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自台湾地区番荔枝果实上可可花瘿病菌的检疫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敏 吕燕 +2 位作者 陈细红 沈建国 段维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4-651,共8页
【目的】从台湾进境的番荔枝果实样品上发现带有黑褐色、不规则病斑的病果,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常规PDA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可可花瘿病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菌株2268-2-2-3,通... 【目的】从台湾进境的番荔枝果实样品上发现带有黑褐色、不规则病斑的病果,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常规PDA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可可花瘿病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菌株2268-2-2-3,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序列比对分析及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菌株在PDA平板上菌丝生长茂盛,菌落呈粉色,可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稍弯的柱形,具5~9个隔,大小为(52.98~76.33)μm×(5.38~8.56)μm,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有0~1个隔,大小(4.95~10.38)μm×(2.61~5.12)μm,培养期间未见有性阶段。经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和翻译延长因子基因序列(EF1A)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GenBank中多个可可花瘿病菌(A.rigidiuscula)菌株的ITS和EF1A基因序列同源性超过98%。根据EF1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该菌株与其他多株可可花瘿病菌(A.rigidiuscula)分离物EF1A序列聚在同一个分枝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2268-2-2-3可侵染释迦果实,形成黑褐色不规则病斑。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释迦果上分离获得的菌株2268-2-2-3为可可花瘿病菌(A.rigidiuscula)。【结论】采用形态学、序列分析、致病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截获鉴定了来自台湾地区释迦果上的可可花瘿病菌。可可花瘿病菌是我国进境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为口岸检疫以及该病菌的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果实 可可花瘿病菌 检测鉴定
下载PDF
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可可花瘿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吕燕 郭立新 段维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0-226,共7页
可可花瘿病菌是一种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真菌。本文根据可可花瘿病菌EF1α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可可花瘿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特异... 可可花瘿病菌是一种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真菌。本文根据可可花瘿病菌EF1α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可可花瘿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检出可可花瘿病菌;实时荧光PCR优化反应条件为引物终浓度0.2μmol/L,探针终浓度0.6μmol/L;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中可可花瘿病菌DNA含量最低检测限为10 pg;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接种试验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疑似携带可可花瘿病菌样品的检测与初筛。本文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应用性,为可可花瘿病菌早期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花瘿病菌 实时荧光PCR 检测 TaqMan MGB探针
下载PDF
芒果花瘿蚊的发生与防治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永生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20-21,共2页
芒果花瘿蚊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幼果的主要害虫。该虫在云南元江一年发生6~7 代。第一代成虫于1 月初始见。4 月下旬至5月初老熟幼虫或蛹入土越夏、越冬。大田用速扑杀和万灵1000倍药液喷施,防治效果达75% 以上,可有效控制... 芒果花瘿蚊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幼果的主要害虫。该虫在云南元江一年发生6~7 代。第一代成虫于1 月初始见。4 月下旬至5月初老熟幼虫或蛹入土越夏、越冬。大田用速扑杀和万灵1000倍药液喷施,防治效果达75% 以上,可有效控制花瘿蚊的发生,花期连续喷撒2~3 次,可保证芒果座果率及幼果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花瘿 生活史 药剂防治 习性 为害
下载PDF
元江芒果花瘿蚊的为害特点及其防治
4
作者 杨永生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66-68,共3页
芒果花瘿蚊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幼果的主要害虫。通过对元江芒果园花期花瘿蚊两年的系统观察 ,掌握了花瘿蚊完整的生活史。该虫在元江 1年发生 6~ 7代 ,成虫在芒果的花芽或花蕾上产卵 ,孵化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危害。以 2月初出现的第 2代和 ... 芒果花瘿蚊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幼果的主要害虫。通过对元江芒果园花期花瘿蚊两年的系统观察 ,掌握了花瘿蚊完整的生活史。该虫在元江 1年发生 6~ 7代 ,成虫在芒果的花芽或花蕾上产卵 ,孵化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危害。以 2月初出现的第 2代和 2月中、下旬出现的第 3代为主要为害代。据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大田上用40 %速扑杀和 2 4%万灵各 10 0 0倍药液喷撒防治 ,防治效果达 75 %以上 ,可有效控制花瘿蚊的发生 ,花期连续喷撒 3~ 4次 ,可保证芒果座果率及幼果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瘿 生活史 为害特点 防治试验 芒果害虫
