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强 赵凤 +6 位作者 兰波 杜宜新 石妞妞 肖鸿勇 李湘民 陈洪凡 杨迎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区域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俗称“芦笋癌症”,茎枯病的普遍发生已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质量。从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侵染过程及其致病因子细胞壁降解酶3个方面简述了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区域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俗称“芦笋癌症”,茎枯病的普遍发生已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质量。从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侵染过程及其致病因子细胞壁降解酶3个方面简述了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芦笋茎枯病致病机制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规律 侵染过程 机制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强 曲润波 +7 位作者 兰波 阴长发 陈洪凡 杜宜新 石妞妞 肖鸿勇 李湘民 杨迎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62-468,共7页
芦笋因其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润肺、镇咳、祛痰、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功能,被称为“蔬菜之王”。然而,茎枯病的普遍发生,给芦笋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其是芦笋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一度被称为“芦笋癌症”,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对有... 芦笋因其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润肺、镇咳、祛痰、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功能,被称为“蔬菜之王”。然而,茎枯病的普遍发生,给芦笋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其是芦笋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一度被称为“芦笋癌症”,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从分类地位的历史演化、寄主范围、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特征,明确了其学名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而非天门冬茎点霉(Phoma asparagi);从菌落直径和菌丝干质量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不同菌株间生长速率的差异;从致病力测定和不同地理来源菌株的致病力比较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致病性;从基于致病力的遗传多态性、基于rDNA ITS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和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遗传多态性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不同地理来源菌株的遗传多态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天门冬拟点霉 分类地位 生长速率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强 赵凤 +7 位作者 陈洪凡 杜宜新 石妞妞 肖鸿勇 阴长发 李湘民 兰波 杨迎青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9期108-115,共8页
文章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粉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描述了子座、分生孢子器等产孢器的颜色和形态等特征,归纳了病原菌分生孢子的类型及其形状和大小,详细介绍了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识别症状以及慢性型和急性型... 文章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粉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描述了子座、分生孢子器等产孢器的颜色和形态等特征,归纳了病原菌分生孢子的类型及其形状和大小,详细介绍了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识别症状以及慢性型和急性型2种类型病斑的出现条件及其具体识别要点。从越冬后初侵染源、越冬分生孢子的释放萌发、病害侵染周期、病害流行规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从清除根盘上病杆、春季推迟留母茎、根盘覆盖新沙等方面简述了有效防控芦笋茎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壳聚糖诱导芦笋对茎枯病的抗性、生防菌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等方面归纳了目前应用于芦笋茎枯病的主要生物防治措施,从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测定、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杀菌剂防治效果的测定与农药筛选等方面回顾了芦笋茎枯病化学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笔者认为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应在以减少菌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为目的的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模式,以达到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天门冬拟点霉 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志恒 孙俊 +2 位作者 杨红 穆丽松 张睿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04,共4页
对芦笋茎枯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对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H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以PSA培养基为最... 对芦笋茎枯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对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H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以PSA培养基为最适;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致死温度为60℃10min。病菌分生孢子在加番茄汁的培养液中的萌发率明显优于其他培养液,其中以麦芽糖番茄汁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最适pH值为9~10,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天门冬拟点霉 生物学特性 原菌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评估 被引量:16
