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荟皮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新香 蔡碧琼 +2 位作者 蔡珠玉 陈杰博 苏金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0,共6页
以芦荟皮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芦荟皮中的叶绿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浸提溶剂种类、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等5个主要因素对芦荟皮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芦荟皮叶... 以芦荟皮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芦荟皮中的叶绿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浸提溶剂种类、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等5个主要因素对芦荟皮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芦荟皮叶绿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叶绿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耐酸碱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积分数φ(乙醇)=85%、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0h、料液比1∶50是最优工艺条件,叶绿素的提取率可达0.1970mg/g。芦荟皮叶绿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自然光长时间照射会影响叶绿素的稳定性;在弱碱性介质环境中,叶绿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叶绿素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芦荟皮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艳弘 刘晨 +2 位作者 张宏志 李亚辉 黄开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研究芦荟皮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水提温度为因素,采用Box-Benhnke试验设计,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并考察芦荟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芦荟皮... 研究芦荟皮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水提温度为因素,采用Box-Benhnke试验设计,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并考察芦荟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芦荟皮多糖的最佳微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1(g/m L)、微波时间95 s、微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74℃,在此条件下芦荟皮多糖提取率为4.926%;所提芦荟皮多糖能够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粗提物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芦荟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振益 孙达远 +1 位作者 张敬迎 林栖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研究芦荟皮的抗氧化活性,促进芦荟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作溶剂,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法,得到4种芦荟皮提取物。再通过分析其黄酮含量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各提取物的性能。结果与结论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二苯... 目的研究芦荟皮的抗氧化活性,促进芦荟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作溶剂,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法,得到4种芦荟皮提取物。再通过分析其黄酮含量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各提取物的性能。结果与结论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1,1-d iphenyl-2-p icryhydrazyl)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超声波法强于回流法,以95%乙醇作溶剂的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优于水的提取物。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能力与其黄酮含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DPPH自由基 清除能力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皮中果胶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耿丽晶 周围 +1 位作者 王军萍 王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以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为原料,采用酸水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皮和肉中的果胶。主要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pH以及料液比等因素进行考察,分别对芦荟皮和芦荟肉进行果胶提取实验,比较库拉索芦荟皮和芦荟肉中果胶含量... 以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为原料,采用酸水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皮和肉中的果胶。主要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pH以及料液比等因素进行考察,分别对芦荟皮和芦荟肉进行果胶提取实验,比较库拉索芦荟皮和芦荟肉中果胶含量,利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优化芦荟果胶提取的工艺参数。最终本实验确定芦荟皮中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min,提取液pH2.5,料液比1:15,果胶产量为0.84g/20g,即得率为4.2%,而芦荟果肉中不含有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果胶 提取 含量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木立芦荟皮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谌素华 邓敏 +3 位作者 王维民 李国伟 钟赛意 胡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54-158,共5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木立芦荟皮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提取率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以BoxBehnken设计评价微波时间、提取液p H和液料比3个因素显著性和交互作用,最终得出木立芦荟皮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时间为168 s,提取液...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木立芦荟皮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提取率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以BoxBehnken设计评价微波时间、提取液p H和液料比3个因素显著性和交互作用,最终得出木立芦荟皮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时间为168 s,提取液的p H为9,液料比为52∶1(m L/g),微波功率为320 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4.37%;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木立芦荟皮粗多糖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立芦荟皮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下载PDF
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皮中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声兰 赵丽 +1 位作者 焦鸿雁 陈朝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2-1074,1077,共4页
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食品厂废弃的芦荟皮中的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用Kromasil-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甲醇-磷酸(85+15)溶液作为测定大黄素的流动相,甲醇-水(80+20)溶液作为测定芦荟大黄素的流动相,在25... 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食品厂废弃的芦荟皮中的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用Kromasil-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甲醇-磷酸(85+15)溶液作为测定大黄素的流动相,甲醇-水(80+20)溶液作为测定芦荟大黄素的流动相,在254nm处进行检测。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质量分别在3.75~300mg和2.5~200m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98.5%,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3%和1.9%。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芦荟食品厂废弃的芦荟皮中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1,28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层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芦荟皮 大黄素 大黄素
