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的精神向度
1
作者 郭艳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诗骚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精神的价值归属,在时间纵向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在创作横向上覆盖诗、文、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文体。“诗骚传统”对花间词精神向度的牵引与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花间词人延续“诗骚传... “诗骚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精神的价值归属,在时间纵向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在创作横向上覆盖诗、文、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文体。“诗骚传统”对花间词精神向度的牵引与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花间词人延续“诗骚传统”中雅正观念与瑰丽文辞相统一的创作精神,将“清绝”之质与“侧艳”之辞融合一体,超越传统诗教而释放艺术活力;二是创作层面,花间词人以“诗骚传统”中的现实精神为价值皈依,秉持“比兴寄托”的创作原则,赋予词体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内蕴。对“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精神向度的探讨,意在说明以“诗骚传统”为内核的中华文学精神不因文体转换发生断裂,而是贯通不同时代并辐射于不同文体,从而使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精神不断绵延升华,使中华文脉得以贯通融汇,彰显出中华文学的本土特色与精神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骚传统 晚唐五代 花间词 精神向度
下载PDF
花间词意象特色论 被引量:8
2
作者 魏玮 刘锋焘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花间词在意象的选材、组合与描述上有鲜明的特色。在选材方面,花间词主要由两大意象群构成,以花鸟、草木为代表的自然意象群和以女性为中心的身体、服饰、闺阁意象群。意象组合的特点表现为意象密集程度高,艳丽意象出现的频率高,意象组... 花间词在意象的选材、组合与描述上有鲜明的特色。在选材方面,花间词主要由两大意象群构成,以花鸟、草木为代表的自然意象群和以女性为中心的身体、服饰、闺阁意象群。意象组合的特点表现为意象密集程度高,艳丽意象出现的频率高,意象组合相互模仿性强。在意象描述方面,花间词中复合意象有轻柔性、艳丽性、残破性、阻隔性等四种常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意象 选材 组合 描述
下载PDF
论叶嘉莹对花间词美学特质成因之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巧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7-170,共4页
本文主要分析叶嘉莹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语言、“双性人格”、解析符号学等理论对中国花间词美学特质成因的探讨,认为她的探讨具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得出的一些结论有新意和学术价值,对当代词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叶嘉莹 花间词 美学特质 女性主义 语言
下载PDF
女性形象的本色化和主体化——论花间词对“美人”意象的重塑及其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骊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本色化 主体化 花间词 "美人"意象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论花间词的色彩与情感 被引量:6
5
作者 左其福 谈宝丽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2期43-47,共5页
花间词善用色彩,仅色彩字就高达千次。花间词反映了女性色彩感知的一般特征,但并没有显示出女性对于色彩语言的个性化选择,根本原因在于作为男性的花间词人以女性代言的角色差异及男性本位立场。花间词色彩明艳,但情绪黯然,意有所指,它... 花间词善用色彩,仅色彩字就高达千次。花间词反映了女性色彩感知的一般特征,但并没有显示出女性对于色彩语言的个性化选择,根本原因在于作为男性的花间词人以女性代言的角色差异及男性本位立场。花间词色彩明艳,但情绪黯然,意有所指,它们往往浸染着词人们的失意之情、亡国之伤,不是单纯的轻柔绮靡的艳情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色彩选择 男性视角 代言 情感
下载PDF
论花间词在宋金元时的传播 被引量:3
6
作者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59-64,共6页
本文消化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花间词。花间词本为晚唐五代时香软柔美的“流行歌曲”,在宋、金、元的传播过程中,或显或隐,或增值或贬值,发生形象变异,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审美风尚及个人审美趣味的差异皆有密切... 本文消化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花间词。花间词本为晚唐五代时香软柔美的“流行歌曲”,在宋、金、元的传播过程中,或显或隐,或增值或贬值,发生形象变异,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审美风尚及个人审美趣味的差异皆有密切关系。南宋以后,花间词变为纯正文雅、可供诵读的抒情诗,地位得到观念上的提高。历代词人可以不同的标准创造性地接受、学习花间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花间集》 宋金元 欧阳修 元好问 冯延巳 词风 长短句 李清照 词体观
下载PDF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花间词”的流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儒俊 陈凌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如果将唐五代时期花间曲词看作文人之间、文人与民间情感能量互动行为中的"符号资本",那么花间词则可以看作是当时特定社会时期的流行文化符号。文章运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探究文人在"笙箫歌舞"的江南这一特定... 如果将唐五代时期花间曲词看作文人之间、文人与民间情感能量互动行为中的"符号资本",那么花间词则可以看作是当时特定社会时期的流行文化符号。文章运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探究文人在"笙箫歌舞"的江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微观情景中,在填词的社会互动的仪式链的交换情感乐趣中,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选《花间词》这一"符号资本"流行的传播本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互动仪式 情感能量 符号资本 传播
下载PDF
花间词创作的情景模式 被引量:2
8
作者 闵定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1-124,共4页
