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化清利浸膏治疗原位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国忠 李罗保 +6 位作者 桂华珍 杨国雄 孙瑜 姜淑芬 龚良栋 陆鸿滨 彭绍虞 《贵州医药》 CAS 1993年第1期6-8,共3页
本研究用贵阳中医学院陆鸿滨教授多年治疗肾炎的中医处方制成浸膏治疗原位性肾炎家兔,发现芳化清利浸膏有抑制和清除IgG免疫复合物在局部形成的作用,对肾脏病变的修复、肾功能改善及减少尿蛋白均有作用;尤其是在病因去除后,这种作用十... 本研究用贵阳中医学院陆鸿滨教授多年治疗肾炎的中医处方制成浸膏治疗原位性肾炎家兔,发现芳化清利浸膏有抑制和清除IgG免疫复合物在局部形成的作用,对肾脏病变的修复、肾功能改善及减少尿蛋白均有作用;尤其是在病因去除后,这种作用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化清利浸膏 肾炎 蛋白尿
下载PDF
芳化秽浊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垚 刘秋江 +4 位作者 王同汉 赵海方 曾科学 李典鸿 王清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4期7-9,共3页
根据临床实践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湿疫范畴;中医病因是“秽湿合邪”,病位在于肺,主要累及百脉朝肺的功能;无形“秽湿之气”增长,有形“痰瘀毒邪”形成,是病情发展两个重要节点,舌苔厚薄是确定分型的主要依据;祛邪的重点在... 根据临床实践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湿疫范畴;中医病因是“秽湿合邪”,病位在于肺,主要累及百脉朝肺的功能;无形“秽湿之气”增长,有形“痰瘀毒邪”形成,是病情发展两个重要节点,舌苔厚薄是确定分型的主要依据;祛邪的重点在于分消合邪,使“秽”、“湿”、“痰”孤立无所依附;主张“分消湿邪、芳化秽浊、祛痰通瘀”。疫病当辨病、辩证论治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疫 病机 分消合邪 芳化秽浊
下载PDF
芳化清利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96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代芳 《河北中医》 2000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 芳化清利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自拟中药芳化清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5期3936-3939,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芳化清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芳化清利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芳化清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芳化清利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及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芳化清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肾功能及蛋白尿,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药芳化清利方 肾功能 蛋白尿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芳化运脾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
5
作者 郑加豪 刘金来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优选并确立芳化运脾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总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时间(A)、水用量(B)、提取次数(C)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芳化运脾口服液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为A2B2C3,即6倍量的水,煎沸... 目的优选并确立芳化运脾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总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时间(A)、水用量(B)、提取次数(C)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芳化运脾口服液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为A2B2C3,即6倍量的水,煎沸提取3次,每次30min。结论该实验设计合理、测定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化运脾口服液 正交试验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从苦寒致变论健脾芳化在肝炎早期治疗中的主导意义
6
作者 汤铁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7,共3页
病毒性肝炎在中医学中属黄疸范畴,定位脾、胃、肝、胆,无论黄疸型或无黄疸型都有“湿”的表现,均应以温运脾阳、芳化湿浊为先导。然而,由于临床思维常囿于炎症,亟主“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温运脾阳 芳化湿浊
下载PDF
奥司他韦的合成及炔硒醚氢芳化反应的研究
7
作者 荀顺义 刘庆 朱海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2年第2期205-207,共3页
在简述奥司他韦功能的基础上,从基于天然产物为原料的合成工艺、基于非天然产物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五步反应一锅法这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奥司他韦的常用合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最优炔硒醚氢芳化反应条件以及反应底物的拓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奥司他韦 合成工艺 炔硒醚 芳化反应
下载PDF
宋兴运用风药及芳化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8
作者 江昀峰 金钊 宋兴(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5-778,共4页
当前中医对过敏性紫癜的诊疗研究多围绕热性病机展开,宋兴教授认为湿邪郁闭类证是本病不可忽视的一类情况,指出临床中存在对此证的过用寒凉、闭塞阳气、郁遏湿邪等误治问题。其强调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妄执某言;注重从气机运动及气... 当前中医对过敏性紫癜的诊疗研究多围绕热性病机展开,宋兴教授认为湿邪郁闭类证是本病不可忽视的一类情况,指出临床中存在对此证的过用寒凉、闭塞阳气、郁遏湿邪等误治问题。其强调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妄执某言;注重从气机运动及气化能力失常论治百病,强调应从湿邪郁闭玄府、妨碍津气升降出入导致皮下出血分析,指出基本病机为湿郁络伤;治疗上重视风药与芳化药物的透化湿邪、疏达玄府能力。针对湿邪郁闭兼气虚、兼痰浊或湿浊,寒化导致寒湿郁闭,热化导致湿热郁闭等情况,提出了疏透芳化佐益气、佐通利三焦,寒湿型重温化开宣,湿热型重芳香疏透等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芳化药物 过敏性紫癜 宋兴 辨证论治 经验
