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成岩孔隙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晓明 代茂林 +2 位作者 刘舒 葛家旺 赵天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4,共14页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具有丰富的致密气资源,是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基于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和X衍射等资料,对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主要在7%...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具有丰富的致密气资源,是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基于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和X衍射等资料,对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主要在7%∼10%,渗透率主要在0.10∼0.50 mD,裂缝不发育,属于致密储层。储层先后经历了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较强。孔隙定量演化结果显示,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降低了29.67%,是储层原生孔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增加了15.14%,是深部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胶结作用使储层孔隙度降低了13.55%,是储层孔隙结构变差的重要原因。综合孔隙演化结果和油气充注时间关系,该区花港组下段储层属于“先致密后成藏”的致密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组下段 致密储层 成岩作用 孔隙定量演化
下载PDF
西湖凹陷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构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征 吴胜和 +3 位作者 段冬平 徐振华 熊绮聪 张玉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44,共20页
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位,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匮乏。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研究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砂... 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位,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匮乏。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研究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砂体沉积构型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上段以浅水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砂体类型。根据弯曲度差异,可将分流河道划分为辫流型(弯曲度1~1.05)、曲流型(弯曲度大于1.15)和辫-曲转换型(弯曲度1.05~1.15)3种类型,其中辫流型分流河道砂体“宽而厚”,平面组合呈交织宽条带状,心滩呈斑点状排列,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切叠型为主;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窄而薄”,平面样式为单一条带型或分叉-合并型,厚砂以点坝的形式分布在河道边缘,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孤立型”为主;辫-曲转换型分流河道是辫流型和曲流型的过渡类型,河道砂体规模中等,河道内心滩和点坝同时发育。3类分流河道的厚度与宽度呈对数正相关,宽厚比具有辫流型>辫-曲转换型>曲流型的特征。推测古地貌和基准面变化是影响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构型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古地貌控制了分流河道的河型变化,较陡的地形有利于低弯度辫流型分流河道的形成,而长期基准面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规模逐渐下降,中期基准面的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砂体叠置样式发生切叠型→叠加型→孤立型的演变。研究成果完善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构型知识库,对地下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集层的预测及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西湖凹陷 渐新统 花港 浅水三角洲 分流河道 沉积构型
下载PDF
海上稀疏井区高精度地层格架约束下的地震沉积学刻画——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例
3
作者 董鑫旭 周兴海 +4 位作者 李昆 蒲仁海 王爱国 关蕴文 张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08,共16页
海上工区面积辽阔,单井资料匮乏,花港组内部横向上的沉积微相界定存在争议、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不明。为充分挖掘现有井、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潜力,选取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井-震小波变换建立... 海上工区面积辽阔,单井资料匮乏,花港组内部横向上的沉积微相界定存在争议、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不明。为充分挖掘现有井、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潜力,选取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井-震小波变换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井点沉积相标志定相类型、分频RGB属性刻画沉积相展布以及古地貌恢复辅助沉积相演化规律分析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测井-地震小波变换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将研究区花港组分为花港组上段(花上段)3个(H1—H3)和花下段5个(H4—H8)四级旋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2)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相互印证,确认研究区花港组沉积期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分频振幅属性验证不同厚度砂岩层在15,30和45 Hz单频体的振幅响应明显,采用分频RGB属性融合可在平面凸显不同沉积体的边界。(3)研究区H1和H2旋回整体为三角洲前缘沉积,H3—H6旋回为浅水背景下的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H7和H8旋回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层组沉积相垂向演化受控于物源供给、相对湖平面高低和古地貌形态。在井-震时频分析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优选属性进行RGB融合能够凸显不同厚度砂岩的展布,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升了沉积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可为其他井网稀疏地带沉积相刻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地层格架 地震沉积学 花港 古近系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下载PDF
