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RAPD标记对栽培稻F_1花粉不育基因座S-b定位 被引量:10
1
作者 庄楚雄 梅曼彤 +1 位作者 张桂权 卢永根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0-705,共6页
S b是栽培稻F1 花粉不育基因座位之一 ,在S b基因座 ,台中 6 5的基因型为Sj Sj,而台中 6 5 (简称T6 5 )的近等基因系TISL2的基因型为Si Si。通过F2 群体和BC1 F1 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 ,台中 6 5和TISL2的F1 花粉不育性由一个基因座控制 ,... S b是栽培稻F1 花粉不育基因座位之一 ,在S b基因座 ,台中 6 5的基因型为Sj Sj,而台中 6 5 (简称T6 5 )的近等基因系TISL2的基因型为Si Si。通过F2 群体和BC1 F1 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 ,台中 6 5和TISL2的F1 花粉不育性由一个基因座控制 ,S b基因座的等位基因Si 和Sj 相互作用 ,导致携带Sj 基因的花粉败育 ,产生染败花粉。用 187个RFLP标记和 5 0 0个RAPD引物分析了T6 5和TISL2间的多态性 ,结果只有 2个RAPD扩增片段H0 8 130 0和Y0 9 15 0 0在T6 5和TISL2间表现为多态 ,经Southern杂交分析 ,H0 8 130 0和Y0 9 15 0 0在水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 ,并把H0 8 130 0转化为RFLP标记 ,经F2 群体的共分离分析表明 ,H0 8 130 0和Y0 9 15 0 0在F2 群体中呈明显的偏态分离 ,用MAPMAKER EXP3.0计算 ,H0 8 130 0和Y0 9 15 0 0与S b基因座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1.3cM和 6 .6cM。克隆和测定了H0 8 130 0两侧的部分DNA序列 ,经同源性分析发现 :右末端 5 80bp的序列中有 10 1bp的序列与水稻第五染色体的克隆P0 0 33D0 6 (注册号 :AC0 7935 7)有 94 %的同源性 ,左末端中 5 4 0bp的序列与P0 0 33D0 6有 86 %的同源性 ,由于P0 0 33D0 6为由位于水稻第五染色体定位 18.8cM处的标记R316 6锚定 ,结果说明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标记 栽培稻 F1 花粉不育基因 S-b定位
下载PDF
栽培稻F_1花粉不育基因座S-α的分子定位 被引量:17
2
作者 庄楚雄 张桂权 +1 位作者 梅曼彤 卢永根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3-218,共6页
以栽培稻品种台中65及其等基因已不育系TISL4为材料,用RFLP和RAPD等技术,对F_1花粉不育基因座S-a定位。通过用RFLP和RAPD方法对亲本间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亲本间的多态性很低,说明经多代回交后,在等基因系基因组中供体亲本的DNA... 以栽培稻品种台中65及其等基因已不育系TISL4为材料,用RFLP和RAPD等技术,对F_1花粉不育基因座S-a定位。通过用RFLP和RAPD方法对亲本间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亲本间的多态性很低,说明经多代回交后,在等基因系基因组中供体亲本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很小。通过连锁分析,将S-a定位在第1染色体上。S-a与分子标记CDO548、O11—1000、RG146和Y13-500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4cM、6.8cM、7.2cM和11.3cM。S-a基因座上S-a^i/S-a^j等位基因互作使携带S-a^j基因的花粉败育是寻致该F_2群体产生偏态分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不育 花粉不育基因 基因定位 水稻
下载PDF
水稻F1花粉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涛 张桂权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9-561,共3页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的不育性限制了亚种间的遗传交流和杂种优势利用。本研究通过发展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将F1花粉不育基因S b座位进行了精细定位 ;通过分析近等基因系中代换片段的遗传效应 ,鉴定出了F1花粉不育基因S d座位 ,利用位...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的不育性限制了亚种间的遗传交流和杂种优势利用。本研究通过发展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将F1花粉不育基因S b座位进行了精细定位 ;通过分析近等基因系中代换片段的遗传效应 ,鉴定出了F1花粉不育基因S d座位 ,利用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将S d进行了定位 ;根据基因组的序列资料和利用较大的作图群体对S b和S d两个座位进行了物理作图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了一批复等位基因近等基因系 ,对育性基因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1、根据S b座位初步定位的结果发展位置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 ,将F1花粉不育基因座S b进行了精细定位。结果表明多态性标记均与S b座位紧密连锁 ,其中R830STS、PSM 7、PSM8、PSM 9、PSM 5 9和PSM 6 0位于S b座位一端 ,与S b座位遗传距离分别为 1 5cM、 1 2cM、 0 9cM、 0 9cM、0 9cM和 0 9cM ,而PSM 2 0 2、PSM 2 0 6、PSM 2 0 8、RM13、R2 2 13SSTS和RM 4 13位于S b座位的另一端 ,与S b座位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9cM、 2 1cM、 3 8cM、 4 1cM、 4 4cM和 5 3cM。2、根据S b座位精细定位的结果 ,从IRGSP下载了S b座位所在区域克隆的序列 ,将克隆的序列进行了拼接 ,同时将与S b座位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与序列拼接图进行了电子整合。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F1花粉不育基因 基因定位 遗传分化 杂种优势利用
下载PDF
花粉不育基因互作的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染色体行为和生殖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明辉 刘向东 +2 位作者 卢永根 李金泉 郭海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72-1478,I0001-I0002,共9页