5
作者 顾振芳 叶黎红 +4 位作者 代光辉 陈晓斌 黄丹枫 朱宗南 陈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B12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崇明岛芦笋茎枯病的症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步确定该病原菌为(PhomopsisasparagiSacc.)。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20~25℃;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在水滴中不萌发,致死温度为49℃1... 通过对崇明岛芦笋茎枯病的症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步确定该病原菌为(PhomopsisasparagiSacc.)。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20~25℃;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在水滴中不萌发,致死温度为49℃10min。12h光暗交替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用平板法和纸叠法对10种杀菌剂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75%达科宁700倍液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65%好生灵500倍液,而12.5%的力克菌3000倍液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生物学特性 药剂测定 芦笋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利平 郝变青 +1 位作者 秦曙 乔雄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9-1233,共5页
利用拮抗芽孢杆菌菌株B96-II对芦笋茎枯病菌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治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96-II对芦笋茎枯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稀释50~1600倍后平皿试验,生长速率抑制率为97.37%~92.98%;离体组织培养对菌斑的抑制率为94.40%;... 利用拮抗芽孢杆菌菌株B96-II对芦笋茎枯病菌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治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96-II对芦笋茎枯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稀释50~1600倍后平皿试验,生长速率抑制率为97.37%~92.98%;离体组织培养对菌斑的抑制率为94.40%;田间防治效果为93.40%。显微观察发现,B96-II处理后可导致菌丝和孢子严重破损,使细胞内容物外渗。处理后24h,菌液电导率(μs·cm-1)和总溶解固体(TDS)比不处理的对照明显提高,处理中B96-II培养液浓度从1%升到10%时,电导率增加量从47.50%提高到518.33%,总溶解固体增加量从176.10%提高到797.60%。经测定,B96-II可抑制病原菌菌丝呼吸,处理中B96-II培养液浓度从1%升到10%时呼吸抑制率从25.00%升至196.40%。生物测定表明,B96-II的主要抑菌物为拮抗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拮抗菌 电导率 呼吸 拮抗蛋白
下载PDF
不同地理来源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 被引量:11
7
作者 孟凡 杨迎青 +1 位作者 兰波 李湘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明确不同省份芦笋茎枯病菌对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个省24个菌株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抗药水平,并比较了其差异。结果表明:各省份菌株对2种杀菌剂的抗药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山东省... 为明确不同省份芦笋茎枯病菌对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个省24个菌株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抗药水平,并比较了其差异。结果表明:各省份菌株对2种杀菌剂的抗药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山东省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为1.10 mg/L,江西省和福建省菌株次之,平均EC50值分别为0.58 mg/L和0.33 mg/L;福建省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为34.53 mg/L,河北省和山东省菌株次之,平均EC50值分别为15.88 mg/L和14.19 mg/L。多菌灵相对代森锰锌更易产生抗药性,其抗药菌株为7个,平均抗性水平为3.66,抗性频率为29.17%;而代森锰锌抗性菌株为4个,平均抗性水平为1.90,抗性频率为16.67%。24个菌株中,SD4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的抗药性均较强,抗性水平分别为10.44和3.01,表现出多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天门冬拟点霉 地理来源 杀菌剂 抗药性
下载PDF
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4 位作者 孙强 陈洪凡 陈建 余建 李湘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地防治该病,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效最好,对芦笋茎枯病防效为64.30%~74.85%;30%苯醚甲环唑乳油和20%嘧菌酯水分散...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地防治该病,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效最好,对芦笋茎枯病防效为64.30%~74.85%;30%苯醚甲环唑乳油和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次之,其防效分别为61.90%~72.66%和61.12~71.25%;30%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防效为57.07%~67.37%。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其防效分别为24.48%~34.99%和22.37%~29.85%。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增产率最高,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84%、22.08%、23.66%。30%苯醚甲环唑乳油次之,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32%、20.77%、22.14%。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酯悬浮剂的增产率相对较高,为15%~20%。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增产率均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杀菌剂 情指数 田间防效 增产率
下载PDF
芽孢杆菌B96-II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利平 郝变青 +1 位作者 秦曙 乔雄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4,共5页
