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的组成及其炭化行为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学军 查庆芳 +2 位作者 杨小军 程相林 张玉贞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04-1109,共6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及偏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单独炭化及其与乙烯焦油共炭化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的组成对炭化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只有调制出合适的原料,才能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易于有序堆积...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及偏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单独炭化及其与乙烯焦油共炭化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的组成对炭化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只有调制出合适的原料,才能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易于有序堆积的片状芳核结构,进而生成无缺陷的晶体结构。乙烯焦油和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混合,可起到共炭化的协同效应。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与乙烯焦油以质量比1∶1混合,在3.5MPa、400~420℃下炭化17~20h,可得到广域流线型结构的中间相沥青,进而可制备出针状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 芳烃馏分 乙烯焦油 中间相沥青 针状焦 炭化
下载PDF
有机酸盐热模拟产物中芳烃馏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雷天柱 夏燕青 +3 位作者 靳明 邱军利 刘宗银 方琳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0-1253,共4页
为了研究有机酸盐生烃演化特征,对有机酸盐进行了270℃、320℃、360℃、400℃和430℃一系列温度点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盐会大量转化为酮系列化合物,酮化合物最大产率阶段为320℃到360℃,其中360℃时产率最高,其转化率可达有机... 为了研究有机酸盐生烃演化特征,对有机酸盐进行了270℃、320℃、360℃、400℃和430℃一系列温度点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盐会大量转化为酮系列化合物,酮化合物最大产率阶段为320℃到360℃,其中360℃时产率最高,其转化率可达有机酸盐加入量的39%,400℃后产率急剧下降。这表明脂肪酸镁向酮系列化合物的最大转化温度段稍早或一致于有机质大量生烃阶段,但该类化合物对热较敏感,高温下不易保存,因此酮作为评价有机酸盐生烃贡献强度的指标只能适合于中—低温演化阶段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盐 热模拟 芳烃馏分
下载PDF
广西钦州稔子坪矿褐煤地球化学特征──芳烃馏分的生物标志物组合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凡刚 王铁冠 吴朝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广西钦州稔子坪矿褐煤的芳烃馏分中 ,普遍存在芳香倍半萜类、二倍半萜类、芳香三萜类及苯并藿烷等标志化合物。其饱芳比为 0 2 9,芳香萜类占芳烃馏分总量的 80 7 ,以芳香倍半萜类和陆源芳香三萜类为主 ,芳香二萜类含量甚微。该褐煤... 广西钦州稔子坪矿褐煤的芳烃馏分中 ,普遍存在芳香倍半萜类、二倍半萜类、芳香三萜类及苯并藿烷等标志化合物。其饱芳比为 0 2 9,芳香萜类占芳烃馏分总量的 80 7 ,以芳香倍半萜类和陆源芳香三萜类为主 ,芳香二萜类含量甚微。该褐煤富含五环三萜类及倍半萜 ,表明其生源构成以双子叶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为主。成岩早期 ,细菌活动相当强烈。高等植物经细菌作用改造后 ,陆源三萜类易芳构化形成脱A三萜烷和双芳 - 8,1 4-断三萜类 ,从而使陆源高等植物的“腐泥化”程度增加 ,并可能成为低熟油的良好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芳烃馏分 生物标志物 低熟油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C_8芳烃馏分的综合利用
4
作者 张威 傅岩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55-62,共8页
介绍了C<sub>8</sub>芳烃馏分的制备、分离与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几点意见。前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消费了大量非再生性矿物资源。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社会需求与开采量增加,其衰竭速度日益加快。
关键词 芳烃馏分 C8 石油资源 二甲基环己烷 各国经济 异构化反应 再生性 精细石油化工 波纹填料塔 重整装置
下载PDF
萘系化合物对FCC油浆富含芳烃馏分油制备的针状焦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琦 孙昱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3,共6页
以石蜡基催化裂化油浆的富含芳烃馏分油为原料,添加不同萘系单体化合物(萘、1-甲基萘、四氢萘、十氢萘),通过两段焦化法制备针状焦。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族组成分析等方法考察了萘系单体化合物对针状焦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以石蜡基催化裂化油浆的富含芳烃馏分油为原料,添加不同萘系单体化合物(萘、1-甲基萘、四氢萘、十氢萘),通过两段焦化法制备针状焦。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族组成分析等方法考察了萘系单体化合物对针状焦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在体系中添加的是小分子芳烃物种,随着萘系化合物含量的不断增加,对于碳质中间相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带有烷基侧链的芳烃通过自由基反应和氢转移反应可以提高体系的炭化活性,能够有效增加产物的缩合度;同时,具有环烷结构的芳烃也可通过开环反应和氢转移反应改变体系的流变性,降低体系黏度,从而降低产物缩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 富含芳烃馏分 萘系化合物 针状焦 碳质中间相
下载PDF
MTP工艺副产混合芳烃非芳烃馏分催化裂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 王慧琴 +1 位作者 段永亮 安良成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0期28-32,共5页