原文传递
可见光催化合成C-3位芳酰基取代的2-芳基-2H-吲唑衍生物
9
作者 张杰 朱磊 +1 位作者 孙茹萍 王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基于C-H键官能团化反应策略,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以2-芳基-2H-吲唑为底物,芳基酮酸为芳酰基自由基源,利用2,4,5,6-四(9-咔唑基)-间苯二腈(4CzIPN)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可见光催化脱羧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C-3位芳酰基取代的2-芳基-2H-吲... 基于C-H键官能团化反应策略,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以2-芳基-2H-吲唑为底物,芳基酮酸为芳酰基自由基源,利用2,4,5,6-四(9-咔唑基)-间苯二腈(4CzIPN)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可见光催化脱羧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C-3位芳酰基取代的2-芳基-2H-吲唑衍生物,产率59%-81%。所得产物结构经过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证。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和官能团耐受性,为2H-吲唑的C-3位C-H键芳酰基化反应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催 酰基 2-基-2H-吲唑 脱羧 无过渡金属
下载PDF
可见光促进三组分合成C3-芳甲基取代的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
10
作者 张玉凤 张杰 +3 位作者 王天骏 黄雨聪 李玉秀 刘平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C3-芳甲基取代的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在材料及药物化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基于自由基对亚胺C=N键的插入串联环化策略,以2-氨基吡啶衍生物、芳基甲醛为原料、芳基溴乙炔为自由基源,在可见光促进和路易斯酸协同作用下,通过三组分串联... C3-芳甲基取代的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在材料及药物化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基于自由基对亚胺C=N键的插入串联环化策略,以2-氨基吡啶衍生物、芳基甲醛为原料、芳基溴乙炔为自由基源,在可见光促进和路易斯酸协同作用下,通过三组分串联反应,以70%~78%的产率实现了C3-芳甲基取代的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的构建。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本方法无需额外添加光催化剂,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性和官能团耐受性,并且可以应用于唑吡坦的一步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促进 路易斯酸 三组分反应 甲基 串联环 无外加光催 咪唑并[1 2-a]吡啶
下载PDF
钝化芳环的溴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红飙 林原斌 +1 位作者 刘正春 刘展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研究了钝化芳环的溴化方法 ,对三氟甲基苯等一系列含有不同钝化基团的芳环化合物用KBrO3 H2 SO4直接溴化 ,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对影响该反应的因素 ,如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钝化基团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反应 溴酸钾 硫酸 取代基
下载PDF
芳环羟基化HPLC分离荧光法检测Cu(Ⅱ)-H_2O_2体系中产生的·OH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茹 于怀东 +2 位作者 蒋海燕 杨少宗 邹国林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528,共4页
采用L 苯丙氨酸为探针,使用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FLD)和荧光分光光度分析(FS)两种方法平行检测Cu(Ⅱ) H2O2体系中产生的·OH.试验采用的激发波长277nm,发射波长306nm.体系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变化,可反映·OH产生量.对FLD与FS所... 采用L 苯丙氨酸为探针,使用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FLD)和荧光分光光度分析(FS)两种方法平行检测Cu(Ⅱ) H2O2体系中产生的·OH.试验采用的激发波长277nm,发射波长306nm.体系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变化,可反映·OH产生量.对FLD与FS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FS使用混合体系检测,易对荧光的产生造成干扰,而FLD法没有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基 环羟基 荧光法 苯丙氨酸
下载PDF
芳环羟基化荧光法检测类Fenton反应产生的·OH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茹 于怀东 +1 位作者 伍林 邹国林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1-505,共5页
采用L-苯丙氨酸为探针,使用液相色谱仪(HPLC)荧光检测器检测了7种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类Fen-ton反应产生.OH的能力.试验采用的激发波长277nm,发射波长306nm.产物L-Tyr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变化可间接反映.OH产生量.实验结果表明Cr(Ⅲ)、Fe(Ⅱ)... 采用L-苯丙氨酸为探针,使用液相色谱仪(HPLC)荧光检测器检测了7种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类Fen-ton反应产生.OH的能力.试验采用的激发波长277nm,发射波长306nm.产物L-Tyr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变化可间接反映.OH产生量.实验结果表明Cr(Ⅲ)、Fe(Ⅱ)、Co(Ⅱ)、Cu(Ⅱ)、Pb(Ⅱ)产生.OH的能力较强,而Ni(Ⅱ)和Cd(Ⅱ)产生.OH的能力极弱..OH清除剂脱铁敏或甘露醇,能明显抑制产物L-Tyr的荧光强度变化,说明.OH的产生受到抑制,结果表明HPLC方法准确可靠.使用分光光度法对上述离子参与类Fenton反应产生.OH的实验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但芳环羟基化荧光法的结果更稳定,灵敏度更高,故此方法对于.OH检测以及抗.OH机理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革 环羟基 HPLC-荧光法 类FENTON反应 过渡金属离子
下载PDF
通过A_2+B_3反应制备超支化聚芳醚酮荧光材料 被引量:7
14
作者 牟建新 张春玲 +2 位作者 王贵宾 陈杰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69-2372,共4页
