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芪丹祛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46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支献峰 陈衍熙 +2 位作者 任利君 范重阳 娄渊和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芪丹祛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包括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和替硝唑片。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联合芪丹祛...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芪丹祛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包括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和替硝唑片。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联合芪丹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B超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包块大小。对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82.61%(38/46),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肿块大小、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块大小、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IL-1β、MCP-1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1β、MCP-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芪丹祛瘀方可提高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小包块大小,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调节血液流变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芪丹祛瘀方 慢性盆腔炎 气滞血 针药结合 炎症反应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