的传统画谱之一,《芥子园画传》对比以往的画谱有了重大的突破与改变,其为山水、花鸟等多种画法提供了模板规范。这本画谱内容丰富,是... 《芥子园画传》自问世之初便广为流传,三百多年来它几经重刻、增补,对画坛有着重要的助益。作为重要的传统画谱之一,《芥子园画传》对比以往的画谱有了重大的突破与改变,其为山水、花鸟等多种画法提供了模板规范。这本画谱内容丰富,是一个面面俱到的习画范本,对当代以及后世的绘画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突破 教学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康熙木刻版本与巢勋石印临本的再评价
16
作者 崔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144,共4页
《芥子园画传》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部著名画谱,由清代王槩等辑摹,问世后出现了很多翻刻本,东西方学者也对《芥子园画传》展开了研究与传播。《芥子园画传》康熙木刻版本和巢勋石印临本是对西方传播有普及性影响的两部译著。对两种版本... 《芥子园画传》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部著名画谱,由清代王槩等辑摹,问世后出现了很多翻刻本,东西方学者也对《芥子园画传》展开了研究与传播。《芥子园画传》康熙木刻版本和巢勋石印临本是对西方传播有普及性影响的两部译著。对两种版本比较则可以发现,巢勋的重绘、增补加强了画传的实用性,石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印数,使画传得以大量流传;康熙版《芥子园画传》有开创之功,而巢勋石印临本乃青出于蓝,实为康熙版本基础上的一种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 木刻版本 石印临本 版本研究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在中国的影响
17
作者 刘越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80,81,共3页
《芥子园画传》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美术教材.也是对日本影响最大的美术书籍,但是究竟它在中国绘画史以及在日本绘画史上起过多大作用,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研究。因为《芥子园画传》从康熙年间流传到今天,版本众多.从发行量上已... 《芥子园画传》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美术教材.也是对日本影响最大的美术书籍,但是究竟它在中国绘画史以及在日本绘画史上起过多大作用,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研究。因为《芥子园画传》从康熙年间流传到今天,版本众多.从发行量上已经无法统计;而且与日本热衷于此书相比,我们国内的反映比较默然,只有少数画家、学者写过相关的文章。在大多数国人的眼里,《芥子园画传》就是一本绘画教材,对中国画家来说.即使最初学画时,用过此书,但成名之后,也绝口不提.有的还会嗤之以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中国历史 中国绘 美术教材 中国 康熙年间 日本 发行量
下载PDF
《新芥子园画谱》序
18
作者 邓福星 《美术之友》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新芥子园画谱》序邓福星学习中国画有两种主要方式:写生和临摹。写生是直接描绘现实的人和景物,临摹是照着前人的作品临习摹仿。写生的对象即世间所见,一切都是现成的。临摹,则需要有范本。这部《新芥子园画谱》就是供自学临摹用... 《新芥子园画谱》序邓福星学习中国画有两种主要方式:写生和临摹。写生是直接描绘现实的人和景物,临摹是照着前人的作品临习摹仿。写生的对象即世间所见,一切都是现成的。临摹,则需要有范本。这部《新芥子园画谱》就是供自学临摹用的一套范本。这套范本所以叫《新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 中国 中国发展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芥子园画传》 艺术的表现形式 西方现代主义 学习者 中国教学 中国人物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评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峰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79-,102,共2页
《芥子园画传》依照中国绘画中的传统分科将各卷本划分为山水、兰竹梅菊、草虫翎毛花卉、人物四集,每集开篇综述画理、源流,使画者对绘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握,然后再分解开来,每一种形象从起笔到守成,都有清楚明晰的讲解和图示,最后又... 《芥子园画传》依照中国绘画中的传统分科将各卷本划分为山水、兰竹梅菊、草虫翎毛花卉、人物四集,每集开篇综述画理、源流,使画者对绘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握,然后再分解开来,每一种形象从起笔到守成,都有清楚明晰的讲解和图示,最后又论述各形象的组合搭配,并配以名家画谱以滋借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材体例。《芥子园画传》从清代开始发行,至今—直畅销不衰,广受欢迎,是传统绘画教育中的经典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经典 教育 大众
下载PDF
《芥子园画传》初集:构建中国传统山水画认知体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德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1,I0011,共7页
《芥子园画传》初集在历代画谱成果的基础上,以“蒙学”为切入口,对山水画程式逐一归类解析,将技法与画学理论有机整合,进一步地完善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认知体系。在渐修式学习观的主导下,通过分类、类比、类推等方式系统地解析中国山... 《芥子园画传》初集在历代画谱成果的基础上,以“蒙学”为切入口,对山水画程式逐一归类解析,将技法与画学理论有机整合,进一步地完善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认知体系。在渐修式学习观的主导下,通过分类、类比、类推等方式系统地解析中国山水画的笔墨体系,树立以笔墨为中心的造型观,成为流传最广的中国画蒙学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 学习观 造型观 系统观 认知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