下载PDF
垂叶榕瘿花发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效成 陈良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7-1512,共6页
研究榕属植物瘿花发育特性是理解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解析了垂叶榕隐头花序伴随瘿花发育的5个发育时期,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比较了瘿花与正常雌花同工酶(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酯酶)谱带的差异... 研究榕属植物瘿花发育特性是理解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解析了垂叶榕隐头花序伴随瘿花发育的5个发育时期,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比较了瘿花与正常雌花同工酶(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酯酶)谱带的差异,采用扫描电镜对比了瘿花壁与授粉后雌花子房壁的差异。结果表明,瘿花被榕小蜂产卵以后,至少启动了一个与消除过氧化物有关的酶;而且,瘿花子房壁结构疏松,内含物小而少,雌花子房壁结构致密且内含物多而大,说明瘿花发育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大于正常雌花发育的消耗。研究结果支持造瘿生物汇集营养与植物防御行为的互利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叶榕 同工酶 协同进化 假说
下载PDF
可可花瘿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段丽君 段维军 陈先锋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共4页
为探索进境检疫性真菌可可花瘿病菌的有效防治和检疫处理手段,本研究对其开展了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15~40℃条件下均可生长,以30℃生长最快;在p H4~11条件下均可生长,以p H7条件下生长最快。10... 为探索进境检疫性真菌可可花瘿病菌的有效防治和检疫处理手段,本研究对其开展了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15~40℃条件下均可生长,以30℃生长最快;在p H4~11条件下均可生长,以p H7条件下生长最快。10种杀菌剂的室内药剂防治实验结果显示,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具有较好的室内防治效果,上述4种药剂对可可花瘿病菌的菌落生长抑制率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到100%,有望经过进一步评估后应用于该病菌的防治以及检疫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花瘿病菌 生物学特性 室内药剂筛选
原文传递
瘿花香茶菜的微量成分
7
作者 许云龙 李祖强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97-100,共4页
从唇形科瘿花香茶菜(Rabdosiarosthorni)叶的乙醚抽出物中分出2个新的微量成分,瘿花丙素和丁素。基于详细的光谱分析,包括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数据,瘿花丙素和丁素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对映-11α-乙酰氧基-7... 从唇形科瘿花香茶菜(Rabdosiarosthorni)叶的乙醚抽出物中分出2个新的微量成分,瘿花丙素和丁素。基于详细的光谱分析,包括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数据,瘿花丙素和丁素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对映-11α-乙酰氧基-7β,13β,19-三羟基贝壳杉-16-烯-15-酮(1)和对映-11α-乙酰氧基-7β,12β,14α-三羟基贝壳杉-16-烯-15-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素 丁素 香茶菜 唇形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我国5种芒果瘿蚊类害虫的识别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蔡鸿娇 姚锦爱 +2 位作者 傅建炜 王宏毅 廖富荣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3,共3页
芒果瘿蚊类害虫由于个体微小不容易鉴定识别,通过比较其危害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差异,可以为我国常见的芒果瘿蚊Procontarinia mangicola Shi、芒果阳茎戟瘿蚊Hastatomyia hastiphalla Yang et Luo、芒果花瘿蚊Dasineura amaramanjarae... 芒果瘿蚊类害虫由于个体微小不容易鉴定识别,通过比较其危害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差异,可以为我国常见的芒果瘿蚊Procontarinia mangicola Shi、芒果阳茎戟瘿蚊Hastatomyia hastiphalla Yang et Luo、芒果花瘿蚊Dasineura amaramanjarae Grover、芒果柑桔花蕾蛆Contarinia citri Barnes和芒果状铗普瘿蚊Procontarinia robusta Li,Pu&Zhang等5种瘿蚊的识别鉴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芒果阳茎戟 芒果花瘿 芒果柑桔蕾蛆 芒果状铗普
下载PDF
世界四属■果瘿蚊害虫比较及中国种类形态检索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浩 周小义 +4 位作者 焦克龙 王远宏 韦德卫 于永浩 卜文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71,共6页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实和植株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而杧果上的害虫需要得到重视。本文为国内首次详细介绍世界已知四属杧果瘿蚊害虫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并进行比较,同时编写世界杧果瘿蚊害虫分属种检...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实和植株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而杧果上的害虫需要得到重视。本文为国内首次详细介绍世界已知四属杧果瘿蚊害虫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并进行比较,同时编写世界杧果瘿蚊害虫分属种检索表以及中国杧果瘿蚊分种形态特征检索表,以期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这类害虫的经济重要性,为进一步研究、鉴定、检疫和防治这类瘿蚊科害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杧果害虫 检索表
下载PDF
不同繁育系统的榕树雌花的花柱长度和繁殖率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文娟 张凤萍 +1 位作者 彭艳琼 杨大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1-918,共8页