大多数花间词的表达过程本身是一个叙事过程 ,以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情景来实现情感的抒发 ;同时 ,由于女主人公活动空间狭小 ,叙述过程便在特定的时空画面内展开 ,几乎与女主人公的心绪保持着“同一”的节奏感。因此 ,花间词发展... 大多数花间词的表达过程本身是一个叙事过程 ,以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情景来实现情感的抒发 ;同时 ,由于女主人公活动空间狭小 ,叙述过程便在特定的时空画面内展开 ,几乎与女主人公的心绪保持着“同一”的节奏感。因此 ,花间词发展出了一种与唐诗迥然不同的叙述性抒情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情景模式 叙述性抒情
下载PDF
论花间词对身体和欲望的书写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柳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89-93,共5页
身体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空间,是我们拥有世界的总媒介。花间词在轻视身体的传统语境中书写身体和欲望,其方式主要有用直笔敞开身体,表达欲望;用服饰置换身体,悬置欲望;用物象隐喻身体,暗示欲望;用美人意指身体,寄托欲望。文章对花间词身... 身体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空间,是我们拥有世界的总媒介。花间词在轻视身体的传统语境中书写身体和欲望,其方式主要有用直笔敞开身体,表达欲望;用服饰置换身体,悬置欲望;用物象隐喻身体,暗示欲望;用美人意指身体,寄托欲望。文章对花间词身体和欲望时隐时显的矛盾书写进行审美和文化透视,认为花间词开始了文学对身体的关注,遥遥预示着一个世俗化文学写作时代的到来,透露出古典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消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女性形象 世俗化文学 审美意识 欲望题材
下载PDF
“淡妆浓抹总相宜”——论花间词的色彩美 被引量:3
10
作者 喻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0,共4页
花间词词风绮靡秾艳、清丽婉媚,其色彩意象也丰富多彩。历代花间词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活动、审美体验及其对生活的认识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设色表现出来,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并呈现出浓淡相宜... 花间词词风绮靡秾艳、清丽婉媚,其色彩意象也丰富多彩。历代花间词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活动、审美体验及其对生活的认识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设色表现出来,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并呈现出浓淡相宜甚至是清淡超浓丽之特征,因而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色彩 美学魅力
下载PDF
试论“花间词”女性化特征之成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广旭 《湖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113-115,共3页
花间词派作为一个表现时代风尚的文学流派 ,以其特具的女性魅力富于审美情韵的词作 ,奠定了后世婉约词的总体规范和创作模式。对其独特风格的形成加以细致的剖析 ,是探求中国文学整体走向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成因 女性化特征 花间词 文学研究 时代背景词作家 心态 情感基调 心理 情爱意识
下载PDF
对花间词审美特性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燕玲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花间词一直持指斥否定的态度,认为它"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是统治阶级享乐生活和颓废心态的反映,更是其醉生梦死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其实,从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审美习尚来看,花间词唯美的艺术追求正是当时民族... 长期以来,人们对花间词一直持指斥否定的态度,认为它"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是统治阶级享乐生活和颓废心态的反映,更是其醉生梦死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其实,从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审美习尚来看,花间词唯美的艺术追求正是当时民族文化特性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审美特性 时代风尚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论花间词的传播及南唐词对花间词的接受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晓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9,共7页
五代十国时,南唐是南方割据诸国中最强盛者,而蜀之国力仅次于南唐。它们与中原对峙,窥伺中原,防范中原,具牢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样的依存关系,对两国间的外交活动、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对花间词... 五代十国时,南唐是南方割据诸国中最强盛者,而蜀之国力仅次于南唐。它们与中原对峙,窥伺中原,防范中原,具牢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样的依存关系,对两国间的外交活动、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对花间词的传播及南唐词对花间词的接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传播 南唐词 接受
下载PDF
论道教音乐对花间词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丽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4,共3页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曲调范式;在"以诗从乐"的时代,道教音乐清新、飘逸、婉媚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花间词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音乐 花间词 风格
下载PDF
论花间词与宫体诗审美趣味的趋同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虹霓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南朝宫体诗与五代花间词在审美趣味上构成了趋同性。这种审美趣味上的趋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艳丽为美,以纤巧为美,以悲怨为美。"以艳为美"在艺术风格上的表现包括语言、色彩、情调上的艳丽化;"以纤巧为美"则... 南朝宫体诗与五代花间词在审美趣味上构成了趋同性。这种审美趣味上的趋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艳丽为美,以纤巧为美,以悲怨为美。"以艳为美"在艺术风格上的表现包括语言、色彩、情调上的艳丽化;"以纤巧为美"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题材的狭小和指对纤弱之美的欣赏;对宫体诗"以悲为美"的继承促进了花间词"绮怨"风貌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宫体诗 审美情趣
