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踪文学奖与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身份的建构
1
作者 邬晓明 《华文文学》 2023年第3期33-41,共9页
花踪文学奖由《星洲日报》创办,是马来西亚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备受马来西亚华人文坛深切的关注与认同。在马来西亚复杂的政治文化生态和紧张的族群关系下,花踪文学奖的创立是华人族群对于华人身份平等的抗争和诉求。通过分析花... 花踪文学奖由《星洲日报》创办,是马来西亚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备受马来西亚华人文坛深切的关注与认同。在马来西亚复杂的政治文化生态和紧张的族群关系下,花踪文学奖的创立是华人族群对于华人身份平等的抗争和诉求。通过分析花踪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和文学作品,发现:花踪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厚植马来西亚文化土壤,提倡本土视角的华人叙事,注重描绘华人命运与国族认同,建构在马华人的身份主体性;“花踪”文学作品通过展现中华文化符号和回溯族群历史记忆,唤醒和强化在马华人的身份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踪文学奖 马来西亚华人 身份建构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花踪文学奖”与马华文学新生代的崛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列耀 彭贵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161,共8页
《星洲日报》举办的"花踪文学奖"自1991年创立至今已历十三届,是马华文坛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奖,被誉为"文学奥斯卡"。"花踪文学奖"在传承文化、拔擢新人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说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以... 《星洲日报》举办的"花踪文学奖"自1991年创立至今已历十三届,是马华文坛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奖,被誉为"文学奥斯卡"。"花踪文学奖"在传承文化、拔擢新人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说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以及马华文坛当下的文学生态都跟"花踪文学奖"密不可分。"花踪文学奖"是马华新生代登上文坛的舞台,同时影响着新生代的美学追求,也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洲日报》 花踪文学奖 马华文学 新生代
下载PDF
花踪文学奖在马华文学场域象征资本的确立 被引量:2
3
作者 易淑琼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略的公共认可机制。"花踪文学奖"主办方《星洲日报》以文化疗伤为起点,通... 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略的公共认可机制。"花踪文学奖"主办方《星洲日报》以文化疗伤为起点,通过颇富国族寓意的文学奖命名、精制的华族文化结合文学盛典的颁奖礼及主办花踪讲座等系列文化包装,建构起花踪文学奖"文化传薪者"的形象;花踪文学奖同时挟《星洲日报》的影响力和传媒宣传之势,借力大众文化消费语境,通过文学奖与大众传媒相辅相成的路径,确立在马华文学权力场域中的象征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踪文学奖 马华文学场域 象征资本
下载PDF
《流俗地》:一种新的马华文学图景的生成
4
作者 徐则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一在《流俗地》之前,我们对马华文学有大致统一的想象:书写殖民地文化,侧重种族歧视与抗争主题,开掘政治历史和身份认同,展开热带雨林不同时代的瑰异传奇,等等。这些书写屡有强烈的宏大叙事冲动,即便仅作传奇性的民俗展示,这展示也多半... 一在《流俗地》之前,我们对马华文学有大致统一的想象:书写殖民地文化,侧重种族歧视与抗争主题,开掘政治历史和身份认同,展开热带雨林不同时代的瑰异传奇,等等。这些书写屡有强烈的宏大叙事冲动,即便仅作传奇性的民俗展示,这展示也多半要附丽于宏大的场景。已完成经典化的作品如此,新生的作品也同样如此。最近4年间,我做过两届马来西亚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花踪文学奖”的小说奖评委。该奖参选者甚众,每届都少长咸集,新人与老手并举,走到最后的,创作上最为成熟、艺术上最为自洽者,也不外乎这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文学奖 花踪文学奖 宏大叙事 殖民地文化 传奇性 种族歧视 少长咸集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以《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7,共9页
90年代以来,《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持续、大量刊载和集结了"花踪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及相关评论,使得新生代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浮现出马华文坛的"历史地表",并逐渐成长、壮大,成为"结构"文艺副刊的主要... 90年代以来,《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持续、大量刊载和集结了"花踪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及相关评论,使得新生代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浮现出马华文坛的"历史地表",并逐渐成长、壮大,成为"结构"文艺副刊的主要力量,推进了马华文学的世代更替与范式转换。《文艺春秋》、《星云》等文艺副刊以多种方式介入了马华文坛论争,促进了马华"新生代"批评力量的生长,推动了马华文学批评的改革;文艺副刊持续推出的《新人出击》、《新新人类》等栏目,厚植了马华文学发展的土壤,充实了新生代作家群的队伍,并预示着一股文坛新力量的悄然隐现。"新生代"命名的固有内涵已不足以诠释这批文坛新秀的创作特质。90年代马华文艺副刊对马华"新生代"的建构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其时间上的"持续性"与空间上的"杂生性",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鲜活流动、充满张力的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艺副刊 马华“新生代” 花踪文学奖 文学论争 “新新人类”作家群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以《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为中心
6
作者 雷晓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5,共7页
90年代以来,《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持续、大量刊载和集结了"花踪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及相关评论,使得新生代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浮现出马华文坛的"历史地表",并逐渐成长、壮大,成为"结构"文艺副刊的主要力量,推进了马华文学的世... 90年代以来,《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持续、大量刊载和集结了"花踪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及相关评论,使得新生代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浮现出马华文坛的"历史地表",并逐渐成长、壮大,成为"结构"文艺副刊的主要力量,推进了马华文学的世代更替与范式转换。《文艺春秋》、《星云》等文艺副刊以多种方式介入了马华文坛论争,促进了马华"新生代"批评力量的生长,推动了马华文学批评的改革;文艺副刊持续推出的《新人出击》、《新新人类》等栏目,厚植了马华文学发展的土壤,充实了新生代作家群的队伍,并预示着一股文坛新力量的悄然隐现。"新生代"命名的固有内涵已不足以诠释这批文坛新秀的创作特质。90年代马华文艺副刊对马华"新生代"的建构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其时间上的"持续性"与空间上的"杂生性",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鲜活流动、充满张力的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艺副刊 马华“新生代” 花踪文学奖 文学论争 “新新人类”作家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