试验表明,芽孢杆菌B96-II对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9.62%,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99.65%;对芦笋茎枯菌的田间防治效果为93.10%。研究表明,B96-II的拮抗蛋白对芦笋茎枯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对芦笋的超氧... 试验表明,芽孢杆菌B96-II对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9.62%,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99.65%;对芦笋茎枯菌的田间防治效果为93.10%。研究表明,B96-II的拮抗蛋白对芦笋茎枯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对芦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均有激活和诱导作用。B96-II处理后30 d,芦笋组织的SOD活力较对照提高254.98%,CAT活力提高81.84%,POD活性提高22.13%,PPO活力提高146.67%,PAL活力提高17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芽胞杆菌 拮抗蛋白 诱导抗性 保护
下载PDF
不同芦笋品种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其农艺性状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3 位作者 杜宜新 甘林 杨秀娟 陈福如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41-244,共4页
为筛选具有抗茎枯病、品质优的芦笋品种,采用苗期抗病性测定法对9个芦笋品种进行抗茎枯病测定,并对芦笋苗期农艺性状进行观察。采用人工接菌法进行苗期抗茎枯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新王朝F1、京绿芦1号和SD 09-6较抗茎枯病。通过对9个芦笋... 为筛选具有抗茎枯病、品质优的芦笋品种,采用苗期抗病性测定法对9个芦笋品种进行抗茎枯病测定,并对芦笋苗期农艺性状进行观察。采用人工接菌法进行苗期抗茎枯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新王朝F1、京绿芦1号和SD 09-6较抗茎枯病。通过对9个芦笋品种苗期农艺性状观察,结果表明,新王朝F1、达宝利F1、绿塔、UC157F2的发芽率较高,在85.33%以上;新王朝F1、京绿芦1号、TC、SD 09-6和UC157F2的农艺性状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苗期 抗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中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余智城 林秀香 +2 位作者 林秋金 陈振东 卢松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538-20540,共3页
对芦笋茎枯病[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芦笋茎枯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芦笋 芦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毒力及药效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海民 赵聚莹 +1 位作者 李术臣 陈丹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5-916,918,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7.1984、114.1211mg/L,43%戊唑醇SC...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7.1984、114.1211mg/L,43%戊唑醇SC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7.4241、47.1322mg/L。10%苯醚甲环唑WG750g/hm2、43%戊唑醇SC750mL/hm2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5.3%和93.8%,两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4种药剂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的EC50值为32.4174~1941.6400mg/L,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为60.1%~82.2%,4种药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显著低于10%苯醚甲环唑WG和43%戊唑醇SC的防效,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内对芦笋植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芦笋 毒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分级标准及调查方法的商榷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海民 赵聚莹 李术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6,共2页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引起。病害主要侵染主茎、侧枝、亚侧枝,不为害叶片。病斑初为针刺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展成梭形或不规则形褪绿斑,稍凹陷。病斑边缘清晰,红...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引起。病害主要侵染主茎、侧枝、亚侧枝,不为害叶片。病斑初为针刺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展成梭形或不规则形褪绿斑,稍凹陷。病斑边缘清晰,红褐色,有水渍状晕圈,中央灰白色,后期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标准 分生孢子器 芦笋生产 点霉菌 原菌 侧枝
下载PDF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时华 李畅方 陈伟洲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29,24,共2页
利用 6 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芦笋茎枯病 ,通过两年试验 ,结果表明该药剂对芦笋茎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 12 0~ 15 0 g/ 6 6 7m2 时 ,防治效果可达 6 0 6 3%~ 87 33%
关键词 可湿性粉剂 防治 药效试验 代森锌 芦笋 田间试验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金龙 贺春萍 +8 位作者 易克贤 习金根 高建明 张世清 陈河龙 吴伟怀 郑肖兰 粱艳琼 刘巧莲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65-70,共6页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是芦笋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给芦笋产业造成严重损失。综述了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生物学、发病规律、防治方法以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为芦笋茎枯病抗病育种提供一些信息和参考。
关键词 芦笋 育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防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训义 王政逸 +2 位作者 周惠静 尹道明 胡静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362-367,共6页