西湖凹陷西次凹古近系花港组—平湖组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春锋 蒋一鸣 +4 位作者 李宁 郭小波 马剑 张武 熊志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6,共16页
西湖凹陷西次凹古近系花港组和平湖组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东海陆架盆地勘探开发新领域,受储层差异致密化影响,油气成藏机理复杂。为了厘清西次凹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所含油... 西湖凹陷西次凹古近系花港组和平湖组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东海陆架盆地勘探开发新领域,受储层差异致密化影响,油气成藏机理复杂。为了厘清西次凹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所含油气地球化学等实验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地层埋藏史、热史等,开展了系统的储层特征、油气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花港组深层(>4000 m)和平湖组储层均已致密化,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储集孔隙类型;花港组和平湖组均发育两期油气包裹体,早期含油包裹体较多,晚期以天然气包裹体为主,成藏时间分别为龙井运动期和冲绳运动期,以晚期天然气成藏最为关键。包裹体中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反映生烃母质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低等生物为辅,与平湖组煤系烃源岩特征一致。冲绳运动叠加平湖组生气增压是晚期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动力,此时H10段及以上储层未致密化。根据储层致密化与成藏时序匹配关系可将西次凹M构造深层油气藏类型划分为常规型、先成藏后致密型、先致密后成藏型和边成藏边致密型4种。本文成果可为研究区下一步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花港 平湖组 成藏期次 油气成藏过程 西湖凹陷西次凹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花港组储层成岩演化南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创新 高红艳 +6 位作者 刘彬彬 李文俊 黄志龙 屈童 杨易卓 夏瑜 单理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3-1365,共13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作为西湖凹陷的重要勘探目的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至关重要,笔者等基于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分析,明确中央反转带南北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差异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作为西湖凹陷的重要勘探目的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至关重要,笔者等基于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分析,明确中央反转带南北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差异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纵向上以3500 m和4000 m为界划分为酸性、酸碱过渡和碱性3个成岩带,经历两期硅质胶结和三期钙质胶结;而南部地区埋深浅、地温低,仅具有两期钙质胶结,纵向上以4000 m为界划分为酸性和碱性两个成岩带;由于北部地区具有更多的岩浆岩母源贡献使得储层抗压实能力较差,遭受压实更强,但烃源岩较强的生烃强度使得储层遭受溶蚀作用更强,因此北部地区花港组储层具有低孔高渗的特征。该研究对优质储层发育研究和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影响因素 花港 中央反转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特征
6
作者 陈春峰 徐东浩 +5 位作者 张银国 唐贤君 万延周 冯桢鸣 何新建 俞伟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8,共10页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主导区,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为主,局部有少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发育。在研究区的中部及中南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交互发育区,主要特征是在较短的沉积期内形成了三角洲平原相与三角洲前缘相交互沉积;在枯水期时,以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南部边缘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在丰水期时,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及少量浅湖相沉积。在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指导下,在研究区中南部发现了众多三角洲水道砂体及朵叶状砂体,这些砂体被钻井证实为油气藏。研究区的中南部仍然是油气勘探的潜力区,这一认识已被最新探井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花港 砂体展布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H3沉积微相研究
7
作者 刘舒 左一苇 +4 位作者 方沛杰 孙莉 阴国锋 徐晨 张彦霞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研究区C油田位于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主力产层为渐新统花港组H3碎屑岩储层。H3储层砂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垂向多期次叠加,沉积微相及展布规律认识不清。针对海上井资料少、地质特征复杂的特点,综合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 研究区C油田位于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主力产层为渐新统花港组H3碎屑岩储层。H3储层砂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垂向多期次叠加,沉积微相及展布规律认识不清。