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B介质的芯片间无线互连及60GHz天线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曙辉 王彬 +2 位作者 陈迎潮 康劲 汪汀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2,共7页
基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介质的芯片间无线互连结构,设计一种60 GHz单极子天线.天线半径为0.04 mm,长度为0.84 mm,天线1、2、3和4代替4个芯片的4个管脚,伸入PCB介质中(厚度为2 mm,面积为20 mm×20 mm).天线1为发... 基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介质的芯片间无线互连结构,设计一种60 GHz单极子天线.天线半径为0.04 mm,长度为0.84 mm,天线1、2、3和4代替4个芯片的4个管脚,伸入PCB介质中(厚度为2 mm,面积为20 mm×20 mm).天线1为发射端,其余为接收端.利用HFSS软件仿真得到模型中天线间的S参数S11、S21、S31和S41分别为-19.00、-64.75、-64.75和-76.30 dB.以5 V、60 GHz正弦波信号激励发射天线,接收天线2、3和4分别收到振幅为4.80、4.80和0.47 mV.当发射激励为120 Gbit/s伪随机二进制码时,接收天线收到的信号眼图清晰,理论验证了利用单极子天线实现基于PCB的芯片间无线互连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间无线互连 散射参量 信号完整性 超宽带脉冲 印刷电路板 单极子天线 眼图 回波损耗
下载PDF
基于人工磁导体的芯片内/芯片间无线互连单极子天线传输特性研究
2
作者 杨曙辉 李邓化 +5 位作者 陈迎潮 王文松 汪海鹏 陈文瀚 冯梦璐 贺学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61-286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芯片内/芯片间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结构的单极子管脚天线阵列模型.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采用厚度3mm的FR4介质,形状为边长50mm正方形.4个单极子天...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芯片内/芯片间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结构的单极子管脚天线阵列模型.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采用厚度3mm的FR4介质,形状为边长50mm正方形.4个单极子天线分布在PCB基板中心15mm×15mm的正方形各顶点上,代表4个芯片的4个管脚.天线为铜材质,长度2.6mm,直径1.5mm.在PCB介质中嵌入了一个周期性人工磁导体铜质平面,4个单极子天线形成一个4端口网络.在仿真基础上,进了实物加工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具有AMC的天线阵列回波损耗(S_(11))-10d B频带为13.02GHz^15.73GHz;在14.22GHz处,S_(11)的幅度达到最小值-27.25d B,S_(21)、S_(31)、S_(41)分别为-26.26d B、-19.23d B、-21.14d B.与不含AMC结构的天线阵列相比,S参数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S_(11)改善了约3.63d B,S_(21)、S_(31)、S_(41)分别提高了2.05d B、7.21d B、5.28d B.验证了在PCB介质中嵌入AMC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单极子天线间的电压传输系数,增加信号的功率传输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磁导体 芯片内/芯片间无线互连 单极子天线 散射参数 功率传输增益
下载PDF
60 GHz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的MMSE-RAKE接收机误码性能分析
3
作者 李学华 彭江涛 王亚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49-1354,共6页
针对60 GHz芯片间无线互连信道中存在的多径衰落问题,将匹配滤波器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应用到60 GHz脉冲通信系统,重点分析多径信道下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合并算法的RAKE接收机的误码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对采用不同合... 针对60 GHz芯片间无线互连信道中存在的多径衰落问题,将匹配滤波器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应用到60 GHz脉冲通信系统,重点分析多径信道下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合并算法的RAKE接收机的误码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对采用不同合并方式、不同干扰用户数目下的RAKE接收机误码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干扰芯片数量的增加,引入匹配滤波器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的RAKE接收机不仅降低了接收机的采样率,而且有效提高了系统抗多用户干扰的能力,为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的RAKE接收机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间无线互连 60 GHz脉冲通信系统 RAKE接收机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匹配滤波器
下载PDF
芯片间无线互连通信系统结构设计
4
作者 杨曙辉 王彬 康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在分析了射频互连、交流耦合互连、三维互连、光互连以及基于片上天线无线互连等系统的优点、缺点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实现芯片间无线互连的新结构:以芯片管脚作为收发天线,利用PCB介质形成无线通... 在分析了射频互连、交流耦合互连、三维互连、光互连以及基于片上天线无线互连等系统的优点、缺点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实现芯片间无线互连的新结构:以芯片管脚作为收发天线,利用PCB介质形成无线通信信道。与其它互连方式相比,在减少PCB层数、减少对外部环境的电磁污染、实现无线多信道以及兼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设计了工作于60GHz的4个单极子天线阵列,代表2个芯片的4个管脚,仿真结果表明发射天线的S11在60 GHz时达到-19 dB,在4080 GHz之间均小于-10 dB,相对带宽约为50%,满足超宽带无线通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间无线互连 射频互连 交流耦合互连 3D互连 光互连 单极子天线
下载PDF