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台中65-4x及其携带花粉不育基因的四倍体近等基因系组配的花粉不育基因座位互作的四倍体杂种,对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行为及生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亲本及杂种多数细胞在终变期都是四价体与二... 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台中65-4x及其携带花粉不育基因的四倍体近等基因系组配的花粉不育基因座位互作的四倍体杂种,对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行为及生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亲本及杂种多数细胞在终变期都是四价体与二价体共存,台中65-4x染色体配对方式为9.20Ⅳ+5.60Ⅱ,杂种平均为9.52Ⅳ+4.90Ⅱ,亲本与杂种间四价体数目差异不显著;随后的过程中均出现各种染色体行为的异常,包括拖曳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微核、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和形成未减数的配子等。四倍体亲本和杂种的花粉育性、胚囊育性和结实率均比二倍体原种明显下降。杂种与四倍体亲本比较,S-b座位单互作和与S-a或S-c双互作杂种的花粉育性明显较四倍体亲本低,其他座位互作降低幅度相对较小;杂种的结实率普遍较四倍体亲本低,其中S-b座位互作的下降最为明显。初步表明,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可能与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异常行为无关,但其中S-b座位互作与四倍体杂种育性下降有关,该基因座可能与染色体异常行为协同作用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的不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水稻 花粉不育基因 减数分裂 染色体 生殖特性
下载PDF
栽培稻(Oryzasativa L.)亚种间F_1花粉不育基因S-a的精细定位及克隆 被引量:9
5
作者 苏菁 刘耀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57-758,共2页
水稻籼粳亚种间存在着强大的杂种优势 ,但杂种育性普遍偏低成为这一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研究证明 ,花粉不育是导致杂种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张桂权和卢永根等 (1987- 1994 )鉴定了 6个花粉不育基因座位 (S a ,S b ,S c ,S d ,S e和... 水稻籼粳亚种间存在着强大的杂种优势 ,但杂种育性普遍偏低成为这一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研究证明 ,花粉不育是导致杂种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张桂权和卢永根等 (1987- 1994 )鉴定了 6个花粉不育基因座位 (S a ,S b ,S c ,S d ,S e和S f)。其中S a基因座位已被庄楚雄等 (1996 )初步定位在水稻第一染色体着丝粒附近。本论文是在此基础上 ,利用美国Cornell大学、日本RGP构建的水稻高密度遗传图和日本构建的BAC/PAC物理图及其基因组测序资料 ,对S a作进一步的精细定位 ,建立了包含该基因的TAC重叠群 ,并通过序列分析发现S a候选基因 ,为分离鉴定S a基因及研究该基因在水稻杂种不育中的分子作用机理打下了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构建了台中 6 5 (含S aj)及其近等基因系TILS4 (E4 ,含S ai)杂交的F2 群体 ,观察了 70 6株F2 个体的花粉育性分离状况。其中可育株 36 7株 ,半不育株 339株 ,分离比为 1∶1。2 利用前人筛选的多态性标记R2 15 9、R192 8和本研究新获得的多态性标记GR2、GR1、AR1、D2 3M、D1 5S、F12M 1,用 70 6株F2 群体对S a进行了的精细定位。结果表明S a与分子标记R2 15 9、GR2、GR1、AR1、R192 8、F12M 1、D1 5S和D2 3M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2 0 7cM ,1 2 1cM ,0 6 5cM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亚种间杂种 花粉不育基因 S-a基因 基因定位 基因克隆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水稻台中65与其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的杂种F_1的裂药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志胜 卢永根 +2 位作者 冯九焕 刘向东 张桂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1-527,共7页
以台中65及其7个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水稻亚种间杂种F1裂药性及其与小穗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的裂药性受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控制。不同杂合座位内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导致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程度不同,S-b座... 以台中65及其7个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水稻亚种间杂种F1裂药性及其与小穗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的裂药性受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控制。不同杂合座位内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导致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程度不同,S-b座位导致杂种F1部分花药不开裂;不同杂合座位间非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明显降低杂种F1的裂药程度;杂种F1中含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数越多,其裂药指数越小,裂药程度越低,含三个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的杂种F1裂药指数为2.27,35.3%的花药不开裂。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原因随其所含的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种类和数目不同而异。杂种F1裂药程度的下降显著减少落在其柱头上的花粉总数和萌发的花粉数。杂种F1裂药指数和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粉不育基因 亚种间杂种 裂药性 基因互作
下载PDF
栽培稻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Ⅱ.F_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模式 被引量:54
7
作者 张桂权 卢永根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22-228,共7页
Oka建立了台中65等基因F_1不育系,并把该试验的结果作为支持重复配子致死模式的证据。本研究利用台中65及其3个等基因F_1不育系分析了花粉育性的分离方式。试验结果符合单基因座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而不符合重复配子致死模式。假设在... Oka建立了台中65等基因F_1不育系,并把该试验的结果作为支持重复配子致死模式的证据。本研究利用台中65及其3个等基因F_1不育系分析了花粉育性的分离方式。试验结果符合单基因座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而不符合重复配子致死模式。假设在S-E2、S-E3和S-E5基因座上,台中65的基因型为,等基因F_1不育系E2的基因型为,等基因F_1不育系E4的基因型为,等基因F_1不育系E5的基因型为。在杂合株中,等位基因互作导致携带s^f基因的雄配子不完全败育。对采用与Oka不同的基因模式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 不育 花粉不育基因 栽培稻