针对海上井资料少、地质特征复杂的特点,综合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等相关资料,明确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分析了东海西湖凹陷C油田H3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及纵向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进一步细分为主水道、次级水道及水道边缘,其中主水道是本区有利相带,呈条带状分布为主,复合砂体内部连通性较差,开发中后期往往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多发育孤立型储层,砂体规模较小,与沟源断层搭接可形成向上倾方向尖灭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该研究明确有利沉积相带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本地区及其它地区调整井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西湖凹陷 花港组H3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相标志 微相类型 主水道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花港观鱼公园借景设计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从丽 陈云文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28-230,共3页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优秀范例,其造园手法对现今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维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趋于成熟,将其运用于园林理景艺术的解析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文章总结...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优秀范例,其造园手法对现今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维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趋于成熟,将其运用于园林理景艺术的解析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文章总结了花港观鱼公园与三维数字技术的研究进展,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花港观鱼公园三维数字化测绘成果,利用GIS等分析软件对花港观鱼公园空间组织与观景节点选址的借景手法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理景 园林艺术 数字化测绘 借景 花港观鱼
下载PDF
西湖凹陷N构造花港组厚层砂泥岩地层测井岩性识别方法
9
作者 靳九龙 杨斌 +3 位作者 唐生寿 刘洪瑞 代兴宇 蒲金成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218-220,共3页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钻井取心比较困难,取心资料比较少,岩屑录井资料比较粗略,为了得到比较精细的地层岩性,在无监督机器学习的基础上,采用有监督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岩性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研究区地层的岩性识别率可达95%以上,能够...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钻井取心比较困难,取心资料比较少,岩屑录井资料比较粗略,为了得到比较精细的地层岩性,在无监督机器学习的基础上,采用有监督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岩性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研究区地层的岩性识别率可达95%以上,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目的层的岩性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 岩性识别 多分辨率图形聚类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浅水三角洲辫流型-曲流型分流河道沉积特征
10
作者 徐东浩 秦兰芝 +2 位作者 李帅 俞伟哲 王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南部花港组上段是重要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层系,研究区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但纵向和平面上砂体相类型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花港组古水体、古地貌、古气候等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花港组SQ3层序发育浅水三...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南部花港组上段是重要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层系,研究区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但纵向和平面上砂体相类型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花港组古水体、古地貌、古气候等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花港组SQ3层序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并且受中期基准面、微古地貌、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平原分流河道呈现出辫流型和曲流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期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东北侧物源供给为主,西北侧物源补充,可容纳空间较小,地貌低势区以辫流型分流河道为主,粒度粗、发育多期冲刷面和滞留砾石、心滩砂体,测井相以箱形为主,横剖面呈现厚而宽的槽状;②中期基准面转换期,西北侧物源供给为主,东北侧物源供给减弱,可容纳空间较大,地貌低势区以曲流型分流河道为主,粒度细,冲刷面见撕裂泥砾,测井相以钟形为主,横剖面呈现不对称透镜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中南部 花港 浅水三角洲平原 辫流型-曲流型分流河道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下段粗碎屑沉积体系成因探讨
11
作者 严涛 万丽芬 +1 位作者 李昆 陈琳琳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针对目前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下段的粗碎屑沉积成因不明的问题,该文在花港组下段钻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相结合动态地解释了花港组下段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及相迁移特征。在目前三级层序格架下,井震结合,将... 针对目前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下段的粗碎屑沉积成因不明的问题,该文在花港组下段钻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相结合动态地解释了花港组下段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及相迁移特征。在目前三级层序格架下,井震结合,将花港组下段进一步细化到体系域级别。在精细的地层格架下,通过物源分析,并依据测录井特征及岩心特征,识别出花港组的沉积体系及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花港组时期,西北物源供给强烈,研究区主要发育北东向长轴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粗碎屑主要来自于低位体系域的辫状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沉积。该研究深化了中央背斜带北部粗碎屑体的认识,为中央背斜带成藏条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 中央背斜带 粗碎屑体 沉积体系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西部花港组物源方向判别与源区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文义 程宏岗 +4 位作者 徐淑娟 林琦 黄瑀 董欣怡 李德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3,共11页
