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流县机收再生稻芽苗肥施用量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永富 李先民 肖步金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探索高桩机收再生稻最佳芽苗肥施用量,以宜优673为材料,设计不同芽苗肥施用量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收割前施促芽肥能够提高低节位芽的萌发力,随着促芽肥施用量的提高,机收碾压区和未碾压区丛有效穗数均有所提高,而穗总粒数、结实率、... 为探索高桩机收再生稻最佳芽苗肥施用量,以宜优673为材料,设计不同芽苗肥施用量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收割前施促芽肥能够提高低节位芽的萌发力,随着促芽肥施用量的提高,机收碾压区和未碾压区丛有效穗数均有所提高,而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每667m2促芽肥施15 kg尿素、促苗肥施10 kg尿素、齐苗肥施5 kg尿素处理碾压区和未碾压区的有效穗最高,再生季产量也最高。重施促芽肥的处理比不施或少施的处理,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优673 机收再生稻 芽苗肥 施用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和栽培方式对低桩水稻再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水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研究采用低桩收割,在收割前后采用不同的施肥比例及收割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不同的栽植方式、田间密度、丛内密度来研究施肥方式与栽培方式对水稻再生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芽苗肥配比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低桩再生稻割前可... 研究采用低桩收割,在收割前后采用不同的施肥比例及收割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不同的栽植方式、田间密度、丛内密度来研究施肥方式与栽培方式对水稻再生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芽苗肥配比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低桩再生稻割前可不施催芽肥而只施促苗肥,在中等地力和N∶P∶K固定配比为1∶0.3∶0.5的情况下,12kg/667m2的纯氮用量为最佳的氮肥施用量。从育秧栽植方式对有效再生率的影响实验中得出,采取盘秧抛栽方式有利于提高再生季的有效再生率。从田间密度和丛内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实验得知,当田间密度在2.4万丛/667m2,每丛栽一粒谷苗时,为最佳栽培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芽苗肥 氮肥施用量 栽植方式 田间密度 丛内密度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姜照伟 林文雄 +2 位作者 李义珍 谢华安 卓传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加再生季对促芽促苗氮肥的氮素吸收量与回收率均与促芽促苗氮肥的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延后而减少;头季稻吸收的促芽促苗氮肥有1/3留存于稻桩,稻... 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加再生季对促芽促苗氮肥的氮素吸收量与回收率均与促芽促苗氮肥的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延后而减少;头季稻吸收的促芽促苗氮肥有1/3留存于稻桩,稻桩的氮素积累量也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头季收割后即输向再生分蘖,其中以在再生季齐穗前输出最多,对再生分蘖的萌发和生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生季叶片、茎鞘的氮素积累量随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齐穗以后大量分解转运到穗部,加上稻桩的氮素输出,表观转变率达57%~76%,显示稻桩和营养器官的转化氮是再生季籽粒氮素积累的主要来源;再生季稻谷产量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N)为241.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施用量 再生稻 氮素吸收 氮素分配 水稻 苗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