芯片间时间触发通信综合规划方法及其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汪晶晶 李峭 +1 位作者 熊华钢 李二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随着片上系统(SoC)的处理能力逐渐接近传统的综合核心处理模块,航空电子系统向着微小型综合化的芯片间系统发展;时间触发交换式互连可以保证芯片间消息传递的严格时间确定性。考虑芯片间互连交换结构轻量化和收发端口有限的特点,在拓扑... 随着片上系统(SoC)的处理能力逐渐接近传统的综合核心处理模块,航空电子系统向着微小型综合化的芯片间系统发展;时间触发交换式互连可以保证芯片间消息传递的严格时间确定性。考虑芯片间互连交换结构轻量化和收发端口有限的特点,在拓扑、路由和调度时刻等网络资源相互制约的条件下,提出了芯片间时间触发通信综合规划方法,即根据时间触发消息集合和芯片端口配置,同时求解得到芯片间网络拓扑结构、消息路由和调度时刻表的规划结果。其中,采用免疫算法整体优化了各条消息在网络资源分配过程中的求解次序。仿真实验表明,与不考虑整体优化的综合规划方法相比,优化后的规划结果在减少拓扑结构中多余路径开销的同时,避免消息传输路径拥堵,降低消息端到端延迟,保证了消息集的可调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间互连 触发通信 元启发式算法 免疫算法 拓扑规划 路由 调度
下载PDF
60GHz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中的Rake接收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彭江涛 李学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4-1429,共6页
在60 GHz芯片间无线互连信道中存在着多径干扰问题,采用Rake接收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脉冲超宽带(IR-UWB)的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分析了多径信道下Rake接收机的误码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基础上,对不同分支数以及不... 在60 GHz芯片间无线互连信道中存在着多径干扰问题,采用Rake接收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脉冲超宽带(IR-UWB)的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分析了多径信道下Rake接收机的误码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基础上,对不同分支数以及不同合并方案下的选择Rake(SRake)和部分Rake(P-Rake)接收机误码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支路数为2的PRake在数据速率为10 Gb/s时仍具有良好的抗多径性能,这为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的Rake接收方案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间无线互连 60 GHz频段 脉冲超宽带 RAKE接收机 抗多径性能
下载PDF
芯片间时间触发消息堆叠调度方法
7
作者 臧光界 李峭 +1 位作者 王彤 熊华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38-1846,共9页
时间触发(TT)通信方式应用于芯片间互连网络,以保证航空电子通信任务之间消息传递的严格时间确定性。当航空电子任务具有多种操作模式,属于不同模式的芯片间的时间触发调度表会重叠占用时隙,提出芯片间时间触发消息堆叠调度方法,以提高... 时间触发(TT)通信方式应用于芯片间互连网络,以保证航空电子通信任务之间消息传递的严格时间确定性。当航空电子任务具有多种操作模式,属于不同模式的芯片间的时间触发调度表会重叠占用时隙,提出芯片间时间触发消息堆叠调度方法,以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减小应用层消息由于等待时间触发时间窗的排队延迟。仿真实验表明:与超调度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减小芯片间互连网络中时间触发消息的总端到端延迟和链路平均时隙占用率,对于端到端延迟时间较长且链路平均承载消息传输较多的场景,采用所提方法减少端到端延迟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间互连 触发消息 操作模式 堆叠调度 端到端延迟
下载PDF
高速互连串行协议RapiIO的性能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帆 朱峰 《电子设计工程》 2017年第12期134-137,142,共5页
串行RapidIO是为了满足嵌入式行业对更高总线速度、带宽和可靠性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性能分组交换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芯片间高速通信还可以实现板级间通信。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研究成果是在对集成在数字信号处理器--多核的TMS3... 串行RapidIO是为了满足嵌入式行业对更高总线速度、带宽和可靠性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性能分组交换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芯片间高速通信还可以实现板级间通信。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研究成果是在对集成在数字信号处理器--多核的TMS320C6474中的串行互连协议Rapid IO性能优化的基础上提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性能优化,Nwrite(写)和Swrite(流式写)这两种操作的传输速度都有所提升。研究结果还显示出,使用中断的方式发送一个数据包,不仅是最简单的方式,它还可以增加系统发送端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芯片间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指令监测仪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志华 陶德桂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13-115,共3页
基于某遥控指令接收机带飞检测的需要,开发研制了接收机智能监测设备。该设备以AT89C52单片机和EPM7256SQ208-10复杂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核心,采用I2C串行总线接口EEPROM存储器AT24C256、辅以接口扩展芯片和GPS接收机实现了对接... 基于某遥控指令接收机带飞检测的需要,开发研制了接收机智能监测设备。该设备以AT89C52单片机和EPM7256SQ208-10复杂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核心,采用I2C串行总线接口EEPROM存储器AT24C256、辅以接口扩展芯片和GPS接收机实现了对接收机指令信号的自动记录和存储功能,包括接收机收到的指令信号名称、指令宽度、接收指令时刻和当时的经纬度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全球定位系统 遥控 芯片间总线
下载PDF
12路并行光互连子系统研究
10
作者 陈雄斌 杨宇 +1 位作者 刘博 陈弘达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9-742,共4页
