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户时代(1603—1868)《芥子园画传》和刻本初探 |
李杰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2
|
《芥子园画传》对闽台地区纸扎人像造型影响研究 |
任心妍
俞芳
|
《龙岩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芥子园画传·初集》的编排体例及图像谱系探析 |
陶昕泽
胡劲峰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中国画论体系的壮美性特色研究——以《芥子园画传》为例 |
魏正亮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4 |
0 |
|
5
|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
张兰
包志毅
|
《中国园林》
|
2003 |
15
|
|
6
|
打破区隔:泛文本视角下《芥子园画传》的美学价值 |
贺志朴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7
|
《芥子园画传》的版本及流传 |
刘越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谁是《芥子园画传》全三集的主要编刊者——论沈心友编刊《芥子园画传》的贡献 |
黄强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芥子园画传初集》法译本注释之评述 |
刘越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0
|
《芥子园画传》对日本美术的影响 |
刘越
|
《社科纵横》
|
2006 |
2
|
|
11
|
海外《芥子园画传》研究述评 |
刘越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古原宏伸《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商榷 |
黄强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3
|
经典画谱的当代普及——上海书画出版社新版《芥子园画传》平议 |
黄强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4
|
日本画家池大雅借鉴《芥子园画传》的创作 |
刘越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06 |
1
|
|
15
|
《芥子园画传》对传统画谱的突破 |
郑玲玲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6
|
《芥子园画传》康熙木刻版本与巢勋石印临本的再评价 |
崔星
|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7
|
《芥子园画传》在中国的影响 |
刘越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8
|
《新芥子园画谱》序 |
邓福星
|
《美术之友》
|
1998 |
0 |
|
19
|
《芥子园画传》评述 |
吴峰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0
|
《芥子园画传》初集:构建中国传统山水画认知体系 |
刘德龙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