用3-二甲氨基苯酚与超支化聚芳醚酮(HPETFDEK-F)的末端氟发生反应,制得荧光超支化聚芳醚酮(FHPETFDEK).采用1H NMR,FTIR,DSC和TGA等方法对所得到的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HPETFDEK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发现其具有荧... 用3-二甲氨基苯酚与超支化聚芳醚酮(HPETFDEK-F)的末端氟发生反应,制得荧光超支化聚芳醚酮(FHPETFDEK).采用1H NMR,FTIR,DSC和TGA等方法对所得到的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HPETFDEK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发现其具有荧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醚酮 B3型单体 荧光
下载PDF
微波辅助蒸汽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矮化芳樟枝叶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5
15
作者 章亚芳 魏林生 +1 位作者 蒋柏泉 胡兆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9-652,656,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蒸汽蒸馏提取法对矮化芳樟枝或叶中挥发油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的挥发油成分。所得结果与传统蒸汽蒸馏提取法数据对比,两种方法所得枝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和含量基本相同;但微波辅助蒸汽蒸馏提取法仅需37.5min... 采用微波辅助蒸汽蒸馏提取法对矮化芳樟枝或叶中挥发油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的挥发油成分。所得结果与传统蒸汽蒸馏提取法数据对比,两种方法所得枝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和含量基本相同;但微波辅助蒸汽蒸馏提取法仅需37.5min即可达到最高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蒸汽蒸馏提取 挥发油
下载PDF
钝化芳环的硝化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向军 陈剑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324,共2页
研究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钝化基团的芳环化合物的硝化方法,考察了三氟甲基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对苯二甲酸用混酸直接硝化,收率分别为82.6%、79.8%和92.8%。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如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钝化基团的影响等进行了... 研究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钝化基团的芳环化合物的硝化方法,考察了三氟甲基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对苯二甲酸用混酸直接硝化,收率分别为82.6%、79.8%和92.8%。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如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钝化基团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混酸
下载PDF
NaNO_(2)/Na_(2)S_(2)O_(8)介导烯烃硝芳化反应合成硝基异喹啉二酮研究
17
作者 张玲玲 王知 +1 位作者 吴剑 李小青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34-1738,共5页
报道了一种利用N-丙烯酰基-N-甲基芳甲酰胺的自由基硝芳化合成硝基异喹啉二酮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NaNO_(2)/Na_(2)S_(2)O_(8)为硝基自由基来源.实验表明18-crown-6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避免有毒NO2气体... 报道了一种利用N-丙烯酰基-N-甲基芳甲酰胺的自由基硝芳化合成硝基异喹啉二酮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NaNO_(2)/Na_(2)S_(2)O_(8)为硝基自由基来源.实验表明18-crown-6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避免有毒NO2气体的使用,具有环境友好、实验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芳化 硝基自由基 异喹啉二酮
原文传递
不同制备方法对芳化运脾口服液中厚朴酚总量的影响
18
作者 郑加豪 陈一 刘金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芳化运脾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测定两种制备工艺生产的制剂中厚朴酚的总量,比较芳化运脾口服液的两种制备工艺。结果第2种制备工艺生产的口服液中厚朴酚总量明显高于第1种制备工艺,不同制备工艺厚朴酚的含量差别较大。结... 目的探讨芳化运脾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测定两种制备工艺生产的制剂中厚朴酚的总量,比较芳化运脾口服液的两种制备工艺。结果第2种制备工艺生产的口服液中厚朴酚总量明显高于第1种制备工艺,不同制备工艺厚朴酚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通过改进芳化运脾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提高了厚朴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化运脾口服液 制备工艺 厚朴酚 和厚朴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及其在染料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福德 赵锡斌 《山西化工》 1996年第2期23-2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溴氨酸芳胺化反应的机理、反应的实施方法及其在合成蒽醌型酸性、活性、媒介和还原染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溴氨酸 反应 染料 合成 中间体
下载PDF
强钝化芳烃的溴化研究
20
作者 林原斌 邓义沙 +3 位作者 陈红飙 尹建湘 李春明 刘如来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8,共4页
以NBS/H2SO4-HOAc体系对一系列具有不同双钝化基团的芳环化合物直接溴化,得到了较好的结果.考察了影响该反应的因素,如硫酸与乙酸配比、反应温度、加料时间和NBS与原料配比等,确定了最佳的条件.在硫酸与乙酸为6∶1、反应温度为45℃、加... 以NBS/H2SO4-HOAc体系对一系列具有不同双钝化基团的芳环化合物直接溴化,得到了较好的结果.考察了影响该反应的因素,如硫酸与乙酸配比、反应温度、加料时间和NBS与原料配比等,确定了最佳的条件.在硫酸与乙酸为6∶1、反应温度为45℃、加料时间为8 h、NBS与原料1,3-双三氟甲苯配比为1.15∶1时,收率达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钝 直接溴}NB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