西湖凹陷中西部花港组的物源方向及源区性质是研究区沉积体系划分及有利油气相带预测的重要依据。通过收集研究区14口井共计300余块岩石样品,利用重矿物和稀土元素两种物源分析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西部花港组进行物源方向和源区... 西湖凹陷中西部花港组的物源方向及源区性质是研究区沉积体系划分及有利油气相带预测的重要依据。通过收集研究区14口井共计300余块岩石样品,利用重矿物和稀土元素两种物源分析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西部花港组进行物源方向和源区性质分析。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重矿物种类多,不同样品重矿物组合差异大,指示出源区性质较为复杂。②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轻稀土富集。铕元素负异常显示西湖凹陷源岩主要为酸性花岗岩。铈元素微负异常显示花港组沉积时水体介质为缺氧的还原环境。不同地区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具有一定差异性,进一步表明源区性质的复杂性,源岩以花岗岩为主,凹陷北部和平湖斜坡带存在变质岩的混源。其构造背景接近大陆边缘构造,元古代变质基底导致西湖凹陷母岩古老沉积物成分增加,局部发育元古代变质岩。③花港组物源来自NW向的海礁隆起和W向的渔山隆起,具体为北部物源来自海礁隆起北块的燕山期火成岩与前震旦纪变质岩,南部物源为海礁隆起南块和渔山隆起的综合作用。利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以构造的物源指示因子F1更加精细的判别了物源方向,将南支物源进行了细分,3个分支分别南部来自渔山隆起的中生代花岗岩,中南部来自海礁隆起南块的燕山期火成岩与元古代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重矿物 稀土元素 西湖凹陷 花港
下载PDF
西湖凹陷Y构造花港组致密砂岩成藏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苏卫 刘峰 戚家振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0,共10页
致密砂岩相对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其成藏特征是制约西湖凹陷深层勘探的关键问题。三潭深凹Y构造花港组是致密砂岩重要勘探领域。利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测试手段,从沉积环境相带、成岩矿物作用、构造幅度与储层有效... 致密砂岩相对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其成藏特征是制约西湖凹陷深层勘探的关键问题。三潭深凹Y构造花港组是致密砂岩重要勘探领域。利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测试手段,从沉积环境相带、成岩矿物作用、构造幅度与储层有效充注和富集程度等方面,对Y构造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成藏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分为4类,其中,Ⅰ类储层是相对优质储层,是油气优先充注的优质通道。高能沉积环境中粗粒沉积是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前提,孔隙衬垫绿泥石利于原生粒间孔隙保存,并且促进晚期溶蚀,是物性改善的关键。Y构造致密砂岩发育叠覆跨越成藏组合,相对优质储层和构造幅度共同控制储层含气性,构造幅度增加,在相对较差储层(Ⅱ类和Ⅲ类)中同样发育气层。该研究对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气富集区的寻找及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 致密砂岩储层 控制因素 成藏特征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气藏“先汇后聚”机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迎朝 邹玮 +2 位作者 陈忠云 蒋一鸣 刁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6-1269,共14页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汇烃能力及从源到储的动态油气富集过程,以期揭示反转构造带油气富集规律。通过构造演化史-生烃演化史-储层演化史-油气充注史匹配关系分析认为,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北部地区烃源岩大量生烃期和油气充注时间早于圈闭形成时间,早期天然气在源内层系先形成聚集气或丰度较高的“半聚集”气,即“先汇”;晚期构造运动伴随圈闭形成使得早期气向上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即“后聚”,成藏后表现为天然气成熟度由深向浅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提出“先汇后聚”成藏新机制,该机制不仅阐释了源上古近系花港组主力勘探层系生烃期-圈闭形成期-油气充注期时间不匹配的问题,而且揭示了源内古构造背景对源上现今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在该模式指导下指出了中央构造带大型圈闭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B构造具备良好的“先汇后聚”条件。“先汇后聚”成藏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不仅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对有类似地质条件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汇后聚 成藏机制 动态成藏过程 天然气藏 花港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储集层构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贤科 娄敏 +3 位作者 蔡华 李炳颖 刘英辉 黄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7-527,共11页
为了提高油藏描述精度,指导油气田中—后期剩余油调整挖潜,以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三段浅水三角洲储集层为例,利用岩心、粒度、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储集层构型研究,建立浅水三角洲复合河道砂体的构型样式,并明确其空间演化规律。研究表明... 为了提高油藏描述精度,指导油气田中—后期剩余油调整挖潜,以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三段浅水三角洲储集层为例,利用岩心、粒度、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储集层构型研究,建立浅水三角洲复合河道砂体的构型样式,并明确其空间演化规律。研究表明:H3c层为浅水三角洲上平原河道沉积,以垂向叠置厚层砂体为主;H3b层为浅水三角洲下平原河道沉积,发育侧向迁移型中—厚层砂体;H3a层为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孤立型薄层砂体。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控制垂向砂体的发育,随着湖平面的上升,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呈退积序列,砂体由片状向孤立带状演变,储集层连通性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 浅水三角洲 分流河道 储集层构型 砂体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杭州市西湖花港观鱼公园的中层植物景观调查
16