下载PDF
籼粳稻F_1花粉不育性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分化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桂富 卢永根 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67-71,共5页
以台中65及其等基因F1不育系为遗传测验种,测定了栽培稻(OryzasativaL.)4个籼型品种和10个粳型品种在S-E2和S-E5基因座上的F1花粉不育基因型和分化度。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基因座上,籼型品种和粳型品... 以台中65及其等基因F1不育系为遗传测验种,测定了栽培稻(OryzasativaL.)4个籼型品种和10个粳型品种在S-E2和S-E5基因座上的F1花粉不育基因型和分化度。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基因座上,籼型品种和粳型品种分别带有高频率、高分化度的Si和Sj基因。试验结果支持了单基因座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对杂种不育性的解释,并为栽培稻籼粳亚种的分类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种 花粉不性等位基因 基因型和分化度
下载PDF
花药培养过程栽培稻花粉不育杂种F_1与亲本台中65的细胞学研究
9
作者 姚焱 卢永根 +3 位作者 刘向东 张志胜 冯九焕 张桂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利用活体压片、半薄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栽培稻(OryzasativaL.)花粉不育杂种F1及育性正常的亲本台中65离体培养前后的小孢子及花药壁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台中65相比,杂种F1的花粉小孢子在发育至单核中-晚期,出现比例较高的胞质凝... 利用活体压片、半薄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栽培稻(OryzasativaL.)花粉不育杂种F1及育性正常的亲本台中65离体培养前后的小孢子及花药壁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台中65相比,杂种F1的花粉小孢子在发育至单核中-晚期,出现比例较高的胞质凝聚小孢子和少量星型小孢子,正常小孢子和淀粉化小孢子比例降低。在离体条件下,胞质凝聚小孢子、星型小孢子、正常小孢子、液泡化小孢子、淀粉化小孢子的发育主要沿着胞质凝聚败育过程、孢子体发育过程、配子体发育过程、液泡化过程和淀粉化过程进行;药壁组织在离体条件下,杂种F1比台中65的绒毡层降解速度快,中层膨大程度高。杂种F1与台中65在离体培养下小孢子发育及药壁细胞学的差异主要是受到S-a座位内等位基因互作及离体培养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livaL.) 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S-α 花药培养 异常花粉 花药壁组织 细胞学
下载PDF
Mapping of S-b Locus for F_1 Pollen Sterility in Cultivated Rice Using PCR Based Markers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文涛 曾瑞珍 +1 位作者 张泽民 张桂权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4期463-467,共5页
In cultivated rice ( Oryza sativa L.), F-1 pollen sterility is controlled by at least 6 loci of the F, pollen sterility genes. To map S-b, one of loci, rice variety Taichung 65 (T65) carrying S-b(j)/S-b(j) and its nea... In cultivated rice ( Oryza sativa L.), F-1 pollen sterility is controlled by at least 6 loci of the F, pollen sterility genes. To map S-b, one of loci, rice variety Taichung 65 (T65) carrying S-b(j)/S-b(j) and its near-isogenic line TIST2 carrying S-b(i)/S-b(i) were used to develop the mapping population. One hundred and fifty-eight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selected to survey T65 and TISL2. RM13 on chromosome 5 was found to be polymorphic between them. Cosegregation indicated that RM13 was closely linked with locus S-b. Eleven RFLP markers were selected on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from the genetic map of Rice Genome Research Program (RGP) of Japan to convert into sequence-tagged site (STS) markers. Amplicon length polymorphism (ALP) was carried out, but none of them was found to be polymorphic between T65 and TISL2. Then PCR-based RFLP (PBR) was done using six 4-nucleotide recognizing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Polymorphism was detected when PCR products of R830STS and R2213SSTS were digested with Taq I.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locus S-b and markers, R830STS, RM13 and R2213SSTS were 3.3 cM (centi-Morgan), 5.2 cM and 5.5 cM, respectively. These PCR-based markers could be directly used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The technical system combining genetic mapping and PCR-based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will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 pollen sterility genetic mapping MICROSATELLITE sequence-tagged site (STS) RI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