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地区新元古代下马岭组油页岩中的红藻化石 被引量:23
1
作者 边立曾 张水昌 +1 位作者 张宝民 王大锐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9-216,共8页
通过对下花园地区晚前寒武纪下马岭组油页岩的研究,发现了保存极为完好的红藻化石,同时也发现特定的底栖宏观红藻可以作为重要生烃母质,在中—低成熟度条件下,甚至可以成为重要生油母质。
关键词 红藻 底栖宏观藻类 新分类单元 生烃母质 花园型油页岩 下马岭组 新元古代 花园地区 张家口 河北
下载PDF
铀对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影响——以华北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元古界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奎 王铜山 +1 位作者 胡素云 李永新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3,120,共10页
选取华北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元古界低成熟泥页岩为代表的低成熟古老烃源岩,制备成干酪根,分别在正常和含铀条件下进行高压釜黄金管生烃模拟实验,探讨铀对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的影响。结果表明:铀影响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产率和热演化,... 选取华北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元古界低成熟泥页岩为代表的低成熟古老烃源岩,制备成干酪根,分别在正常和含铀条件下进行高压釜黄金管生烃模拟实验,探讨铀对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的影响。结果表明:铀影响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产率和热演化,降低有机质生烃中甲烷的形成,使液态烃的生成滞后,并在成熟—过成熟阶段抑制液态烃的裂解,总烃产率不变;二氧化碳和氢气产率明显提升;含铀条件下生成的甲烷、乙烷、丙烷和二氧化碳的δ^(13)C值比正常条件的轻,铀可抑制有机质生烃的热演化,降低有机质成熟度,与铀共生的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更容易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老烃源岩 生烃模拟 元古界 油气潜力 下马岭组 花园地区
下载PDF
逆时偏移技术在八岭山-花园地区的应用
3
作者 杜宏钧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6-18,共3页
逆时偏移技术(RTM)是目前最精确的偏移成像技术之一,分为道集优化、速度深度模型建立和炮域叠前逆时偏移三个阶段,通过不断提高叠前道集信噪比和速度深度模型精度,解决研究区断裂及构造内幕反射成像等关键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稳健地... 逆时偏移技术(RTM)是目前最精确的偏移成像技术之一,分为道集优化、速度深度模型建立和炮域叠前逆时偏移三个阶段,通过不断提高叠前道集信噪比和速度深度模型精度,解决研究区断裂及构造内幕反射成像等关键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叠前五维数据规则化、逆时偏移成像等最新处理新技术,通过网格层析法速度模型迭代优化建立准确的速度深度模型,逆时偏移成果剖面品质显著提高,断裂及构造内幕的成像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岭山-花园地区 逆时偏移技术 信噪比 速度模型
下载PDF
集体化时期郑州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志锋 田雅阁 《鄱阳湖学刊》 2023年第6期91-102,127,共13页
自1938年花园口事件后,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地区土地沙碱化严重,农业产值低下,民众一直深受黄河决口带来的影响困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在集体化时期,尤其在1957—1960年展开了大规模的与“引黄”相关的农田水... 自1938年花园口事件后,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地区土地沙碱化严重,农业产值低下,民众一直深受黄河决口带来的影响困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在集体化时期,尤其在1957—1960年展开了大规模的与“引黄”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堤坝、水库得以修建,盐碱化土壤得到改良,更重要的是区域农作生态得到改善,出现了稻作生产。“大跃进”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全民“大办水利”之风盛行,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出现如次生盐碱化等诸多问题,幸而错误得到及时拨正。通过完善排水设施,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得以发挥其巨大潜力,至今仍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化时期 郑州花园地区 引黄淤灌 农田水利建设