作者 张雨熙 周江浩 +1 位作者 舒美英 蔡建国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西湖风景名胜区对杭州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城市公园职能、物种保护与植物多样性维持等有重要意义。花港观鱼公园作为西湖著名景点,调查其园林植物景观具有典型性。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得出花港观鱼公园中层植物共有41科83属135种,最丰... 西湖风景名胜区对杭州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城市公园职能、物种保护与植物多样性维持等有重要意义。花港观鱼公园作为西湖著名景点,调查其园林植物景观具有典型性。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得出花港观鱼公园中层植物共有41科83属135种,最丰富的是蔷薇科(Rosaceae),其次是木犀科(Oleaceae)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应用频率最高的中层植物树种为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其次为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和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对中层植物景观应用形式和游客行为互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以定量化的研究结果分析总结景观配置模式,提出植物景观优化的建议,以期为西湖风景区绿地的生态管理优化和植物群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植物 植物景观 植物配置模式 花港观鱼公园 杭州市西湖
下载PDF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花港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52
17
作者 王果寿 周卓明 +3 位作者 肖朝辉 李美洲 周维奎 王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61,265,共6页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及花港组可划分出半封闭海湾、湖泊、三角洲及河流 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 ,以及滨岸潮坪、泻湖、滨岸湖泊、河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流等 6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和若干种亚相及微相。平湖组、花港组的...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及花港组可划分出半封闭海湾、湖泊、三角洲及河流 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 ,以及滨岸潮坪、泻湖、滨岸湖泊、河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流等 6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和若干种亚相及微相。平湖组、花港组的发育与演化显示了由海到陆的变化特点 ,即平湖组主要为半闭塞海湾环境 ,以海湾泻湖相发育为其特征。花港组则以湖泊、三角洲、河流体系为主 ,并可明显两分 ,下段为海浸湖相 ,上段为淡水湖及曲流河泛滥平原的间互沉积。该区有利储集相带主要有潮渠水道、潮坪砂坝、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分流河道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春晓区带 下第三系 平湖组 花港 沉积特征 沉积体系 类型 发育 分布 油气地质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海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18
作者 武法东 陆永潮 +1 位作者 陈平 周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在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中首次发现非正常海相海绿石。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团粒状海绿石、胶结物海绿石和碎屑假象海绿石。前两者属沉积过程或成岩初期的产物。通过沉积学研究,结合微量元素及介质条件分析认为,花港组总体为滨岸湖泊三... 在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中首次发现非正常海相海绿石。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团粒状海绿石、胶结物海绿石和碎屑假象海绿石。前两者属沉积过程或成岩初期的产物。通过沉积学研究,结合微量元素及介质条件分析认为,花港组总体为滨岸湖泊三角洲-河流体系,但是曾程度不同地受到海水或咸水—半咸水影响。花港组的时代就可能归属为始新统。这一认识上的突破除了花港组年代地层的对比意义以外,还将引起对盆地演化阶段、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及油气有利相带预测等问题的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绿石 花港 西湖 凹陷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被引量:111
19
作者 宁惠娟 邵锋 +1 位作者 孙茜茜 单佳月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7-724,共8页
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0个植物景观单元,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指标层中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植物色彩与... 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0个植物景观单元,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指标层中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位列权重值的前3位。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单元的评价结果是I级10个,占评价单元总数的33.3%;Ⅱ级18个,占总数的60%;Ⅲ级2个,占总数的6.7%,无Ⅳ级,表明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7个优秀的植物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花港观鱼 植物景观 层次分析法 评价
下载PDF
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特征 被引量:23
20
作者 徐国盛 赵莉莉 +4 位作者 徐发 张涛 赵幸滨 张震 刘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21,共9页
研究西湖凹陷某构造渐新统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特征,旨在为该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指导性意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资料,综合分析物性测试、压汞、核磁共振、水驱气等实验数据,研究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 研究西湖凹陷某构造渐新统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特征,旨在为该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指导性意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资料,综合分析物性测试、压汞、核磁共振、水驱气等实验数据,研究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气水渗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该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孔喉半径细小,且孔喉分选性差,排驱压力高;致密砂岩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两相渗流区窄,气相相对渗透率较低,且见水后急剧下降,残余气饱和度较高,最终采收率低,且无水期采收率占最终采收率的比例很大,应充分重视储层见水前的天然气开采。储层渗流特征受物性、孔隙结构、原始含水饱和度以及润湿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孔隙结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渗流特征 花港 西湖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