针对高速芯片间光互连的应用,利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列阵作为光源、PIN列阵作为探测器,采用并行光传输的方式,设计了高密度的12路高速信号的光互连子系统,并利用12芯标准多模光纤带进行了1m距离内的光传输试验测试。测试... 针对高速芯片间光互连的应用,利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列阵作为光源、PIN列阵作为探测器,采用并行光传输的方式,设计了高密度的12路高速信号的光互连子系统,并利用12芯标准多模光纤带进行了1m距离内的光传输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零误码率的条件下系统单路速率大于6Gb/s,接收端信号的上升时间(F1)为91ps,完整抖动(Tj)为75.6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连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 芯片间 并行传输
下载PDF
用于系统级封装的毫米波介质填充波导的研究
11
作者 王启东 Daniel Guidotti +2 位作者 曹立强 万里兮 叶甜春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1期83-86,共4页
基于不断发展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芯片间高速互连的新型可集成的物理器件:硅基毫米波介质填充波导。文中阐述了该器件的物理原理,采用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新的设计思路结合半导体工艺解决了... 基于不断发展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芯片间高速互连的新型可集成的物理器件:硅基毫米波介质填充波导。文中阐述了该器件的物理原理,采用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新的设计思路结合半导体工艺解决了毫米波互连结构内部的反射、电压驻波比(VSWR)、信号耦合、准TEM-TE-准TEM转换传输问题以及毫米波互连结构阵列中信号泄露的问题,并利用半导体与MEMS加工工艺加以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宽度为680μm的单通道矩形波导,-10 d B带宽为9.8 GHz,相对带宽为12.56%;传输损耗为1 d B/cm,工作频带内相邻波导之间串扰低于-40 d B,可以形成大阵列并进行集成,从而实现芯片间数据的并行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介质填充波导 芯片间互连 系统级封装
下载PDF
基于C8051F020的露点测量系统的研究
12
作者 闵振辉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3期59-60,共2页
煤矿空压机一类的压气设备往往需要对湿度进行测量,而露点可以很好的表明空气湿度。提出了一种以集成温、湿度传感器SHT75和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结合液晶显示器、键盘和通讯芯片组成的露点测量系统,实现对不同场合的温度和湿度信号... 煤矿空压机一类的压气设备往往需要对湿度进行测量,而露点可以很好的表明空气湿度。提出了一种以集成温、湿度传感器SHT75和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结合液晶显示器、键盘和通讯芯片组成的露点测量系统,实现对不同场合的温度和湿度信号的测量和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点测量 湿度传感器 芯片间总线
下载PDF
高密度封装电子设备先进热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建明 《电子机械工程》 2016年第5期20-24,共5页
随着基础器件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系统集成的巨大进步,军用电子系统尺寸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大,导致热密度不断攀升,对冷却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军事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小其体积、重量和功耗,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 随着基础器件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系统集成的巨大进步,军用电子系统尺寸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大,导致热密度不断攀升,对冷却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军事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小其体积、重量和功耗,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积极将微电子、纳米、微流体等先进技术应用在军事电子装备的热控中,试图打破制约装备发展的热瓶颈。文中分芯片、模块和设备3个层级概述了热管理技术途径,阐述了DARPA热管理计划及其包含的具体项目,根据最新开展的芯片内/芯片间增强冷却(ICECool)项目,指出了热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 微流体 热地平 风冷换热器微技术 纳米热界面 主动冷却模块 近结热传输 芯片内/芯片间增强冷却
下载PDF
基于超材料的双频吸波器设计研究
14
作者 贺学忠 陈迎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12,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双频吸波器,由介质基板和上下两层金属组成。介质基板采用厚度为0.3 mm的高频PCB(印刷电路板):Rogers RT5880(相对介电常数εr=2.2,损耗角正切tanδ=0.0009),金属层厚度0.017 mm,材质铜(电导率σ=5.8×107s/m... 设计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双频吸波器,由介质基板和上下两层金属组成。介质基板采用厚度为0.3 mm的高频PCB(印刷电路板):Rogers RT5880(相对介电常数εr=2.2,损耗角正切tanδ=0.0009),金属层厚度0.017 mm,材质铜(电导率σ=5.8×107s/m)。顶层金属为超材料单元胞,由开口金属方环结合十字缝隙组成,底层为全覆盖金属底板。利用HFSS软件进行了电磁仿真,在超材料结构表面施加垂直入射正弦平面波激励。仿真结果表明,其对垂直入射的6.2GHz、9.9 GHz的平面电磁波吸收率分别为80.07%和98.27%。该吸波器可作为基于PCB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的吸波层,防止电磁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双频吸波器 电磁谐振 吸波材料 芯片间无线互连 电磁辐射
下载PDF
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仪控制新总线
15
作者 李祎 胡羿云 凌宁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10期36-37,共2页
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技术简化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仪复杂的传统工业计算机控制接口为通用计算机控制接口,用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IICBus)技术模块化成像仪的内部控制部件,增强成像仪使用的简易性和升级功能。