研究明确了清除田间病残体、春季推迟留母茎并控制其生长期限、改进施药技巧、有机肥秋季深施和隔畦留沟推土等单项和综合配套应用技术;经1990和1991两年在该病流行区(138.3亩)防治示范应用,7月份调查病秆率控制在1... 研究明确了清除田间病残体、春季推迟留母茎并控制其生长期限、改进施药技巧、有机肥秋季深施和隔畦留沟推土等单项和综合配套应用技术;经1990和1991两年在该病流行区(138.3亩)防治示范应用,7月份调查病秆率控制在1~2.5%,对照为68%;病情指数为0.25~1.00,对照为43.25,防治效果明显。两年度的平均产量分别达1313和1430kg/亩(666.6m2),比对照增产3倍以上。上述关键防病技术,经在富阳、金华两县(市)近万亩芦笋田大面积推广应用后,亦取得良好的防病增产效果,使两县(市)在1989年遭茎枯病流行毁灭后的芦笋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石刁柏 芦笋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柴文臣 雷阳 秦一帆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385-386,389,共3页
使用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咪鲜胺、百菌清、代森锰锌5种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结果表明,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氟环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百菌清>代森锰锌,其中,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防效明显高于百菌清... 使用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咪鲜胺、百菌清、代森锰锌5种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结果表明,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氟环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百菌清>代森锰锌,其中,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防效明显高于百菌清和代森锰锌,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治芦笋茎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防效 杀菌剂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拮抗菌KJ-1的筛选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德平 吴淑杭 +3 位作者 褚长彬 刘芳芳 范洁群 姜震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88-293,共6页
为探索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技术,从设施芦笋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性状稳定的拮抗性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综合鉴定,将该菌株归为Bacilluscereus,命名为KJ-1。KJ-1发酵液对芦笋茎枯病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稀释... 为探索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技术,从设施芦笋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性状稳定的拮抗性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综合鉴定,将该菌株归为Bacilluscereus,命名为KJ-1。KJ-1发酵液对芦笋茎枯病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稀释4倍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65%。将KJ-1发酵液灌根施于设施芦笋地,明显提高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数为CK的1.38倍,细菌、真菌数量均为CK的1.52倍,B/F值比CK有略微上升;同时,土壤微生物代谢类群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变化,AWCD值和物种丰富度(S)都高于CK,其中AWCD值与CK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施用KJ-1发酵液提高了设施芦笋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健康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拮抗菌 蜡样芽孢杆菌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15种药剂对芦笋茎枯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燕芳 郑金龙 +5 位作者 刘巧莲 陈河龙 高建明 习金根 张世清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71-75,共5页
通过菌丝生长法对芦笋茎枯病进行15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实验,以期为该病害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多菌灵、75%百菌清和70%甲基托布津的EC50和EC95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嘧啶核苷悬浮剂和20%噻菌铜的EC50和EC95最大。通过... 通过菌丝生长法对芦笋茎枯病进行15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实验,以期为该病害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多菌灵、75%百菌清和70%甲基托布津的EC50和EC95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嘧啶核苷悬浮剂和20%噻菌铜的EC50和EC95最大。通过对药剂抑菌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生产上使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25%阿米西达、50%异菌脲、80%代森锰锌和30%爱苗防治芦笋茎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点霉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侵染循环及其发病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匡开源 史士英 夏其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6,共2页
芦笋(石刁柏)茎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上海地区该病4月上旬开始发生,平均温度在15.1℃时,潜育期为7—10天,多数5—10天内能形成繁殖器官,以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早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能越夏,再作秋季的侵... 芦笋(石刁柏)茎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上海地区该病4月上旬开始发生,平均温度在15.1℃时,潜育期为7—10天,多数5—10天内能形成繁殖器官,以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早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能越夏,再作秋季的侵染源。该病多发生于梅雨和秋雨季节,平均气温19.8—28.6℃时为发病盛期。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能加剧病害的流行;嫩茎生长期,肥料配比和用量以及土壤湿度等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侵染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