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北段苇家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夏帅 牛树银 +4 位作者 孙爱群 王雨豪 王敏 赵亚娟 陈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32-38,共7页
苇家峪金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其矿体沿辉绿岩脉与围岩间的破碎接触带产出,属于中低温热液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床。基于本区地质特征,采用幔枝构造理论,重点对苇家峪金矿控岩控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燕山期阜平幔枝构造活动期间,... 苇家峪金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其矿体沿辉绿岩脉与围岩间的破碎接触带产出,属于中低温热液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床。基于本区地质特征,采用幔枝构造理论,重点对苇家峪金矿控岩控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燕山期阜平幔枝构造活动期间,NNE向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断裂是区域导岩导矿构造,本区骆驼鞍花岗岩株的侵位活动进一步沟通了深部矿源,使得期后含矿热液沿着早期NW向辉绿岩脉与围岩之间形成构造薄弱带向上迁移,并在辉绿岩顶底板附近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地质特征 深部矿源 苇家峪金矿 太行山北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