关键词 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仪 通用串行总线 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tibody microarray for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detection in shrimp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晓丽 绳秀珍 战文斌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30-941,共12页
Detecting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 shrimp in high efficiency and veracity is important for disease prevention in aquaculture. Antibody-based mieroarray is a novel proteomic technology that can meet the re... Detecting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 shrimp in high efficiency and veracity is important for disease prevention in aquaculture. Antibody-based mieroarray is a novel proteomic technology tha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n antibody microarray for WSSV-detection in a specific and parallel way at multiple samples. First, seven slides each with different modifica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nd were compared in the efficiency of immobilizing proteins. Of the seven, 3-dimensional structured agarose gel-modified slides were chosen appropriate for the microarray for having higher signal value and superior spot size. A purified rabbit anti-WSSV antibody was arrayed as the capture antibody of the microarray on the agarose gel-modified slides, and then the mieroarray slides were incubated in the tissue homogenate of sampled shrimp and the antibody-antigen complex was detected by Cy3-conjugated anti-WSSV monoclonal antibody. The results were measured by a laser chipscanner and analyzed with software. To obtain satisfied fluorescence signal intensity,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searche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antibody microarray for WSSV is 0.62μg/mL, with a woven long shelf life for 6 months at 4℃ or 8 months at -20℃. Furthermore, concordance between antibody microarray and traditional indirect ELISA reached 100% for WSSV detec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ntibody microarray could be served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diagnostic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WS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antibody microarray agarose gel DETECTION
下载PDF
Reconfigurable-System-on-Chip Implementation of Data Processing Units for Space Applications
17
作者 张宇宁 常亮 +1 位作者 杨根庆 李华旺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0年第4期270-274,共5页
Application-specific data processing units (DPUs) are commonly adopted for operational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in space mission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radiation-hardened or fully commercial d... Application-specific data processing units (DPUs) are commonly adopted for operational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in space mission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radiation-hardened or fully commercial design approaches, a reconfigurable-system-on-chip (RSoC) solution based on state-of-the-art FPGA is introduced. The flex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are outlined,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an enhanced RSoC design with in-flight reconfigurability for space ap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This design has been demonstrated as an on-board computer prototype, providing an in-flight reconfigurable DPU design approach using integrated hardwired proces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oC in-flight reconfigurability spaceborne data processing unit
下载PDF
Performance modeling of positive degraded task-pair with helper-thread in CMP
