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符翻译到跨文化图像翻译——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的英语译介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明涛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30-31,共2页
雅各布森把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语符翻译。根据雅各布森对翻译的分类并结合亳州花戏楼砖雕图像文化中的"参天地"对语符翻译法进行阐述,旨在说明亳州花戏楼砖雕的英语译介要实现图像翻译中的两种跨越:跨越不同... 雅各布森把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语符翻译。根据雅各布森对翻译的分类并结合亳州花戏楼砖雕图像文化中的"参天地"对语符翻译法进行阐述,旨在说明亳州花戏楼砖雕的英语译介要实现图像翻译中的两种跨越:跨越不同学科和艺术门类的翻译和跨越不同文化语境界限的翻译。因此对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的译介,应采取语内翻译的图像文本转换和跨语际翻译的语符翻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 语符翻译 跨文化图像翻译 文化阐释
下载PDF
亳州花戏楼砖雕中的传统文化研究
2
作者 陈晓耀 《南方农机》 2019年第6期193-193,共1页
对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而言,建筑并不是单纯的居住地点,其同时代文明、经济水平等息息相关,更融入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以亳州花戏楼为例,其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原先是作为关帝庙的舞台存在的,其拥有精美绝伦的砖雕和木雕,即使经过百... 对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而言,建筑并不是单纯的居住地点,其同时代文明、经济水平等息息相关,更融入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以亳州花戏楼为例,其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原先是作为关帝庙的舞台存在的,其拥有精美绝伦的砖雕和木雕,即使经过百年的变迁,亳州花戏楼上的砖雕仍旧因为其所凝聚并且传承者的传统优秀文化而散发出无尽的魅力,文章对亳州花戏楼砖雕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 花戏楼砖雕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亳州花戏楼砖雕中的儒释道文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锋 陈晓耀 《南方农机》 2019年第8期200-200,共1页
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儒释道是典型代表。将儒释道文化融入我国的建筑发展史中,使建筑更具文化历史魅力,如亳州花戏楼砖雕中融入了儒释道文化,增强了其艺术的感染性,是文化与建筑有效融合的典范。文章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释家文... 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儒释道是典型代表。将儒释道文化融入我国的建筑发展史中,使建筑更具文化历史魅力,如亳州花戏楼砖雕中融入了儒释道文化,增强了其艺术的感染性,是文化与建筑有效融合的典范。文章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释家文化、儒释道的融合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亳州花戏楼砖雕中的儒释道文化,旨在促进我国建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戏楼砖雕 儒释道文化 古代建筑
下载PDF
互文理论在亳文化英语译介中的应用——以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明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
在文化迻译中,译者对砖雕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互文性的正确识别、阐释和转换是实现内互文和外互文视域融合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互文理论为跨文化英语译介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在文化迻译中,译者对砖雕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互文性的正确识别、阐释和转换是实现内互文和外互文视域融合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互文理论为跨文化英语译介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 确当(多)译 互文视域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