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花鰶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1
作者 张翠萍 袁丽媚 +5 位作者 吴妤莘 叶志权 陈晓莹 赖星星 李强 舒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647,共11页
为了解珠江花鰶(Clupanodon thrissa)的生物学特征变化及资源现状,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珠江口广州江段逐月采集花鰶样本共408尾,根据生物学测量、年龄结构分析和组织学等方法,对花鰶的年龄、生长及繁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性... 为了解珠江花鰶(Clupanodon thrissa)的生物学特征变化及资源现状,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珠江口广州江段逐月采集花鰶样本共408尾,根据生物学测量、年龄结构分析和组织学等方法,对花鰶的年龄、生长及繁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性花鰶的平均体长为(173.60±17.10)mm,平均体重为(92.30±24.37)g,雄性平均体长为(155.94±15.10)mm,平均体重为(65.81±19.97)g。花鰶种群由0^(+)—5^(+)龄个体组成,以1^(+)—3^(+)龄为主,占总样本量的89.03%。花鰶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1×10^(−5)L^(3.0525)(R^(2)=0.9057),为匀速生长类型。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珠江口花鰶的生长特性,生长参数分别为:渐进体长L∞=176.14 mm,渐进体重W∞=71.70 g,生长系数k=0.62,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_(0)=−0.27,生长特征指数φ=4.28,生长拐点年龄t_(i)=1.53。雌雄比例为2.28﹕1,雌性显著多于雄性。性腺成熟系数和肝体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肝脏可能为性腺发育提供能量。推测繁殖期为3—7月,绝对繁殖力为1625—72882粒,平均值为(20361±2601)粒,相对繁殖力为19—602粒/g,平均值为(190±23)粒/g。卵径频率分布呈单峰型,为一次性产卵鱼类。与历史数据相比,花鰶的繁殖力下降,因此需加强对其资源的保护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征 年龄 繁殖力 珠江口 花鰶
下载PDF
闽江下游水域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时空分布及花鰶资源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建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2-790,共9页
为掌握闽江下游水域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时空分布及花鰶(Clupanodon thrissa)资源现状,基于2018年4—11月对闽江下游水域11个站位的流刺网渔业资源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51种,包括鱼类41种和甲壳类10种,其中花鰶是绝对优势种,主要分布在闽... 为掌握闽江下游水域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时空分布及花鰶(Clupanodon thrissa)资源现状,基于2018年4—11月对闽江下游水域11个站位的流刺网渔业资源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51种,包括鱼类41种和甲壳类10种,其中花鰶是绝对优势种,主要分布在闽江北港至浦下河段水域,繁殖季节为5—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下游水域 游泳动物 多样性 花鰶 资源现状
下载PDF
鰶亚科两种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林 韩志强 高天翔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对鰶亚科两种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两种间的序列差异。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572bp,在3个个体中检测到2个单倍型,花鰶(Clupanodon thrissa)序列长度为575bp,两种... 对鰶亚科两种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两种间的序列差异。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572bp,在3个个体中检测到2个单倍型,花鰶(Clupanodon thrissa)序列长度为575bp,两种间存在30个核苷酸位点(5.2%)的变异。基于木村双参数进化模型得到两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43。以太平洋鲱和寿南小沙丁为外群构建的NJ树表明,斑鰶和花鰶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美洲真鰶(Dorosoma cepedianum)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鰶 16S RRNA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九龙江口亚科两种鱼类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洪静 黄良敏 +4 位作者 李军 王家樵 张会军 张雅芝 吝涛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01-407,共7页
基于2010年9月—2013年5月连续33个月份在九龙江口紫泥、岛美、浮宫3个站位流刺网和定置网调查采集的样本,对斑鲦和花鲦的生长和死亡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对斑鲦和花鲦渔业的开发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 基于2010年9月—2013年5月连续33个月份在九龙江口紫泥、岛美、浮宫3个站位流刺网和定置网调查采集的样本,对斑鲦和花鲦的生长和死亡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对斑鲦和花鲦渔业的开发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斑鲦的体长分布范围为29.0—190.30删,平均为103.54mm;体重分布范围为0.30~121.20g,平均为19.88g.VonBertalanffy生长参数L∞=204.75nlin,K=0.36,t0=-0.45a,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1.14、0.46842和0.67158;渔业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分别为0.64752和0.74556.2)花鲦的体长分布范围为42.00—143.00min,平均为89.26mm;体重分布范围为1.00—43.85g,平均为11.32g.其生长参数L∞、K和to分别为152.25mm、0.32和-0.55a,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1.54、0.47105和1.06895;渔业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分别为1.16578和1.32132.通过YPR模型分析得出:斑鳔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花鲦资源尚未过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鰶 生长 死亡 九龙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