18
作者 Gu Zhimin Zheng Ninghan +3 位作者 Zhang Yi Liu Changding Tang Jie Huang Ya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0年第3期221-226,共6页
Helper-thread of a task can hide the memory access time of irregular data on the chip muhi-core processor (CMP). For constructing a compiler that effectively supports the helper-thread of a task in the multi-core sc... Helper-thread of a task can hide the memory access time of irregular data on the chip muhi-core processor (CMP). For constructing a compiler that effectively supports the helper-thread of a task in the multi-core scenario based on the last level shared cache, this paper studies its performance stable condi- tions.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existing model that allows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stable conditions, we present the base of pre-computation that is formalized by our degraded task-pair 〈 T, T' 〉 with the helper-thread, and its stable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Finally, a novel performance model and a constructing method of pre-computation based on our positive degraded task-pair are proposed. The efficient results are shown by our experiments. If we further exploit memory level parallelism (MLP) for our task-pair, the task-pair 〈 T, T' 〉 can reach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p multi-core processor (CMP) helper-thread pre-computation performance model
下载PDF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Neuronal Signals
19
作者 Wang Min Yang Maoquan +2 位作者 Wang Xiaojun Guang Kui Zhang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To collect neuronal activity data from awake, freely behaving animals, we developed miniature telemetry recording system. The integrated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major components: l) Microelectrodes and micro-driver ... To collect neuronal activity data from awake, freely behaving animals, we developed miniature telemetry recording system. The integrated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major components: l) Microelectrodes and micro-driver assembly, 2) analog front end (AFE), 3) 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 (PSoC), and 4) ra- dio transceiver and the LabVIEW were used as a platform for the graphic user interface. The result showed the system was able to record and analyze neuronal recordings in freely moving animals and lasted continuously for a time period of a week or more. This is very useful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neu- ro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he circuits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devices can be adapted for neurobiology and research with other small anim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implanting electrodes ex-tracellular discharge
下载PDF
聚硅氧烷改性及多模光波导制备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向华 季家镕 窦文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07,共5页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HPSO)和二乙烯基苯(DVB)的交联体掺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使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M-PDMS)折射率发生1%~1.8%的改变。M-PDMS及PDMS薄膜具有良好的光透射率和低的传输损耗,是低成本制备用于高速芯片间光互连聚合...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HPSO)和二乙烯基苯(DVB)的交联体掺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使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M-PDMS)折射率发生1%~1.8%的改变。M-PDMS及PDMS薄膜具有良好的光透射率和低的传输损耗,是低成本制备用于高速芯片间光互连聚合物光波导的理想材料。采用软成型和图案转移法,用M-PDMS及PDMS分别作波导的芯层和包层制备了截面为50μm×50μm,长度大于20cm的聚硅氧烷多模光波导。用数字化散射法测量了所制备波导的传输损耗,测得输入光波长为633nm时平均传输损耗为0.137dB/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芯片间光互连 聚硅氧烷波导 交联体 图案转移法 传输损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