下载PDF
略论《花间词》的审美心理特质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中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162-165,192,共5页
因为花间词所确立的"词为艳科"的取材范围及其"柔靡绮丽"的审美情趣,虽为词体之当行本色(词以言情,别是一家),可是也因不符合传统礼教、诗教的要求,所以词体时时有被"变性"、"夺志"之虞。作为... 因为花间词所确立的"词为艳科"的取材范围及其"柔靡绮丽"的审美情趣,虽为词体之当行本色(词以言情,别是一家),可是也因不符合传统礼教、诗教的要求,所以词体时时有被"变性"、"夺志"之虞。作为一种诗体,词所受到的"非礼"倾向及遭遇是其它文体从来没有过的。作为"歌辞之词"的词被要求去"言志"、"载道",恰如让一个烟花女子去作妇道人家之事、令时下的流行歌曲去表现重大社会政治内容,多少是不合适、也是勉为其难的事,何不各安其分?况且,"言志"、"载道"之作与"花草情思"之什,从艺术角度看,从来就没有高下的分别,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词体后来走上"诗化"、"赋化"也即所谓"雅化"之路,其实也就是词丧失自我、丧失其独特之美的过程。通过对花间词产生背景的寻绎,我们大略能推敲花间词之审美特质成因,以及其在千年词史上造成的莫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审美心理 成因
下载PDF
花间词与唐诗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帮义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7-17,共11页
唐五代词与唐诗都产生于唐五代,时间上的接近使二者天然地具有某种联系。前者是新兴文体,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艺术营养,使自己迅速地成熟;而后者有着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向其他文体(包括新兴文体)渗透。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唐五代词与唐诗之... 唐五代词与唐诗都产生于唐五代,时间上的接近使二者天然地具有某种联系。前者是新兴文体,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艺术营养,使自己迅速地成熟;而后者有着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向其他文体(包括新兴文体)渗透。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唐五代词与唐诗之间的联系成为一种可能甚至必然。再加上唐五代词人基本上也是诗人,更容易将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带到词的创作中来。对于唐五代词与唐诗之间的联系,已有学者零星提到(特别是在一些词集、词选的注释中),但还缺乏对二者加以系统的考察。本文即以花间词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唐五代 诗歌创作 词选 词集 《花间集》 《菩萨蛮》 词为艳科 毛文锡 韦庄
下载PDF
近百年来日译花间词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超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55-65,共11页
通过对近百年来43种包含花间词的日译词籍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日本译者对花间词的关注度呈现"倒V字结构"。花间词被各个阶层的译者和出版者注意到,并且有非专业人士参与其事。温庭筠、韦庄同样是最受日本译者关注的花间词人。花间词在... 通过对近百年来43种包含花间词的日译词籍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日本译者对花间词的关注度呈现"倒V字结构"。花间词被各个阶层的译者和出版者注意到,并且有非专业人士参与其事。温庭筠、韦庄同样是最受日本译者关注的花间词人。花间词在日本的译介与影响差强人意,但花间词并非日本人最关注的中国韵文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定量分析 日本 翻译 汉诗传播
下载PDF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试论花间词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青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43-46,共4页
《花间集》作为晚唐五代有代表性的词学文本,凭借其独特的文体优势,以"闺怨"作为"中心主题",通过一种精心刻画的"被悬置"的美丽,来渲染浓郁的凄婉哀怨的情感氛围,传达了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中特定群体心灵... 《花间集》作为晚唐五代有代表性的词学文本,凭借其独特的文体优势,以"闺怨"作为"中心主题",通过一种精心刻画的"被悬置"的美丽,来渲染浓郁的凄婉哀怨的情感氛围,传达了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中特定群体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无助,悲哀与无奈,形成这一特定时空的时代悲剧意识。文章试图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对这一有代表性的文本作整体观照,透视这一文本背后隐藏着的强烈的悲剧意识,并分析这一悲剧意识形成的文化基因及时代底蕴,展示中国古代文人执著而又尴尬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闺怨主题 情感氛围 悲剧意识 文化基因
下载PDF
末路奇葩,香飘后世——论花间词的风貌特征及在词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如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21,23,共3页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花间词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确立了婉约词的主体风格基调,那就是用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的语言描写以女性、艳情为主的内容;同时,花间词题材内容丰富,其中一部分词纪实性的增强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对后世“...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花间词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确立了婉约词的主体风格基调,那就是用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的语言描写以女性、艳情为主的内容;同时,花间词题材内容丰富,其中一部分词纪实性的增强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对后世“以诗为词”提供了远程支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风格 以诗为词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