下载PDF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红藻石”的发现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水昌 张宝民 +1 位作者 边立曾 王大锐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红藻石由红藻形成。绝大部分红藻石与珊瑚藻有关。珊瑚藻形成的红藻石发育于中新生代,早古生代有管孔藻形成的红藻石。本文记录了发现于下花园地区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四段的红藻石。这类红藻石的中心部分被沥青充填。通过薄片... 红藻石由红藻形成。绝大部分红藻石与珊瑚藻有关。珊瑚藻形成的红藻石发育于中新生代,早古生代有管孔藻形成的红藻石。本文记录了发现于下花园地区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四段的红藻石。这类红藻石的中心部分被沥青充填。通过薄片观察发现沥青饼的周围硅化部分存在两类红藻四分孢子囊:一类四分孢子囊包埋于球状构造内,另一类四分孢子囊包埋于叶片状构造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市 花园地区 青白口系下马岭组 红藻石 红藻 珊瑚藻 四分孢子囊 烃源岩 油页岩
下载PDF
江陵凹陷八岭山—花园多层系盐和盐泥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佘晓宇 龚晓星 +4 位作者 吕鹏 梁斌 丁小辉 焦立波 唐婷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5-773,共9页
近年来在八岭山-花园背斜构造翼部有新的油气发现,有必要对其构造性质进行再认识。通过地震解剖,认为渔洋组-新沟嘴组(K2y-Ex)有盐和盐泥两类构造叠置,可进一步划分为盐丘-盐柱多层叠置构造、盐泥丘-盐泥株(柱)构造和盐泥丘构造;盐泥构... 近年来在八岭山-花园背斜构造翼部有新的油气发现,有必要对其构造性质进行再认识。通过地震解剖,认为渔洋组-新沟嘴组(K2y-Ex)有盐和盐泥两类构造叠置,可进一步划分为盐丘-盐柱多层叠置构造、盐泥丘-盐泥株(柱)构造和盐泥丘构造;盐泥构造的形成是塑化的盐泥岩顺层蠕动使每一单层变厚、多层累加增厚的叠加效应结果,盐泥沿早期断层侵入或底辟导致逆断层的产生,使断层具有下正上逆的特点;差异负荷和火山热对流为其主导动力学机制;渔洋组-沙市组下段(K2y-Es下)盐丘-盐柱产生期为中始新世,主要形成期为晚渐新世,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Es上-Ex)盐泥构造产生期为晚渐新世,两者均于更新世基本定型;盐泥构造翼部地层-盐泥封挡和上倾尖灭岩性-盐泥封挡圈闭为潜在的油气藏勘探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岭山-花园地区 盐和盐泥构造 构造组合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受生烃母质控制的干酪根及其热解产物稳定碳同位素分布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虎 廖泽文 +3 位作者 戚明辉 张海祖 杜军艳 杨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2-658,664,共8页
塔里木盆地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与其母质干酪根的稳定碳同位素存在倒转现象,为验证这种同位素倒转并探讨其可能原因,选取华北下花园地区的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和泥质页岩,以及新疆三塘湖盆地的芦草沟组泥质页岩样品开展热... 塔里木盆地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与其母质干酪根的稳定碳同位素存在倒转现象,为验证这种同位素倒转并探讨其可能原因,选取华北下花园地区的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和泥质页岩,以及新疆三塘湖盆地的芦草沟组泥质页岩样品开展热模拟实验。结果在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干酪根热解残渣和其热解油之间发现了这种碳同位素的倒转分布。与未发现碳同位素倒转现象的下花园地区和三塘湖盆地的泥质页岩样品相比,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干酪根热解油的稳定碳同位素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而残渣的碳同位素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结合有机岩石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综合分析发现,下马岭组灰质页岩中间隔分布的"下花园藻残片"生烃能力相对较差,且几乎没有检测到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而在另外两组泥岩的热解产物中并没有发现这种现象,显示了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具有特殊的母质类型或沉积环境。由此可见,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干酪根及其热解产物之间的稳定碳同位素倒转分布很可能与早期生命体特殊的生物化学组成,或者早期的类异戊二烯烃类在沉积过程中更难以被保存下来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倒转 热模拟实验 干酪根 下马岭组 花园地区 华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