多年来,不同繁育系统的榕树(Ficus spp.)的进化问题引起生物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前人通过对不同繁育系统榕树雌花的花柱长度、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和繁殖率的比较,推测榕树的雌雄异株是由雌雄同株进化而来的。为验证这一推论,选取雌雄... 多年来,不同繁育系统的榕树(Ficus spp.)的进化问题引起生物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前人通过对不同繁育系统榕树雌花的花柱长度、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和繁殖率的比较,推测榕树的雌雄异株是由雌雄同株进化而来的。为验证这一推论,选取雌雄同株的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和钝叶榕(F.curtipes)以及雌雄异株的斜叶榕(F.tinctoria)和鸡嗉子榕(F.semicordata),进行了雌花花柱长度、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及繁殖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雌雄同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 koningsbergeri和Eupristina sp.)的产卵器长度,显著长于两种雌雄异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Liporrhopalum gibbosae和Ceratosolen gravelyi)产卵器的长度,且雌雄同株榕树雌花花柱长度的变异大于雌雄异株雌花花柱长度的变异;2)两种雌雄同株榕树的雌花花柱长度呈单峰分布,且花柱长度的变异大于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的变异;两种雌雄异株榕树花序的雌花花柱长度呈双峰分布,雌花花柱长度的变异也大于传粉榕小蜂产卵器的长度变异;3)两种雌雄同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能到达雌花子房的比例更高,可更有效地产生瘿花,而雌雄异株榕树产生种子的优势更强。研究表明:在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及花序雌花花柱分布方面,雌雄异株榕树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繁殖率方面没有绝对优势。因此,前人从雌花花柱分布及繁殖率比较而做出榕树进化的推测并不正确。要真正解决榕树的进化问题,需要多学科、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繁育系统榕树 柱分布 产卵器 种子比例 繁殖率
下载PDF
两种雌雄同株榕树榕果内小蜂空间分布格局
11
作者 王振吉 李国昌 +1 位作者 彭艳琼 杨大荣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在雌雄同株榕树榕果内,除传粉榕小蜂外,还寄生着很多种类的非传粉榕小蜂。为弄清传粉和非传粉榕小蜂在榕果内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垂叶榕和高榕及与之相关的传粉和非传粉榕小蜂为研究材料,比较了不同种类小蜂所在瘿花花梗长... 在雌雄同株榕树榕果内,除传粉榕小蜂外,还寄生着很多种类的非传粉榕小蜂。为弄清传粉和非传粉榕小蜂在榕果内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垂叶榕和高榕及与之相关的传粉和非传粉榕小蜂为研究材料,比较了不同种类小蜂所在瘿花花梗长度差异。结果表明:(1)在高榕中,Eupristinasp.所在瘿花花梗平均长度最长,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 altissima所在瘿花花梗长度次之。Micranisa ralianga、Sycobiasp.和Sycoscaptersp.2所在瘿花花梗长度无显著差异。Sycobiasp.、M.ralianga以及Sycoscaptersp.2所在瘿花花梗长度范围要窄于传粉榕小蜂所在瘿花花梗长度范围。这都说明这三种果外产卵非传粉榕小蜂与传粉榕在空间生态位上存在部分的分离。(2)在垂叶榕中,Eupristina koningsbergeri可以分布在从最外层到内层的瘿花,而大多数Walkerellasp.都集中在靠近果壁的瘿花内,表明两者也存在部分空间生态位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小蜂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鸡嗉子榕小蜂繁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食性关系
12
作者 张敏 谢华 +2 位作者 杨培 李成星 李宗波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9-966,共8页
榕蜂繁殖共生体是榕小蜂与榕树因营养级联而形成的多功能群落,被认为是定量研究群落组装与驱动机制的优良模型。本文以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 Buchanan-Hamilton ex Smith果内寄生的5种榕小蜂及其繁殖资源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路径... 榕蜂繁殖共生体是榕小蜂与榕树因营养级联而形成的多功能群落,被认为是定量研究群落组装与驱动机制的优良模型。本文以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 Buchanan-Hamilton ex Smith果内寄生的5种榕小蜂及其繁殖资源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路径分析和混合线性模型,构建营养级联关系,解析不同功能类群间的瘿花资源占用和生态位分化,以探讨物种食性及其互作关系。结果发现:单果内寄生的鸡嗉子榕小蜂一般有3种或4种,占比分别为37.06%或35.53%,以传粉者窝榕小蜂Ceratosolen gravelyi Grandi、寄生者伪鞘榕小蜂Sycoscapter trifemmensis Joseph和寄居者拉长鞘榕小蜂Sycophaga cunia Joseph最为常见,每种榕小蜂的种群数量也存在巨大差异。寄居者妃延腹榕小蜂Philotrypesis dunia Joseph和拉长鞘榕小蜂、寄生者伪鞘榕小蜂直接作用于窝榕小蜂,寄生者缩腹榕小蜂Aprocrypta sp.则寄生于妃延腹榕小蜂,而拉长鞘榕小蜂与妃延腹榕小蜂之间有负相关关系。不同榕小蜂所占用的瘿花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性,其中传粉者窝榕小蜂位于最外层,而非传粉榕小蜂则位于中下层,每种雄蜂均比同种雌蜂更靠近外层,但每种榕小蜂及其雌雄两性繁殖瘿花的大小均没有差异,表明造瘿者、寄居者和寄生者所组成的功能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榕小蜂在寄生与生态位方面存在进化约束。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鸡嗉子榕小蜂群落组成的生态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嗉子榕 榕小蜂群落 空间层次性 营养级联 食物网
下载PDF
虫瘿——奇特的生物学现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德兴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1-13,共3页
虫瘘是自然界极为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是造瘘昆虫和产瘘植物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介绍了虫瘘的一般特点,指出虫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此外,还对无花果花瘘的形成——昆虫和植物的共生例子作了阐述。最后,介绍了人类对虫瘘的利用。
关键词 花瘿 昆虫 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