下载PDF
芦荟皮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陶海腾 王文亮 +5 位作者 程安玮 徐同成 刘丽娜 刘洁 马寅斐 杜方岭 《农产品加工(下)》 2011年第8期116-117,121,共3页
芦荟皮作为芦荟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数量多,营养保健价值高。通过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成分、加工利用等方面,阐述了芦荟皮的潜在价值和开发潜力,展望了其综合利用。
关键词 芦荟皮 生物学特性 生物活性成分 加工利用
下载PDF
芦荟皮中蒽醌类抗菌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颖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49,共4页
采用乙醇水溶液对芦荟皮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分析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物液比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 采用乙醇水溶液对芦荟皮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分析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物液比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80%,物液比(质量比)1∶20。经此优化工艺所获得的芦荟蒽醌化合物质量浓度为18.58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提取 天然抗菌剂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芦荟皮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德芳 李秋敏 +6 位作者 刘丽春 张无敌 尹芳 刘士清 陈玉保 赵兴玲 柳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为获得不同温度条件下芦荟皮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潜力和特性,采用全混合批量发酵装置分别在20℃和30℃下对其进行沼气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在20℃时,芦荟皮发酵净产气量为952mL,TS产气率为349mL/g,VS产气率为423mL/g;在30℃时,净产气量为1 3... 为获得不同温度条件下芦荟皮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潜力和特性,采用全混合批量发酵装置分别在20℃和30℃下对其进行沼气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在20℃时,芦荟皮发酵净产气量为952mL,TS产气率为349mL/g,VS产气率为423mL/g;在30℃时,净产气量为1 303mL,TS产气率为478mL/g,VS产气率为579mL/g,说明芦荟皮具有较好的产气潜力;30℃条件下芦荟皮的TS产气率为20℃条件下的1.37倍,TS利用率、VS利用率都比20℃条件下的高1倍以上,表明30℃更利于芦荟皮厌氧发酵产沼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沼气发酵 产气潜力
下载PDF
芦荟皮提取物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褚佳豪 居瑞军 +3 位作者 樊远红 吴发亮 彭效明 杨思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8-388,共11页
目的:研究芦荟皮提取物(Aloe bark extract,ABE)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与机制。方法:首先采用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AB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再利用不同浓度(5,10μg/mL)的ABE分别处理酒精诱导HepG2细胞24 h,检测各组... 目的:研究芦荟皮提取物(Aloe bark extract,ABE)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与机制。方法:首先采用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AB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再利用不同浓度(5,10μg/mL)的ABE分别处理酒精诱导HepG2细胞24 h,检测各组细胞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RT-PCR检测其对Nrf2、SOD、ADH、IL-6和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以50%乙醇灌胃雄性C57BL/6J小鼠,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建立体内动物模型,给予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ABE干预,连续灌胃3 d,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活力含量,检测肝脏中MDA含量,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利用RT-PCR检测肝组织中Nrf2、HO-1、SOD、CAT、ADH和ALDH基因的表达。结果:ABE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芦荟皮提取物的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2.03、0.131和0.74 mg/mL。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ABE高、中、低剂量组中细胞和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水平显著下降(P<0.05),同时细胞和肝组织中MDA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表明ABE能改善酒精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肪变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其主要通过直接调控酒精代谢相关酶、抗氧化酶和炎症反应起到保肝作用。结论:芦荟皮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活性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提取物 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 生化指标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下载PDF
酸法提取芦荟皮果胶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可 詹旭峰 +2 位作者 李上振 骆少明 朱立学 《农业工程》 2017年第6期83-88,共6页
为综合利用芦荟茎肉加工后丢弃的芦荟皮,以芦荟皮干燥粉末为原料,采用酸提醇沉法进行了芦荟皮果胶的提取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影响果胶提取的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优化试验。试验表明,酸提醇沉法提取芦荟皮果胶可行,且最佳提取工艺... 为综合利用芦荟茎肉加工后丢弃的芦荟皮,以芦荟皮干燥粉末为原料,采用酸提醇沉法进行了芦荟皮果胶的提取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影响果胶提取的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优化试验。试验表明,酸提醇沉法提取芦荟皮果胶可行,且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1、溶液pH值3.5、酸解时间120 min和酸解温度75℃,果胶提取率为22.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果胶 提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芦荟皮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1
12
作者 马艳弘 刘晨 +3 位作者 黄开红 张宏志 赵延存 李亚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4,共9页
研究芦荟皮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通过DPPH法、亚油酸体系法、羟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芦荟皮多糖的最佳微波辅助... 研究芦荟皮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通过DPPH法、亚油酸体系法、羟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芦荟皮多糖的最佳微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1∶1(m L/g)、微波时间95 s、微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74℃,在此条件下芦荟皮多糖提取率为4.926%。所提芦荟皮多糖能够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其抗氧化能力与粗提物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 多糖 微波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