以MTP(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混合芳烃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沸点蒸馏仪以100℃为切割点对MTP混合芳烃进行蒸馏切割。切割后的<100℃非芳烃馏分烯烃含量较高,约占混合芳烃总量的50%。对再生ZSM-5催化剂在克级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催化裂解反应... 以MTP(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混合芳烃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沸点蒸馏仪以100℃为切割点对MTP混合芳烃进行蒸馏切割。切割后的<100℃非芳烃馏分烯烃含量较高,约占混合芳烃总量的50%。对再生ZSM-5催化剂在克级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催化裂解反应特点及产物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芳烃<100℃非芳烃馏分、水、甲醇混合进料时,催化剂再生干气平均产率为5%左右;随反应时间延长,液化石油气(C3+C4)产率呈缓慢下降趋势;液相C+5平均产率在60%左右,随反应时间延长,芳烃含量与烯烃含量变化趋势相反;液相C+5组分密度较非芳烃馏分稍有增加,随反应时间延长,该组分密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反应初期部分样品诱导期超过480 min,满足国Ⅵ汽油标准要求,随反应时间延长,产物氧化诱导期呈逐渐缩短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P工艺 混合芳烃 连续精馏 芳烃馏分 催化裂解 气相产物 液相产物 汽油诱导期
下载PDF
静态结晶法从裂解芳烃馏分中提纯工业萘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洪柱 候明邦 刘春慧 《化学工程师》 CAS 2008年第3期58-59,共2页
以富含萘的裂解芳烃馏分为原料,开发静态分步结晶法从芳烃馏分中提纯工业萘。经过对原料预处理分离,分步静态结晶等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获得了高质量的工业萘。
关键词 裂解芳烃馏分 工业萘 结晶点 分步结晶
下载PDF
降低苯加氢工艺中非芳烃馏分含苯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培杰 《燃料与化工》 2017年第2期37-38,共2页
苯加氢精制工艺投产以来,非芳烃馏分含苯量一直偏高,造成苯的大量流失。经过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降低了非芳烃馏分中苯的含量。
关键词 低温萃取蒸馏 芳烃馏分 平衡点
下载PDF
水溶性C9石油树脂减水剂混凝土减水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王芳 张旭 闫卫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45-646,共2页
将乙烯装置副产物C9芳烃馏分与丙烯酸、马来酸酐聚乙二醇酯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水溶性C9石油树脂减水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单体总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品的接枝率及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减... 将乙烯装置副产物C9芳烃馏分与丙烯酸、马来酸酐聚乙二醇酯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水溶性C9石油树脂减水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单体总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品的接枝率及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减水剂对水泥粒子有较好的分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九芳烃馏分 减水剂 接枝率 净浆流动度
下载PDF
应用芳香烃的低电离电压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进行油/油和油/凝析油对比
10
作者 J.Rullkotter D.H.Welte +1 位作者 尚慧云 郎纫赤 《地球与环境》 CAS 1981年第10期39-43,共5页
引言 在石油勘探中,有机地球化学的对比分析愈来愈多地应用质谱法来鉴别原油和生油岩中的特征组分,并确定其丰度。饱和的四环和五环烃类(甾烷和萜烷)常常被选为分子级水平的对比参数。这些通常所说的生物标记烃类,由于它们的特征质谱碎片。
关键词 石油 原油 三萜烷 甾烷 矿物燃料 凝析油 芳烃馏分
下载PDF
轻柴油PONA值分析
11
作者 王建文 《乙烯工业》 CAS 1993年第3期47-51,共5页
1 前言燕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装置,年需轻柴油约120万吨。众所周知,轻柴油的组成对于乙烯和丙烯产品的收率、操作参数的调节控制至关重要。不同碳数的烃类裂解,所得产品乙烯、丙烯、裂解汽油的收率也不同;其中以乙烷裂解得到的乙烯收率... 1 前言燕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装置,年需轻柴油约120万吨。众所周知,轻柴油的组成对于乙烯和丙烯产品的收率、操作参数的调节控制至关重要。不同碳数的烃类裂解,所得产品乙烯、丙烯、裂解汽油的收率也不同;其中以乙烷裂解得到的乙烯收率最高。就裂解原料而言,①烷烃(特别是正构烷烃)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A值 乙烯收率 裂解原料 乙烯装置 乙烯工业 正构烷烃 燕化公司 芳烃馏分 预分离 芳烃含量
下载PDF
计算石油馏份密度的方程式
12
作者 孔凡景 《石油石化节能》 1989年第4期20-22,共3页
文中建立了两个计算石油馏份密度的新方程,它们并不需要图解数据。与美国石油学会的列线图相比,它们具有同等的精确度,并且比近年来建议的其它方程式精确度高。该方程还可以用于计算机对馏份密度进行评估。在各种各样的化学工程计算中,... 文中建立了两个计算石油馏份密度的新方程,它们并不需要图解数据。与美国石油学会的列线图相比,它们具有同等的精确度,并且比近年来建议的其它方程式精确度高。该方程还可以用于计算机对馏份密度进行评估。在各种各样的化学工程计算中,常常需要特定温度下的密度数据。这些计算领域包括:流体流量、传热与传质、抽取、混合、其它物性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份 体积流率 流体流量 美国石油学会 列线图 工程计算 沃特 芳烃馏分 WATSON 计算领域
下载PDF
地质体中新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
13
作者 傅家谟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89年第2期51-51,共1页
生物标志化合物(或称分子化石)系指地质体中产出的特征有机化合物。由于它们具有生物体化合物的基本分子骨架,而能提供生物输入、沉积环境与成岩变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已在国内外石油勘探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如进行原油对比、油源对比,有... 生物标志化合物(或称分子化石)系指地质体中产出的特征有机化合物。由于它们具有生物体化合物的基本分子骨架,而能提供生物输入、沉积环境与成岩变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已在国内外石油勘探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如进行原油对比、油源对比,有机质成熟度的判别、确定母质类型与生物输入源、生物降解油与重油研究,以及探讨石油的原生运移等,从而成为当代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生长点之一。地质体中新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在茂名油页岩中发现了标志生物输入源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引进生物标志物的绝对定量研究,并有效地应用于生油评价;在膏盐沉积高硫原油芳烃馏分中发现了多种新的含硫化合物及脱羟基维生素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芳烃馏分 原油对比 有机质成熟度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有机地球化学 生物输入 母质类型 膏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