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花腰歌舞”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朝旺
-
机构
石屏县党史县志办
-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5期33-37,共5页
-
文摘
"花腰歌舞"围圆跳跃,产生于花腰先民的渔猎生产,其存在形式分为三大类:一是男女青年相会歌舞(自娱性),二是节日喜庆歌舞(庆贺性),三是祭祀场合歌舞(祭祀性)。"花腰歌舞"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围圆跳跃"、"击掌定调"、"循循善诱"、"段落性重复"、"奔放热烈"、"意味隽永"、"坦露心怀"、"觅求知音"、"抚慰心神"、"潜移默化"十个方面。
-
关键词
“花腰歌舞”
存在形式
艺术特征
非物质文化
-
Keywords
Song and Dance of Huayao
Existing Form
Artistic Feature
Nonmaterial Culture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彝族花腰歌舞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
- 2
-
-
作者
孙映雪
-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
-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16年第6期70-70,73,共2页
-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研究基地2015年课题"云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对策研究"
云南省委2015年"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创新途径研究"
+1 种基金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2014年"云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基地"
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研究生创新项目"以民族文化校园传承推进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以石屏县中心小学为例"成果之一
-
文摘
基于"花腰歌舞"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对云南花腰彝族的"花腰歌舞"的形式、内容、传承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了"花腰歌舞"的传承对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及其产生的教育意义与影响。
-
关键词
彝族
花腰歌舞
教育传承
特殊功能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述慕善花腰歌舞的美
- 3
-
-
作者
金晨
玉婷
-
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
-
出处
《黄河之声》
2017年第2期124-124,共1页
-
文摘
云南彝族由于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原因,使其形成了许多支系和称谓。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乡的慕善村里,居住着彝族的尼苏支系,他们生活在山区中,因服饰鲜艳,尤其是女子服饰的腰带是精致多样的手工图形而得名,故而被称为"花腰彝"。
-
关键词
花腰歌舞
花腰服饰
美之感
-
分类号
J722.7
[艺术—舞蹈]
-
-
题名“花腰彝”乡——哨冲
- 4
-
-
作者
王洪伟
-
出处
《今日民族》
2004年第10期33-36,共4页
-
-
关键词
哨冲镇
彝族
“祭龙”
民俗文化
“花腰歌舞”
-
分类号
K892.317
[历史地理—民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